在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27 01:24:00

導語:在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農業生產的大忙時節,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召開全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會議,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省、市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農業局副局長傳達了荊州市會議精神,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下面我根據會議精神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抓好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品學上的分類越來越細,廣義的無公害食品包括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綠色食品標準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允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把食品質量、衛生和安全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副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提出:發展優質、專用、無公害農產品,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盡快與國際接軌。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視綠色食品工作,年省政府以號令下發了《省無公害食品管理辦法》,今年省政府辦公廳又以號文下發了《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全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具體政策和措施。市在月初舉辦了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技術培訓班,為我們加快綠色食品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技術保證。各級都十分重視這項工作,要求我們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負起責任,努力把這項工作抓好、抓實。

發展綠色食品是推動優質名牌農產品開發的有效措施,也是全面提高農業整體素質,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加快推進這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⒈有利于優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搞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調整的重點就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在調整的思路上要由農業的外延系列的調整,逐漸轉移到內涵系列的提高,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白色農業即微生物農業。我市近幾年來大力施實六優工程,農產品品質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在組織生產過程中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慮較少,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農藥殘留問題和收脫、貯藏方式的改進,大幅度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的比重,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⒉有利于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在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后,我國近期內農產品供求的基本態勢可概括為需求制約,主要農產品過剩加重,價格持續走低,甚至出現農產品賣難。農產品銷售收入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提高農產品品質,滿足市場需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途徑。縣集團生產的大米,過去在上海無人問津,獲得綠色食品標志后,上海客商一次性就訂購大米噸,為公司創造了較好的效益,也為農民增加了收入。市鎮是我省聞名的西瓜大鎮,前幾年由于沒有申報無公害食品標志,瓜農的效益與其他瓜農相比沒有什么優勢。年該鎮申報了無公害食品西瓜,在西瓜過剩的情況下,每斤無公害西瓜比普通瓜價格高元,農民僅此一項每畝就增加收入多元。

⒊有利于適應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未來更加關注健康、時尚,城鄉中富裕了的階層渴望得到綠色無公害食品,也對食品質量的多樣、優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由溫飽食品向純天然、無污染、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加快綠色食品的發展迎合了人們對這方面的需求。

⒋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關稅壁壘逐漸消除,但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標準越來越嚴格,食品安全性的綠色壁壘正在筑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實質上就是質量與品牌的競爭,而綠色食品具有安全優質、營養的特點,具有極大的市場競爭優勢。農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污染,尤其是農藥問題,已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構成嚴重威脅,以茶葉為例,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提高了茶葉進口標準,因達不到質量標準我國出口茶葉被拒收、退回原產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加快綠色食品發展,有利于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打破國際貿易壁壘,應對入世挑戰,搶占國內外市場,增加出口創匯,發展外向型農業。

⒌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農產品生產規程不科學,如亂用農藥、濫施化肥,往往會造成生態環境局部污染,物種多樣性減少、天敵破壞。加快綠色食品的發展,不僅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而且有利于美化、綠化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很顯著,相得益彰。

二、明確重點,加大措施,加快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步伐。

綠色食品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綠色食品的產業發展,我市與其它縣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如縣僅集團就一次性地申報個綠色食品品牌,其它縣市均有起步。面對現實,各級干部要自我加壓,加大工作措施,推進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近期內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主要以發展無公害食品為主,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也可以直接申報綠色食品。具體講要抓好五個方面的措施。

⒈因地制宜,明確目標,實施重點開發。結合我市資源優勢,我市無公害綠色食品的發展重點:一是糧油產品。以米業公司為龍頭創建我市綠色食品大米品牌;酒廠要增加品牌的內涵,創建綠色食品酒;粉絲加工廠要進一步改造升級,創建無公害食品粉絲;以油脂公司為龍頭,創建我市綠色食品食用油品牌。二是瓜果類產品。目前我市幾個規模較大的柑桔場要加強聯合,組建柑桔產銷協會,以協會名義申報無公害食品標志,西瓜、葡萄,要積極創造條件,爭創無公害食品標志。三是茶葉。我市茶葉生產已具有一定基礎,茶并已獲得省十大名茶稱號,市特產開發公司對各大茶場要加強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質量,創建無公害茶葉品牌。四是蔬菜。以蔬菜生產基地、城郊蔬菜生產基地、菜生產基地為基礎,發展名優蔬菜、特種蔬菜生產,創建無公害蔬菜品牌。五是畜禽蜂產品。豬、的養羊、的黑山羊、鵝、的山區養蜂,要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技術,建設無公害豬、羊、雞、鵝、蜂養殖基地,培育品牌,創建我市畜禽、蜂類產品無公害或綠色食品。六是水產品。發揮我市水產品優勢,以鱖魚、青魚等品牌為基礎,申報水產品無公害食品標志。七是食用菌類產品。以食用菌基地、雙孢蘑菇基地為基礎,巧借外援,大力發展我市食用菌產業,創建食用菌綠色食品品牌。八是飲料及其它產品。我市濃縮果汁加工廠項目已初步達成協議,要高標準建廠,高起點注冊品牌,大力發展綠色飲品及相關產品。各地要明確重點,把任務落實到企業、落實到責任人,以企業、協會為載體拿出強有力的專班和措施,把這項工作抓出成效。

