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農村經管大會發言

時間:2022-03-05 09:10:00

導語:局長在農村經管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局長在農村經管大會發言

同志們:

一、依法履職,農經任務獲得了新發展

近幾年來,各級農經部分在黨委當局的指導下,適應農業和鄉村經濟開展的新要求,與時俱進,開辟立異,仔細履職,任務成果明顯,為鄉村變革和開展做出了積極奉獻。重點抓了以下四個方面的任務。

(一)依法增強鄉村地盤承包及流轉治理。近幾年來,各級當局及營業主管部分仔細貫徹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地盤承包法》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地盤承包法>施行方法》,并接踵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地盤流轉、妥帖處理地盤承包膠葛、不變完美地盤承包關系的標準性文件,完成了從依托行政敕令向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改變。經過起勁,地盤承擔保理程度分明進步,全省鄉村地盤承包合同簽署率達96.27%;鄉村地盤承包膠葛獲得妥帖調處,化矛盾于底層,據我廳查詢計算,本年上半年,全省發作地盤承包膠葛32029件,經過調停處置29570件,仲裁處置157件;鄉村地盤流轉獲得推進,全省地盤流轉總面積達806萬畝,個中耕地67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1.35%。金堂、雙流引見了很好的經歷,遂寧的蓬溪、射洪獲得了很好的理論結果。

(二)具體維護農人正當權益。近幾年來,從標準農人擔負治理,到鄉村稅費變革再到具體作廢農業稅,中心出臺了一系列優農惠農政策,全省農人人均擔負由2000年的124元下降到2002年的75元,再到2007年的49.9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獲得落實,已有五年沒有呈現因農人擔負過重激發的惡性事情。為順應鄉村情勢轉變,依照中心和省委、省當局的一致擺設,把農人擔負監管重點實時轉向涉農收費,并將地盤征用、惠農政策落實等歸入任務日程,拓寬了監管面。涉農收費價錢公示制、村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準則、農人權益義務監視卡準則,以及擔負監測、信訪告發、反省監視、案件查處等日常監控制度逐漸完美,完成了監視治理任務標準化和準則化,農人正當權益獲得有用維護。三臺縣以前的農人擔負是比擬重的,經過構建減負長效機制,獲得很好結果,資料曾經發給人人。總之,各級農經部分以對黨和人民高度擔任的立場,積極參加和推進鄉村稅費變革等鄉村綜合變革,為鄉村經濟開展和鄉村社會不變,做出了應有的奉獻。

(三)鄉村集體資產和財政治理標準化建立穩步推進。近幾年來,制訂完美了財政、資產、審計等方面的規章,指點集體經濟組織樹立健全治理準則,使村社財政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鄉村集體財政和資產治理標準化建立正在穩步推進。上一年底計算,全省50767個村中,有村組管帳人員51209名,個中獲得《管帳證》的22265名,占43.8%。執行管帳集中辦公的鄉鎮1518個,占33.7%,觸及16579個村;執行管帳委派的鄉鎮231個,占5.1%,觸及2545個村;執行管帳托付署理的鄉鎮1632個,占36.2%,觸及19892個村。

(四)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指點任務逐漸增強。多年來,省委、省當局高度注重,有力地推進了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開展。各級農經部分在家庭承包運營準則不不堅定的根底上,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準則,克制堅苦,遍及加大了任務指點力度。截止2007歲尾,全省共有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10593個,成員到達515.21萬名,帶動農戶530.75萬戶。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中,農人專業協作社4427個,個中曾經執行農產物出產質量規范的協作社2012個,樹立了農產物質量平安追溯準則的協作社237個,注冊了商標的專業協作社422個,經過無公害農產物、綠色食物、有機食物等各類農產物質量認證的專業協作社3697個。2007年,專業協作組織一致發賣農產物73.33億元,一致購置農業出產投入品31.41億元,固定資產凈值累計到達11.92億元。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已成為我省開展農業和鄉村經濟的一支主要重生力氣,有力地推進了農業財產化運營和鄉村經濟的開展。在專合組織開展方面,樂山市起步早,開展較標準,成效明顯。

