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魔芋生產現場會的講話
時間:2022-09-03 08:27:00
導語:縣長在魔芋生產現場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魔芋生產現場會,旨在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和市場分析,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強化措施、迅速行動,在全縣上下掀起一輪發展魔芋產業的熱潮,真正把魔芋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深。會前我們參觀了兩個示范點建設情況,會上又聽取了個別鄉鎮、村、大戶的經驗介紹,這都是一些成功的做法,希望大家進行學習借鑒。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正確認識魔芋產業,是我們加快發展的前提。魔芋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日本最先發現魔芋的食用保健價值,并率先對魔芋進行系統開發,目前,魔芋系列食品在日本極為普及。魔芋在我國進行系統研發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2000年5月,國務院批示農業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在安徽大學召開“中國魔芋產業戰略研討會”,正式拉開了我國魔芋產業發展的序幕。
魔芋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之所以被廣泛接受并在許多地區快速發展,是因為其廣泛的適用范疇、獨特的生理特性所決定的。首先,魔芋的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在食品、藥品、化工、印染、石油等領域中具有廣泛用途。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僅中國食品行業對魔芋精粉的年需求量就達60萬噸,而我國多年平均產量僅1萬余噸,全球總產量僅3萬余噸。因此,有關專家預測,魔芋產業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呈現應接不暇、蓬勃發展的態勢。其次,魔芋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對生長的自然條件要求極其苛刻,在我國,以食用為主的花魔芋主要分布的鄂西、湘西、陜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山區地帶,地理條件的不可復制性形成了魔芋開發的魅力與潛力所在。再次,魔芋適宜房前屋后廣泛種植,同時與其他作物兼容性好,適宜間作套種,并且商品率極高,使得魔芋的種植對廣大山區農民具有廣泛影響,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拓寬農民的增收門路,是加快農民增收的良好載體。
作為地處大巴山深處的縣,在發展魔芋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一是適宜的氣候條件。縣地處巴山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溫度12.1℃,主要耕作土地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之間,是魔芋生長的最佳適生區,有利于魔芋的豐產、優質。二是優質的土地資源。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能好,全縣適宜魔芋種植的土地超過7萬畝,為發展魔芋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空間。三是良好的市場依托。今年,全縣發展魔芋4600畝,部分已與秦東魔芋股分公司簽訂了銷售訂單,安康秦東魔芋股分公司年生產魔芋精粉達1萬噸,是全國最大的魔芋加工企業,通過與大企業的聯合,為發展魔芋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依托。四是悠久的種植傳統。農民常年來都有房前屋后種植魔芋的傳統,魔芋種植已經成為農民的一種習慣,這為我縣發展魔芋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五是良好的生態環境。山青水秀、植被豐茂,森林覆蓋率達84%,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打造純天然、無污染、綠色魔芋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六是良好的種群基礎。多年來,我縣雖有種植魔芋的傳統,但都沒有大面積成塊種植,種群品質保持良好,五年內發生病蟲害的機率相對較小。
因此,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把更多的工作精力調整到發展魔芋產業上來,確保在未來的幾年內,全縣魔芋產業迅速壯大,帶動農村經濟突破發展。
二、強化措施,重點突破
