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林業產業發展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3-23 10:26:00
導語:局長在林業產業發展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十一五”時期,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治理污染改善環境,招商引資產業轉型,整體搬遷保障民生,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連續八年位居全省前列。一個環境優美、產業提升、宜居宜業的新正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國、全省發展大勢,以非凡的敏銳性和洞察力,審時度勢,科學規劃出未來五年實現“三個翻番、一個趕超、三個突破、五個提升”的宏偉藍圖,順應全市人民期盼大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新要求,科學務實的提出“加快轉型、提速發展、富民強市”的戰略目標,創新實行了以“工作分塊、責任到人、領導協調、雙重考核”為主要內容的重點工作模塊推進機制,確立了各項工作以“為民服務零距離”活動為抓手、“創特色、比速度、爭一流”的總體要求,這是新的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審視“十二五”時期,如何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好勢頭,怎樣才能實現資源型城市成功轉型、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新生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運籌帷幄、統攬全局作出的戰略抉擇,全市林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深受鼓舞,精神振奮,信心倍增。
生態轉型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方面。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承擔著改善生態狀況、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化建設的艱巨任務,必須以市委關于“創特色、比速度、爭一流”的總體要求,作為做好林業工作的總引擎和強大動力,抓住用好提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在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中樹典型、抓亮點、出經驗、創品牌,為資源型城市成功轉型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樹典型,聚焦生態重點工程建設新高地
突出造林綠化主題,堅持不懈推進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防護林工程建設和重點區域綠化工作。天然林保護工程要在鞏固一期成果的基礎上,抓緊編制二期(2011—2020年)實施方案,在整體實施推進中,相對集中連片,全市重點抓好9個千畝以上人工造林示范點,標準設計、專業隊施工,采用一級容器苗,規模栽植。鞏固封山育山成果,全市統一規范,建設標準的封育碑牌。重點區域綠化工作要著力抓好百里綠色長廊建設和身邊增綠工程,用二至三年時間,基本達到市域內公路(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沿線兩側全部綠化,建設林帶總里程110公里,造林7000畝。規劃每年實施新區及城市周邊重點區域綠化栽植大苗3000畝以上,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二、抓亮點,彰顯林業產業發展新使命
建設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是我市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目標,要以重點產業為龍頭,以基地建設為抓手,以林副產品深加工和延伸產業鏈為支撐,推進林業產業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要把干雜果產業培育成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作為新使命,確保每年新增面積5萬畝,到“十二五”末,面積穩定在140萬畝左右,農民人均達到4畝干雜果,人均干雜果收入3000元以上,力爭使人均干雜果面積、人均核桃栽植面積位居全省第一。突出抓好宜君(210國道沿線)5000畝核桃林帶、印臺—宜君(棋周路兩側)3000畝核桃林帶、耀州關莊和小丘鎮40000畝連片核桃基地建設。每個區(縣)在規模栽植的同時,各抓不同品種的3個以上百畝干雜果經濟林示范園,高標準、高起點,真正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三、出經驗,實現林業改革新突破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對解決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新農村建設、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全市以明晰產權為核心的主體改革已基本完成,通過了省級驗收,林地勘界、登記發證、糾紛調處等工作進展順利。目前,重點是推進以林地林木流轉、林權抵押貸款為主要內容的配套改革,一是抓緊組建區(縣)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機構,開展林權管理和產權評估工作;二是全市重點抓好8個規范、有效運行的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在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工作中探索經驗。國有林場要牢固樹立大膽改革、擺脫困境的理念,一方面要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爭取區(縣)政府逐步將國有林場納入公益性事業單位管理,區(縣)參照事業單位財政預算對國有林場進行補貼,支持其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要在產業發展上求突破,力爭使林場職工人均種植核桃面積穩定在30畝左右,與此同時,擴大種苗基地規模,發展木本糧油產業,利用商品林采伐剩余物種植食用菌等,為全市林業產業探索新的發展思路。
四、創品牌,助推資源型城市轉型新進展
落實全市發展養生保健產業戰略決策,圍繞打造休閑養生保健城市“一園四區四基地”建設,找準定位林業助推轉型新進度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在森林旅游、森林養殖、森林藥材等新興林業產業發展上創品牌。一是依托現有森林公園、濕地景觀和人文歷史,突出藥王山、玉華宮、照金香山景區道路綠化,加大景區周邊直觀坡面、撂荒地、退耕地等風景林建設和改造力度,使這些景區盡快成為全省乃至西北地區森林旅游的目的地,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二是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業,全市抓好10個林下種養業示范點,每個區(縣)抓好二至三個品種各百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園,打造森林養殖品牌。三是按照適地、優生、效益的原則,全市7個國有林場各抓品種在3個以上,分品種規模50畝以上的良種苗木(花卉)繁育基地20個,打造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品牌。四是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打造生態品牌。
- 上一篇:鄉鎮五好創建工作辦法
- 下一篇:局長在春季旱澇防治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