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講話
時間:2022-06-08 07:01:00
導語:食品安全管理規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主任傳達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了下一階段食品安全工作任務,我完全同意。同志宣讀了年度“四個一示范工程”先進單位和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個人表彰決定,、等鄉鎮和縣直相關單位作了表態發言,希望同志們按照今天會議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責任,強化措施,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如何進一步加強我縣食品安全工作,加快建設食品安全縣,再講三點意見:
一、客觀看待我縣食品安全工作成績
年底,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食品安全縣”工作目標。圍繞這一工作要求,全縣各鄉鎮、各職能部門努力強化監管責任,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健全完善保障體系,食品安全狀況不斷好轉,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率不斷提高。
1.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網絡體系逐步健全??h委、縣政府調整升格了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立了由佳惠書記任顧問,小平縣長任主任,十一位縣級領導任副主任,兩辦及藥監、衛生、質監等29個縣直部門單位為成員的高規格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會下設一室三組,抽調專門人員,由縣財政安排專項工作經費集中辦公。全縣15個鄉鎮(含雷鋒鎮)、151個行政村分別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管站,聘請了27名食品藥品監督協管員和105名信息員,初步形成了縣、鄉(鎮)、村三級監督網絡,構筑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監管有效的工作體系??h委、縣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全縣各鄉鎮和相關部門績效考核,嚴格實行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對全體食安委成員單位建立了月月抽查、年底考核、排名分類的評估考核體系和督查考核機制,采取周安排、月調度、季講評以及專項交辦、限期承辦、跟蹤督辦等工作舉措,確保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同時,縣食安委堅持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各負其責與協調聯動、促進發展與保障安全相結合,著力解決監管體制不順、制度體系不全、經費投入不足、安全意識不強等突出問題,食品安全工作逐步進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有效保障了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安全。
2.開展集中整治,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規范。全縣食品安全工作部門在縣食安委統一領導下,按照“一個專項一個專項整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品種一個品種規范”的工作模式,把食品安全監管擴大到每一類食品、延伸到每一個門店、滲透到每一個環節,全年共組織開展12次全縣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聯合行動,查處違法違章案件60余件,立案57件,案件貨值100多萬元,有力地凈化了食品生產經營環境。一是突出整治重點。主要對制售假冒偽劣窩點、食品主要集散流通市場、無證無照生產經營單位、衛生條件達不到基本要求的餐飲企業,以及集體食堂和農村聚餐等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二是加大整治力度。增加檢查頻次、擴大檢查范圍、強化檢查力度,采取集中打擊一片、公開銷毀一批的辦法,依法從嚴查處危害巨大、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保持了“露頭就打、一查到底”的高壓態勢,達到了“治理一個、規范一批、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三是力求整治實效??h食安委對每次專項整治行動進行總結分析,針對農村集體聚餐、學校內設商店管理等工作開展調研,出臺了《加強農村聚餐申報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批文件,強化了對熱點難點食品安全問題的長效管理。通過各類專項行動,推動了鄉鎮黨委、政府履行屬地管理的責任,強化了職能部門日常監管的力度,食品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規范。
3.推進示范創建,基層基礎工作逐步夯實??h食安委及其辦公室按照“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全力共創”的原則,創新工作思路,探索開展“四個一示范工程”,同時組織開展市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建設。全縣33家單位積極申報縣級示范鄉鎮、示范村(社區)、示范單位、示范企業評比,2個鄉鎮申報市級示范鄉鎮評比,并以此為契機,強化思想認識,強化內部管理,強化基礎設施,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不斷提高。縣食安委通過檢查驗收,評選出17家食品安全示范鄉鎮、村(社區)、基地和企事業單位,特別是烏山鎮、格塘鄉還順利通過了市級食品藥品安全示范鄉鎮驗收,在全縣食品安全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示范作用,得到了市食安辦的高度評價,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一是《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規、細則尚未出臺,基層執法部門職責不清,執法工作存在一定難度。二是隨著食品監管職能的調整,部門監管職能職責有待進一步理順。特別是取消日常抽檢收費后,有的部門不能及時落實工作經費,嚴重影響了日常監管工作的正常開展。三是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進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重視不夠,宣傳不深入,工作力度不大,整治工作進度緩慢。尤其是對農村、城鄉結合部的排查整頓不到位,還存在不少監管盲點和漏洞。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在以后工作中要認真研究、理性分析、有效解決,確保我縣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準確把握當前食品安全工作形勢
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系黨和政府形象,既是公共衛生問題,也是民生社會問題,還是縣域發展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各級黨委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看得越來越重。去年《食品安全法》正式出臺后,國務院幾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門研究加強和改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今年,中央又成立了由副總理任主任,回良玉、同志任副主任,15個部委領導參加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直接把食品安全協調機構設在了國務院,這在專項工作推進中是少有的。2月9日和3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同志兩次出席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有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4月19日,國務院再次召開了全國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了全國食品安全整頓情況,分析了當前食品安全形勢,部署了下一階段食品安全工作。隨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召開了高規模的會議,對下階段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縣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及縣委、縣政府的重要部署和總體要求上,切實提高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努力探索和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2.縣域經濟發展對食品安全工作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農產品、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不容忽視。前年的“問題奶粉”事件,對部分地區的奶農和食品企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最近海南的“問題豇豆”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海南省的農業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食品產業在我縣是支柱產業,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決不能掉以輕心。我縣的澳優,在中央電視臺打響了品牌,在港交所上市,去年創稅過億元;還有百里水產走廊建設、喬口漁都建設今年都在加快推進。如果食品安全問題處理好了,這些企業和項目必將推進我縣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如果沒有處理好,對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可想而知。