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2

時間:2022-11-24 03:52:00

導語:市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2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2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上海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重要舉措,是上海市政府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在2004年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中辦發〔2005〕12號),2005年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深度、廣度和推進力度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和規范、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流程、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2005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和規范

為了使公文類政府信息在產生過程中即明確是否公開,加快政府公開信息的更新維護速度,編制了《上海市政府機關公文類信息公開審核辦法(草案)》;為準確界定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范圍,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中辦發〔2005〕12號)要求,印發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實施免予公開政府信息報備制度的通知》(滬信息委政〔2005〕134號);為在決策過程中充分吸收社會公眾的意見,推進民主、科學決策,印發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實施重大決定草案公開情況備案制度的通知》(滬信息委社〔2005〕175號)。

(二)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流程

為了進一步指導政府機關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處理工作,印發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印發〈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文書格式文本〉的通知》(滬信息委政〔2005〕145號);為了方便公眾通過“一門式”窗口申請政府信息,進一步規范了區縣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集中受理工作。

(三)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形式和便民服務措施

各政府機關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息公開形式,提升政府信息查閱服務水平,如市人事局開設政府信息聲訊服務電話,閘北區建立政府信息查詢屏;為了方便公眾準確理解有關政府信息,各政府機關逐步編制政府信息便民問答,通過政府網站或者小冊子供公眾查閱,目前市教委等15家“公眾關注度高、公益性強、公權力大”的政府機關都已在各自網站上設立了便民問答欄目。

(四)加強基礎性工作

為了給各政府機關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供指導,建立了由市政府辦公廳、市監察委、市信息委、市政府法制辦和市保密局組成的政府信息公開咨詢工作小組,為政府機關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供咨詢服務;為了加強對各政府機關的監督力度,市監察委和市政府法制辦印發了《關于對〈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實施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評議的意見》(滬監〔2005〕27號);為了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市信息委印發了《上海市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開展政府信息公開評估工作的通知》(滬信息委社〔2005〕339號),形成了政府信息公開的評估辦法與指標體系,并于2005年12月份啟動了政府信息公開評估工作。

(五)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

為進一步擴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影響,普及政府信息公開知識,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政府信息公開新聞宣傳;2005年5月馮國勤副市長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市長熱線”節目與市民暢談政府信息公開;為進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市信息委、市政府法制辦、市行政學院分別于2005年6月和10月組織開展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第三、四次培訓,加強了對工作人員的業務指導。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

各政府機關對政府信息進行了梳理和編目,2005年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0281條,全文電子化率為95.2%。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5914條,占11.8%;規劃計劃類信息1556條,占3.1%;業務類信息27333條,占54.4%;機構設置類及其它類信息15478條,占30.7%。

市級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1051條,全文電子化率為97.0%。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2231條,占10.6%;規劃計劃類信息358條,占1.7%;業務類信息10526條,占50.0%;機構設置類及其它類信息7936條,占37.7%。平均每個市級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448條。

區(縣)政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9230條,全文電子化率為93.9%,其中,政策法規類信息3683條,占12.6%;規劃計劃類信息1198條,占4.1%;業務類信息16807條,占57.5%;機構設置類和其它類信息7542條,占25.8%。平均每個區(縣)政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538條。

1.管理規范和發展計劃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上海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和《規定》,公開了市政府規章和各政府機關產生的規范性文件,以及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文件。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及其進展和完成情況方面,公開了《上海市容環衛、城管執法“十一五”改革發展綱要》、《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上海加快人才新高地建設行動綱要》、《2005年上海市勞動保障局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報告摘要》、《上海市水(環境)功能區劃》、《上海市第一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等。

城市總體規劃、其他各類城市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面,公開了《上海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上海市地下空間概念規劃》、《上海市景觀水系規劃》、《市北工業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上海市城市雕塑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上海市天然氣主干網系統規劃》、《上海市中心城公共綠地實施規劃》、《華涇鎮社區中心詳細規劃》、《彭浦鎮科技工業街坊詳細規劃》、《上海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0-2010年)》等。

2.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

影響公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疫情、災情,以及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發生及其處理情況等方面,公開了有關臺風“麥莎”、“卡努”的預報及防范措施,《上海市安全生產警示實施暫行辦法》,本市甲乙類傳染病疫情等信息。

