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質檢專題會講話
時間:2022-03-15 11:14:00
導語:局長在質檢專題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我局逐步完善考核體系框架,建立健全相關機制,使績效考核從探索性實踐逐漸過渡為常規性工作,在業務、隊伍建設中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有力推動了工作。
一、定性和定量,解決“考什么”
績效管理的關鍵在于“考什么”。2010年,我們出臺了《績效管理辦法(試行)》,科學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解決了“考什么”。按照省局、瀘州市委和市政府下達的工作目標,依據質監職能職責,對區縣局和直屬單位的評估設置了職能職責、行政效能、預算收入、保障工作和加減分項五大指標體系。其中,職能職責65分,主要評估各單位履職盡責的情況,貫徹市委、市政府和省市質監局決策部署情況。行政效能15分,主要評估各單位行政效能建設,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意識、能力和接受監督的情況。預算收入15分,主要評估執行省局財務收支預算管理辦法,在規范質監工作行為、禁止亂收費的前提下,努力拓展業務,爭取當地政府財政支持的情況。保障工作10分,主要評估為保障質監業務工作而開展的班子、隊伍和基礎建設、機關黨建工作情況、黨風廉政建設和宣傳信息工作情況。加減分項,主要評估各單位圍繞經濟社會和質監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和工作重大失誤情況。績效指標內容與評估的權重則與每年的工作定位相統一,合理設置專項督查工作內容,使之既有適度加壓的挑戰性、又有切合實際的可行性,讓大家跳起摸高、跑步前進,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良好格局。
二、考“政”和問“責”,劍指“怎么考”
“條塊結合”的管理體制,導致質監績效管理的難題在于監管和服務如何良性互動。為此,一方面,我們考“政”。市局領導評,績效組織評,社會公眾萬民“考”,三個方面評與“考”,“考”出了全市上下積極創新、爭創一流、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其中,績效組織的客觀評價占70%,市局領導的評價占10%,社會公眾萬民的范疇包括監督員、質監干部、企業代表、群眾代表、區縣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投票評價占20%。2010、2011年連續兩年,在對區縣局和直屬單位的評估中,市局領導、績效組織、社會公眾三方的評價,達到了主、客觀意見的統一。另一方面,我們問“責”。
在企業,有20名企業效能監督員全程監控;在機關,有12名效能建設特邀監督員巡視督查;在社區,有6名行風監督員明查暗訪。每年組織1—2次的情況通報會,針對各方反饋問題,及時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去年轉發督查通報6期。
三、過程和對照,應對“如何考好”
績效管理,關鍵在于過程控制。從績效管理自身來看,績效管理的執行者是一線工作者,只有一線工作的區縣局和直屬單位才能真正提高績效,發揮績效管理的作用。為此,我們借鑒企業管理模式,采用“6J績效管理”:一是績效診斷評估;二是績效指標確定;三是績效管理方案;四是績效測評分析;五是績效輔導改善;六是績效考核實施,達到績效倡導者與一線執行者的相對統一。從績效實施來看,把每個區縣局、直屬單位放在全省同類的大局中進行排位比較,為每個單位分別確定2個追趕目標和2個比對目標,讓區縣局、直屬單位跳出瀘州,看到與強者的差距,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同時,項目亮進度。對省局、市委和市政府關心的重點工作,以及不同時期重點工作,如檢測整頓、質量提升、食品打非治濫、行政執法和涉企收費等,實行領導負責制度,并定期公開曝光工作進度,置各項工作于監督之下。
四、實質和形式,直面“怎么用”
考來“怎么用”,是績效管理的根本。物質的獎勵和用人的導向,實質與形式的結合,解決績效評價結果“怎么用”。首先,以發展論英雄,加大物質獎勵力度。區縣局設定一等獎、二等獎兩個評價等次,其中一等獎1個,獎勵區縣局班子工作經費2萬元,二等獎2個,獎勵區縣局班子工作經費1萬元;直屬單位設定一個考核等次,獎勵直屬單位班子工作經費1萬元。其次,憑實績用干部,評價結果與用人導向掛鉤。作為公務員評優,績效管理優勝單位優秀公務員評選比例上浮5%,績效管理不合格單位優秀公務員評選比例下浮5%。被評為優勝等次的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在年度考核中可結合民主推薦情況優先考慮優秀等次;當年考核被評為“不達標”等次部門,給予通報批評,主要負責人不得評為優秀等次;連續兩年評估“不達標”等次部門,對相關負責人給予組織處理。
在全市系統干部職工的努力下,在省局和兄弟市州局的大力支持下,瀘州質監局績效考核連續兩年獲得省局一等獎,2011年,瀘州質監局還先后獲得兩塊含金量高的獎牌:全國質檢系統五五普法先進單位和全國質檢系統先進集體。
盡管我們在績效管理上探索了一定做法,邁出了一些步子,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所做工作與省局的要求相比,與兄弟市州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下一步,我們將在省局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針對性、加強基礎性、提高有效性,以績效管理指導各項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 上一篇:工商局無照經營專治總結
- 下一篇:工商局食品安監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