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勞保信息推進會講話

時間:2022-05-21 05:35:00

導語:書記在勞保信息推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勞保信息推進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信息化建設推進會,目的是對此項工作做進一步的動員部署和安排。從前段工作的督查了解和跟蹤檢查情況來看,縣際之間工作進展不平衡,還存在死角,全省工作會議之后,少數縣區進展緩慢,認識還有差距。為了全面啟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進一步推進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促使同志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給予全力配合支持,我們今天專門安排部署。下面,我講三點意見,供參考。

一、以全省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十一五”期間,伴隨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快速發展,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金保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省廳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落實建設資金380萬元。金保工程一期,省市兩級共約投入200萬元,先后完成了市本級數據中心機房與部分硬件建設,市數據中心機房面積超過80平米,市本級與省廳、8個縣區中心節點和93個鄉鎮(街道)、社區實現聯網,12333電話咨詢系統和市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的網絡硬件平臺。金保工程二期,我市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信息系統、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開發成功,一些縣區發放IC卡10多萬張,發揮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信息化基礎條件和業務應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市本級建成了一個符合金保工程基本要求,具備氣體消防、雙路供電、新風空調、防雷電等要求的標準機房,小型機等高端服務器也配備到機房,為建設全市統一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奠定了基礎。總體上看,信息化建設成果已經成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礎,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推動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向精細化、一體化、科學化、規范化轉變。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新要求相比,我市當前信息化發展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步伐的需求十分迫切。

10月17日,全省信息化建設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各縣區加快進度,積極爭取,使信息化工作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數據采集工作落到實處。11月中旬,我們通過現場查看、電話詢問等方式對各縣區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督查,總的來看,工作匯報及時,資金爭取到位,機構人員設備到位,數據采集進入實質性階段,有的縣區進展較快,西峰區積極匯報區領導,爭取資金200萬元,金保專網月租費統一納入財政預算,為經辦機構、各鄉鎮統一配發了計算機和復印機,安裝了數據采集軟件,邊參保收費邊錄入數據,有望提前完成任務;華池縣將醫療機構線路月租費也納入了財政預算,這種做法很好,為下一步醫療保險信息系統建設打下了基礎;環縣爭取資金15萬元,在全縣集中召開數據采集培訓班,統一配發數據采集軟件,現已完成任務85%;、縣分別爭取資金20萬元、10萬元;有的縣區聯網進展比較緩慢,數據采集工作沒有安排,影響了全市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系統建設步伐。另外,省廳還安排了一部分資金,獎勵工作開展得好的市(州),希望大家積極配合,努力工作,爭取拿到獎金。

二、以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應用為重點,著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十二五”時期,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覆蓋城鄉、就業社保、收發支付、數據集中”的要求,按照數據全市集中模式,建設市級數據中心,建設覆蓋各級、各類社會保險、就業經辦機構、服務機構的信息網絡,開發實施標準統一、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安全高效,覆蓋社會保險與就業各項業務、各類服務對象的應用軟件,盡早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按照“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計劃分兩步完成:第一步,從現在開始,力爭用2年左右的時間,構建全市統一的業務網絡系統,并與省廳網絡互聯。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絡互聯、信息共享、安全可靠、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與就業信息系統。第二步,建設人事人才信息系統和異地災備系統。

為確保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把握了“統籌規劃,統一建設”的原則,嚴格按照全國總體設計方案,實行統一的規劃與標準,全市統一網絡配置標準,使用統一應用軟件。在統一規劃、標準的基礎上,明確分工,互相配合,統一建設,整體推進全市社會保險與就業信息系統建設。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信息系統應用和實現“一卡通”兩個重點,全面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

(一)關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應用問題。按照“統一規劃,省級集中;統一建設,分級管理;統一接口,信息共享;統籌兼顧,急用為先”的原則,結合人社部關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與技術方案,建設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在系統設計上,我們按照全市社會保障“一卡通”的客觀要求,采用全市數據大集中模式建設,數據完全集中在市上。在技術方案上,完全采用人社部技術方案和全國統一的核心平臺三版和勞動99三版軟件,增加城鎮居民模塊,信息系統與人社部系統無縫對接。各縣區要認真落實《全市“金保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全力以赴地抓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要認真做好人員培訓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屬于準金融業務,涉及到參保登記、繳費管理、待遇核定、個人賬戶管理、金融機構代收、財務管理等多個環節,專業化程度高,政策要求強,對業務經辦人員的要求高。基層工作人員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操作應用的主力軍。各地要以配足配強基層工作隊伍,進行全面系統培訓,使其切實掌握相關政策、法規、業務經辦流程;要對他們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特別是要組織他們認真參加省廳、市局舉辦的數據采集培訓、信息系統操作培訓、系統管理員培訓,熟練掌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使用方法、操作指南,提高系統使用水平,為系統上線做好人員準備,確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的有效應用。會后,市局要舉辦為期兩天的業務操作培訓班,請軟件公司高級工程師給大家授課,機會難得,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把問題解決在現在。

二要扎實做好數據采集和審核工作。信息數據采集是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的基礎,也是實現精確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的前提條件。各縣區積累了大量的紙質和電子數據資源,但與信息系統的數據要求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數據不全或不準確的問題,導致數據無法遷移,系統無法上線。為了指導和幫助各地完成數據采集工作,市局將專門開發數據采集軟件供各地免費使用。數據采集、清理和核對是一項工作量很大的艱巨任務,必須切實給予高度重視,要領導掛帥,組織人力,集中時間,認真清理核對現有數據,剔除無用數據,修正錯誤和不一致的數據,補充缺項數據,錄入到數據采集軟件中。各縣區務必在今年12月低完成數據采集工作,為系統上線做好準備。目前,全市社保信息系統軟件和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都已編程完成,進入數據采集階段,進展不是很順利。基礎數據質量決定系統能否順利上線,決定系統能否成功運行,各經辦機構務必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求真務實,及時準確,按要求完成各項系統的數據采集工作,全力推進“金保工程”建設,力爭成為省廳信息化建設試點城市,為我市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掀開新的篇章。

