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對村村通工程建設的視察報告

時間:2022-08-02 08:49:00

導語:人大對村村通工程建設的視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大對村村通工程建設的視察報告

關于我縣“村村通”公路建設情況的

視察報告

2006年11月31日,市二屆人大代表渦陽縣人大代表第三組部分代表對我縣今年公路建設情況進行了視察。

視察先后實地察看了龍山鎮的東山、東大王和段營三個行政村的12.8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建設情況。之后代表們聽取了縣交通局局長梁峰關于全縣公路建設情況的介紹,座談了視察感想并提出了建議。

視察認為,我縣雖屬平原地帶,但農村公路因歷史原因欠帳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交通不便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瓶頸”。今年以來,市縣鄉人民政府充分認識到道路建設在經濟建設中的基礎作用,搶抓機遇,強化領導,組織協調。交通部門精心謀劃,積極實施,加強指導,相關部門和相關村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今年我縣計劃建設農村公路300公里,目前建成63個項目、里程208.7公里,在建項目29個項目、里程174.1公里,合計完成和在建項目92個、里程382.8公里(其中完成水泥路79.0公里),累計完成投資9089.0萬元。其中:國債通達項目建成5個、里程48.2公里,在建6個、里程111公里;村村通工程項目建成58個、里程160.5公里,在建23個、里程63.1公里。全縣26個有建設任務的鄉鎮,申報總建設計劃400余公里,已有19個鄉鎮部分或全部落實了今年的建設任務,籌集建設資金千萬余元,其余鄉鎮也正在發動群眾捐資,為來年“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早做準備。具體特點如下:一是農村公路建設廉政擺上尤為突出的位置。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既是落實中央惠民政策,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好事如何辦好,好事一定要辦好,是檢驗工作的試金石。今年是實施村村通工程的第一年,如何落實農村公路建設四項制度,如何杜絕出現“豆腐渣”工程,如何防止出現路修好了,干部倒下了的現象。為此,交通嚴格按法規程序辦事:鄉鎮申報建設項目——縣交通局、發改委、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審核——報招投標中心實施或備案——公開開標——確定中標候選人——簽訂施工、廉政、監理、安全合同——組織施工——交竣工驗收。在重要環節如:開標時選定評委,在市交通局專家庫中隨機抽取,企業和評委互不見面,投標企業開標前不和業主接觸,同時各鄉鎮邀請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參加開標大會,從而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的確定中標候選人,組織施工后我們聘請社會監理和人民義務監督員進行質量監督、監察。資金管理我們采取統一管理、計量支付等等手段,由于在各個環節上都是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大家參與,共同操作,從而有效預防了腐敗行為的發生。二是公路建設的質量意識得以強化。建立了四級質量保障體系,政府監督、業主負責、社會監理、企業自檢。在招投標階段,交通部門嚴把企業資質,在施工階段,嚴格執行國家農村公路建設技術規范,決不放松,同時各鄉鎮也騁請了義務質量監督員,旁站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三是農民參與的意識顯著提高。在縣電視臺《雉河農家》欄目開辟了專欄宣傳農村公路建設,及時宣傳報道全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涌現的好辦法,好典型事例及好人好事。同時,利用會議及路政宣傳車深入到鄉鎮村宣傳黨中央的惠民政策及農村公路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要想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的熱潮,全縣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捐資修路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截止目前農民自愿捐資額已達到1100余萬元。

雖然我縣的公路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GPS定位的,因資金問題有的不能修,形成斷頭路。GPS沒定位的,但需修的,地方群眾也自愿捐資配套,但沒有上級資金補助;二是農村“村村通”公路建設,路修好了,但橋沒有修好;三是交通部門把路修好了,但鄉鎮政府沒有把路肩修好;四是有些地方的村村通公路建設修的是柏油路面,使用壽命不長;五是路修好了,如何能夠很好地管起來,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資金從哪里來?

針對以上問題,人大代表進行了充分討論,并分別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對GPS定過位的,在依靠縣鄉人民政府,發動人民群眾的同時,市縣兩級政府要在“村村通”工程建設上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盡快把路修起來;對需修的沒進行GPS定位的,要積極爭取上級政策,盡可能列入計劃,取得國家資金補助。

二、村村通工程建設中的橋梁配套資金,在想方設法發動群眾捐資的同時,通過不同渠道向有關上級部門進行反映,爭取資金支援。

三、督促有關鄉鎮政府對已經修好的水泥路面抓緊時間把路肩補齊。

四、建議以后的村村通工程建設全部建成水泥路面。

五、建議縣政府出臺一個政策,將公路兩旁的林權收歸國有,建立長效養護機制的費用,從拍賣林權所取得的資金中支出。

亳州市二屆人大代表渦陽第三組

二〇〇七年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