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暨愛國衛生運動現場會的講話
時間:2022-12-09 05:41:00
導語:農村改廁暨愛國衛生運動現場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縣政府召開全縣農村改廁暨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現場會,主要是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咬定目標、硬化措施,以農村改廁和衛生鎮村創建為重點,迅速在全縣掀起春季愛國衛生運動的熱潮。上午,同志們觀摩了高郵菱塘創建衛生鎮村和農村改廁情況。剛才,大家又參觀了望直港北河村改廁現場,相信對大家有所啟發。馬上,徐欣強同志將對改廁百日突擊活動進行具體部署,省衛生廳顏維安主任還要為大家進行輔導,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入領會、熟悉政策、指導實踐。下面,我簡要講三點意見。
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深入推進農村改廁工作
改廁是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衛生水平的一項治本措施,既是改善環境、預防疾病的現實需要,又是關注民生、促進文明的重要措施。近年來,全縣上下高度重視農村改廁工作,將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在前不久召開的衛生工作會議上,我們提出今年要完成改廁1.5萬座的目標任務,并與各鎮區簽訂了相關目標責任狀。當前,正值農閑時節,基層群眾也有在這個時候“動土”的習俗,我們要搶抓這一有利時機,按照“早啟動,抓項目,高標準,超任務”的總體要求,利用3月10日到6月20日這100天時間,扎實開展改廁突擊活動,確保全面完成年度改廁任務。在具體工作中,要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1、抓宣傳發動,轉變傳統觀念。千百年來,基層群眾已習慣使用簡易戶廁,對簡易戶廁孳生蠅蛆、污染水源、影響環境、傳播疾病的危害認識不足,主動改廁的積極性與工作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一定將強化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大力普及相關衛生知識作為改廁的基礎工作和先導工作來抓緊抓好,要結合4月份的愛國衛生月和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通過有聲勢、有內容且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科學知識和健康理念,形成支持改廁的良好輿論氛圍。縣愛衛辦、健康教育所要與新聞單位密切配合,發揮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各鎮、各村組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要組織動員黨員干部、有志青年、學校教師和鄉村衛生人員帶頭改廁,做好示范;要借鑒望直港鎮的經驗,采取聯系干部包戶的辦法,深入細致地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努力通過宣傳提高群眾愛衛生、講文明的自覺性,營造有利于改廁的輿論氛圍,推進農村改廁向縱深發展。
2、抓科學指導,提高改廁效益。農村改廁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需要科學方法的指導。如果我們不強化科學指導,改廁就有可能變成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會影響黨委、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我們一定要按照顏維安主任培訓的要求,堅持科學改廁不動搖,確保改造一個,成功一個,不斷提高改廁效益。農村戶廁的選址要以方便使用管理、符合衛生要求為標準,盡量將廁屋建在室內或院內,將化糞池建在房屋或圍墻外。要繼續堅持以村為單位實行項目村改廁,確保成片聯線推進。要綜合考慮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用肥習慣等因素,結合農民意愿和承受能力,推廣經濟適用、科學衛生、農民易于接受的無害化衛生廁所。目前,我縣推行的主要為磚砌、水泥預制和塑料桶三種戶廁形式,在農民習慣養豬的地區提倡建新型生態沼氣池,將改廁與改圈結合起來。要對新建房戶嚴格執行改廁押金制度,將衛生改廁與新房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從源頭上解決村鎮建設上的不配套、不協調的現象。各鎮項目村要組建一支懂技術、責任心強的專業施工隊伍,做到統一組織、統一施工、統一標準、統一驗收,確保改廁工程的質量。在推進改廁活動的同時,要完善供水等配套設施,督促農戶及時拆除舊廁,徹底取締露天糞坑;并及時向農戶宣傳有關衛生廁所管理和使用方法,確保衛生廁所得到及時、充分的利用。
3、抓驗收把關,鞏固改廁成果。要嚴格執行改廁驗收標準,提高改廁工作水平,各鎮一定要嚴明相關規格質量要求,從砌第一塊磚開始,就要按圖施工。要把工程的質量要求與工程價格一并納入合同管理,實行規范化操作,明確不符合要求的戶廁一律返工重建,所造成的損失一律由施工人員承擔。各鎮防保所要委派專人負責改廁工作,既負責技術指導,又負責驗收把關,確保道道工序都符合要求。縣愛衛辦還要扎口負責最后的驗收,并根據驗收情況上報改廁成果、兌現獎補資金。
二、圍繞標準,突出重點,不斷提高鎮村衛生水平
創建衛生鎮村活動是有效改善城鄉面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的一項有效措施。各地要對照今后幾年的創建規劃,進一步強化認清形勢、主動加壓,加快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行業衛生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提升鎮村衛生管理水平。
1、要迅速研讀創建標準開展工作。各地特別是今年有創建任務的鎮村要迅速啟動衛生鎮村創建工作,組建專門的班子,明確專業隊伍,圍繞創建標準,逐項抓落實、抓推進、抓到位。射陽湖鎮市級衛生鎮要確保在6月份一舉通過驗收;涇河、黃塍兩鎮要按照衛生鎮標準推進環境優美鎮創建,力爭年內通過縣級衛生鎮驗收;曹甸曹南等5個村要在上半年做好省級衛生村驗收準備;范水成莊等8個村要加緊啟動創建工作,確保在6月底前通過縣級考核。