二、順應情勢,充沛看法農經任務面對的新要求

跟著鄉村變革和開展的縱深推進,鄉村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時展現。一是開展現代農業對農經任務提出新要求。現代農業的特征是商品化,偏向是集約化,目的是財產化。要順應開展現代農業的需求,就要不時立異與之相順應的農業出產運營方式和組織方式。因而,促進鄉村地盤流轉、開展適度規劃運營,加速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進步農業出產組織化水平,是新期間農經任務的重點。二是農人權益維護日益緊迫。跟著城市化、工業化歷程的加速,占用農人集體地盤、鄉村生齒遷入城鎮、鄉村社會融入城市歷程不成逃避;根本農田維護、被征地農人的權益維護和社會保證等問題,成為各級指導關切、社會各界存眷、廣闊農人關懷的大事。三是減輕農人擔負機制需求進一步健全和完美。單個當地指導對減負任務的長時間性、復雜性和艱難性看法缺乏,思維有所渙散;在城鄉統籌開展進程中,當地求開展的要求過于急迫,一些根底性工程如新村規劃、舊村革新、興辦公益事業等都需求很多投入,農人擔負呈反彈趨向。四是農經部分本身建立需求增強。從全省的狀況看,有的當地農經機構被撤并、農經步隊被減弱、農經本能機能被弱化。截止2007歲尾,共有縣、鄉農經機構3369個,但不少是虛設。縣級農經人員1545人,鄉鎮8068人(個中約60%是兼職),均勻每個鄉鎮1.82人;按崗亭性質分,事業人員7808人、占96%,公事員175人、占2.2%,其他85人、占1.8%。從各地反應和我們查詢的狀況看,除了少量鄉鎮當局設置農經崗亭,錄用一些公事員從事農經任務外,大都鄉鎮的農經干部在鄉鎮事業單元的公益性效勞本能機能崗亭競爭中保存了事業編制,兼職從事農經營業任務,這就形成農經任務依法行政、履職堅苦的場面。

農經任務在面對諸多問題的還,也面對新的課題。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加速開展義務,將農業現代化作為“三化”思緒之一。奇葆書記和巨峰省長對農業開展定位提出了明白要求,就是要在確保糧食平安的前提下,鼎力開展特征效益農業,推進農業財產化,構建現代農業系統。要開展現代化農業,沒有地盤流轉、集中,規劃化運營就是空論,各級農業部分,尤其是農經部分要在開展現代化進程中,解放思維,改變觀念,不時探究立異地盤流轉、集中的新形式,不時總結完美農人專業協作社開展的經歷,為農業現代化開展供應政策支撐。

三、克意進步,推進農經任務邁上新臺階

在新情勢下做好農經任務,推進農經任務邁上新臺階,必需解放思維,克意進步,科學掌握農經任務面對的新要求,準確處置好五個關系:一是處置好不變與變革立異的關系。不變是根底,是確保廣闊農人群眾好處的根本前提,是順暢完成各項農經任務義務的需要前提。農經任務一直與鄉村的不變和變革立異嚴密聯絡在一同,跟著工業化、城鎮化歷程的加速,我國社會構造發作了嚴重轉變,處理分歧好處群體之間的矛盾,構建鄉村調和社會,促進農業和鄉村開展,成為農經任務的主要內容。二是處置好維護農人權益與開展出產的關系。維護農人權益和開展出產實質上是一致的,必需統籌。只要出產開展了,才干為增收打下堅實的物質根底;只要收入添加了,才干從基本上調動農人的積極性,完成廣闊農人群眾的久遠好處和權益。三是處置好律例政策建立和貫徹落實的關系。鄉村變革的深化和鄉村經濟的開展要求我們必需要注重法制建立。近幾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地盤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人專業協作社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地盤承包法>施行方法》等司法和配套律例接踵出臺,鄉村運營治理的各項任務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格式正在逐漸構成。我們要把精神更多地投入到抓貫徹、抓落實上來。四是處置好治理和效勞的關系。中心提出扎扎實實推進效勞型當局建立,把公共效勞和社會治理放在愈加主要的地位。農經部分切近底層,切近農人,要依照中心的要求,起勁完成治理與效勞有機連系,在依法抓好治理的根底上展開效勞,在效勞中施行治理,經過效勞強化治理,在立異治理中提拔效勞。五是處置好本身建立與增強部分共同的關系。農經任務眉目多、義務重、責任大。我們必然要摒棄傳統觀念的局限,加強大局認識、立異認識,審時度勢,在抓本身建立的還,本著有利于維護農人群眾的權益、有利于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有利于農經任務開展的準則,積極自動地增強與有關部分的協調、溝通、共同,經過樹立諸如“聯席會議準則”、“結合發文”、“結合反省”等互動共同任務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做好農經任務。