全縣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站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規范我縣食品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市場秩序,促進我縣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3.廣大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工作呼聲越來越強烈。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國計民生,影響社會和諧。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內在要求,也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近些年來發生的一些嚴重食品安全事件,釀成了大量不安定因素和突出的社會問題。有的小孩身體致殘,有的家庭支離破碎,有的企業分崩離析,這些都將成為社會沉重的負擔,同時也導致了誠信的缺失、社會的恐慌,人民群眾對此反響十分強烈。從某種意義上講,食品安全問題比其他安全問題擴散更廣泛、后果更嚴重、損失更慘重。加強食品監管,確保食品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確保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我們一定要看到食品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要看到這項工作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切實克服麻痹松勁的思想,牢固樹立打持久戰的意識,確保我縣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三、切實抓好今年食品安全各項工作
我縣年食品安全工作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創建食品安全縣),突出兩個重點(點面結合、標本兼治),健全三項機制(食品生產經營者自律機制、政府規范監管機制、消費者保護機制),強化四個聯動(政企聯動、上下聯動、條塊聯動、點面聯動),完善五套體系(質量標準體系、產品檢測體系、監管責任體系、社會誠信體系、法規約束體系),力爭全縣監督管理、品種檢測和消費者滿意度等綜合評價指標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抓源頭,夯實食品安全工作基礎。加強食品安全必須從源頭抓起,從產生問題的關鍵環節抓起。要把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糧、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作為重點,抓住食品生產加工、批發交易和消費等關鍵環節,切實加強對食品源頭的管理。一是要嚴格市場準入。切實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發放的管理,嚴格標準,嚴格審查。對已發證企業要加強日常巡查,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取締不具備生產條件的食品企業。二是要抓好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基地安全化、標準化建設,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切實把好種植、養殖產品源頭及交易、初級加工的質量關,樹立一批規范化管理典型。2010年,要創建4個總面積達4萬畝的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支持新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5個。三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建設。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對流行性、災害性的動植物疫情和病蟲害以及可能導致人體健康危害的食品進行監測,定期對食品污染狀況和污染物水平進行動態分析和評估,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做到事前預測預警、事中迅速處理、事后及時總結,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事故處理的快速反應能力。
2.抓監管,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關鍵是要加強經常性的監管和整治,不斷提高監管水平。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食品監管網絡建設。工作重心要下移,積極探索基層食品綜合監督的有效途徑和措施,盡快使食品監督網絡向下延伸,真正實現食品監管工作的無縫隙覆蓋。二是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各有關部門要適應食品行業發展快、科技含量高的新形勢、新任務,大膽創新監管手段,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在工作思路上,要著力促進食品監管由重審批、輕監管,向審批與監管并重轉變;由重集中整治、輕日常監管,向經常性、制度化動態監管轉變;由重投訴查處、輕前期監管,向防范在先、關口前移轉變,真正實現靜態與動態,事前、事中與事后監管的有機結合。要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要求,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形成監管合力。三是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充分運用聯合執法、日常監管等多種手段,及時發現問題,依法嚴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廠家商販。深入開展食品質量衛生抽檢和專項檢測,加強日常監督,建立食品市場巡查、暗訪、抽查、年審核查等制度,增強監管的有效性。
3.抓整治,提升食品安全工作質量。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是促進食品安全質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也是抓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載體。一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整治。定期全縣蔬菜農藥殘留監測結果,對監測不合格率較高的鄉鎮要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跟蹤督導,嚴厲打擊制售假農藥、假肥料、假飼料、假獸藥的行為。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通過巡查、回訪、年審、監督抽查、強制檢驗等方式,強化日常監管,嚴厲查處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三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食品流通環節的整治。健全食品流通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和連鎖配送。加快推進企業自檢體系建設,積極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農產品經銷企業建立嚴格的進貨檢驗制度,配備必要的有害物殘留檢測設備,形成有害物超標食品市場退出機制。四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食品消費環節的整治。加強學校食堂和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食品中毒責任追究制度,降低食品中毒風險。五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食品案件的查處力度。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違法犯罪活動,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增強群眾消費信心。
4、抓長遠,完善食品安全工作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縣,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帶動全面;既要強化政府監管,又要加強企業自律,強化治本措施。一是要健全工作制度。制度建設是根本,規范管理是關鍵。要盡快出臺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績效考核辦法、修訂生豬屠宰管理辦法等有關食品安全的制度文件。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加大示范鄉鎮的創建力度,2010年我縣要創建2個以上的食品安全示范鄉鎮,90%以上的鄉鎮要成為食品安全合格鄉鎮。要加大示范社區(村)的創建力度,2010年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必須有40%以上的社區(村)成為食品安全示范社區(村);食品安全合格鄉鎮必須有20%以上的社區(村)成為食品安全示范社區(村)。要加大示范企業的創建力度,提升食品生產企業安全意識。要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學校的創建力度,確保學校師生的食品安全。三是要下大力氣抓好安全食品工業園建設。各職能部門對落戶園區的企業要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同時,引導有條件的食品企業進入園區。四是要加強宣傳培訓。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監管和從業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強化企業及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安全職責。要大力宣傳優秀企業、優良品牌和優質產品,通過食品安全宣傳月、食品安全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工地等一系列集中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共創食品安全縣的濃厚氛圍。
同志們,食品安全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全縣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促進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