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的講話
時間:2022-11-06 11:11:00
導語: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次再就業工作經驗交流會,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目的就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再就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再就業工作,推廣典型經驗,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推動再就業工作的開展。這次會議籌備工作很充分,在國學同志擔任市委書記期間就準備召開這個會,后來由于防治非典,推遲了一段時間。曉華同志到任后,對再就業工作也非常重視,對開好這次會議做了重要指示,因為他出差在外,未能參加。為了開好這個會,會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就業局等部門對我市下崗職工再就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會議期間,大家參觀了4個就業基地典型,會上發言的3個單位和書面交流的10個單位介紹了經驗和做法,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我市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情況,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借鑒性。幾年來,再就業工作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視,無論是在國學同志擔任市委書記期間,還是曉華同志到任之后,都一以貫之的把再就業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在勞動和社會保障、工商、民政、宣傳、工青婦及縣(市)區等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盡管這方面工作的壓力很大,但是全市上下克服了許多困難,使我市再就業的壓力得到了初步的緩解。今年1-8月份,全市共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7111人,完成年計劃的82.9%。組建勞動保障基層組織機構375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716人。再就業培訓7178人,勞動預備制培訓2460人。發放小額貸款擔保基金1200萬元、社保補貼100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20萬元、再就業培訓補貼315萬元、職業介紹補貼143萬元。再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但按照省、市委的要求,面對再就業工作的嚴峻形勢,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把這項工作做好。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再就業工作的認識,把這項工作當成第一要務來抓
要充分認識到再就業工作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較困難的群體,也是一個最需要人關心、幫助的群體。我們再就業工作要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所以我們做好再就業工作就必須提高認識,無論怎么樣認識都不為過。省委書記宋法棠同志在全省再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把擴大就業與促進再就業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發展的第一要務,堅持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并舉的方針,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我們各級領導一定要按照省委書記宋法棠同志的要求,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再就業工作作為第一要務真正的重視起來。
第一,解決好再就業問題,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堅持執政為民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體現,要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好大多數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就要從下崗職工再就業等關系群眾根本利益的實事、難事抓起,這是為官一任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的基礎。做好再就業工作,就是要解決特殊群體能夠吃上飯、能夠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能夠保證其子女上學、能夠保證基本生活條件等問題。這是我們一級政府的責任,也是對我們每個領導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從我們下崗職工的家庭實際來看,家庭真正有一定積累的很少,一但下崗,生活沒有來源,利益沒有保證,所以解決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就成了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現實、最迫切的需要,搞好再就業工作就成了各級領導干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實際的行動。
第二,解決好再就業問題,是衡量領導干部對群眾感情深與不深的具體體現。群眾觀點是我們黨最基本的政治觀點,從根本上說,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解決再就業問題的過程是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過程,是領導干部能不能切實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掛在心上的具體體現。我們做干部的就得為群眾出力,就必須有濃厚的群眾感情。不是當領導干部后對群眾的感情自然就深了,絕大多數領導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確實很深,但確有個別領導同志對群眾的感情不深,甚至極個別的領導同志對群眾基本上體現不出什么感情來。對群眾的感情深與不深就是要看領導干部對群眾的困難是不是當作自己的困難那樣來解決,是不是當作自己家庭的問題去對待,真正做群眾的貼心人。在去年底召開的全市再就業工作會上,國學同志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象給自己子女找對象、找工作那樣,來關心下崗職工的工作問題,這個要求我非常贊成。如果解決再就業問題都能這樣熱心、細致周到,都能這樣出實招,講實效,動真情,那么這項工作就能抓好,反之,這項工作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解決再就業問題,是對每位領導干部思想境界的檢驗,更是對每個領導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檢驗。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重要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它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改革的成敗,關系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再就業是一項綜合性的指標,涉及到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再就業工作的好壞,充分反映出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和部門的工作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工作水平的高低。今后,我們在考核領導干部政績上,除了要考核經濟指標,還要看再就業工作的進展情況。各地各部門要集中力量,齊抓共管,加強組織領導,實行整體推進,確保取得實效。
總之,抓好再就業工作必須按照省委書記宋法棠同志的要求,作為第一要務來抓。要認識認識再認識,重視重視再重視,真正把這項工作抓在手上,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抓好。
二、進一步抓好我市再就業工作應該認真注意解決好的幾個問題
我市的再就業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形成了良好的局面,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這項工作量大、面廣,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目前,全市有下崗職工8.3萬人,加之我們的國企改革、產權制度改革正在加速推進,勞動力結構調整的力度也將隨之加大,企業下崗職工和社會失業人員將繼續增加,就業和再就業的矛盾將愈加突出。所以,再就業工作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好的事情,是壓力很大的一項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牢固樹立抓就業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首先抓就業的思想觀念,把再就業工作擺在各項工作之首,千方百計開辟就業之路,拓寬下崗職工再就業渠道。
1、進一步形成和完善市場導向的再就業機制。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建立健全國家政策指導下的勞動者的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就業機制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這個機制在我們國家正在逐漸的形成,從大局來看還不夠完善,功能上也不配套。所以我們要依據國家的政策,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按照勞動力市場建設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要求,建立起機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勞動力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服務體系,為下崗職工的合理流動創造便利條件,促進下崗職工自由地在地區之間、同一地區不同部門或行業之間、城鄉之間、此企業與彼企業之間暢快地流動。盡快把功能和機制完善,盡快組織和實施到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鼓勵和支持下崗職工再就業。
2、進一步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積極營造良好的再就業環境。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強輿論宣傳,教育下崗職工進一步明確和全面理解再就業工作的內涵,轉變對再就業的依賴性,增強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的能力,更好地推動全市再就業工作的開展。各級政府要積極對下崗職工進行安置,幫助推薦用人單位。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業和再就業對每個人來講,不是和過去一樣,端上鐵飯碗就一輩子不下崗,成為一勞永逸的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與再就業是一個反復多次的過程。所以要想真正搞好這項工作,就要教育和幫助我們的下崗職工,轉變就業觀念,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實現再就業,引導下崗職工不等不靠,走向市場,增強自我擇業能力。剛才會議上介紹的幾個典型很有說服力,像樺南世紀商廈總經理王淑琴,下崗后,從一個小商店起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2001年以來投資6300萬元建成了現代化的綜合性商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有下崗女工劉志宏搞的配餐,東風區于杰三姐妹創辦的老年公寓等都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積極轉變就業觀念,通過個人努力奮斗實現再就業的典型。所以我說這三個典型很好,這樣的典型還有很多,各地各部門都要善于發現、培養這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先進典型,號召全市人民向他們學習。要在全市的下崗職工中大力弘揚這些先進典型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這些精神同我市在防治非典過程中創造的防治非典精神一道形成了我們佳木斯人的精神。集中體現就是不管多么困難,不管難度多大,只要我們想辦的事,想干的事,就一定能把它辦好,一定把它干成。這種精神非常可貴,我們一定要發揚這種精神,把再就業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