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平安農機 促進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10-20 11:48:00
導語:創建平安農機 促進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關系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和農村文明建設。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精神,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促進農機安全生產,興機富民、助民增收、保民平安。農業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出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主題活動,以此為載體,落實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強化農機安全監管,構建農機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三年的努力,達到以下目標:安全生產責任明確,責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實;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機經營使用者和農民群眾的安全意識明顯提高;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牌證核發、安全檢驗及駕駛人培訓、考試、發證工作進一步規范,源頭管理得到加強;農機安全生產措施進一步完善,事故隱患明顯減少;農機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構建農機安全生產的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三大防線“,實現農機安全生產的全程監督管理。
創建“平安農機”是經濟發展和安全生產的客觀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核心內容,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新農村建設中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農業、農機安全生產應該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職責,更是農機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因為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農用運輸車、聯合收割機等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平均每年發生農機事故近萬起,重傷和死亡人數在5000人左右,僅市2000年至2005年就發生農機事故105起,死亡55人,重傷83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2萬多元。農機傷亡事故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戶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全的因素之一,特別是拖拉機經營戶都比較貧困,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群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大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裝置殘缺不全,無燈亮、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黑車非駕”、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創建“平安農機”任重而道遠。
各級政府應把農機安全生產納入新農村建設目標考核范圍,是開展“平安農機”活動的關鍵。去年以來,全國農機化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三法一條例”的實施,農業部關于農機管理的“兩規定”、“兩規范”的頒布實行等,這一系列與農機化和農業安全生產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創建“平安農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和工作手段,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是實施各項法律法規的組織保障。抓好安全保障工作,是社會行為,更是政府行為。健康的經濟應該是安全的經濟,小康社會首先是安全社會。每一起使農民家破人亡的農機事故,都會讓我們心生愧疚之情,只有把農機安全保障工作抓好,才能使新農村建設少一些障礙,多一些動力。因此,安全生產是各級政府更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創建“平安農機”是新農村建設的安全保障。
強化宣傳是開展“平安農機”活動的重要前提。要在全市范圍內大張旗鼓地開展以“創建平安農機”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甘肅省農機管理條例》和農業部關于拖拉機及駕駛員管理的“兩個規定”為內容,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播媒體優勢,通過制作引導性、警示性較強的圖文展示板面,編印散發材料,播放有關農機安全教育的節目等,向廣大農機作業生產活動的參與者宣傳有關法規,使人們了解農機法規的內容,引導人們自覺遵守農機安全法規,自覺維護農機安全生產秩序,增強“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觀念,使廣大農民群眾普遍養成良好的遵紀守法習慣,共同創建良好的社會氛圍,達到減少農機事故,保障安全生產的目的。
深入開展農機安全大檢查,排查事故隱患,是創建“平安農機“的重要措施。農機管理部門肩負農機安全生產的重要職責,也是全面開展“創建平安農機”活動的主導力量,廣大農機監理人員要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農機管理的職能,公安、農機要相互配合,開展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在重點整治拖拉機、農用車違章載人的同時,要查處“黑車非駕”、客貨混載、超載超速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把安全技術檢驗關和入戶關,對長年失修、帶病作業、安全裝置殘缺不全的拖拉機限期修復后上道路行駛,并督促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和動員無證人員參加持證培訓,不斷提高機車技術狀態和操作水平。要進一步開展“農機安全示范村”的創建工作,健全農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農機安全責任,加強農機安全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群眾和操作人員的農機安全生產意識,在農村形成一個人人懂農機,個個講農機安全的良好氛圍,以點帶面,促進整個社會農機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同時廣泛深入地開展農機駕駛操作、農機維修、安全常識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機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能,有效地預防農機事故,努力實現創建“平安農機”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