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農民工聯席會發言
時間:2022-05-07 11:13:00
導語:書記在農民工聯席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暨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會議,專題部署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當前,全省性的工資清欠形勢嚴峻,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對此,省政府已經提早了一個多月召開了電視電話會議,提前作了部署,并簽訂了新一年的工作責任書。剛才,同志通報了今年以來全市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市住建局、開化縣分別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就做好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作了發言,我都贊同,希望會后抓好落實。市政府還與6個縣(市、區)政府、各成員單位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希望各責任單位回去之后,切實負起責任,落實各項舉措,確保這項工作順利開展。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防范和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工資收入是企業職工收入主要來源,事關廣大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確保工資按時足額支付,是保障職工生存發展、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實現經濟運行規范有序的基本前提。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每年部署,每年檢查,今年省委、省政府還專門出臺了《關于深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市委、市政府也連續多年加大力度,加強監督檢查,完善長效機制,較好地實現了“確保春節前企業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工資,確保不發生新的拖欠,確保不因欠薪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三個確保”的工作目標。但今年下半年以來,廣大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民營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虧損面擴大,部分企業行業生產經營困難,拖欠職工工資行為時有發生,部分地區還發生了企業主逃匿引發的欠薪群體性事件,工資清欠壓力仍然較大。
(一)充分認清當前工資清欠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今年企業工資拖欠問題可以概括為“時間更早、規模更大、突發更多、訴求更強”:一是案發時間提前。欠薪事件不僅集中在元旦、春節“兩節”和開學前后,今年部分地區欠薪事件提前,頻率增多。二是案件規模增大。今年,欠薪案件涉及人數、涉案金額比往年明顯增加,一些規模較大、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因為資金鏈問題也發生了拖欠。三是突發案件增多。今年發生的一些企業主逃匿案件,大多數沒有明顯的事發征兆,隱密性較強。四是發生的領域集中。主要發生在建筑施工領域,以及租賃場地經營的企業中。五是職工訴求強烈。從今年情況看,不少欠薪逃匿案件發生后,企業職工要求立即全額支付工資,在沒有向政府和相關部門反映的情況下,或者在相關部門的處置過程中,就采取一些非理性的維權行為,增加了處置工作的難度。
隨著元旦、春節臨近,企業資金支付活動密集,欠薪案件集中出現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做好各項防范處置措施。
(二)切實增強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一要認識到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是維護職工基本權利的重要內容。獲取勞動報酬,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作為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按時足額取得工資,是廣大勞動者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
二要認識到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是企業的法定職責和社會責任。企業要持續發展、要轉型升級,必須遵守最基本的法律法規和社會制度,而且要講誠信。職工付出勞動,企業按勞付酬是最基本的社會信用,天經地義。
三要認識到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是妥善化解勞動糾紛、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在社會管理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工資涉及到職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響到社會和諧穩定。強化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各項舉措,保障企業和職工共贏發展,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二、多措并舉,切實做好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各項工作
(一)盡快開展企業支付工資情況專項檢查行動。根據省政府要求和我市實際,各縣(市、區)要迅速行動起來,抓緊開展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行動。既要對加工制造、建筑施工、交通施工、餐飲服務等易發生拖欠工資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強監督檢查,同時又要加強對租用場地經營、生產經營不穩定、勞動用工不規范、有勞動用工失信行為等易發欠薪逃匿事件用人單位的高度關注。要對企業工資特別是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確定重點檢查的行業、企業。對檢查中發現有違法行為的,要妥善處理,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對少數經營困難、又暫時難以籌集資金支付工資的,要采取多種形式,幫助企業落實資金渡過難關,確保職工工資得到及時足額支付。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總工會等部門和單位要組成聯合督查組,檢查各縣(市、區)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建設情況和有關工作措施落實情況。
(二)加強企業工資支付動態監控和預防預警。要依托勞動保障監察管理的基礎,完善鄉鎮(街道)網格預防預警體系,及時發現企業拖欠工資行為。對已發生舉報投訴的顯性欠薪企業,生產經營不穩定的隱性欠薪企業,如電費、水費、稅收、社保費用等繳納出現不正常現象的企業,要列為重點監控對象。要嚴格落實企業當月工資發放一般不得超過次月15日的規定,對出現欠薪或有欠薪苗頭的企業,人力社保部門要及時介入,會同相關部門積極處理。對連續2個月不能正常支付工資的,人力社保部門應迅速報告當地政府,由當地政府加強協調,采取措施,及時處理。對一般欠薪糾紛,要按照鄉鎮(街道)負責、屬地負責、主管部門負責的原則及時處理,力爭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企業內部。
