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致全市農民朋友的公開信
時間:2022-07-10 03:28:00
導語: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致全市農民朋友的公開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你們好!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富有勤勞傳統和創新精神的我市農民,長期工作在農業生產第一線,以辛勤耕耘換來了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以無私奉獻支持了國家工業化建設,以勤勞智慧譜寫了古城耒陽新的篇章,為全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此,特向你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關心、重視、支持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致富,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強農富民的方針政策。2005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其目標和要求概括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黨中央出臺的這項重大決策,與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近年免征農業稅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意義,是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其內容豐富、涵義深刻,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大會同時提出,“十一五”期間,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核心的“三農”工作,是全黨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2月31日,黨中央、國務院又出臺了近年來連續第三個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為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和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省、衡陽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我市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經研究決定,在全市農村廣泛開展以改制、改路、改電、改水、改廁、改醫、改校(簡稱“七改”)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其目標任務是:通過10年努力,逐步把傳統農業改造成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現代農業;把傳統農村村落改造建設成具有現代文明的農村新社區;把傳統農民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形成城鄉互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近期的具體目標是:到201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7億元,年產糧食穩定在50萬噸以上,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3980元增加到5900元以上;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優質水稻、雜交水稻制種、烤煙、蔬菜、油茶、毛竹、優質水果、生豬、草食動物、家禽等十大優勢產業帶,90%以上的耕地實現規模化種植,規模養殖戶出欄(籠)的產品占養殖業總產品的90%以上;農村道路實現村村通,70%以上的通村公路實現硬化;農村電網改造到戶覆蓋率達100%;全面普及和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達98%,高中教育毛入學率在85%以上,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人口達90%以上,鄉鎮衛生院全面完成建設或改造,60%的村衛生室達到甲級村衛生室標準;農村生活用水質量達標,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5%以上,其余均采用封閉式壓水井等安全衛生的取水方式;農田灌溉水利設施80%硬化或機械化,消滅干旱死角;農村住房安全美觀,廁所整潔衛生,無害化廁所普及率在65%以上;100%的農戶使用省煤節能爐灶或燃氣、沼氣灶;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95%以上的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和程控電話;建立完善村莊環境管理的村規民約,鼓勵農民在村莊四周種竹種樹,排污暗渠化,垃圾集中處理無害化,環境美化綠化,村容村貌整潔優美,使農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農村的文明程度和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面貌有較大改觀。其工作重點是:1、改制。緊緊圍繞“三十、雙萬”目標來開展,加快建設10萬畝烤煙、10萬畝雜交水稻制種、1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大力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現代養殖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優化農產品品種,加速實施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2、改路。加速實施鄉村通達通暢工程,全面完成市鄉公路建設掃尾工作,堅決完成通村公路硬化建設任務,達到“鄉鄉村村路硬化,組組戶戶路相連”的目標。3、改電。全面啟動第三期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任務,實現入戶電線電路規范安全。4、改醫。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農村公共衛生保障機制,逐步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努力提高參合率。同時,全面啟動27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和村衛生室建設。5、改校。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著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優化教育發展環境,切實加大中小學危房改造力度,徹底消除全市現有危房,同時各項配套設施建設達標完善。6、改水。抓緊抓好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歐陽海灌區續建配套等項目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防洪保安體系和農田灌溉體系;徹底解決好部分群眾生活飲水難問題,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爭“十一五”期間全部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7、改廁。要結合農村生態能源建設,重點抓好沼氣池改廁,全面推廣農村三格式化糞池無害衛生廁所和水沖式廁所,消滅露天糞坑,努力提高農民衛生水平。在做好“七改”的同時,還要抓緊抓好村莊規劃建設和環境治理,大力發展農村文化體育事業,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和鄉風文明建設,努力提高農民素質。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除政府積極引導扶持外,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特別是需要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市委、市政府鼓勵社會私人捐資投入到農村鋪路、掘井、修橋等公益事業,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建立“兄弟”關系進行捆綁幫扶,對貢獻較大、成績突出的將用樹碑立傳、載入市志年鑒等方式予以表彰。
農民朋友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深遠,責任重大,是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社會繁榮穩定的治本之策,事關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希望你們迅速行動起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積極支持,主動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變成發展經濟、勤勞致富的動力,根據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支持國家建設,為建設民主、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共同奮斗!
祝你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滿、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