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全市消防工作會議的講話
時間:2022-10-16 02:33:00
導語:市長在全市消防工作會議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市消防支隊高林土同志傳達了湖州安吉會議的精神,分析了我市今年1—10月份火災形勢,市農辦、安全生產監管局、公安局領導分別對新農村消防工作、火災隱患普查整治工作和今冬明春消防工作作了詳細布置,請大家會后認真抓好落實。年終將至,冬季防御火災的任務很艱巨。如何抓好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我強調三點意見。
一、認識上要高度統一
9月14日,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福音商廈發生一起群死群傷特大惡性火災事故,造成15人死亡,2人重傷。10月21日,織里鎮又發生了重大亡人火災事故,造成8人死亡,5人受傷。在短短一個月零七天的時間內,在同一個市、同一個區、同一個鎮,接連發生兩次重特大火災事故,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公安部、省政府專門派出工作組進駐湖州吳興。當前,湖州市的主要領導天天都在研究消防工作、檢查消防安全,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正接受省政府調查組的調查。目前,湖州織里鎮6000多家童裝企業實行全面停產整頓,按照“隱患不排除不生產,整治不合格不開工”的要求,一家一家地整頓,一家一家地驗收。湖州市政府從市級部門、吳興區抽調600名干部,成立整頓工作組,按2人一組分片包干的形式上門落實整改措施;從全市抽調1000名警力,成立維護穩定組,進駐織里執行巡邏和維護穩定任務;由市政法委牽頭,從法院、檢察院、安監、工商、電力、消防等10個部門抽調68名干部,成立綜合執法組。同時,向社會招聘40名專職防火巡查員建立織里鎮專職防火巡查隊,進行街面24小時巡邏、企業通宵值班等制度。省委常委、公安廳長王輝忠在赴湖州處置火災時,代表省委、省政府在湖州嚴肅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這么多的火災隱患存在,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是必然的,不發生是偶然的。如果再這樣燒下去,燒掉的是黨委、政府的威信,燒掉的是群眾對黨的執政能力的信任。”
這樣的火災,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今年年初“1.22”常山縣柚香城小商品市場也發生一起重大火災,造成了重大損失,常山縣委、縣政府組織了大量人員,化了近半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起火災的善后工作,9月20日,這次火災的三名相關責任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這樣的火災,我們確確實實是燒不起。因為,發生這樣的火災,勢必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勢必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蒙上濃重的陰影,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勢必極大牽扯當地黨委、政府的大量精力,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火災總體形勢相對平穩,火災四項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是,越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越不能放松警惕,而是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真正做到居安思危。因為消防工作只有逗號,沒有句號,今天的成績并不代表明天的平安。我們做安全工作的,負責的也好,分管也好,直接操作的也好,都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用這樣的意識影響身邊的人,帶動下面的同志,共同推動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我市今年的火災形勢雖然是平穩的,但存在的安全隱患也是不容忽視的,必須樹立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要用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鐵的手段,扎扎實實做好火災防范各項工作,確保今年火災事故零增長目標的順利實現,堅決防止重特大火災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亡人火災事故的發生。
二、方法上要突出重點
古人云,防火上,救次之。做好消防工作重在防范,要做到防消結合。今后一段時間的消防工作,要突出重點,著重抓好以下幾件大事。
一是火災隱患的普查整治工作。這次國務院安委會在全國部署開展火災隱患普查工作,規格高、范圍廣、時間長、任務重,提出了“人民生命至上,火災隱患必除”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條塊結合,分步實施,以“三合一”企業、“多合一”建筑為重點,全面深入地開展一次火災隱患普查,落實整治火災隱患工作責任制,落實隱患具體整改措施,切實改善全社會消防安全環境,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時間精力到位、組織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尤其是對檢查到的“三合一”企業,必須深刻汲取湖州兩起重、特大火災事故的慘痛教訓,嚴格按照安吉會議的要求,一律進行停業整改。對不符合消防條件、存在火災隱患的企業,要做到發現一家,整改一家,復工一家。同時,注重長效管理,從源頭上防止新的“三合一”企業的滋生,堅決防止類似“三合一”亡人火災事故在我市的發生。
二是重大火災隱患整改工作。“隱患一日不消除,百姓一日不安寧”,我市今年公布了13家省、市、縣三級掛牌重大火災隱患單位,目前,全市13家政府掛牌火災隱患單位已完全整改的有8家,整改率達到61.5%。下階段工作中,我市要把三級掛牌單位作為當前的主要工作來抓,發揮有關部門聯動作用,切實加大對火災隱患單位的督促整改力度,督促隱患單位制定整改進度表,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期限。消防部門內部要明確責任分工,定人監管、掌握動態情況,定期查看隱患整改進度,對重大火災隱患進行跟蹤督辦,確保早日消除火災隱患。對今年公布的省、市、縣三級政府掛牌公布的重大火災隱患,各地要迅速對當地重大火災隱患、重點整治對象的火災隱患整改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核實,對未落實整改的,切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這些老大難問題如期徹底整改,嚴防火災發生。