三要著力做好接入金保專網工作。金保專網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傳遞的基本通道,是信息系統運行的必要條件。目前省、市州、縣區金保專網主節點已經聯通,也延伸到了各業務經辦機構、經辦點,五級“金保專網”基本形成。(前面,我已經介紹過,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現在,各地要把網絡建設工作重點放在做好金保專網的接入上,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積極協調,嚴格按照省廳《關于做好接入金保專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和市局的要求,加快業務經辦點、街道社區和“兩定機構”的接入,形成支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的實時網絡環境,確保省、市州、區縣、鄉鎮、街道、社區各級利用網絡開展業務服務工作。各縣區必在12月中旬前完成專網接入工作,為系統調試做好準備。

四要切實強化網絡安全工作。金保專網承載著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業務經辦與數據處理,網絡安全事關重大。各縣區務必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加強對本地接入金保專網各機構的管理,切實解決認識不足、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保障信息系統安全運行。在信息安全上,光靠堵是堵不住的,關鍵是要掌握好、控制好網絡。金保專網建成以后,所有業務都要遷移到專網上,不得與其它網絡及互聯網聯接,接入金保專網的終端計算機等設備不得與互聯網設備共用,各終端只能安裝全省或全市統一要求的應用軟件,配備終端殺毒軟件,按期升級病毒庫,加強業務人員管理,禁止無關人員登錄系統或接入金保專網,技術問題請與市局信息中心聯系解決。各縣區、各經辦機構務必加強整改,確保信息安全。目前,個別經辦機構利用外網構建局域網并辦理社保業務,信息既不安全也不保密,以后發生類似問題,不但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還要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關于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問題。社會保障卡是廣大城鄉居民享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權益的電子憑證,也是繼居民身份證后,以國家名義印發的第二張“身份證”。“一卡通”承載著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各項公共服務內容,代表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水平,既是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現實需要,也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舉措;既是檢驗信息化建設成果的重要標志,也是服務于民的最直接體現。只有實現了“一卡通”,才表明我們真正建立起覆蓋全國、聯通城鄉、延伸基層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網絡,真正實現標準一致、軟件統一,真正建立起統一、規范的信息系統。也只有實現了“一卡通”,才表明我們真正兌現了“群眾走到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的承諾。“一卡通”,“一”是前提,“通”是關鍵,最終都要落實在“通”上。因此,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必須做到“兩手抓”,一手抓發卡用卡,一手抓卡的管理。

一要切實發揮卡的作用。發卡地區越多,持卡人員越多,才有規模效應,卡才能“通”得起來、“通”出效果。目前,我們在醫療保險中已經發放醫保卡10萬張,今年在完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上,2012年上半年將原發放的10萬張醫保卡過渡為“社保卡”,再增發20萬張,力爭達到30萬張。發卡必須堅持“統一標準規范體系、統一注冊管理制度、統一密鑰管理體系、統一廠商管理制度”。各縣區信息化工作部門(信息中心)要成立專門的卡片管理部門,切實承擔起社會保障卡發行和管理工作。對已發行且不符合標準的停止發放,并盡快制定切實可行的卡過渡辦法,完善審批流程,申領統一密鑰。要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為突破口,努力推動市內跨統籌地區用卡,使社會保障卡成為異地就醫等跨地區業務的重要身份憑證和基礎支持手段,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社會保障卡的方便實用。

二要全力保障用卡安全。人社部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省廳也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貫徹意見,對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社會保障卡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各縣區要嚴格遵循這些管理要求,確保“一卡通”建設規范有序地推進。各縣區也要積極探索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障卡的管理,使之切實成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卡和放心卡。

三、以保障措施為抓手,確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順利實施

信息化建設涉及的部門多,涵蓋的業務廣,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政策性和技術性,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只有不斷強化保障措施,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才能確保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

(一)強化組織領導,抓責任落實。各縣區人社局要建立“一把手”任組長的信息化領導小組,一把手要靠前指揮,親自協調爭取資金,落實機構。大部分縣區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資金已落實,其它信息系統建設資金要抓緊時間繼續積極爭取,盡快落實建設資金。

(二)強化目標管理,抓督促檢查。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檢驗我們人社部門執行力的一把尺子。各縣區人社局要進一步改進督促檢查的方式方法,市局將采取不定期抽查、重點工作檢查、季度抽查、半年督查、年終考核的辦法,對各地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全方位檢查評估;各地要主動做好自查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自覺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反饋、有成果。

(三)強化協調兼顧,抓工作合力。各縣區要做好信息化項目立項審批、建設資金籌措等工作,加強與當地財政部門的協調、溝通,積極爭取財政部門在網絡延伸、業務經辦終端設備配備、數據采集整理、人員培訓等方面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將線路費等納入財政預算;信息中心要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統籌貫徹和組織實施,建好系統,做好服務;業務部門要主動參與到系統建設當中,搞好數據、抓好應用。另外,要以信息化建設為契機,著重梳理和優化業務流程,促進管理機制體制的創新。

同志們,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以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實際成效,不斷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