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在農村扶貧會發言稿

時間:2022-05-26 08:58:00

導語:副縣長在農村扶貧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縣長在農村扶貧會發言稿

抓好今年的扶貧工作,同志們2011年是十二五”扶貧開發工作的起步之年。確保到2015年基本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實現扶貧開發工作的新發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我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振奮精神,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扎實抓好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為奪取“十二五”扶貧開發工作首戰告捷而努力奮力!

主要目的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地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全省、全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今天這次會議。安排布置今年的農業農村暨扶貧開發工作,為奪取“十二五”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的跨越發展和脫貧目標的實現開好局、起好步。等一會,縣委鄭成芳副書記將對農業農村工作作具體安排;最后,縣委宮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并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就扶貧開發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回顧成果。進一步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始終把扶貧開發擺在三農”工作的首要位置,緊緊圍繞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目標,努力改變扶貧模式,大力實施開發式扶貧,把提升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努力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探索建立扶貧開發新模式,有力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及特大雪凝災害和百年難遇旱災的影響,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明顯效果,2010年全縣扶貧開發工作在全區年度評比中獲一等獎。工作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從2005年的24.34萬人下降到2010年的17.01萬人(1196元標準)凈減少7.33萬人。二是貧困群眾收入顯著增加。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60元,為2005年的1.67倍,年均增長10.8%三是基礎設施明顯改善。2010年實現全縣24個鄉鎮通油路,100%村通公路,比2005年提高34.6個百分點。五年來新增灌溉面積11.07萬畝,解決農村44.13萬人和5.4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完成沼氣池建設2.29萬口。新建農村敬老院25所,改造危房14400萬戶,建設“黔西北民居”10992戶。四是產業化扶貧深入開展。草地生態畜牧業順利實施,4個30萬畝”農業產業工程整體推進,目前,共完成茶葉種植10.32萬畝、蔬菜種植145.6萬畝、經果林種植9.8萬畝、牧草種植10.1萬畝,產業化扶貧工作效果明顯。五是勞務輸出取得新進展。通過整合職業技能培訓、產業化掊訓、綠證培訓、陽光工程”等培訓資源,實施有效培訓,提升農民綜合素質,促進農民守業就業。六是重大扶貧項目的實施效果明顯。近年來,經過我縣有關部門的積極爭取,得到實施一系列重大扶貧項目,其中雍熙、寨樂、張家灣、厙東關、維新先后得到實施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姑開鄉、龍場鎮被列為孫國強副省長的幫扶聯系點,鍋圈巖鄉被確定為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鄉鎮,樂治鎮被列為2011年蔬菜產業化扶貧項目鄉鎮,羊場鄉得到實施茶產業扶貧項目。這些項目資金投入較大,投向相對集中,對推進我縣扶貧開發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七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兩基”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人均受教育年限從6.14年提高到6.6年。醫療衛生條件極大改善,十一五”時期。五年來完成地氟病防治改爐改灶17萬戶,2010年全縣新農合參保76.13萬人,比2005年凈增30.8萬人,參合率提高到92.57%文化體育設施逐步完善,五年來新建2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及3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完成惠及4.59萬戶農村群眾的村村通工程,新建農家書屋88個。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扶貧開發任務較重。中央和省、地提出到2015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肯定以上成果的同時。依照新的貧困規范(1550元標準)全縣貧困人口將突破27萬人,每年需要減少5.4萬貧困人口,扶貧開發任務仍然較重。二是扶貧攻堅難度較大。當前的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區、石山區、遙遠山區、高寨山區、地方病多發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自然條件惡劣,發展基礎較差,扶貧攻堅難度較大。三是返貧現象時有發生。有些群眾雖然暫時越過了貧困線,但由于生產生活條件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穩定增收后勁缺乏,極易返入貧困境地,返貧現象時有發生。四是扶貧投入缺乏。由于財力有限,扶貧資金投入嚴重缺乏,導致需求與投入差別較大,扶貧效果不明顯。五是農民的素質有待提高。由于一些地方農民素質不高,不能看到扶貧開發潛在和間接的效益,不理解、不支持扶貧開發工作,開發扶貧自覺性較差,給當前的扶貧開發工作帶來阻力。

但也面臨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得到中央領導的關懷。等中央領導經常關注試驗區的改革和發展,盡管當前我扶貧開發工作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多次對試驗區建設作出重要批示。二是各方支持力度不時加大。中央統戰部多次召開會議對試驗區建設作出安排和部署,民革中央一直對我縣傾情幫扶,深圳寶安每年向我縣提供捐贈資金達數百萬元,一些企業和慈善機構經常對我縣實施幫扶。三是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廈榕、杭瑞兩條高速公路段即將進入實質性開工階段,織納鐵路、畢納水鐵路年內立項開工可能性較大。這些主干路網建成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可迎刃而解,對全縣的扶貧開發工作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四是扶貧開發力度不時加大。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當前的扶貧開發工作,各級財政不時加大對扶貧工作的投入,省、地相繼出臺了加快脫貧“摘帽”獎勵意見,進一步確立了階段目標任務,堅定了廣大干部群眾的信心和決心,全省上下扶貧形勢較好。

