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再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10-19 10:01:00
導語:區再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分析我區當前的就業形勢,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剛才,**區長已經做了重要講話,請大家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再強調幾點。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再就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就業是民生之本。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就業和再就業問題解決不好,群眾的生產生活就得不到基本保障,國有企業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就難以深化,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就難以推進,各項發展規劃和措施就難以落實,社會穩定也就難以鞏固。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并把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對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極端關切。
今年以來,我區通過加快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進程,組織勞務輸出,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建立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強化就業服務,有效地促進了就業和再就業。1-8月,全區實現新增就業2232人,組織勞務輸出3643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區就業和再就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從城市來講,隨著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職工下崗待業;從農村來看,大量富余勞動力需要向非農產業轉移;另外,我區每年新增大中專畢業生300多人,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簽約率不足50%。這兩年,我區每年新增城鎮勞動力近4000人,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發育不快,個體私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總體規模較小,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就業和再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對此,我們一定要有足夠充分的認識,要把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決心,更積極的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實的工作,把這項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突出重點,加大力度,扎扎實實地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解決好就業和再就業問題是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增加就業崗位為目標,以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為主線,以強化再就業服務為手段,以加大資金投入為保障,以幫助困難群體就業為重點,切實加大工作力度,推動這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力抓好第一要務,在加快發展中解決就業問題。擴大就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經濟。沒有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要實現充分就業是不可能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口密度比我們大,但他們不僅較好地解決了本地人口就業,而且還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員就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們經濟發展快,新增就業崗位多。今年1—8月,我區實現GDP21.4億元,同比增長13.2%;財政收入4881萬元,可比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7元,同比增長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106元,同比增長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6億元,同比增長125.5%。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新增了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的壓力。實踐證明,經濟增長是帶動就業的火車頭。因此,我們必須全力抓好第一要務,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為擴大就業提供強大動力。要全力實施項目帶動和非公有制經濟帶動兩大戰略,扎扎實實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三個進程,切實抓好鉀肥公司“5個10”、水泥工業公司“336”、化肥公司10萬噸優質復合肥、**生物20萬噸玉米淀粉、**公司100萬噸液態奶等重點工業項目和濱河大道、古城莊點改造、市場園區等重點城建項目。只要把這些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切實抓好,抓出成效,我們的發展就有了后勁,有了支撐,就業壓力就能從根本上得到緩解。各鄉鎮、各部門一定要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千方百計求發展、謀發展、促發展,努力在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中解決好就業問題,實現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協調推進。
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在調整中促進就業。結構調整始終是我們加快發展的主線。雖然這幾年我們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但仍不盡合理,遠遠不能適應加快發展和勞動力就業增長的需求。我們必須通過加大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和企業結構的調整力度,不斷拓展新的就業領域,擴大就業容量,促進就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要在積極提高產業產品檔次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充分發揮我區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積極鼓勵、支持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強對城鄉勞動力的吸納能力。要進一步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大力推進商貿、餐飲、旅游、社區服務、交通運輸、文化體育等現代服務業上規模上檔次,充分挖掘和發揮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的潛力。要把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載體,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政策措施,在投融資、稅收、技術服務、市場開發、信息咨詢和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放開搞活中小企業,繼續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使它們在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是找準主攻方向,采取多種方式推進再就業。當前,我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重點是要突出抓好國有、集體企業下崗人員再就業。要繼續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千方百計搞活國有、集體企業,充分發揮國有、集體企業在促進再就業中的重要作用。要處理好深化企業改革和擴大就業再就業的關系,統籌兼顧、協調運作。在推進塑編、益木、鍋爐廠、金牛、造紙、皮鞋廠、剿絲廠、車輛廠等17家企業的破產、拍賣、改革、改組過程中,要切實做好職工安置,全力保護職工切身利益,確保企業穩定、社會穩定,決不能把國有、集體企業作為包袱一賣了之,把下崗職工一推了之。企業通過改革改制重新煥發了活力,增加了效益后,要積極吸納下崗職工重新就業。
四是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切實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就業崗位對勞動者素質、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就必須搞好人力資源開發,切實加強對勞動者的就業培訓,特別是加強再就業技能培訓。要根據勞動力市場的用人需求和結構變化,組織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再就業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要大力推廣下崗失業人員開辦小企業的創業培訓,將創業培訓與提供服務、政策扶持結合起來,使創業培訓在促進再就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五是全面落實政策,為再就業創造良好環境。近幾年,中央對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制定了一整套政策,自治區也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措施。從目前落實的情況看還比較好,但有些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今后對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我們要認真地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問題,切實加以解決,確保中央和自治區鼓勵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貫徹落實。要加強督促檢查,建立通報制度,對政策不落實的要通報批評,限期改進。要以大局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帶著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濃厚感情去落實有關政策措施,讓每一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都能享受到國家的好政策,絕不能推卸責任,更不能只顧自身利益,對政策打折扣。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就業和再就業目標任務的完成
就業和再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各鄉鎮、各部門必須加強領導,切實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做到工作責任到位,政策落實到位,資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證到位。
第一、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制。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要深入調查研究,定期分析形勢,加強協調,及時解決突出問題。班子成員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要進一步明確凈增就業崗位、落實再就業政策、改善再就業服務、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和幫助困難人員就業的具體工作目標,落實責任,把落實的情況作為考核領導和干部的重要內容。
第二、全黨動員,全社會齊抓共管。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局面。勞動、計劃、經貿、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各負其責,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勞動保障部門作為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對再就業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調查研究,協調解決或提出解決方案。人大、政協要圍繞就業再就業積極開展工作,發揮職能作用。各派、工商聯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開辟就業崗位獻計出力。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群眾組織,要主動為下崗失業人員辦好事、獻愛心、送溫暖。總之,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推動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扎扎實實的開展,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濃厚氛圍。
第三,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困難職工家庭,認真聽取下崗失業人員的意見和呼聲,對他們反映的實際困難,滿腔熱情地予以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下崗失業人員樹立自強不息、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思想,鼓勵和支持下崗失業人員通過臨時就業、階段性就業、彈性就業等多種就業方式,實現再就業。
第四,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基層黨組織在企業實施改制重組、關停破產、分流富余人員和促進再就業工作過程中要加強自身建設,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把解決實際問題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以平等的態度,民主的方式,引導群眾正確對待利益關系的調整,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把問題解決在基層。
同志們,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是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讓我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堅定信心,知難而進,扎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區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新局面。
- 上一篇: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人事勞動局教育活動動員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