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外資情況匯報交流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22 11:50:00
導語:市外資情況匯報交流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對招商引資主要是利用外資工作進行交流過堂,目的就是要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迎難而上,全力奪取“雙過半”,保持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剛才,13個鎮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交流了情況,靠實了目標,議定了措施。濤慶同志、方良同志、萬軍同志對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請大家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談四點想法:
一、深化認識
應當肯定,今年以來,我市經濟發展開局良好、高開高走。1-5月份,全部工業完成產值、銷售、利稅同比分別增長42.5%、47.9%和46.7%,大致比揚州市平均增幅高出10個百分點。全市共有在建技改項目330個,計劃總投資72億元,已經完成投資26億元,同比增長57%。在手千萬元以上項目207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5000萬元-1億元項目29個。1-5月份,民資新增注冊資本11.7億元,利用民資32.3億元,同比增長59.6%;協議利用外資1.34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43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7%和22%。農業夏熟豐收,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第三產業勢頭看好,累計實現三產增加值30.2億元,同比增長13.5%。1-5月份,全市實現財政收入6.89億元,同比增長14%。這一系列的數字都充分表明,當前我市經濟發展勢頭是好的。在宏觀環境偏緊、各種困難加大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這是全市上下團結奮斗的結果。
但是在成績面前,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能沾沾自喜、盲目樂觀。對照揚州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對照年初確定的“12556”的目標,對照周邊發展的態勢,我們的差距不小,實現“雙過半”的任務非常艱巨。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利用外資缺口大、項目小、信息少、力度弱。事實表明,要實現“雙過半”,要保持全市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必須要把招商引資特別是利用外資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加大力度,務求突破。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各鎮、各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不能把利用外資僅僅看成是吸納資金的問題,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深化認識:
一是從發展的現狀看,是必須加強的薄弱環節。無論是從利用外資的總量,還是從利用外資的質態來看,都是我市經濟運行中的薄弱環節。最近,市委辦、政府辦和相關部門組織人員赴蘇中、蘇南部分縣(市)學習考察,所到之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在交流時我們的同志確實感到有些難以啟齒,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07萬人口、GDP近170億元的大市,去年實際利用外資僅1億美元,不及人家一個鎮、一個企業,甚至一個項目。這難道不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嗎?我市的外向型經濟起步不能算晚,揚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就誕生在,但是我們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利用外資的戰略意義,只是當作一項要完成的任務而已,沒有深入地抓下去,沒有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因此,到2001年僅是突破1000萬美元,2002年突破3000萬美元,2003年突破5000萬美元,2005年突破1億美元,今年要達到1.6億美元。但就是今年這個數字同全市要實現的工業總量500億元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就是從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指標來看,依然是一個薄弱環節。近幾年來,揚州市下達的考核指標最重要的就是雙資利用,其他的工作成績再大,若完不成雙資利用的任務,還是“一票否決”。
