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依法治校 實行法治德治并舉
時間:2022-10-16 09:01:00
導語:積極推進依法治校 實行法治德治并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國家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切實實行依法治校,依照國家憲法、法律及學校有關規章制度,通過各種合法途徑和形式,管理學校各項事務,以逐步實現學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1、建立與法律法規、社會發展、學校自身發展特點相適應的規章制度,是實行依法治校的前提。
在學校有關規章制度建設中,更重要的是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一是要把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從大局出發,從整體利益著想,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這是學校制度建設的重點。要注意避免重權力,輕責任,重管理,輕服務,重形式,輕監督等不良弊端。二是系統、規范、嚴格的管理制度是辦學理念得以實施的保證。它將學校的辦學理念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可以避免和克服辦學中隨意性、情緒化等問題,從而保障學校辦學理念的連續性。三是要注重突出學校辦學特色,避免同質化辦學,積淀本校的文化底蘊。要立足于解決實際問題,講求實效,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學校有關規章制度中,充分發揚民主,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在實踐中加以完善。
2、依法行政,強化監督,確保實效,是依法治校的關鍵。
依法治校,核心問題是要依法行政,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以收到“法治”實效。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求學校領導干部要從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實行相應的轉變。要堅持摒棄“人治”思想,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決摒棄“官本位”思想,牢固樹立“民為本”觀念;堅決摒棄“權大于法”、“錢高于法”、“情重于法”的思想,牢固樹立“權于法定”、“過于法定”、“法規制度至上”的觀念;堅決摒棄封建特權思想,牢固樹立“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3、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礎。
如果教職員工法律意識不強,不懂法律,不重視法律法規和學校有關規章制度,把它視為與己無關,不學法、不知法、不守法和不懂得以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治校是難以推進的。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加強法制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依法治校,應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有關規章制度加大宣傳,加強學習,營造氛圍,增強全員法律意識。教職員工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才會有守法、監督法律法規和學校有關規章制度嚴格的內在的自我要求;才會真正樹立起“知法守規光榮、違法違紀可恥”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才能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政令暢通。
4、實現依法行政要從管理方式、監督機制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著力加強。
(1)在學校領導、各處室和各年級組間要建立、推行和完善“執法”責任制、工作考核制和過錯追究制。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和“執法”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到崗到人,做到主體明確、權責清晰、行為規范、獎罰分明;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嚴肅。
(2)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要切實加強監督機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利的制約機制。學校管理體制是由校黨組織和教職工到代表大會監督下的校長負責制。依法治校,學校必須由健全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強化各級組織監督、民主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教代會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職能。從制度上改變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規范行政的問題。保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有效實施。切實保證廣大教職工的根本利益。
(3)推行依法治校,重點是著重提高學校各級領導干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學校領導一要依照國家有關教育法規辦事,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二要堅持嚴明的校規校紀,切實落實獎懲措施,三是必須清正廉潔、辦事公正、帶頭遵紀守法。大力倡導和培養管理人員恪盡職守、嚴肅“執法”、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令行禁止的職業道德。
總之,在學校管理中不僅要使各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還必須建立完善和遵守履行適應社會發展和學校實際的道德體系。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能自覺地扶正祛邪,揚善懲惡,這樣才能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校風,確保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為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