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發展大會總結發言稿

時間:2022-06-02 11:28:00

導語:市旅游發展大會總結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旅游發展大會總結發言稿

同志們

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這次全市旅游發展大會。安排布置全市旅游業發展工作,分析研判形勢,動員全市上下積極行動起來,超前謀劃旅游資源開發建設,推動旅游業跨越式發展。

印發了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會議傳達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市旅游局就旅游業發展和行業管理工作作了發言。剛才,市委張書記的講話,充分闡釋了發展旅游業的重大意義,對全市旅游業發展作出了全面安排安排,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就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加快旅游業發展。發展思路上有新拓展。市加快旅游業發展具有豐富的資源、較好的基礎,當前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放寬視野,把旅游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來超前謀劃,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形成大產業。一是與歷史文化相融合。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近年來,市依托文化節會,為旅游業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但融合得還不夠深、不夠精。要大力推進歷史文化資源旅游化,通過革命激進教育、香包刺繡、繪畫等創作和演藝、節會、全國乃至國際性學術會議等多種載體,使無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統化,豐富旅游資源,拓展旅游空間,空虛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位。二是與城鎮化相協調。城鎮在現代旅游中扮演著客源地、集散地與目的地的三重角色,旅游業發展的支撐點和大本營。快速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無論是舊城鎮改造,還是新城鎮建設,都要充分考慮旅游功能,把每一個工程都作為一處景觀來雕琢,更多地汲取人文元素,植入旅游基因,賦予旅游內涵,使城鎮建設風格個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風景化,使城鎮文明和旅游發展和諧推進。三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農村是旅游發展的廣闊天地,現代都市人向往田園生活,回歸大自然,探尋原生態,鄉村旅游成為一種時尚。新農村建設中,要充分考慮旅游業發展的要求,規劃要與旅游相銜接,基礎設施建設要與旅游相配套,環境建設要與旅游相適應,大力發展鄉村游、民俗游、觀光游、采摘游等,使新農村成為旅游業發展的大舞臺。四是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積極盤活各類旅游資源,綜合開發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帶動旅游紀念品、民俗文化產品生產制作銷售,帶動餐飲服務、酒店住宿、交通運輸、商貿物流、文化娛樂等產業發展,延長旅游業的產品鏈、服務鏈、經營鏈,提高旅游經濟的整體效益。促進旅游與工業、農業、林業、水利、體育、文化等相關產業和行業的融合,加快發展工業觀光旅游、農業觀光旅游、生態旅游、體育賽事和健身旅游等旅游新業態。利用我市2011年舉辦全國紅運會的契機,大力推介和組織開展紅色旅游,紅運會與紅色旅游的結合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二、加快旅游業發展。規劃編制上有新水平。編制旅游發展規劃,思路要新,起點要高,措施要實。新,要體現在思路和運作機制創新上;高,要體現在旅游業發展的定位上;實,要體現在規劃的可操作性上。要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制定一個總體規劃、四個專項規劃,即:全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紅色旅游規劃、民俗文化旅游規劃、重點景區(景點)建設規劃、鄉村旅游規劃,構成完善的旅游業發展規劃體系。強化旅游規劃的權威性,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加大監管力度,防止盲目開發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三、加快旅游業發展。王牌景點建設上有新突破。立足建設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基地、西部重要的特色旅游基地,努力爭取和實施一批在全國、全省叫得響、有較高知名度的骨干項目,做大做強標志性王牌旅游景區。突出打造我市旅游“四大名片”一是立足老區豐富的革命遺跡,打造紅色革命旅游品牌;二是立足底蘊深厚周祖農耕文化和岐黃中醫文化,打造歷史文化旅游品牌;三是立足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四是立足“天下黃土第一原”和子午嶺自然風光,打造黃土生態、鄉村旅游品牌。堅持在奇”字上造勢,特”字上作文章,精”字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景區、景點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進行全方位包裝、精細化雕琢,使每一處景觀特色鮮明、引人入勝。

四、加快旅游業發展。體制機制上有新活力。一是優化政府管理體制。依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社會參與、依法管理的思路,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順應現代旅游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健全旅游監管網絡,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維護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提高開放開發水平。大力吸引國內外客商到市興辦旅游業,培育充溢活力的現代旅游市場主體。加強區域交流協作,與眾多的旅行社和景區建立廣泛聯系和龐大游客網絡,把慶陽融入周邊地區大旅游圈線路,實現線路相連、景區互補、客源共享、互利雙贏。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依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原則,把旅游項目招商作為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資旅游項目建設。金融機構要擴大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貸款規模,支持旅游企業通過市場手段融資。

五、加快旅游業發展。服務保證上要有新舉措。一是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圍繞解決游客“進不來、出不去、走不動、回頭路”問題,精心設計旅游精品線路,圍繞快速便利、不走回頭路、形成大小循環線,加快構建立體交通網絡,從根本上改善旅游交通條件。二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旅游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和服務技能,努力建設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旅游工作者隊伍。三是加強宣傳推介。圍繞打造精品線路、招牌景區、特色旅游產品,提煉叫得響、打得出、能誘人的宣傳廣告,謀劃提出“南有麗江、北有慶陽”形成南北呼應之勢。設計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旅游標識,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各種媒體,強化旅游景點、品牌的宣傳和推介。四是加大支持力度。市財政每年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縣級財政也要安排一定資金,作為導向性投入,帶動各類資金投入旅游發展。發改、建設、財政、交通、國土、林業、文化、商務、環保、水務、電力等相關部門要從旅游發展的需要動身,立足自身職責,積極發明條件,大力支持旅游業發展,全市形成合力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