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組織如何暢通職工終身學習的途徑
時間:2022-10-15 11:30:00
導語:工會組織如何暢通職工終身學習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創建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要實現這一目標,每個人都要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近幾年來,孝感供電公司響應全國總工會提出的“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的號召,在公司內掀起“創爭”的活動高潮。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使職工深刻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么,作為工會組織如何暢通職工終身學習的途徑?在此,我談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讓職工從思想上解決“為什么學”和“學什么”的問題。
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都知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據有關專家分析,農業經濟時代,只要接受7~10年的教育,就能應付往后40余年工作、生活需要;工業經濟時代,求學時間延伸到15~18年;而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則必須“終身制”。否則,就談不上很好的發展,甚至連生存在也成問題。目前,電力行業正處于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新知識、新業務、新問題層出不窮,如果不能夠加強學習,我們就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我們將永遠跟在別人后面跑。因此說,只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職工素質,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壯大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失職;不學習,就無法將上級精神落到實處,執行無所適從。從我們現在的實際工作來看,要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如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這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實現,這也是唯一的選擇和途徑。從思想上解決了“為什么學”的問題,還要做好引導職工“學什么”的工作。在當今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時代,知識如浩渺煙海,無所窮盡,無所不包。面對如此豐富的知識,學什么?我認為學習一要根據工作需要學;二是根據自身特點學;三是要抓住重點學。主要應學習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學好政治理論知識,只有通過政治理論學習,才能不斷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才能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其次,一定要加強業務方面的學習,不論你在任何崗位上,要精通這個崗位的專業知識,形成工作智慧,要力爭做一名行家里手,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動權,才會有工作的創新,才會有我們工作業績,才能推動更好地發展。如果學不好本崗位知識,那只不過是一個機關“混混”,其它的知識再多也沒用。再次,還需要學習哲學、社會科學、政治、經濟、歷史、法律知識等等。這些人類基礎知識如果不了解,就形不成大的歷史眼光和社會眼光,工作起來也不會看得很長遠,只有加強學習,將豐厚的文化知識積淀用在工作上,才能使個人素質不斷提高。作為工會組織,在創建學習型組織,培養知識化職工活動中,要注重引導職工學習,努力創造學習條件,讓職工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從思想上解決解決“為什么學”和“學什么”的問題。就能鍛煉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具有解決復雜難題的技術工人隊伍。
二、要發揮工會組織優勢,營造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
作為工會這一群眾性組織,維護職工權益是我們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習就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要想從根本上維護好職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就要通過一些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營造一個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首先,我們要做好宣傳工作,讓職工明白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4年在羅馬舉行的“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所采納的定義是:“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目前終身學習是已成為一種生存方式,正在成為人的一種至關重要的生存責任,沒有終身學習就無所謂人的一生的社會存在,就無所謂人的一生的生存質量。終身學習的目的在于建立自信和能力,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知識的積累、運用和創造過程。而正是通過這個過程本身,使每個人在身臨急劇變化的社會——面對新的挑戰、任務、情況和環境——的時候,都能滿懷信心、愉快而自如地去運用知識,駕馭知識和創造知識。有了正確的思想引導,讓職工確立了新的學習理念,即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明確學習的目的是建立自信和能力,接受社會的變化和挑戰。其次我們還要注重學習方式的引導。一是可以開民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是要利用工會組織的優勢,組織職工參加各類活動,使職工“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快樂生活”。例如:輸電工區幾年來多次主辦“安全知識競賽”活動,讓職工掌握了各種安全知識,加強了安全意識,促進了工區的安全生產;主辦“銀線杯”籃球賽,讓職工鍛煉了體魄,增強了團隊精神和進取心……二是繼續開展職工讀書自學活動。“自學”不同于一般的在校學習,沒有老師,無人督促,如何提高自學的效果,我認為重要的前提是要高興的學,要把“學海無涯苦作舟”,改為“學海無涯樂作舟”。只有樂學,自學才能自覺;只有樂學,自學才能持久;只有樂學,自學才有成效。輸電工區多次組織職工開展“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心得交流”活動。通過活動效果來看,這個方式的學習是確實可行的。三是充分利用各類培訓教育資源組織職工學。鼓勵職工積極爭取各種專業的技術培訓;鼓勵職工登記入學參加各種學校舉辦的繼續教育課程和單位內部的培訓課程,要確保不因為“離開本職工作學習”而使學習者蒙受任何間接的懲罰和損失。在各種學習方式中,都要大力提倡職工“精一門,會兩門,學三門”,激發他們從“領導要我學”轉變為“自己要學”的學習熱情,營造好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并樹立先進典型,以點帶面,促全民學習。
三、聯系工作實際,創造終身學習的載體。
在提倡終身學習,推進職工素質工程的進程中,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其獨特優勢,聯系工作實際,創建有效載體,尋找最佳模式的方法。古代先哲陸游早就指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離開了實踐,學習不能消化,知識就得不到升華,就形不成工作智慧和人生智慧。一個沒有智慧的人就難以立足于社會,就更談不上作一名合格的人才。離開了工作實踐,空談理論,對自己毫無用處,對工作毫無用處。所以我們學習要結合實際,要聯系工作,要樹立“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做到學習之中有工作,工作之中有學習。作為工會組織就要不斷創新群眾性學習活動載體,構筑職工學習平臺。輸電工區在“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中,就加大了培訓力度。舉辦各類培訓班,通過學習法律的基礎知識,增強了職工的法制觀念,學會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實用寫作培訓學習,使職工掌握了各種文體的寫作格式,提高了寫作水平,對今后的實際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日常禮儀修養的培訓,使職工能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調節心理壓力,增強社會交際能力和道德修養;通過各種技術、安全、qc、生產知識等培訓和技術比武活動,這樣既可以攻克技術難題,起到崗位練兵,崗位成才的作用,同時也保證了職工素質工程的成效。通過各種培訓活動,充分調動起職工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職工整體素質。近幾年,輸電工區以“文能揮筆,武能登桿”為企業愿景,創建學習型企業達到團隊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銀線風”、“政研會”、“班組小課堂”等載體,為職工搭建學習和成長的平臺,使“創爭”活動,在工區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可以看出只要我們用心、留心去學習,終身學習的途徑就無處不在。
四、建立終身學習的激勵機制。
建立終身學習的激勵機制,可以推進終身學習的進程。通過系統地設計各類獎勵形式和工作環境,來滿足職工物質上、精神上的需要,而激勵的最終目的,是促使企業職工實現企業的預期目標,同時也使企業職工個人的需要得到滿足。學習是一種艱辛的過程,適當的激勵,可以使職工集中注意,保持明確的目標和良好的學習動機,能夠加強職工達到目標的決心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意志;適當的激勵,還可以培養職工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使整個學習過程是自主地、自覺地學習,真正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適當的激勵,可以調動職工學習積極性,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職工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將是高效的。例如:省公司工會舉辦的各類專業技術比武活動,前幾名參賽者可以進入省公司高技能人才庫,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精神激勵。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可以看出職工們在各自的專業中鉚足干勁,勤學苦練操作技能,努力學習理論知識,都想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人才庫。當然,職工學習目的不是達到某一個目標就完成任務,而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然后提高整體素質,適應社會的發展。
總之,職工們的終身學習,提高素質既離不開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各級工會組織的引導、策劃和激勵。工會引導職工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將促進職工隊伍與時俱進,同時也在與時俱進中更好地維護職工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讓我們一起緊跟時代步伐,從創新性的學習中掌握知識,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日益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