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農田水利建設現場會講話

時間:2022-03-23 09:20:00

導語:縣長在農田水利建設現場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農田水利建設現場會講話

同志們:

縣委、政府決定召開這次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督查我縣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前面,組織大家參觀看了現場,相關鄉鎮作了書面經驗交流,水利局鄭局長作了很好的發言,清平同志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冬明春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在此,我著重強調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關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

11月15日,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專題召開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座大部分同志都參加了會議,對會議精神特別是市政府洪金市長、朱冬副市長的講話要求都十分清楚。如何貫徹落實好上級的具體要求,剛才,清平同志講了很好的意見,我完全贊同,借此提三點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解決好認識問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縣的農田水利工作突出興水治旱、防洪保安、人飲解困、節水灌溉、生態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好成績,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高。但是,經過去年的特大干旱和今年七月份的洪澇災害考驗,我們的差距一下子凸顯出來,靠天吃飯的境況依然沒有根本改變,歸根揭底是我們的重視程度不夠,工作落實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對發展現狀估計不足。目前,全縣有大中小型水庫45座,堰塘3544口,引水渠道29條1501.1公里,抽水站4746處,為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水源保障。但客觀上講,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大部分標準不高,配套不全,基本農田中有效灌溉面積只有10多萬畝,加之近年自然災害損毀,有很多水利工程難以發揮效益,每遇干旱或洪澇年份,抗御能力顯得更加薄弱。同時,由于洪災水毀、村民建房、城鎮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占用等原因,我們的基本農田數量不是在逐年增加,而是在逐步減少。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認識,要有危機感,要有緊迫感。二是對潛在的安全隱患認識不夠。據統計,全縣現有30多座水庫、2000多處山坪塘不同程度存在病險,不僅大大降低了蓄水保水能力,更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是對在座各位政治生命的潛在威脅。我們有很多同志對此認識不夠,壓力不足。三是對群眾的組織發動不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年年在講,年年在抓,一些鄉鎮和部門的同志就存在有應付心理和厭戰情緒,往往以村民自治為借口,以沒有項目支持為理由,疏于深入組織發動群眾,得過且過,導致群眾意見難以統一,主觀能動性難以充分發揮,致使很多水利設施該建未建、該修未修、該管未管。因此,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清醒認識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本身就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務必常抓不懈,務必年年鞏固。

二要突出重點,解決好結合問題。今冬明春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突出水毀修復、集雨節灌、防洪保安、城鄉供水、水保生態和基本農田建設等重點,實施庫、塘、窖、井、渠配套,山、水、田、林、路綜合開發。工作中要注重做好四個結合:一是要與項目實施相結合。在建項目要加快進度,未啟動的項目要迅速啟動實施,相關項目要打捆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充分利用各類項目資金的引導作用,結合“一事一議”,把群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迅速掀起農田水利基本新高潮。二是要與災后重建相結合。我們要認真總結和吸取今年洪災的深刻教訓,要變被動抗災減災為主動防災避災。當前,要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深入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抓緊修復水毀工程,為來年農業生產夯實基礎,從根本上提高防災減災能力;要加快倒房重建進度,確保倒房戶在今年元旦、春節前全部搬進新居。三是要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既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各地要將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治理與庭園建設、農房改造、環境改善等新農村建設內容緊密結合,科學規劃,有序實施,豐富新村建設內涵。四是要與群眾意愿相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群眾是受益的主體,是建設的主體,是投入的主體。因此,必須堅持“誰建設、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尊重群眾選擇的基礎上,發揮好政府及職能部門的主導、引導和指導作用。