三是新農村消防建設工作。農村地區一直是消防安全的薄弱環節,隨著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消防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目前農村火災已占到了全國火災的60%以上,XX市農村火災已占到全市火災的70%以上。“造房十年功,火后一場空”,“一次火警,一夜返貧”,農村消防問題是事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的大事,必須引起高度警覺,要象重視經濟建設一樣重視農村的消防安全建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要求,這在建國以來是第一次;國務院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并召開專門會議對全面加強城鄉消防工作進行了部署,這些都充分說明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消防工作高度重視。當前的農村消防工作,要在完善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網絡、加強村鎮規劃管理和建立責任考核機制等四個方面上下功夫,扎實推進新農村消防建設工作。
四是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工作。最近,公安部、發改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交通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地方人民政府要將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納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防災減災和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綜合建設。今年,我市建成了龍游縣湖鎮鎮專職消防隊、柯城航埠鎮專職消防隊、江山市賀村專職消防隊,這三支隊伍的建立,為鞏固農村消防基礎,加強火災預防,減少火災損失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各級政府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加強對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的領導,協調解決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經費保障、營房建設、用工方式、人員編制、車輛裝備、福利待遇等具體問題,建立穩定的物質保障機制,推動這支隊伍朝多功能方向發展,拓展服務領域,實現“一隊多用,一專多能”,切實使這支隊伍成為滅火救援的戰斗隊、治安防范的機動隊、消防安全的檢查隊、消防知識的宣傳隊。
五是消防產品專項整治工作。今年9月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360度新聞節目播出江山市部分企業制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新聞。之后,江山市政府、各級公安消防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整治小組,舉行了消防器材產業質量振興誓師大會,統一銷毀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這些都體現了當地政府及各部門做大做強江山消防產業,重振江山消防產業品牌的堅定信念。對這件央視曝光事件,各級政府、部門都要引以為鑒,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一手抓違法整治,一手抓規范扶持,形成“打扶并重”的長效監管機制,真正通過產品質量贏得市場,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
三、作風上要真抓實干
今后一段時間,消防工作的重點都已經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如何抓好落實,一定要有扎實的工作作風,真抓實干。在消防安全落實上,有些地方和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四種不良傾向,一是表面重視,實際上不重視;二是形式上重視,內容上不重視;三是講得重要,做得不重要;四是出了問題的時候重要,日常工作不重要。這些都是工作作風不扎實的表現,是安全的最大隱患。如果放任這樣的工作態度存在,極有可能出現接連發生火災的危險。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的冬防工作,各地各部門都要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不當事后的諸葛亮,不當火災后的無頭蒼蠅。要切切實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
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會后,各地各部門各行業要及時對本地本部門本行業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研究,找出冬季防火工作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和整改方案,并由主要領導帶頭抓好工作落實。
二要進一步落實責任。對各項冬防工作,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重視不足、工作不力,以致引發火災或擴大損失的,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遷就。
三要加強督促檢查。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檢查,切實做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要關心消防部隊建設。要保證必要的消防經費,裝備問題一時難以全部解決的,也要分期解決,爭取每年解決一二個問題。同時,要重視營造良好的消防行政執法工作氛圍。
五要強化消防安全宣傳力度。重點是抓好國務院15號文件的宣傳貫徹,加強鄉村的防火宣傳,尤其是冬季防火宣傳。新聞媒體要大力支持這一活動,形成宣傳聲勢,收到宣傳實效。
同志們,今冬明春的消防工作重點、目標都已明確,各地各部門要統籌安排,標本兼治,全力做好今冬明春的消防工作,堅決防止火災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為順利實現今年火災事故“零增長”目標,建設“平安XX”、“和諧XX”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協調研究論文
- 下一篇:物流產業與國民經濟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