(一)以完美鄉村地盤承包關系為中心,立異地盤流起色制,開展地盤適度規劃運營。要實在完美地盤延包后續任務,加速推進承包運營權證的發放,樹立健全地盤承包運營權注銷準則,增強地盤承包檔案標準治理。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積極探究地盤承包運營權流轉新機制。指導農人以地盤承包運營權入股組建協作社,協作社自立運營或流轉給專業化出產企業、業主集中運營,完成地盤的規劃化、集約化、專業化出產,不時提拔地盤收益和經濟效益。金堂縣轉龍鎮的“大、小集中”形式值得借鑒,其做法首要是以地盤承包運營權入股,組建地盤股份協作社,執行“按股分紅、一致運營”的方法,施行地盤運營“大集中”,當前,該鎮已引入龍騰、金福、金輝公司等農業財產化企業在仙人橋等村流轉2200余畝地盤,成片開展蠶桑1000余畝,開展桑園雞1200余畝,帶動農戶新種桑3000多畝,估計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按照協商互利的準則,由鎮、村、組牽頭對局部農戶承包地盤按規劃運營趨向交換重組,變零散渙散為相對集中,施行地盤運營“小集中”,該鎮仁和村8組施行地盤交換重組,把本來295塊旱地釀成了目前的27塊,由本來的83塊稻田釀成了目前的27塊,新增耕地1.8畝,引進業主開展以蠶桑為主的種養殖業及林下綜合開拓200畝,帶動20畝以上規劃運營的農戶5戶。遂寧市已建地盤流轉協作社114個,入社農戶17545戶,成員總數61571人,集中運營地盤面積48691.3畝。探究地盤承包運營權股權化,指導農人以地盤承包運營權的悉數或局部折價入股,作為企業的投資,接納“保底收入、紅利分紅”的方式來一起開展農業和鄉村經濟。有前提的當地樹立流轉效勞中間,建立地盤流轉平臺,對地盤流轉的供求信息進行匯集和,承受農戶托付流轉地盤,指點出讓方和受讓方簽署合同,樹立地盤承包運營權流轉檔案,促進地盤的順暢流轉,完成作哈副省長提出的耕地流轉目的。還,還要研討加速鄉村地盤承包運營權流轉的詳細辦法,雙流縣連系鄉村產權準則變革試點任務,應用鄉村地盤承包運營權典當向鄉村信譽聯社借款獲得了打破,該縣宗富枇杷栽種專業協作社等四家協作社應用本社社員141畝鄉村地盤承包運營權,向鄉村信譽聯社典當借款融資100萬元,為農人出產運營開拓了新的融資渠道;成都會組建成立了市鄉村產權流轉擔保公司,對地盤承包運營權等鄉村產權的流轉展開擔保營業,確保地盤流轉和規劃運營正常有用進行。與此還,還要持續推進鄉村地盤承包膠葛仲裁試點,妥帖處置鄉村地盤承包膠葛,化解矛盾,實在維護鄉村社會不變。

(二)以貫徹施行《農人專業協作社法》為契機,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又好又快開展。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國特征農業現代化路途的主要內容。我們要緊緊掌握時機,加速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開展。一是仔細履職。各級農業部分要把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上升到現代農業準則建立的高度來看法,把開展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作為建立現代農業的大事,列入往后的重點任務內容,實在抓緊抓好。要嚴厲依照《農人專業協作社法》和川府發[2008]5號文件付與農業行政主管部分的職責,仔細擔任地做好農人專業協作社的各項任務,要實時向本地黨委、人大、當局報告請示有關任務,爭奪指導注重。要牽好頭,服好務,自動增強與開展變革、財務、工商、稅務、金融等有關部分的協調溝通,構成各方面支撐農人專業協作組織開展的合力。二是制訂攙扶政策。各級農業部分要自動與相關部分協分配合,制訂出有利于促進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加速開展的攙扶政策。我廳預備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盡可能會優質糧食財產工程、農業規范化、測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戶、鄉村適用人才培訓、科技示范場等各類農業財務專項和根本建立項目,托付有前提的農人專業協作社施行,開拓有當地特征的名特優農產物,開展特征效益農業。積極展開農人專業協作社產物直接進入城市大型超市、在城市樹立連鎖店、直銷店等試點任務。積極接納支撐、補助等方法,普遍發動和組織有前提的農人專業協作社參與有關農產物買賣洽商會、博覽會等運動,協助農人專業協作社開辟產物市場。探究與有關金融機構結合授信等方法,協助處理農人專業協作社借款難的問題。探究經過農人專業協作社展開農業保險的有用方法,協助農人專業協作社防備化解市場風險和天然風險。三是標準開展。要以貫徹施行《農人專業協作社法》為契機,以示范項目建立為載體,重點依托省、市、縣三級任務平臺,展開培養“農人專業協作社示范社”運動。各市縣依據本地優勢財產或特征財產,連系分歧財產開展狀況,每個市縣每年要培養“農人專業協作社示范社”3—5個,省上從市、縣級示范社中每年擇優培養100個省級“農人專業協作社示范社”,做大做強一批財產根底牢、運營規劃大、質量平安優、品牌效益高、出口才能強、效勞設備全、帶動農戶多、社會結果好的示范專業協作社。四是搞好立法調研。“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人專業協作社法》施行方法”正緊鑼密鼓進行立法調研,下一年爭奪出臺。各市州要展開響應的調研任務,為“施行方法”的出臺獻計獻策。總之,全省上下齊心合力,到達作哈副省長提出的新建農人專業協作經濟組織的要求。本年,恰當時分再專門召開一次農人專業協作社建立經歷交流會,評選表揚一批開展相對標準的農人專業協作社示范社。