(三)提高欠薪群體性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一是要建立健全應急處置協調機構,積極建立健全部門聯合辦公機制。二是要完善突發事件及時報告制度。因欠薪引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各縣(市、區)必須在事發后24小時內逐級報告。三是要健全行政司法聯動應急協同機制。強化公安機關、人力社保、法院等機關和部門之間的聯動,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嚴懲惡意欠薪行為,嚴防事態擴大。四是要完善欠薪應急保障機制。省政府要求各縣(市、區)按照不少于200萬元的標準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重點鄉鎮(街道)不少于50萬元。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按照責任書要求,切實建立健全應急周轉金制度,發揮好應急保障作用。同時對資金管理也要規范、有序,相關程序必須到位,用途必須符合規定。五是做好事后幫扶糾正工作。企業要爭取盡快組織恢復生產。有違法行為的,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總體要求是工作要早做、細做、實做,確保事態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級、不轉化。
(四)要嚴肅查處企業欠薪違法行為。要充分發揮舉報投訴電話、投訴信箱的作用,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切實做到“有報必接、有案必查、有欠必究”。要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追加經濟補償和賠償等多種手段,讓欠薪企業為其違法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對毆打、凌辱討薪職工的,要依法從嚴追究其治安和刑事責任;對欠薪中涉及合同詐騙、挪用資金、職務侵占、非法集資、偷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要堅決追究其法律責任;對欠薪中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職工勞動報酬或者有支付能力而不支付勞動報酬,經人力社保等相關部門責令改正仍不支付的,要按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有關規定,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切實加強基礎管理,努力降低欠薪隱患。一要注重企業用工的規范化管理,加強對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執行工時制度、確定計件單價和勞動報酬約定的業務指導和檢查監督,督促企業嚴格執行相關的勞動法規政策,完善用工管理規章制度,從源頭上預防、消除勞動糾紛和欠薪隱患。二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是防范處置企業欠薪的基礎性工作,是實現用工信息數據實時采集、用工行為實時監控的有效手段。下一步,各縣(市、區)要加快“兩網化”,特別是網格實體化要求建設和運行,實現網格化管理的動態監控,真正把防范處置企業欠薪工作從被動反應轉向主動預防,從以城鎮為主轉向統籌城鄉。
(六)不斷加強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建設。要著眼長遠,建立一套常態化、制度化、體系化的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的約束力,著力完善市人力社保局和市建設局聯合出臺的《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工資保障金交退考核辦法(試行)》,并逐步向交通、水利、電力以及租用場地經營企業推廣。重點推進租用場地經營企業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建設,進一步落實欠薪問題突出企業和其他容易發生欠薪行為的工資支付保證金各項規定。要切實加強企業誠信建設,深入實施欠薪逃匿社會公示制度和“黑名單”制度,由經信、公安、稅務、工商、海關、銀行等相關監管部門聯合采取制約措施。對發生嚴重欠薪違法行為的建筑、交通、水利施工企業,主管部門要繼續實行“黑名單制度”,在一定期限內限制企業的招投標資格。對經查實有欠薪逃匿、拒不執行整改指令或拖欠工資總額超過50萬元的,各縣(市、區)要及時將欠薪業主基本信息提交同級人民銀行,在業主誠信系統中予以披露,對其信貸行為作出嚴格限制。
三、加強領導,確保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今冬明春尤其是元旦春節期間,全市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的任務十分繁重。各縣(市、區)和各成員單位要采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一)明確責任落實。各縣(市、區)要把防范處置企業拖欠工資作為當前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要按照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健全目標責任制,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把責任落實到每個企業、每個管理部門和單位。對因組織領導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到位而引發社會不穩定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在政府年度政績考核和“平安”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
(二)加強協同配合。要充分發揮解決工資拖欠問題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人力社保、經信、公安、監察、司法、財政、國土、建設、交通、水利、國資、法制、信訪、工商、法院、人民銀行、工會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做好企業拖欠工資的防范處置工作。對影響較大的欠薪案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各部門要跟蹤督查,明確責任單位、目標要求、解決時限。
(三)注重輿論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形成正確的社會導向和良好的社會氛圍。向企業和廣大職工宣傳有關法律法法規,引導企業誠信用工,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引導職工依法維權,通過合理渠道維護自身權益。對依法支付工資的誠信企業,要弘揚先進,樹立典型;對惡意欠薪企業,要堅決予以曝光,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
同志們,做好防范和處置企業拖欠工資工作,事關廣大職工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發展全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做好相關工作,有效維護廣大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共創和諧勞動關系,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 上一篇:物流業發展瓶頸及策略思索
- 下一篇:縣司法系統集中教育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