當前的扶貧開發工作任務重,綜上所述。困難多,但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全縣上下一定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安排,切實增強抓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排除萬難,努力開創扶貧開發工作的新局面。

二、為實現“2015年基本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切實抓好2011年扶貧開發工作。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以上,2011年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總的目標任務是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09萬人以上。完成2010年度整村推進任務,完成5鄉鎮脫貧“摘帽”任務。

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圍繞以上目標任務。

(一)大力抓好產業化扶貧工作。產業化扶貧是促進貧困群眾繼續增收和鞏固脫貧效果的最有效的措施。鞏固提高煙草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抓好以“4個30萬畝”農業產業工程為主導的產業化扶貧工作,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化經營,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要嚴格依照現代農業和有機農業建設的有關技術規程,認真抓好羊場鄉200萬元的茶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做到科學規劃,規范種植”為全縣新建茶園樹立典范。要切實抓好樂治鎮蔬菜產業化扶貧項目的實施,根據上級批復建設內容擬定投資計劃,實行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高標準打造200畝核心示范區,高效推進1000畝示范基地建設,力爭輻射規模達5000畝以上。要認真總結近年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實施的經驗和教訓,切實抓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的實施,對雍熙、寨樂等老項目區,要搞好已建草場的撫育,加強動物飼養管理,鞏固項目效果;對維新等新項目區,要在堅持大戶領辦、示范帶動的原則下,將項目向有積極性且具備一定養殖條件的農戶傾斜,積極探索試行滾動發展機制,努力擴大國家扶貧資金的覆蓋面,切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要突出特色和優勢,大力發展以核桃和板栗為主的干果產業,適量發展以瑪瑙櫻桃和布朗李為主的鮮果產業,力爭在加工、包裝、宣傳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提升經果產品的附加值。要抓住當前各級高度重視招商引資的機遇,積極聯系馬鈴薯加工企業進駐我縣共贏發展,力爭在馬鈴薯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的進展。要結合“4個30萬畝”工程的實施,探索建立專業組織管理和農民自約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機制,制定管護制度和村規民約,確保管護到位,鞏固工作效果。要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大力培育和引進適應我縣農業產業發展的農業企業,引導建立一批具有一定技術和市場開拓精神的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建成一批農產品交易市場,強化產銷加工有效銜接,以產業化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千方百計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要認真落實茶葉、經果林、畜牧養殖等產業發展的貸款貼息及補助政策,積極協助解決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

(二)加快減貧“摘帽”步伐。為了加大扶貧攻堅力度。根據地區安排,縣已出臺了關于對扶貧開發重點鄉鎮加快脫貧攻堅步伐進行獎勵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縣22個重點鄉鎮和317個貧困村全部實現減貧“摘帽”具體“摘帽”規范為:以2010年為基期年,貧困發生率每年下降3.3個百分點;以2010年全省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105元為基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其中樂治鎮、王家寨鎮、百興鎮、龍場鎮、陽長鎮等5個鄉鎮和71個村在2011年實現減貧“摘帽”鍋圈巖鄉、姑開鄉、張家灣鎮、勺窩鄉、沙包鄉、老凹壩鄉在2012年實現減貧“摘帽”厙東關鄉、昆寨鄉、維新鎮、羊場鄉、曙光鄉、左鳩戛鄉、新房鄉在2013年實現減貧“摘帽”化作鄉、水東鄉在2014年實現減貧“摘帽”董地鄉、豬場鄉在2015年實現減貧“摘帽”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各鄉鎮黨政一把手要切實負起總責,要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領導班子和鄉村干部頭上,確保工作到位。要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籌布置,科學合理制定外鄉鎮脫貧規劃,確立階段脫貧目標,強化措施,確?!罢薄蹦繕税雌趯崿F。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和動用一切力量,做到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有機結合,建立“縣領導聯系、鄉負責落實、幫扶單位牽頭、鄉村組織實施、社會力量參與”工作機制,形成扶貧攻堅合力。對按期完成減貧“摘帽”任務的鄉鎮,縣委、縣政府將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用作產業發展,同時對鄉鎮領導班子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