扶貧、優撫、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公開了社會救助標準、福利事業發展情況、養老福利服務機構收費標準、各類優撫對象撫恤標準、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經濟補助標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教育政策解讀、招考公示、高校介紹等信息。

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的批準文件、補償標準、安置方案等情況方面,公開了上海市經營性土地供應計劃情況、本市城市房屋拆遷最低補償單價標準》,以及住宅建設、重大工程配套住宅、房產交易登記、物業管理、應急維修、“平改坡”等信息。

其他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信息方面,公開了企業基本信息、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和組織機構代碼信息,本市公交路線的調整信息,以及醫療收費標準、執業醫師注冊信息、傳染病防治知識、網上尋醫、本市各級醫療機構住院床位日均費用情況、門急診均次費用排序情況、醫療質量監管考核綜合得分排序情況等信息。

3.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

重大城市基礎建設項目的公開招標中標情況及工程進度情況方面,公開了市民關注的高速公路、越江隧道、城市道路建設的詳細情況,包括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中環線建設、A30高速公路通車、軌道交通4號和8號線工程等信息、2005年重大工程項目列表、工程建設管理、建筑建材業管理等信息。

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采購結果及其監督情況方面,公開了2006年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2004和2005年度政府采購項目批次、采購金額和增幅、市級和區級采購金額比例和增幅、平均節支率、資金構成情況,以及新供應商注冊、中介機構、咨詢專家名單等信息。

政府財政預算、決算和實際支出以及審計情況方面,公開了《關于上海市200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以及2004年上海市審計工作成果等信息。

4.政府機構和人事

政府機關的管理職能及其調整、變動情況方面,公開了政府機關管理職能、內設機構和直屬單位、主要領導人簡歷、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務員招考、錄用以及公開選任干部的條件、程序、結果等情況方面,公開了2005年上海市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實施意見、實施方案、招錄簡章,歷年上海市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人數,2004年上海市國家公務員任職和公務回避情況,2004年國家公務員年度考核情況,2004年上海市招錄的國家公務員名單,以及黨政領導干部選拔條件、提拔任用資格和選拔程序等信息。

5.重大決策草案

公開了2005年起草的《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統安全測評管理辦法(草案)》等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會影響的12件政府規章草案,充分聽取公眾意見。

(二)公開形式

1.互聯網

“中國上海”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下設市政府信息目錄、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市政府機關與區(縣)信息公開、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引、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政府公報、政府規章、政府會議、機構職責、實事項目、政府文件、人事任免、辦事規程、上海統計、市政府新聞15個子欄目。在公開市政府的信息之外,“中國上海”門戶網站與市級機關、區(縣)政府建立了鏈接,方便市民查閱各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各政府機關在各自網站上設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各類政府信息。2005年通過各政府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專欄查閱政府信息的有1358.9萬人次。

實名制“市民信箱”為市民免費發送政府公報、政策法規、人事任免等政府信息和個人社會保險信息以及公用事業賬單等便民信息。

2.公共查閱點

指定市檔案館外灘新館為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匯集了49個市級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全文、目錄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幫助。區(縣)檔案館也設立了政府公開信息集中查閱點,為公眾提供區(縣)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3.政府公報

通過市人民政府公報公開重要行政法規,市政府規章,各政府機關的主要規范性文件,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機構設置、表彰等信息。市人民政府公報每月5日和20日出版,通過檔案館、圖書館、部分企事業單位、郵局、書報亭、新華書店、居委會、村委會等免費向公眾發放,每期發放量達20萬份。各區(縣)政府也陸續出版政府公報,公布轄區內的重要政府信息。

4.新聞會

市政府新聞辦通過每兩周舉行一次例行新聞會,重大政府信息,同時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舉行專題新聞會。2005年全年共舉行市政府例行新聞會25場,重要信息47項,回答記者提問482個,主要圍繞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城市建設和管理、政府自身建設等社會公眾關心和政府關注的問題。市級機關已基本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重要政府信息。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一)申請情況

各政府機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2465件,其中市級機關收到7180件,區(縣)政府收到5285件;當面申請8473件,占68.0%,以網上提交表單形式申請1959件,占15.7%,以電子郵件申請1468件,占11.8%,以傳真形式申請112件,占0.9%,以信函形式申請261件,占2.1%,以其它方式申請194件,占1.6%。

