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堅持依法行政 推進依法治縣
時間:2022-08-31 07:03:00
導語:市長在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堅持依法行政 推進依法治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憲法頒布實施已經50周年了,縣人民政府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憲法和其它法律法規,把堅持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縣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
一、充分提高對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認識
依法行政是一場深刻的觀念更新和制度變革,早在黨的十五大就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九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又將其載人憲法,新的憲法修訂案更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對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標志著我們黨的執政方式、領導方式和國家政權運行方式發生了改革,對行政機關行使權力、治理政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縣級政府而言,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對依法治縣的實施具有決定性意義。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都要求政府必須把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從現實情況來看。依法行政決不是人為地用法律、法規束縛政府機關的手腳,而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為人民服務的水平。一方面,從政府自身建設看,為了加強廉政建設,從嚴治政,必須依法行政。因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人員是人民的公仆,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人民賦予我們權力,使我們成為政府行為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我們如果不保持清醒的頭腦,擺正自己與人民的關系,就有可能產生消極腐敗現象。所以,需要完善制度與法律,來強化公仆對人民負責,接受主人監督。另一方面,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保證方針、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必須依法行政。政府工作涉及經濟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的方方面面,任務艱巨而繁重。尤其是在各項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社會生活發生了更加復雜的變化,面對種種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只有把政府工作置于法制化的基礎上,包括把基本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依法行政,按照統一的法定活動規范、行為準則處理各種權利和利益關系,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并且保證政府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否則,只靠行政手段、行政命令辦事,一事一辦,一事一批,甚至“一個將軍一個令”,人存政舉,人去政息,只會事倍功半。
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清自己的歷史責任,從根本上轉變那些已不能適應依法治縣,依法行政要求的傳統觀念、工作習慣和工作方法,把依法行政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貫穿到行政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和各個環節,帶頭依法決策、依法辦事。
二、進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律知識水平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需要堅實的思想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政府領導干部及工作人員法律意識的增強。因此,必須切實加強包括政府領導干部在內的各級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工作,不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全面提高政府領導以及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制度。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掌握并能運用法律知識處理行政事務,已成為擔任領導職務的必備條件。領導干部作為各項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法制觀念的強弱和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依法辦事的水平。因此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法律知識,既是適應領導決策、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帶領政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和自覺守法的需要。在實行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制度的過程中,要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要求,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做到:學法制度化、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學法制度化”即縣政府要定期舉辦法制講座,根據縣政府每階段實際工作需要,有針對性的學習法律知識;“形式多樣化”即除定期舉辦專門法律知識講座外,還要通過報紙、電視等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學習宣傳國家、省、市關于依法行政精神,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同時邀請較高層次的法律專家進行授課,邀請上級政府法制部門領導作專門的依法行政報告;“內容豐富化”即廣大領導干部根據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認真學習鄧小平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理論,同志關于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重要論述,學習憲法、組織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法等重要法律,掌握擔任領導工作崗位所必須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基本內容,從而達到自覺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目的。
(二)不斷強化公務員學法制度。具備較高的法律知識水平是國家公務員應有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在加強公務員法制教育的過程中,把學習法律知識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固定下來,堅持集中培訓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業務法律知識考試與正常法律知識測試相結合的制度。在公務員學習過程中,既學習憲法、組織法以及有關行政法律、法規,同時學習國家有關公務員一系列規章制度,建立起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使依法行政工作通過國家公務員的日常行為予以體現。
(三)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學法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行政執法隊伍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實現依法治縣的根本要求。行政執法人員每年必須有一定時間參加法律知識更新學習培訓,并把規范政府行為的公共法律法規和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作為學習重點。要組織考試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從事行政執法工作。通過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學習和培訓,使他們做到熟練運用法律規范處理行政違法案件,嚴格依照法定職責和法定程序開展執法活動,自覺做到依法辦事。
三、嚴格規范政府自身行為
實現依法行政關鍵在于規范政府自身的行為,這是依法行政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是實施行政執法活動的依據之一,是行政執法行為的“源頭”。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是從源頭上防止行政執法行為出現違法現象的重要舉措。凡是涉及到行政管理、涉及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的文件,法制辦都要審查把關,逐步把規范性文件制定納入制度化、法制化軌道;要嚴格辦文程序,從文件起草到下發都嚴格按程序辦理;要針對文件中片面強調部門利益的現象,采取依法協調、合理疏導、全面統籌的方法,消除文件制定中的部門痕跡,保證縣政府政令統一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對備案審查過程中發現不合法或不適當的規范性文件,應根據具體情況,責令改正、變更或者撤銷。
(二)切實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縣的根本保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把政府各部門負責實施法律、法規、規章的職責,分解落實到具體的執法機構和執法崗位,依法確定職責權限、執法標準、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以及保障實施的措施,確立政府及其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依法行政的第一責任人,明確每個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責任。還要建立與其相關的行政管理公示制、評議考核制、錯案追究制,使行政執法監督作用切實有效發揮。二是加強行政復議工作。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按照《行政復議法》規定,認真履行復議職責,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申請,要認真復議審查,監督行政機關正確行使職權,行政行為合法、適當,對存在問題的具體行政行為則予以變更或撤銷。三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檢查。由縣法制辦代表縣政府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把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賠償、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執行等涉及政府行為共同規范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實施情況,作為政府法制監督檢查的重點,及時糾正和查處各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中的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確保法律、法規正確的實施和政令暢通。同時,政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及社會輿論監督,廣泛征詢社會各界意見,聽取對執法工作和執法人員的批評建議,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堅持依法行政,推進依法治縣,是人民賦予政府行使行政職權、實現行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特別是《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的實施,對規范政府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應當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切實加強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積極推進依法行政進程,為建立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