1、咬定發展目標。按照發展規劃,明年,全縣發展魔芋1萬畝,到十一五末發展到3萬畝、戶均3畝,農民魔芋產業人均增收500元,努力把建設成為安康的魔芋大縣、陜南的魔芋之鄉、全國的魔芋基地建設重點縣。按照這一既定目標,需要我們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切實增強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咬定發展目標不動搖,從現在抓起、從基礎抓起。對照明年全縣1萬畝的目標任務,各鄉鎮要按照每鄉不低于1000畝的任務要求,切實搞好農民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迅速落實種植地塊。要及早組織種源,對廣大農民群眾多年來分散小塊種植的魔芋面積進行一次調查統計,針對各自發展任務,算帳盤底,有效組織好縣內、鄉內種源調配,盡量減少從外地大批量調動種源。
2、堅持抓點示范。要堅持以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按照面上抓普遍、點上抓示范的要求,以專業村、重點戶為突破口,堅定不移地走抓點示范、典型引導之路,通過高標準的示范點建設,教育引導農民自覺發展。縣農業、扶貧部門要建立2個以上的縣級示范點,每個示范點連片面積不低于100畝。各鄉鎮也要明確各自的重點村和示范點,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個重點村和2個連片面積不低于50畝的示范點,各村至少建設一個連片不少于30畝的示范點。縣直各包村部門要全力協助配合鄉村抓好示范點建設,真正把示范點建設成功的樣板,不斷推動廣大農民自主發展,擴大全縣種植規模。
3、規范種植技術。要積極引導農戶把傳統的零星種植與規模種植結合起來,將庭院種植與大田種植結合起來,推進傳統種植向規模種植、科學種植轉變。要進一步加大魔芋種植技術的宣傳推廣工作,積極創造適宜魔芋生產的小區環境,大力推廣魔芋、玉米雙套雙間模式,擴大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要大力普及魔芋輪作換茬、科學施肥、越冬儲藏、病蟲防治等適用技術,提高單位產量,增加種植效益。
4、強化市場營銷。建好營銷網絡,聯接龍頭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是魔芋產業發展成敗的關鍵。要堅定不移地走訂單農業的路子,積極組建營銷公司,逐步與縣外大型加工企業建立穩固的購銷關系。引導農戶自發組建魔芋產業協會,把部分種植大戶、販運人員有效聯合起來,組織搞好魔芋的市場銷售,真正成為千家萬戶連接市場的橋梁。鼓勵支持干部職工創辦加工企業和組織產品販運,帶領農戶跑市場、找銷路,促進農民增收。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外地客商或本地能人大戶興辦加工企業,打造本縣龍頭企業。
三、加強領導,健全機制
1、建立組織保障體系。縣上將成立以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魔芋產業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縣魔芋產業的全面領導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明確專職領導、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此項工作。各包村部門要將扶持發展魔芋產業作為包扶工作的重點之一,全力幫助鄉村解決實際困難,有效促進魔芋產業做大做強。通過不斷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努力形成級級有目標、層層有責任、戶戶有任務、人人抓落實的組織保障體系。公務員之家:
2、建立技術服務體系。要結合農業科技推廣普及,編制《縣魔芋生產技術規程》,把每一項魔芋生產技術進行總結明確,更好地指導農戶搞好生產。大力開展魔芋生產技術培訓,積極選派相關工作人員、種植大戶到專業院校學習,提高隊伍水平。依托全縣農技推廣隊伍,在全縣建立起縣有農技推廣中心、鄉有專職農技推廣員、村有技術帶頭人的技術服務網絡,切實搞好魔芋產業發展的技術指導。
3、建立檢查考核體系。對魔芋產業發展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制定具體考核辦法,年終進行單項考核,對任務完成出色的鄉鎮縣上將給予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主要領導不得評為優秀。縣政府法制督辦室以及產業辦公室要定期對全縣魔芋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檢查、通報,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4、建立協調配合體系。要加大對魔芋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財政預算的產業發展資金,要重點用于魔芋產業發展;計劃部門要加大魔芋產業發展有關項目的爭取力度;金融信貸部門要大力傾斜信貸資金,有效解決種植大戶的資金瓶頸;扶貧部門在重點村建設中,鼓勵扶持發展魔芋產業;農業部門要切實搞好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種植技術和市場信息服務;宣傳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大造魔芋產業輿論聲勢;各包村部門要堅持捆綁資金、捆綁項目,支持魔芋產業發展,努力在全縣形成上下齊心、部門聯動的良好發展氛圍。
- 上一篇:英語學習者寫作自我評價過程論文
- 下一篇:區委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