2、要著力培養群眾良好衛生習慣。有良好的習慣才會有好的生活方式和好的生態環境,而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靠長期的教育、培養才能形成。全縣上下要積極組織開展好“健康江蘇社區行、鄉村行”、“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等活動。當前,要圍繞4月份全國第20個愛國衛生月和全省第13個健康教育宣傳月的主題,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為突破口,以提高城鄉居民健康素養為目的,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達到以月促年的目的。今年,全省將開展以“健康素養、健康江蘇”為主題的“江蘇省農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競賽”活動,要求覆蓋面達農村人口1%,全縣上下要突出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66條,組織群眾學習,開展競賽活動,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的衛生保健意識,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3、要綜合整治農村環境衛生。各地要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契機,以“清潔城鄉、保護健康”為主題,認真組織“三清”(清潔村莊、河道、家園)、“三改”(改廁、改水、改圈)、“四滅”(鼠、蚊、蟑螂、蠅)等系列活動,全面清理城鄉環境衛生,突出解決“臟、亂、差”問題。要采取政府號召、基層組織、農民參與的方式,組織農民開展義務勞動,落實衛生包干區、衛生清掃日制度,動員群眾平整村路,疏通溝渠,清除住宅、庭院、街路的垃圾和“白色”污染,嚴格治理“亂倒、亂排、亂堆生活垃圾”等現象,加快探索和建立農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莊保潔機制。
4、要嚴格控制春季傳染病傳播。春季是傳染病易發季節,各地要依據季節特點,向廣大群眾和中小學生普及春季傳染病的發病原因、傳染途徑、預防方法和治療措施等知識,引導他們保持良好的個人和衛生習慣。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執行傳染病網絡直報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要完善防控救治應急預案,加強醫療、疾控機構衛生人員培訓,提高醫療救治、傳染病的控制以及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強領導,強化督導,有效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愛國衛生以愛國為核心,以衛生為內容,以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為主要方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工作方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們要從統籌城鄉發展,維護農民健康的高度出發,扎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努力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1、組織健全,確保責任到位。各鎮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愛國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解決重點問題。分管負責人要投入足夠精力,抓重點、抓當前、抓突擊、抓重點措施推進。各村要有專人負責改廁和衛生創建工作,有條件的村可以聘請衛生檢查員,協助開展愛國衛生工作。鄉鎮衛生院要把改廁工作作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之一,集中精力,深入現場,指導工作。縣愛衛辦要發揮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參謀助手作用,認真制定和落實計劃,并做好監督、指導、檢查等工作。
2、多方籌資,確保經費到位。要繼續堅持政府補助引導、集體和社會資助、群眾自籌相結合的原則,多方籌集愛國衛生運動經費。各鄉鎮要按每戶補助50-100元的標準對項目村改廁進行補助。對省市縣改廁補助經費要實行專帳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及時撥付。要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及時公布財政補助、村鎮籌資、社會資助、群眾自籌和支出使用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在各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還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改廁工作,鼓勵農戶自備磚、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參與改廁。改廁所需的材料,應實行集中招標采購,降低改廁成本,決不能有任何漏洞和浪費,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的效益。
3、部門協作,確保配合到位。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涉及到新農辦、衛生、建設、環保、財政、農林、廣電等部門,各相關部門要一如既往,主動履職,合力推進。依據上級有關精神,農林部門負責農村沼氣改廁,要結合“一池三改”工作,提高農村沼氣改廁覆蓋率。建設部門負責農村新建房配套建廁工作,要做到新(翻)建住房與無害化衛生戶廁一并規劃、設計、審批、施工和驗收,積極推廣應用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技術。新農辦、環保部門要將農村改廁工作列入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綜合考核。財政部門要落實并監督管理農村改廁補助資金。
4、跟蹤督查,確保考核到位。4月底,縣政府將組織衛生、農林、建設、新農辦、環保等部門對全縣農村改廁工作和愛國衛生推進活動進行一次督查,檢查結果將在全縣通報。縣愛衛辦要不定期對各鎮的改廁和衛生鎮村創建進度和資金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各鎮在改廁突擊活動中,每月要向縣愛衛辦匯報一次改廁進展。鄉鎮衛生院要對建成的改廁項目村逐戶登記造冊,建立電子檔案。
同志們,做好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意義重大,任務繁重。希望大家進一步統一思想,知難而進,凝心聚力,扎實工作,努力開創農村愛國衛生工作新局面,為我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生態農業發展障礙分析論文
- 下一篇:森林公園的地位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