在市級機關中,申請量列前五位的是市規劃局、市人事局、市房地資源局、市統計局、市民政局,申請內容主要涉及城市規劃、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改革、公務員管理、房屋拆遷、物業管理、職工平均工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優待撫恤、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在區(縣)政府機關中,申請量列前五位的是浦東新區、楊浦區、閘北區、嘉定區、長寧區,申請的內容主要涉及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土地征用、房屋拆遷與補償標準、城市規劃和發展計劃以及教育和人事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申請處理情況

12465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已經答復的11700件,按照《規定》將于下年度答復的765件。

在答復中,“同意公開”的8771件,占75.0%;“同意部分公開”的365件,占3.1%;未能提供相關信息的2564件,占21.9%。

2564件未能提供相關政府信息的答復中,“信息不存在”的525件,占20.5%;“非本部門掌握”的916件,占35.7%;“申請內容不明確”的254件,占9.9%;屬于《規定》第十條免予公開范圍的639件,占23.6%;因其它原因未提供信息的230件,占9.0%。

四、咨詢情況

全市共有471.7萬人次通過各種方式咨詢與政府信息公開有關的事務,其中現場咨詢30.6萬人次,占6.5%;電話咨詢427.2萬人次,占90.6%;網上咨詢13.9萬人次,占2.9%;另外還有少量電子郵件咨詢。

在市級機關中,接受咨詢量列前五位的是:市勞動保障局、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教委、市質量技監局,咨詢的內容主要涉及政府信息公開業務流程、網上政府公開信息查詢方式、最低工資標準、加班工資支付、公安行政許可事項及其相關依據、居住證申請、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福利制度、入學報考與招生、教育收費、職業與成人教育、組織機構代碼年檢、產品質量監督、食品安全等。

在區(縣)政府中,接受咨詢量列前五位的是:普陀區、黃浦區、浦東新區、盧灣區、虹口區,咨詢的內容主要涉及外商投資企業經濟政策、招商引資政策、房地產開發政策、土地征用和動拆遷政策、建筑項目用地規劃、城區建設規劃、市政道路建設、物業管理、勞動保護、個人社會保險金、幫困扶貧、政府采購、財政資金使用、食品藥品監管等。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全市受理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申請145件,其中市政府受理62件,區(縣)政府受理到83件,爭議主要集中在房屋拆遷、社會保障、戶籍政策、房屋登記資料、建設項目等信息的公開問題。其中,在市政府受理的62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已審結57件,受理率和審結率分別為88.7%和91.9%。在審結的57件復議案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26件,申請人主動撤回申請的3件,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9件,責令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3件,政府機關自行糾正具體行政行為、申請人撤回申請而終止審理的1件,糾錯率為22.8%。

全市發生針對各政府機關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件29件,其中因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的18件;對政府機關的答復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的11件。

全市發生針對各政府機關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申訴15件,申訴主要集中在“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不滿”。所有申訴已處理完畢,申訴人對處理結果的滿意率達100%。

六、工作人員和收支情況

(一)工作人員情況

全市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全職人員226人,兼職人員1620人。平均每個市級機關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全職人員2.6人,兼職人員5.8人;平均每個區(縣)政府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全職人員5.3人,兼職人員70.4人。

(二)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支出情況

2005年是《規定》實施的第二年,用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點、政府信息公共查閱室、網站改版和更新等費用1428.1萬元。其中,市級機關支出692.9萬元,平均每個市級機關支出14.1萬元;區(縣)政府支出735.2萬元,平均每個區(縣)支出38.7萬元。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收費情況

各政府機關按照市財稅局、市物價局《關于本市政府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收費問題的通知》,對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復印、遞送等成本費用共計30310.6元。

七、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目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如何進一步深化公開內容、拓展公開形式、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和培訓等方面存在不足。考慮從以下四個方面作進一步的改進:

1.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進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選擇若干社會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作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領域的政府信息的公開規則;研究推進行政執法過程中的信息的公開。

2.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繼續加強各級檔案館政府信息集中查閱服務功能,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向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領域的延伸,并繼續強化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主渠道的功能。

3.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繼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處理、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編制、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類目備案、重大決定草案公開情況備案、向檔案館送交政府公開信息等工作;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評議制度。

4.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加強對領導干部和政府信息公開業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公開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同時,通過新聞宣傳,正確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行使知情權。

八、附表

(一)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免予公開范圍指《規定》第十條所列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

(三)咨詢情況統計

(四)申訴情況統計表

(五)政府支出與收費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