(三)大力抓好集團幫扶和“四幫四促”活動。一是抓好省領導聯系集團幫扶工作。姑開鄉和龍場鎮要抓住孫國強副省長聯系幫扶的機遇。圍繞與群眾切實利益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項目方案,科學合理安排好項目及資金,建立黨政領導干部包保項目制度,落實項目點具體責任人,強化考核獎懲,高效推進集團幫扶項目的實施。二是抓好地、縣領導聯系集團幫扶工作。各鄉鎮要以地、縣領導聯系幫扶為契機,加強與各有關部門和企業的聯系溝通,大力爭取實施適合于本鄉的各類扶貧項目。縣有關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切實樹立大扶貧觀念,將本部門項目資金向幫扶聯系鄉鎮集中傾斜,助推貧困鄉村早日實現脫貧“摘帽”目標。三是抓好鍋圈鄉彩票公益金項目的實施。要依照彩票公益金項目投向比例,結合實際擬定項目投資計劃,確保項目有序推進,實現整鄉連片開發。要借鑒姑開鄉安坪村互助資金管理模式,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管理章程,及時啟動運行互助資金,緩解困難群眾燃眉之急。要根據國務院外資中心關于檔案管理的有關要求,注重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確保檔案資料完整、規范。四是積極抓好“四幫四促”活動。圍繞實現“強縣升位、跨越發展”目標,依照縣委、縣政府“四幫四促”活動的布置,積極深入聯系點開展調研,協助聯系點理清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努力形成共同推進發展的大格局。

(四)著力實施勞動力轉移培訓。縣農村剩余勞動力隊伍龐大。積極發展勞務經濟,變人力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農民增收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但由于我縣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缺乏一定的技能,就業守業能力不強,極大地影響了縣勞務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群眾的增收。因此,要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力爭建立覆蓋對象廣泛、培訓形式多樣、管理運作規范、保證措施健全的職業培訓工作新機制,努力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要結合我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的實際,充分整合和用好農業、扶貧、勞動保證、職中等部門的培訓資源和資金,大力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培訓、初級技工培訓、農業產業化培訓和扶貧干部培訓等項目,積極開展適合我縣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勞動力守業的各類培訓,不時提高農村勞動力勞動技能和創業能力。要充分利用民革中央和深圳寶安對口幫扶的機遇,拓寬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聯系,積極探索完善異地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著力推行定單培訓,努力提高勞動力轉移就業機率。要針對高中、初中畢業未續讀學生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提高他就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

(五)繼續抓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是國家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經過全縣廣大鄉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由于國家貧困規范從原來的1196元調整到現在1550元,這就要求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新的規范和相關規定,充分運用“兩項制度”開展以來的好的做法,積極開展新一輪的調查摸底,認真測算我縣實際貧困人口數量,摸清分布狀況,適時完善規范農村最低生活保證制度,認真開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逐步形成“低保維持生存、扶貧促進發展”兩輪驅動的科學扶貧模式,實行一戶一策分類扶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科學合理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六)抓好整村推進項目的實施。整村推進項目涉及面廣。各有關部門和項目鄉鎮要密切配合,認真履職,共同推進項目的實施。其中縣紀檢監察部門主要負責對整個項目推銷、實施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財政部門主要負責資金監管,票據審核;縣扶貧辦主要負責項目的監督和管理,組織開展項目檢查、驗收;項目實施鄉(鎮)主要負責審核項目扶持農戶,完善項目村檔案資料收集、整理、管理,監督項目工程進度、質量、報賬,制定后續管護措施,按時完成項目建設。同時,要根據民革中央與東部十省區統戰、民革達到初步意向,積極做好前期相關工作,大力爭取東部十省區統戰、民革對我縣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即一個省區幫扶一個貧困村,力爭在東部十省區的幫扶下,這些貧困村早日實現整村脫貧。

(七)強化扶貧資金的管理。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扶貧、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從各自的業務角度動身,加強對扶貧資金運行環節的監督,嚴格資金撥付及備案等程序,確保資金平安運行;三是嚴格執行項目資金“三?!惫芾?,即對項目資金一律實行“專人管理、專賬支付、專戶核算”四是嚴格實行縣級報賬制,依照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資金,堅決杜絕擠占、挪用、截留、滯留扶貧資金現象。

三、為完成扶貧開發工作目標任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加強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當前扶貧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講政治、顧大局,依照地委、行署關于扶貧工作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的要求,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對一些扶貧項目還要另行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并抽調業務精、能力強的干部參與項目的管理和實施。要結合實際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二)加強督查考核??h委、縣政府將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對各鄉鎮的年度目標考核和“雙考雙評雙掛鉤”動態跟蹤考核管理的重要內容。各有關單位參與,每季度開展一次督查,對各鄉鎮扶貧項目建設情況、減貧“摘帽”情況和階段性脫貧目標實現情況等進步督查。對未按要求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的鄉鎮,將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進行問責;對未如期實現減貧“摘帽”任務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