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干部保證

時間:2022-07-12 10:09:00

導語: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干部保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干部保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干部保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農村改革、推進“三農”工作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沈北地區發展的必然要求。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肩負認真抓好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任,必須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總體目標,以選賢能、建機制、抓管理、強班子為重點,扎扎實實抓好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切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干部保證。

著眼于新農村建設實際,確立成就事業的用人導向

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不斷加快的新時期,把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力度,將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方位推進農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預示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成為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歷史時期內我國“三農”工作的總題目、總思路、總抓手。我們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來做,服從服務于這個中心。這是我們黨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實踐中得到的寶貴經驗,是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這一點不動搖。

農村基層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是促進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的領導者,是引導農村先進文化繁榮的組織者,是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利益的帶頭人。要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歷史使命,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于有一支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對此,我們必須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樹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選人用人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破除論資排輩的觀念,堅持“任人唯賢”,不拘一格啟用新人;破除遷就照顧的觀念,樹立公平競爭的思想,實現干部人才資源的優勝劣汰;破除求全責備的觀念,堅持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善于用其所長、抑其所短;破除“無過便是功”的觀念,提倡“無功就是過”的觀念,堅持以實績選干部,憑實績用干部,能者上,庸者下。破除工作神秘化觀念,把黨的干部政策、標準交給群眾,把選拔的職位、條件公布給群眾,讓群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對多數群眾不擁護、不贊成、不滿意的干部,堅決不予提拔重用。努力創造一切條件,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真正營造成就事業的良好氛圍。從而讓廣大基層干部明白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引導他們明確努力方向,把聰明才智用在謀劃發展上,把精力和干勁集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

著眼于創新選人機制,切實改進選人用人的方法

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是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的關鍵。對此,我們一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促進發展作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行以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差額票決、任前公示、試用期等為主要內容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盡快形成民主選人、公正用人、多向交流、激勵約束和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發現和使用人才,特別是為發現使用那些一心一意謀發展,艱苦奮斗創業績而又不事張揚的優秀人才創造條件。二是要建立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考核目標的設置上,突出工作實績,力求體現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在考核方式方法上,力求程序簡明、操作簡便,避免過于繁瑣;在考核范圍的確定上,注意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不搞重復考核。要健全和完善黨政干部自愿辭職、責令辭職、引咎辭職及干部交流等制度,切實解決領導干部“能下、能出”問題,積極推進干部交流,進一步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功能。特別是重點鎮、中心鎮作為全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骨干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要通過提高中心鎮黨政“一把手”的職級待遇,激發農村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繼續選派年富力強的優秀干部到鄉鎮工作,為鄉鎮發展帶去新的智慧和活力。特別是對重點鎮和中心鎮,要重點提供人才保證,他們的建設和發展需要什么類型的干部,就選派什么類型干部,予以配強配齊。選派干部的渠道,可以從區直有關部門選派對鄉鎮產業發展能提供支持的干部;也可選派有相當工作能力和較大培養潛力的干部。選派干部的任職方式,可任職,也可掛職。從而把那些政治強、素質高、作風好、潛勁大的優秀干部及時充實到鄉鎮領導班子中來,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

著眼于教育活動深入,大力加強干部思想作風建設

如何把本地區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鍵在干部的思想作風。對此,我們要以扎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總體部署,全面貫徹“四個一”要求,落實“五個堅持”的指導原則,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貫穿始終;把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貫穿始終;把進一步調動農村基層干部的積極性貫穿始終。一是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不懈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覺做到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要把提高鄉鎮班子領導發展本領作為一項緊迫任務,扭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條主線不放松,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以聯系群眾、求真務實為總要求,加強鄉鎮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堅持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工作著力點真正放在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二是加強民主集中制教育。要把民主集中制的學習教育作為領導班子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對黨政“一把手”和新進班子的成員,尤其要加強民主集中制教育,引導廣大干部樹立全局思想,正確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堅持重大事宜集體研究和申報制度,加強對民主決策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把集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的要求落到實處,努力創造自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良好氛圍,使每名領導干部都能自覺地講黨性、顧大局,守紀律,努力建設團結協調的領導班子。三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針對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作風不實,服務基層意識淡薄等問題,通過扎扎實實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改進農村基層干部思想作風。并深入鄉村、企業,扶志氣、增信心,幫助群眾理清經濟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深入農村貧困人口家中,了解農民缺什么、少什么、愁什么、盼什么,把好事、實事做在群眾所需之時,所盼之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社會政治局面的穩定,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的盡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