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農民負擔監管會講話

時間:2022-08-19 11:01:58

導語:市長在農民負擔監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農民負擔監管會講話

同志們:

一、認真分析形勢,充分肯定成績,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減負工作

2012年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廣大農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全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四縣一區未發生一起因農民負擔問題而引起的影響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市農監辦今年1~10月份受理的農民來信來訪量比2012年同期減少了53%;全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一系列惠農政策,不斷完善各項補貼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監督機制。今年1~7月份全市通過“一卡通”共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良種補貼等政策性補貼資金6.88億元,惠及133萬農戶、533萬農民,通過專項檢查和涉農收費清理共減輕農民負擔347.3萬元。全市農民負擔總體形勢平穩,農民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效,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全市形成了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二是減輕農民負擔“五項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涉及農民負擔收費文件實行“審核制”,各縣區對涉農收費項目進行了清理,并結合實際,根據相關規定制定了涉農收費的項目和標準;涉農價格和收費實行“公示制”,埇橋、泗縣通過宣傳車、墻報、標語等形式,對農民建房、結婚登記、中小學收費等項目一律按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實行掛牌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農村公費訂閱報刊實行“限額制”,靈璧等縣區下大力氣治理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發行報刊的不良行為;農民負擔實行“監督卡制”,碭山、蕭縣農監部門規定收費必有卡,讓農民知道沒有負擔卡有權拒付任何收費;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實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民負擔案(事)件的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責任追究制度和工作考核機制,對引發嚴重群體性事件或惡性案件的,根據省、市有關文件規定,迅速進行嚴肅查處。三是抓住了農民負擔源頭防范、監測預警、信訪案件查處等關鍵環節,監管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惠農和減負政策的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不少農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侵害農民利益、加重農民負擔的問題。剛才慶華同志通報的一些問題十分突出,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數干部對減負工作認識不足,意識淡薄。農業稅取消之后,少數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認為農民已是“零負擔”,放松了對農民負擔的監管。二是少數干部不掌握惠農和減負政策。由于自身學習和教育培訓不夠,少數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對惠農和減負政策不了解、不掌握,造成惠農和減負政策不落實。三是少數干部未能正確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甚至以損害農民利益來追求區域性政績。四是政策不完善。基層組織事權和財權不對稱,無錢辦事,有的在農民身上打起了主意。

減輕農民負擔是黨在農村的一項基本政策,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不僅關系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系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就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出臺了多項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改革政策。這些重大措施的落實,關鍵是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特別是減輕農民負擔政策,落腳點就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民權益,促進農村和諧,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從全局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大局,充分認識目前減負工作的嚴峻性和做好這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要講政治,顧大局,時刻繃緊減負這根弦,時刻心系群眾,毫不放松地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

二、進一步明確監管任務,把握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重點

(一)抓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真正使農民得到實惠。認真抓好財政對農民各項補貼補償等惠農政策落實,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戶,防止截留、挪用;抓好村級補助資金落實,確保村干部報酬、村級辦公經費和五保戶供養,保證村級組織正常運轉,防止村組另行向農民收取;占用農民土地、拆遷房屋的開發建設項目要按照國家政策給予補償,要將農民反應強烈的征地補償等涉及農民權益的問題納入監管范圍。

(二)規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籌資籌勞行為,防止將籌資籌勞變成變向加重農民負擔的新口子。一要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真正做到民主協商、民主管理,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引導農民積極投身農村公益設施建設。二要嚴格區分加重農民負擔與農民自愿投工投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政策界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政府投資為主與農民投工投勞相結合,充分利用“一事一議”和財政獎補政策,把握籌資額度,既要積極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又要堅決防止基層因工作簡單化,按人口、勞力、農戶或地畝攤派的錯誤做法,防止各種名目的變相集資。對農民自愿出資出勞開展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各級政府要逐步采取以獎代補、項目補助等辦法予以扶持。三要正確處理新農村建設與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既要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以村莊規劃為先導,規范農村建設和村莊治理,又要防止形式主義和不切實際的達標升級活動,防止違規拆建,加重農民負擔,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監管,防止截留、挪用。

(三)加大專項治理力度,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繼續深入開展對農村義務教育、農民建房、農村土地、殯葬、計劃生育、農民外出務工、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等方面亂收費、亂罰款的專項治理,堅決糾正和查處面向農民的各種亂收費、亂罰款和集資、攤派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當前要重點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一是抓好農村義務教育“一費制”和“兩免一補”政策的落實,堅決治理農村義務教育亂收費。二是抓好對農民建房亂收費的治理。三是抓好對外出務工農民亂收費的治理。四是繼續執行農村訂閱報刊費用限額制。五是抓好農業灌溉水費、電費等生產性費用的專項治理。六是積極開展對向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亂收費、亂攤派等問題的治理,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領導,進一步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工作力度

農民負擔監管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級各部門要結合當前實際,堅持制度創新,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改進工作方法,確保各項惠農和減負政策得到貫徹落實,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確保不發生涉及農民負擔的惡性案件和嚴重群體性事件,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要強化領導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堅持減輕農民負擔工作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各縣、區有關部門的專項考核。健全市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加強配合,進一步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要落實目標管理制度,強化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

第二,要強化政策落實。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清理涉農收費政策文件,堅決廢止加重農民負擔的相關文件。對各級、各部門擬出臺的涉企農民負擔政策文件要嚴格審核把關,從源頭上控制,防止違反政策的涉農收費文件出臺。通過行風評議改進部門工作,通過廣泛宣傳使廣大農民了解掌握運用好政策,真正使中央、省、市各項減負支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真正使農民群眾的各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要強化制度建設。要著力在全市推行實施“涉農收費清理審核制度”、“涉農價格收費公示制”、“村內興辦集體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等13項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制度,實現監督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形成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

第四,要強化防控監測。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減負和惠農政策法規,促進各級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能提高認識,掌握政策,使廣大農民群眾不斷增強維權意識和能力。要建立健全農民負擔動態監測點,完善監測網絡;健全農民負擔預警機制;制定突發性農民負擔案件、事件應急預案;堅持涉農負擔案件、事件月報表報告制度,及時消除農民負擔的反彈隱患。

第五,要強化檢查監督。要進一步加強農民負擔監督檢查工作,開展全市性的農民負擔定期集中檢查,堅持常年的明查暗訪,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檢查、抽查,以及對重點上訪案件的督查,發現問題,限期整改。把集體經濟薄弱村、農民收入較低村和農民生產生活性費用、部門收費、農村報刊攤派以及村級債務化解等作為重點,加以整治,始終保持農民負擔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