(三)以避免農人擔負反彈為重點,逐漸完美農人擔負監視治理長效機制。2007年,全國農人擔負呈現了稅費變革以來的初次反彈,作為農人擔負監管部分,對這個景象要惹起高度注重。起首要健全農人擔負監管的長效機制。在首要指導負總責,相關部分齊抓共管的任務運起色制根底上,重點完美涉農收費文件“審核制”、涉農價錢和收費“公示制”、鄉村公費訂閱報刊“限額制”、農人權益義務“監視卡制”、涉農案(事)件“責任追查制”等五項根本準則。要持續對農人擔負較重、問題較多的縣(市)展開綜合管理。要會同有關部分深化展開對重點范疇的專項管理,集中抓好農人建房多收亂罰、鄉村中小學亂收費、向農人專業協作社亂收費等三方面的專項整治。農人擔負反省準則,不時進步反省質量,重點督辦查處因修路強行向農人集資分攤、變換方式向農人亂收費和平調、調用農人各類補助賠償款等三類問題。還增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查詢、指點和監管,在政策界線內指導農人經過“一事一議”改善本身的出產生涯前提。有前提的當地可以選擇試點,探究樹立以當局津貼資金為指導、籌補連系的村級公益事業建立投入機制。

(四)以完美鄉村財政治理標準化為抓手,積極推進鄉村底層黨風廉政建立。鼎力推進財政治理常常化、標準化、準則化,具體落實財政公開和民主辦財準則,做到真公開和常公開,是增強鄉村黨風廉政建立的主要內容之一。要加大施行財政公開的任務力度,進步公開質量,務必使農人群眾稱心。積極推進鄉村底層黨風廉政建立。要夯實根底任務,增強行業規范建立,推進各項集體資產和財政治理準則、任務流程、財政帳簿報表、資產臺帳、檔案治理的標準建立和普及。本年爭奪創立全國第二批鄉村集體財政治理標準化示范單元9個;還,我們正在積極籌措,每年展開100個省級鄉村集體財政治理標準化試點。各市(州)、縣也要制訂規劃,接納有力的辦法,完成作哈副省長提出的到2012年財政治理標準化的村到達80%以上的目的。

(五)完美機制,進步才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增強農經任務,不變農經步隊,是各級黨委、當局增強農業和鄉村任務的詳細辦法。《國務院關于深化變革增強底層農業技能推行系統建立的定見》(國發[2006]30號文件)中明白指出:“鄉村運營治理系統不再列入底層農業技能推行系統,鄉村地盤承擔保理、農人擔負監視治理、鄉村集體資產財政治理等行政本能機能列入當局職責,確保實行好本能機能。”這證實中心對農經任務極端注重、農經任務十分主要。各市、州要積極與有關部分溝通、協調,多報告請示狀況,多反映問題,實在理順農經任務體系體例,確保鄉村地盤承包、農人擔負監管、鄉村集體資產及財政治理等各項任務在鄉鎮有機構承當,有專人擔任,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關于農經總站參公治理的問題,廳黨組長短常注重的,正在積極做任務。

增強農經任務才能建立。要樹立和完美進修調研機制,進步農經干部掌握農業和鄉村經濟情勢,研討新問題、處理新矛盾的才能;要樹立和完美部分共同機制,進步農經干部統籌協調才能;要樹立和完美自我開展機制,以項目為抓手,擅長將營業任務轉化和設計成為任務項目,經過執行項目開拓治理,使農經任務目的更明白、伎倆更詳細、成效更明顯;要樹立和完美開辟立異機制,使農經部分在貫徹落實黨在鄉村根本政策的進程中發揚更大的效果。

同志們,目前是具體建立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新鄉村的要害期間,也是我省農業和鄉村經濟大開展的期間,讓我們仔細落實科學開展觀,掌握時機,克意進步,為推進我省農經任務邁上新臺階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