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增強基層活力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研究

時間:2022-10-15 02:01:00

導語:關于增強基層活力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增強基層活力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研究

面對企業改革和競爭激烈的客觀現實,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職工隊伍,基層工會工作面臨更多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工會十四大做出關于《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工作的決定》,把加強基層工會工作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提高新形勢下工會工作能力。如何增強基層活力發揮基層工會作用,是直接關系到黨和職工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關系到工運事業的發展。是擺在工會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因此,根據工作實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一、增強基層活力,必須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工會基層組織是工會全部工作和戰斗的基礎,加強工會基層工作,夯實自身基礎至關重要。

首先要以“創爭”活動為載體,引導職工樹立學習意識、形象意識、創新意識。工會十四大進一步提出了“終身學習、團隊學習”的理念,這是新世紀新階段對工人階級的必然要求。工會組織在新形勢下,建立可持續的管理組織,只有牢固樹立學習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才能實現工會干部整體素質的提升。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全面提升政治理論水平,自身建設才能進一步加強。強化學習自覺性,學習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等,增強為職工服務的能力。工會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人生觀,價值觀,認真履行職責,真正代表廣大職工的利益,使工會組織真正成為職工信賴的家,用良好的形象和工作實效得到職工的擁護和支持。不斷加強工會工作人員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組織建設,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和工作機制,自覺接受廣大職工的監督。工會工作要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創新開展工會工作,才能不斷增強基層工會自身建設的提高。

其次,提高工會干部隊伍素質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根本保證。人是生產力要素中起決定作用的要素。要增強基層工會的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的作用,其決定的因素在于基層工會干部隊伍素質的高低。這也是解決工會有為有位問題的關鍵因素。實踐證明,工會干部素質的高低、特別是工會主要負責人素質的高低,對工會的影響很大。工會干部隊伍素質問題關系到:能否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能否組織職工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凝聚人心,壯大隊伍,發展事業,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能否組織動員廣大職工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投身于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問題;能否加強協調與溝通,積極爭取黨的領導和重視,行政的大力支持、職工群眾的擁護、促進工運事業蓬勃發展的問題。所以提高基層工會干部隊伍素質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首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增強基層活力,必須加強“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工作方針的貫徹落實

突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是由工會組織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規定,工會具有“維護、建設、參與、教育”等社會職能。切實履行好此四項職能是工會增強活力、發揮作用的根本動力。基層工會履行好四項職能的經驗和做法是:通過維護職能,既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讓職工群眾滿意,又要顧全大局維護好企業的整體利益,充分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投身于企業經濟建設,促進企業發展,讓企業領導滿意,從而創造企業主與職工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建設職能,不斷吸引和組織職工群眾加入工會組織,不斷壯大會員隊伍,為企業經濟建設提供人才、補充實力;通過參與職能,工會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動員職工群眾提合理化建議等職工參政議政的民主渠道,群策群力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通過教育職能,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組織職工進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勞動競賽,推動企業發展不斷上新的臺階。

三、增強基層活力,必須加強推進工會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進程

基層工會要根據會員和職工群眾的意愿,依靠會員特別是工會積極分子開展基層工會工作,不斷推進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進程,增強基層工會活力。

(一)健全和完善基層工會表達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長效機制。以《勞動法》、《工會法》等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學習力度,增強社會和職工群眾對工會組織的認識,提高工會組織的地位。加大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推行力度,建立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解決勞動關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健全、完善職代會、廠務公開制度的同時,不斷探索、拓展職工民主管理的其它有效形式,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職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二)規范基層工會工作,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

對工會的組建及機構設置、干部配備、會員發展、會員(代表)大會制度落實等進行規范,健全制度。加強對基層工會的指導和服務。健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及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規范簽定集體合同及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的程序和內容,增強可操作性,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四、增強基層活力,必須加強領導,形成加強基層工會工作的合力。

黨委重視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關鍵。首先,各級黨委對工會工作高度重視,把新建企業工會工作當作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作為固本強基工程列入了各級黨委議事日程抓緊抓好。要求堅持“以黨建帶工建,以工建促黨建,黨建工建一起抓,共同發展”,促進了新建企業工會工作健康發展。由于黨委的高度重視,工會戰線的同志干有目標,干有勁頭,各有關部門和企業主也非常重視和積極配合,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運作、各方配合”的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五、增強基層活力,必須加強工會會費的管理

工會經費是增強工會活力,發揮工會作用的物質基礎。工會要保持活力,要發揮作用,就要通過組織職工開展經常性的有益活動和對困難職工實施送溫暖及時給予幫扶來體現。這就需要資金作保障,需要企業行政通過根據工會法按時足額撥繳工會經費和給予一定資金支持來實現。工會經費及時撥繳到位并形成制度作保障。這些企業的工會干部覺得工會工作好做多了,他們經常組織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文化活動,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從而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投入企業建設,企業效益日益提高。

六、增強基層活力,必須組織職工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

組織職工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是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切實發揮基層工會作用的有效載體,也是工會工作虛工務實,軟工硬作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實現工會組織有為有位有效途徑。

(一)、組織職工群眾經常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娛體育活動,能夠豐富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增強職工之間,職工與企業領導之間的團結和友誼,不斷產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促進社會穩定和企業的發展。職工有事找工會說,工會成了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重要組織。工會要充分發揮開展活動群眾性強、參與面廣、貼近群眾、宜于營造氣氛的特點和優勢,開展寓教于樂活動,凝聚職工力量。爭取廠行政支持辦起了文娛體育活動場所,充實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充分發揮工會在開展企業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

(二)、發動群眾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雙益”活動。工會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造、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學趕先進、爭創一流,為企業的發展獻計出力,多作貢獻。

(三)、通過“建家”活動,把基層工會建設成溫暖的職工之家。職工群眾是這個“家”的主要成員,所以,要建設溫暖的職工之家,就要開展以“建家興企、建家育人、建家強會”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建家活動。通過這一活動,推動了工會法、勞動法在企業中的貫徹實施,激勵了職工愛崗敬業、努力完成企業各項生產任務的勞動熱情,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鞏固和發展了企業工會的組織建設,依法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四)、送溫暖活動和對困難職工的幫扶活動,是實施“民心工程”的主要活動。各級工會通過送溫暖和幫扶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及時送到困難職工當中,既對困難職工進行緊急救助,起到雪中送碳的作用,又加強了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維護了社會穩定。真正起到了黨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五)、積極開展各種評優推先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積極性。工會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在職工中樹立正氣、弘揚精神、圍繞中心工作,搞好各級勞模的評選和推薦活動,做好勞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大力弘揚和宣傳勞模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學習勞模、愛護勞模、崇高勞模、爭當勞模、趕超勞模的良好風尚,用勞模精神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這是各級工會貢獻社會的一項很好舉措。

加強基層工會工作,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在提高基層工會工作中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有利的條件,也面臨著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通過各種工作途徑,努力使工會工作做到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為職工說實話、辦實事,讓職工群眾滿意;顧全大局,維護好國家和企業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和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投身于經濟建設,促進企業發展和國家富強,把廣大職工團結在黨的周圍,帶領職工群眾服從和服務于黨的中心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真正發揮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