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全民普法宣傳教育之我見
時間:2022-11-13 10:55:00
導語:推進全民普法宣傳教育之我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長期的奮斗目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而普法教育作為依法治國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必然是一項艱巨和長期的任務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為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新的歷史時期對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設定了新的更高的目標。我們要緊扣新時期普法工作新規律、新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思維創新為提前以實踐創新為基點以機制創新為保障在把握切入點增強針對性立足多元化上進行研究和探索尋求突破點不斷增強工作的使命感、榮譽感、責任感,切實把普法這項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做大、做強、做精、做細。
一、創新普法理念使普法成為公眾的內在需求推動普法事業的蓬勃發展
要樹立“大普法”的理念。普法是全民普法不只是普法職能部門和普法工作者的“專利”其主體是全民。各級、各類學校的法制教育是培養公民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的有效途徑各級組織、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更是最具說服力的普法。普法的客體也是全民普法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普法教育對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實施。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加強學習提高包括法律素質在內的文化素質是每個公民必須認真面對和努力適應的現實。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人文與民本精神。普法對象眾多內容廣泛。普法教育要承認和重視不同對象人群的個性特征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立足點滿足和服務于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需要一切以適于公眾掌握、滿足公眾需求為標準。普法只有成為人們的內在需要時才能持之以恒和深化發展。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培養公眾對法律的興趣從而贏得廣大民眾的主動參與使普法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為了普法而普法。
二、創新普法形式增強普法教育的實效性提升普法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審時度勢開拓創新是新形勢對普法工作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新時期的普法工作更應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認真遵循和善于運用其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增強普法教育的效果確保其影響力和長期效應。
形式創新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創新的實現手段。要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在充分運用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手段基礎上更需要創新發展宣傳教育的形式占領新興的宣傳領域和陣地如電視、網絡等。今后要積極倡導有關傳媒陣地辦好法制欄目通過以案釋法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識。
二是集中宣傳教育與日常宣傳教育相結合。利用各種紀念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目前常用的一種宣傳手段效果明顯。“·”是“四五”普法規劃確定的法制宣傳日。多年來我們以此為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法制宣傳教育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決定了這一工作重在平時、點滴滲透、潛移默化的特點只有重視日常法制宣傳教育才能實現公民法律素質由量變到質變的提高,使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三是普遍教育與特別教育的結合。法制宣傳教育的根本價值在于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質。普遍教育是基礎但某些特定人群如領導干部、青少年、流動人口等或因其在推進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或因其在工作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或因其對法制宣傳教育的特殊、迫切需求而成為特定時期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在普遍教育的基礎上加強特別教育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加速工作的全面推進。
四是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的結合。學法是手段不是目的。學法的目的最終在于運用法律參與社會法治實踐。實現立法公開,指導公民積極參與國家立法是法制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推進執法、司法公開可以把執法和司法的過程變成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加強法律服務在法律咨詢、法律援助、辦理公證事務、調解糾紛矛盾的過程中做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使法制宣傳教育與群眾的法治實踐緊密結合其效果遠勝于空洞的說教。
三、創新普法機制整合社會資源確保普法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普法教育是一項需要各種機制保障才能實現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新形勢下我們要積極探索努力構建普法工作的長效機制。首先是領導機制。普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建立一個權威的領導機制是做好普法工作的關鍵所在。各級普法領導機構要真正擔負起領導責任。要經常聽取匯報進行檢查督促發揮好協調作用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且不僅要做普法的倡導者更要做普法的踐行者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辦事。
其次是運行機制。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普法教育已經探索出了一條“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督、全社會參與”的有效運作機制。在這個運作機制中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是牽頭機關要真正發揮牽頭作用參與其中不能超脫在外。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有主管意識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同時要培養整合資源辦普法的理念善借外力善用各方資源積極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協調聯動舉社會各界之力共同做好普(本文源于文秘城:)法工作。而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普法作為己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
第三是監督機制。人大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通過聽取和審議政府專題報告開展執法檢查和視察活動進行個案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通過加大對違法亂紀案件的查處力度監督各級政府和國家公務員嚴格執法。新聞媒體要敢于對司法不公、違法行政事件進行充分曝光實行有效的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也非常重要。群眾監督的前提是學法懂法掌握法律武器。普法使群眾的監督作用得以更好地發揮群眾的監督也使普法更具實效兩者相輔相成。
第四是保障機制。保障機制非常重要包含多個方面,如組織保障。通過建立完善機構配齊配強班子健全組織網絡提高隊伍素質為普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經費保障。要積極探索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政府財政撥款與市場運作、產業化發展和社會贊助相結合的經費保障體系。制度保障。依靠制度開展工作是最有力的保障和最有效的辦法。
第五是考評機制。考評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普法工作要從其思路是否妥當、措施是否得力、形式是否豐富著手更要從普法是否取得實效的更深層次加以考核突破普法的框架在更大的范圍內考察其實際效果。要建立完善新形勢下普法工作全新的考評機制以避免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簡單化和表面化求真務實真正促進普法工作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