三要狠抓落實,解決好作風問題。洪金市長在全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講到,一些同志,對農業重視程度不夠,對農業的社會作用缺乏認識,導致工作不細致,作風不深入。這些現象在我們的個別同志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務必切實糾正。一是要深入一線,不斷提高農村工作水平。我們的一些管農業的干部不注重學習,不懂得生產技術,甚至不了解基本的時令季節,往往開黃腔,瞎指揮。希望我們的鄉鎮和涉農部門的干部要經常走出機關,真正深入農村,到一線學習、到一線實踐、到一線抓落實,要逐步成為農業農村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要真抓實干,著力突出工作實效。農村工作實實在在,來不得半點虛假,尤其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看得見、摸得著,既要接受上級的檢查驗收,又要接受自然災害的考驗,還要接受群眾的監督。我們的工作必須以管用為標準,以有效為目標,千萬不能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三是強化責任,嚴格實行目標管理。縣對鄉的目標考核中,有很多內容都涉及到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各鄉鎮、各涉農部門一定要看到目前的差距,采取部門干部包片、鄉鎮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戶的辦法,加強技術指導,逗硬督查督辦,千方百計完成建設任務。

第二、關于當前農業農村工作

一要查漏補缺,保目標實現。當前,距年終目標考核僅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了,縣對鄉的考核也即將進行。在座各位都是鄉鎮長和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大家都是新上任或者交流就任的單位“一把手”,能否圓滿完成年初下達的目標任務,這是對各位的檢驗和考驗。從前段時間政府辦、目標辦督查的情況看,各地普遍存在通鄉油路(水泥路)建設、通村公路建設、沼氣池建設、重大地質災害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基本農田建設、解決絕對貧困群眾溫飽等目標差進度較大。這些目標能否順利完成,不僅涉及縣對鄉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將嚴重影響市對縣的考核。希望大家一定有“完不成目標就無法向縣委政府交代、無法向本單位職工、本轄區群眾交代”的緊迫感,要鼓足干勁,對照年初目標任務,一項一項進行對比,一條一條抓好落實。尤其對那些完成有困難的目標,要加大執行和落實力度,分析滯后原因,對癥下藥,迎頭趕上,不折不扣保證完成。

二要警鐘常鳴,保安全穩定。能否確保一方平安,同樣是對大家執政能力和水平的檢驗。就全年來看,全縣的安全穩定形勢相當嚴峻,先后發生多起較大安全事故。入冬以來,又相繼發生幾起安全事故。分析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群眾的安全意識不強,比如正直鎮、高塔鄉采石場跨塌事故,因施工人員存在僥幸心理,麻痹大意,排危不及時、不到位,最終釀成大禍。二是監管措施不力,主管部門未落實嚴管重罰措施,給個別業主造成“鉆空子”的機會,如客運車輛超員超載、自用車載客、摩托車超員超速引發的交通事故。三是管理責任不落實,特別是個別鄉鎮對安全穩定工作“屬地管理、轄區負責”的管理原則理解不深不透,導致監管工作責任不明確,管理不到位,出現“踩空擋”的現象,從而引發安全事故和集訪、群訪、越級上訪等事件。當前,已時至年終,既是事故的多發期,也是各類矛盾的凸顯期。希望大家務必高度警醒,不得有絲毫大意。要加大力度排查、整改安全隱患,落實嚴管重罰措施,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同時,要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各方參與,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全力做好信訪案件的調處,要做過細的疏導解釋工作,堅決不準上推下滑,轉移或上交矛盾。今后凡是哪個鄉鎮的群眾、部門的干部職工到縣、到市、到省、進京越級上訪、群體性上訪和纏訪的,均由本單位負責勸解接回,經費各自承擔,這要作為一條紀律規定。

三要應種盡種,保增產增收。“糧食穩則農業穩”。就當前我縣農村的現狀看,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在嚴重滑坡。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的全是老人和學生,致使很多良田良地撂荒。同時,實用科技推廣難度大,耕作粗糙,習慣于“種懶莊稼”,糧食總產量也在下降。這些都是客觀現實,面對這一現實,我們的鄉鎮、我們的涉農部門不能聽之任之,一定要深入發動群眾,要扎實抓好“兩春”生產,嚴格保護好耕地,充分利用好耕地,做到應種盡種。要加大實用科技培訓和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只有糧食滿倉心里才不慌,我們抵御自然災害也才有實力、才有底氣。

同志們,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希望大家要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當前的主抓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努力維護農村穩定,推進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