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強基地建設。開發綠色食品,是從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入手,在種植、養殖、加工過程中執行規定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生產資料,以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產品質量。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的要求,高標準建設糧油產品、瓜果、茶葉、蔬菜、畜禽、水產品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來構建市場競爭的規模優勢。在基地建設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組織生產,嚴格控制農藥、激素等農用化學物質的施用,實行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一是要加強綠色食品基地的生態環境建設,與我市在建的科技工程如生態農業建設、退耕還林工程等有機結合起來,增加綠色植被,減少水土流失,防治工業三廢污染,為綠色食品生產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二是要發展綠色食品種子種苗產業,為綠色食品生產提供優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種子種苗資源,滿足綠色食品生產發展的需要。三是要大力推廣無公害的生產技術,積極推廣有機肥料和生物肥料、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和綠色食品生產準用的高效低毒殘留化學農藥。四是推廣使用綠色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以及綠色食品包裝材料。

⒊抓好農產品加工,確保品質,培育綠色食品市場。一個優質品種,要有配套的生產、加工技術規程,才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從引種制種、生產栽培、采摘收獲脫粒到加工包裝的全過程,實施標準化生產。目前我市農產品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收獲加工過程中不注意質量,如普通存在公路脫粒的現象。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要注重綠色食品加工工藝的引進和應用,制定綠色食品標準,包括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加工技術規程、貯藏運輸技術規程,規范綠色食品的生產、加工、貯藏和運輸,保障綠色食品的質量。要加快培育和建設綠色食品市場,帶動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在城區要建立綠色食品專賣店,超市設立綠色食品專柜,并依托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在等大中城市設立我市綠色食品銷售窗口,逐步建設綠色食品營銷網絡。

⒋培育品牌,加速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標志的申報。今年,一定要實現我市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標志零的突破,力爭今明兩年全市標志數達到個。要加強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從長遠出發,舍得拿干貨,做好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標志的申報工作。全市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標志的申報,由享受標志的有關單位向農業部門呈報,再由市農業部門向上級綠色食品管理機構申報。

⒌嚴格管理,確保安全食品的質量信譽。要按照《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一是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和貫徹落實,規范綠色食品的生產與市場行為;二是把綠色食品技術落實到實處;三是開展經常性市場打假工作,糾正不規范使用綠色標志的行為。

三、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確保我市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進入世紀,有機食品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綠色食品產業正在成為新世紀的支柱產業,無公害食品將成為我國世紀的主導食品。在現階段要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作為發展特色農業的突破口,創建我市農業精品名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把無公害的農產品生產培植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一是切實加強領導。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是否抓出成效,領導是關鍵。各級各領導干部要切實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象抓農業生產一樣抓好這項工作,常抓不懈。各級各部門齊抓共管,各司其責,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市成立了綠色食品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具體負責綠色食品的申報工作。二是切實加強部門配合。綠色食品工作涉及部門多、行業廣,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計劃、財政、金融等部門要重點支持綠色食品開發,確保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入,金融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食品開發項目的信貸扶持力度,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對綠色食品開發的投入,加快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綠色食品開發投資機制。農業、科技、畜牧、水產等部門要做好發展規劃,在技術上提供支撐。農業部門要加大農業信息服務力度,加快農業信息中心建設速度,不僅要把外面的信息收集進來,更要把我市農產品信息出去,發展網上農業。工商、稅務、衛生、質檢、交通等部門要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特事特辦;同時加大打擊各類假冒綠色食品行為的力度。宣傳部門要對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好的做法和典型大力宣傳。三是加強綠色食品工作隊伍建設。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工作隊伍,進一步完善技術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質量監測檢驗體系、行政執法服務體系,建立綠色食品標志申報專班,加強上下聯系,為申報工作創造條件。四是積極開辟綠色食品綠色通道。加強流通中介組織建設,培育綠色食品市場,開通鮮活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減免收費的綠色通道,開展綠色營銷。五是加大獎勵措施,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對綠色食品產業的開發、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將予以重獎。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凡獲得省級以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品牌的企業,市政府研究決定,市財政將按每個品牌給予萬元的獎勵。

同志們,綠色食品是高科技產品,雖然我們起步晚、任務重、困難大,但我市發展優質農業、特色農業取得了極大的成效,為發展綠色食品工作積累了經驗,積蓄了力量,蘊藏了后勁,只要我們以江總書記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同心協力,迎難而上,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在實處,就一定能夠把我市綠色食品工作搞上去,就一定會為我市農業添上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