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市民營經濟工作情況的報告

時間:2022-09-28 03:16:00

導語:關于我市民營經濟工作情況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我市民營經濟工作情況的報告

一、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民營經濟已成為我市現階段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和市域經濟的主要力量,在經濟全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止某年底,全市個體工商和民營企業達到戶,注冊資金億元,從業人員人,從業人數已是年代后期的倍。某年,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億元,上繳稅金億元,占全市入庫稅收總額的,成為我市財政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社會消費品零售、運輸業和服務業這三個領域已成為民營經濟的天下,民營經濟現正呈現向一、二產業拓展的態勢,全市現有民營工業企業家,民營農業企業家。民營企業的發展為我市開辟了廣闊的就業途徑,已為多名下崗職工解決了再就業問題,為進城務工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總的來看,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大規模民營企業群逐步發展成形。部分民營企業在加快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時同時,大力實施“二次創業”,朝著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方向發展,逐步壯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集團公司和股份制公司。民營企業已經打破國營、集體企業一統天下格局,代表著我市的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目前,全市年納稅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家,年納稅在萬元以上的有家,逐步形成以老爹公司為龍頭的農業加工民營企業群,以金石集團為龍頭的礦業加工民營企業群,以佳佳超市為代表的商貿民營企業群。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市個私民營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項目、資金、技術向優勢產業逐步集中,促進了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淘汰出局部分不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國有和集體中、小型企業,為全市二、三產業經濟的進一步擴容提質夯實了發展平臺。三是專業市場的聚集效應凸顯。目前,我市已興建起雅溪民營小區、商業城、新世紀電腦城、蔬菜批發市場、林產品批發市場等個檔次較高、規模較大的專業市場,某年專業市場成交額達億元,創稅額多萬元。特別是雅溪民營小區充分發揮專業市場的聚集效應,逐步發展成為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個私民營企業的聚集地,現已成為我市民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載體。四是發展后勁明顯增強。我市個私民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入一直保持著大幅度增長的良好勢頭,企業固定總資產已累計超過億元,為個私民營企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今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湘西地區開發的決定》及其系列配套優惠政策,加上民族地區有關扶貧開發政策的傾斜,將為我市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目前正在實施中的吉莊工業園和大田、雅溪、河溪、雙塘、馬頸坳工業區“一園五區”及乾州新城商業休閑購物廣場,溶江商貿城、湘泉品牌步行街、吉首商業廣場、吉首商貿大世界等一批項目建設,將為民營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綜觀全局,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快,成效大,來勢好,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民營企業發展滯后。因受地理位置、歷史條件和自然資源等因素的制約,導致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一直沿用陳舊的生產工藝,科技含量較低,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知名度不高,民營經濟缺乏個體競爭力,難以形成整體特色和優勢,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相當脆弱;部分個私民營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家長式管理、家族式管理或經驗式管理上,難以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整體實力,管理上存在著諸多弊端。因此,我市民營企業經濟規模普遍偏小,檔次較低,缺乏整體競爭力,象老爹公司、吉首冶煉廠和金石集團這樣的規模優勢企業并不多。二是產業基礎薄弱,影響了到民營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長期以來,由于產業發展規劃缺乏遠景考慮,加之地方行政干預,條塊分割和惡性競爭等因素,我市獼猴桃、椏柑等特色產業尚未形成“集群效應”,總產量偏低,遠不能滿足民營企業生產、加工的需求,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發展規模受到限制。如精城建材超市因缺乏統籌規劃而不得不關門歇業另謀出路;老爹公司和億事達公司每年分別需要收購獼猴桃萬噸、板栗噸,而我市及周邊地區的總產量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生產和加工需求,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張。三是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應減免稅收方面,個私民營企業在某些優惠政策上不及國有、集體或三資企業;在融資條件方面,除少數幾家政府和銀行重點扶持發展的企業外,其它眾多個私民營企業仍然難以融資,目前全市民營企業累計貸款多億元,其中億多元是由市農村信用聯社貸出,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信貸這塊風險較高,但回報卻又豐厚的業務還存在顧慮;經濟服務方面,民營企業主普遍反映市政務大廳的服務功能有待完善,“一站式審批”和“一票統收”制度有等落實到位,辦事程序和手續仍然繁瑣,各職能部門的服務性收費項目較多,增加了項目報批和啟動實施的成本。