二是從發展的后勁看,是必須挖掘的源頭活水。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主體多元化,一個地區發展速度的快與慢、發展后勁的強與弱,關鍵取決于這個地區吸納、集聚各類生產要素的能力。就縣域經濟而言,加快發展的源頭活水主要是靠民資、靠外資。兩者相比,民資固然潛力大、活力足,但是外資的資源和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在當前外資空前活躍、競爭日趨加劇的情況下,能否盡可能多地利用外資,不僅是對一個地區現實競爭力的檢驗,更是對一個地區后發競爭力有著直接影響。昆山、常熟、張家港等先進縣(市),當年利用外資強,說明當年競爭力超過我們,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外資不斷的投入,他們的后發競爭力依然會比我們強。所以,越是利用外資落后,將來的發展就越是被動,越是滯后。而且,還要看到雖然目前國際資本異常活躍,正加速向中國轉移,但越南、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因其在勞動力、能源、產業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外資也正日趨看好。
三是從發展的趨勢看,是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當今世界現代化進程充分表明,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經濟國際化是三大潮流,也是一般發展規律。簡言之,要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先走這“三化”。離開這“三化”,現代化的實現只會成為無本之木。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實現經濟國際化,都要求我們以更加寬廣的眼光,更加寬闊的胸襟,進一步提高經濟開放度和外向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擴大利用外資,并在此基礎上擴大利用外技、外智(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引進外資、引進技術、引進管理等),這是我們提高經濟開放度、外向度,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的必由之路。在這個問題上,誰站得高、看得遠,搶先一拍,誰就能勝人一籌,領先潮流,否則只能是掉隊落伍。
二、強化攻勢
力求利用外資新突破、實現“雙過半”,必須集中力量,強化攻勢。前天,揚州市委、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只留一名市領導留崗值班,其余市領導都要走上招商第一線。我想,強化攻勢要強調四點:
一是集中精力。市領導、鎮領導、部門領導都要集中精力。特別是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整體撤并到位的情況之下,各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及時把精力轉移到、集中到抓發展特別是抓招商引資上來。當前,就是個別地區部分人對行政區劃調整有些情緒、想法,有些不穩定的情況,也是正常的,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正如剛才濤慶同志所講的,要保持長久穩定,必須加快發展;就穩定抓穩定,是很難抓好的。
二是充實隊伍。要強化招商攻勢,必須要充實招商隊伍。要利用區劃調整的時機,充分整合干部資源,強化招商隊伍,配強一線力量。比如有些新建鎮由三個鎮組建而成,過去每個鎮有一名同志抓工業,那么調整后就可以明確一名同志專職其事抓招商引資、一名同志專職其事抓園區建設、一名同志負責做好面上企業的服務協調工作,就是要細化分工、量化工作、硬化考核。同樣,新建鎮中層干部都是重疊的,現在可以先行安排一部分人到招商工作中去,今后還可以加大力度,實行交流輪崗。要健全專門機制,推進專職招商。剛才樊川鎮蔣孝文同志提出組建招商一辦、二辦的想法就很好。這里還要進一步明確,凡是有招商引資任務的部門,除了一把手親自抓外,必須要有專人分工,實施專項考核。會議結束后,各相關部門把分管負責人名單報上來,上半年進行專項考核,進行專項述職,允許上半年有缺口,若全年空白,就應視為工作不稱職。
三是主動出擊。強化攻勢,就是要主動進攻。從現在開始,從市到鎮、到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包括專業人員,都要立即行動起來,走出去、請進來,鉆進去、沉下來。現在的問題關鍵是不少同志還沒鉆進去,鉆到項目中去,也沒有沉下去,往往浮在上面。要堅決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等、看、慢的不良現象。“等”,就是被動地等客商的回話、等項目信息上門,要主動聯絡,快速反應,及早落實。“看”,就是看左鄰右舍的動作,看上級領導的態度。作為一方領導干部,必須以發展一方經濟為己任,不能干了幾年,卻是面貌依舊。“慢”,就是動作慢。要拿出為自己子女抓高考、找工作的精神來,日夜兼程,緊盯不放,抓簽約,抓注冊,抓到帳。既要緊盯已簽約的項目,特別是花卉節、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期間簽約的項目,又要推進新洽談的項目,更要拓展新儲備的信息、新排查的線索,要常抓不懈,滾動發展。
四是發動企業。現在我們的招商工作特別是利用外資,之所以事倍功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沒有真正走上招商一線。我最近在真武、宜陵、吳橋、浦頭等鎮調研時感到,無論是民資項目,還是外資項目,洽談成功率較高的,往往和企業走上招商一線分不開,這是事半功倍。所以我們要通過強有力的引導,把各類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推上招商第一線,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企業紛紛走上招商一線之日,就是我市招商引資取得突破之時。各鎮、各有關部門要舍得把好企業、好產品、好項目、好資源推出去,增強吸引力,爭取新突破。
三、活化思路當前招商引資面臨嚴峻挑戰,難度加大,各級領導在具體工作的把握上,要總攬全局,開拓思路,靈活方法,講究實效。一是三產并舉,各個擊破。一產、二產、三產,都要千方百計完成既定的目標,力求有新的突破。實事求是地說,我市現有招商項目中,三產項目占比不小,起到了較明顯的補充作用;而一產項目的占比相對較小,潛力也較大,農工辦要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我市是全國有名的花木之鄉,有較為發達的交通網絡,有比較寬廣的消費市場,結構調整的潛力很大,要大力度地推進招商引資,推進結構調整。
