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教學設計
時間:2022-03-10 09:25:00
導語:《世界地球日》教學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計理念:《世界地球日》的教學內容,體現了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相聯系的特征,也體現了新美術課程標準中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式的要求,使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操作領域:通過漫畫形式,加深對“世界地球日”的了解。
情感領域: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以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了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們生存的依賴關系,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教學難點: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科學常識,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
教學過程:
導入:大家都看過中央電視臺的一檔智力競賽節目“開心詞典”,今天我們班也來一次舉行一次“班級開心詞典”活動,全班按座位分成4大組,以組為單位搶答,答對一題加十分,分數最高的一組勝出。
答題1:請說出“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4月22日)
答題2:請說出美國于哪一年首次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世界地球日”活動?(1970年)。
答題3:請說出我過有幾處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8)
答題4:請說出沙塵暴的5點成因?(濫墾、濫牧、濫伐、濫采、濫用水資源)
答題5:請列舉出我過瀕危的野生動物?(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東北虎)
答題6:請列舉出地球上十大環境禍患中的五種?(土壤遭到破壞、空氣污染、淡水受到威脅、森林面積減少,生物品種減少、氣候變化和能源威脅、化學污染、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的過度開發和沿海地帶的污染、極地臭氧層空洞)
搶答結束,評出優勝的一組。
剛才老師多次提到了世界地球日,那么什么是世界地球日?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板書《世界地球日》
學習新課:
1、簡介世界地球日的由來:1969年,美國參議員蓋洛德•尼而森提議,在全國校園內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當時25歲的哈拂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而森的提議變成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熱烈支持。尼而森提議以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在全美開展環保活動。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被譽為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這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環保運動的崛起,并促使美國政府采取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
2、欣賞圖片
A、動物圖片:澳大利亞袋鼠、白鸛、變色龍、金絲猴、大黑熊、犀牛等
B、植物圖片:夾竹桃科植物的花、龍膽花、美人櫻科植物的花、蟲草、山上的櫻花、雪蓮等
C、風景圖片:長江第一彎、努江大峽谷、梅里雪山、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瀾滄江大峽谷、香格里拉天鵝湖等。
(1)、我們的地球是如此的美麗、寧靜、祥和,但由于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利用不當,生態環境已受到嚴重破壞。以我國為例,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的驅動,許多地方無計劃、無節制的開墾土地,導致2000多萬畝土地荒漠化。
(2、)我們每個人身邊也時常有破壞環境的事發生,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可以圍繞這些話題展開:破壞花草樹木、亂砍亂伐;獵殺野生動物;白色垃圾的污染;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排放;浪費水資源;向湖泊河流中排放工業廢水。
(3)、我們小學生可以為環保做哪些事情呢?請大家繼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可以圍繞這些話題展開:植樹凈化空氣;如何減少白色污染;節約水電等多種資源;搞環保宣傳活動;保護動植物;不隨地吐痰。
(4)、請學生代表發言,交流看法。
(5)、師小結:其實人類非常喜歡大自然,喜歡動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人們用雕塑、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表現人與動植物和諧相處,同時也會以此來諷刺一些破壞環境、捕殺動物的惡劣行為。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歌頌人類愛護地球和批判人類破壞地球的漫畫作品(同時播放“地球媽媽”)
A、保護環境的作品
B、破壞環境的作品
1、剛才欣賞了很多有關宣傳環保方面的畫,下面請大家也動手來試一試,在作業紙上創作一幅以“世界地球日”為主題的畫。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展出學生作業,圍繞“世界地球日”這個主題,先自評,再互評,最后總評。
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有關世界地球日的知識,認識和感受到了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請大家用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拯救地球,使地球永遠美麗、安詳,這是人類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