三、下一步民營經濟工作措施

為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提升民營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確保民營經濟運行保持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如下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營造發展民營經濟的良好氛圍。下半年,我市將進一步調整和充實市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班子,明確專抓領導,定期研究我市民營經濟發展規劃,切實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明確市民營局的工作任務、職責和權限,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經濟服務和政策引導作用。結合吉發號文件《關于培育“過億超千”標志性工業企業的試行意見》,從現有基礎條件出發,積極支持重點工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根本標準,我們進一步打破思想瓶頸,做到用新眼光看待民營經濟,用新思維思考民營經濟,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努力在全市上下樹立起民營業主光榮,民營業主受尊重,為民營企業發展大開“綠燈”的良好氛圍。

(二)深化體制改革,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體制不順、機制不新是民營企業做大做強的主要障礙。因此,首先要加快體制改革。對我市尚未改制的國有集體企業抓緊以“兩個置換”為主要內容的產權制度改革,促使企業步入民營化軌道,并對已經改制但不徹底的企業,積極實施“二次改革”,建立起企業內部股權流轉機制。年內力爭實現骨干企業改制戶,轉換職工身份人以上。二是加快機制創新。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打破家庭式的管理模式,加快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引導民營企業將高新技術應用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增加市屬規模企業產品開發和設計制造的能力,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和營銷水平。重點支持和引導金石集團、市溶江錳業公司、吉首冶煉廠等鋅、錳系列產品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突出果王素、茶多酚、青蒿素、燒傷油等新產品的研發。三是加快實施人才工程。加強對現有民營企業職工業務素質的培養,加大吸納專業科技人才的力度,逐步培養出一支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企業家隊伍。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研究和制訂激勵、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采取措施提高企業科技人才的比例。

(三)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具有民營特色的新興產業群。一是拓寬投資領域。積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參與礦產、水能、旅游和特色農產品等優勢資源的開發。重點突出我市八月湖、八仙湖、隘口民俗村、德夯風景區等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培育椏柑、高山返季蔬菜、畜牧養殖等特色龍頭產業。二是鼓勵扶持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實現生產取合和經營聯合,按照產業分類,組建水泥生產集團和奶牛、煙葉、中藥材等農產品深加工集團,招引和支持上市公司及具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兼并、收購、參股市內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三是加快工業園區和市場建設,促進民營工業企業向園區聚集,通過產業規劃、產業創造公平、公開的政策環境,寬松、有序的金融環境和平等、公正的社會環境,我們以重點推行“四制”來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推行全程辦事制。凡是在市內投資興業,需辦理的一切手續在投資者自愿的前提下,市內的各種手續在個工作日內限時辦結。推行收費一票制。按照“多家費一家收”“分頭撥”的原則,執收單位的所有收費(包括行政事業性的收費和服務性收費),必須由物價部門核定標準,并報市優化辦備案,然后進入市政務中心按最低標準繳納。推行檢查準入制。有關部門到民營企業檢查工作,須到市民營局報批,并派人一同進入。擅自進入企業檢查,視為干擾企業生產經營行為,企業可以拒絕。推行糾錯告知制。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如有違規行為,執法部門應先發書面整改通知,限期進行整改。在限期內進行整改的執法部門不得予以處罰,否則視為濫用職權,經市優化辦查實后將給予當事人和相關單位一定的懲處。

(四)立足當前實際著重辦好眼前實事。一是繼續抓好環境優化,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①抓好民主測評,在月中旬召集名納稅人對市直部門測評;②搞好民營業主投拆案件,做到投拆一起解決一起。二是抓好在建項目的跟蹤服務:①抓緊啟動市第一水泥廠萬噸水泥生產線技改;②協助市西都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辦好有關手續,爭取萬箱麻辣牛肉生產線在九月投產運營;③協助市閩湘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新廠房建設,爭取年內投入運營。三是抓好安全生產,確保年內無事故發生,每月召開民營企業負責人會議一次,布置安全生產,每月到企業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報告。四是抓好民營業主的思想教育,在月份舉辦人培訓班一次,宣傳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