二是三級聯動,增強合力。市、鎮(包括部門)、村(包括企業)三級要整體聯動,增強合力。所有的項目源、信息源,特別是重大項目,要著眼全市一盤棋,突出沿江開發主戰場,突出重點鎮工業園區,資源共享,積極推進。
三是雙資聯動,相互促進。外資要緊盯不放,民資要乘勢而上。剛才濤慶同志、方良同志、萬軍同志都強調了這一點,我非常贊同。就是千萬不能把雙資利用割裂開來,否則,結果往往是作繭自縛。就如捕魚一樣,非要捕某種魚,不要其他品種,往往是十網九網空。這是錯誤的、有害的。只要有魚,管他是什么品種,只要有投入,管他是民資外資。要堅持能外則外,能民則民,以民引外,相互促進。實踐也證明,許多項目往往是先民資后外資。
四是“三位一體”,整體推進。堅持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園區建設“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招商引資是源頭,項目推進是抓手,園區建設是載體,相互促進,良性循環。有了園區,利于招引項目;有了項目,利于拓展園區。這樣,“三位一體”、良性互動。
當前,在項目建設上,對在建項目要抓進度、抓竣工、抓投產;對在手項目要抓開工;對在談的項目要抓落實,特別是要主攻大項目。現在我看到一種好的現象,真武、吳橋、浦頭、郭村等鎮也都有了3000萬元、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應該說,現在我們不是沒有項目,而是項目規模偏小。因此要注重主攻大項目,特別是要引導骨干企業堅持集中投入、連續投入、快速投入,做大做強,也就是要走誠德集團、華倫化工所走的擴張之路。
在園區建設上,要把握好三個關鍵:一是完善規劃,拉伸框架。要根據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新情況,完善規劃,拉伸框架。二是產業定位,打造特色。各鎮要立足現有基礎,揚長避短,打造特色,比如浦頭的服裝輔料、小紀的電機和木業、樊川的汽車配件、武堅的體育器材、丁伙的水泥機械。三是集約用地,持續發展。要保持清醒的認識,現在土地緊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節約土地、集約用地,而集約用地根本的一條措施就是建標準化廠房。要引導中小企業租買標準化廠房,即使是較大的規模企業,也不能單獨建辦公樓、職工宿舍和食堂。我看,這方面可以請建設局郭鐘鳴局長親自組織人員到宜陵工業集中區試點。宜陵鎮工業集中區要結合鎮區建設,把生活服務區放在328國道以北,把生產基地放在328國道以南,吸引各類客商租用區內標準化廠房,引導區內企業職工租買商品房或職工宿舍,從而帶動全鎮三產服務業的加快發展。要把好投資強度關,確保每畝土地的投資強度在100萬元以上。在具體操作上,寧可先給企業規劃預留發展空間,也不要低投入圈地。
四、優化服務
能否實現招商引資的新突破,除了靠一線同志的拼搏外,還要靠機關部門的優良服務。應當充分肯定,近幾年來,我市機關部門的服務工作總體是好的,特別是今年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機關作風有了進一步的改善,不少部門的服務工作得到基層的好評,如外經貿局、工商局、發改委、經發局、國土局、環保局、建設局及市行政服務中心等。但同時也要看到,機關部門的服務與發展的要求、企業的需要、群眾的愿望還有差距,還要進一步改進作風,改進方法,提供一流的服務,打造一流的環境。
一要圍繞中心,顧全大局。這個觀念,必須要反復強調,要作為各個部門基本的指導思想,反復講,層層講。現在,到有些部門辦事,往往直接找到主要負責人時能及時答復,若找到分管負責人就有了些困難,再找到具體職能科室,有時就談不攏了。因此,必須層層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二要探索創新,破解難題。應當說,在宏觀調控加劇的情況下,不少條塊部門,在辦理具體審批手續時有三句話的特點,就是:變化快、環節多、收費高。那怎么辦?按照省委李源潮書記所要求的,就是要探索創新,破解難題。在今年年初,省委李源潮書記在省國土資源廳調研時提出兩句話要求:破解難題,保障發展。各級領導、各個部門都要貫徹落實。確實,現在項目審批、規劃審批、土地審批、環境評估等方面有了一些新變化、新要求,但相關部門還是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靈活變通,搞好服務,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實事求是地講,現在落實一個項目,往往需要相當長的周期,確實來之不易。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不行,而是要想怎么才行,這才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要深入基層,主動服務。對今天已經在會上談到的簽約項目、洽談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涉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和分管負責同志要主動深入基層,化解難題,搞好服務。
四要加強溝通,及時會辦。凡涉及到幾個部門的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有矛盾的,可由外經貿局、招商一、二、三、四局等部門及時出具書面材料,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重大項目可直接報主要領導同志,加強溝通,及時會辦,抓緊落實。
同志們,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進一步集中精力,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就一定能夠實現招商引資及其他工作的“雙過半”,實現全市經濟社會既快又好地發展。
- 上一篇: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動員會議講話
- 下一篇:治超站內業資料整理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