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全縣工業發展專題會致辭

時間:2022-05-25 10:05:00

導語:縣長在全縣工業發展專題會致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全縣工業發展專題會致辭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就立即召開全縣工業發展大會,全區工業發展大會剛結束。主要目的縣進一步形成抓好工業經濟的共識,堅定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信心和決心,推動縣域經濟大發展、大跨越。剛才,元平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分析了縣工業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形勢,全面論述了工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提出了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勾畫了縣工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整個講話總攬全局,深入淺出,思路明晰,重點突出,縣繼續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綱領性文件。大家一定要深刻領會,認真抓好落實。下面,就貫徹落實好元平書記的講話精神,抓好全縣工業經濟工作,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進一步堅定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信心和決心

縣委、縣政府提出并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來,自2006年。經過全縣上下的艱辛努力,煤電工業已成為我縣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有力地拉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實踐標明,工業強縣戰略,縣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導戰略之一,縮小與發達地區經濟差異的必經路徑和正確選擇。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達61.44億元,比2005年增長87.8%年均增長17.1%其中工業經濟增長貢獻份額達45.0%拉動經濟增長39.5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達19.65億元,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30.7%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比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13.6個百分點。2006年至2009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79.82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2.85億元,占總投資的53.7%2009年,全縣財政總收入中有69.3%來自工業行業,比2005年上升37.8個百分點。2005年以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數年均增長15.4%2009年底達8101人。工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顯而易見。

仍然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太小。2009年,但是深入分析我縣工業經濟狀況。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97億元,全省排第23位,全區排第4位,這一指標總量只有畢節市的59.8%金沙縣的55.0%二是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重工業比重99.0%輕工業僅為1.0%三是內部結構單一。2009年,全縣工業增加值中,煤電工業占比高達72.9%制造業占比僅為23.4%四是經濟運行穩定性差。目前,工業仍處在工業化發展初期,不合理的內部結構,導致全縣經濟過分依賴煤電工業,煤電供需市場的起伏肯定對經濟的穩定性發生影響。

全省、全區都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不動搖,當前。解決發展速度慢、發展方式粗放兩個關鍵問題上尋求突破,各縣市也呈現了一個積極謀求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的大趨勢。可謂前有標兵,后有追兵,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全縣上下一定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認真查找存在問題,認真分析比較優勢,堅定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信心和決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進我縣新型工業化進程。

二、加速工業發展進程,以強有力的措施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先行先試、增比進位、加快轉型、跨越發展”主基調,十二五”期間。依照“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抓園區、全力抓項目、關鍵抓環境”工作思路,全力把我縣工業經濟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億元以上的目標。為此,務必強化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思想認識

省委、省政府確立了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而且深入分析了貴州貧窮的根本原因和反貧路徑,強調貴州的貧窮,表示在農村,根子在鄉村,解決“三農”根本出路在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實踐反復證明,相當長的時期內,對貴州的經濟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仍是工業經濟,其在國民經濟中發展的地位,其他任何產業代替不了貴州發展的差異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對工業加速發展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慢不起,等不起,坐不住。一定要真正想通無工不富,無工不強的道理,把思想統一到工業發展上來,把精力集中到工業發展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工業發展上來。大家想一想,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產業布局是不是魚米之鄉建工廠,荒山野嶺大種糧”又想一想,國有多少地區是繞開工業文明而直接建立生態文明社會的全國生態文明鄉村有哪一個是工業經濟欠發展的再想一想,這幾年經濟增速達到17%而超過全國、全省、全區平均水平難道不是三水一火”和煤炭工業的貢獻嗎?不難理解,工業發展快則經濟發展快,工業興則全局經濟興,工業強則綜合實力強。加速工業發展上,沒有任何理由再折騰,再猶豫,再懈怠。

(二)強化科學規劃

不能不動,發展工業經濟。也不能盲動,必需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規劃。這次會議,印發了縣工業八大產業振興規劃,并納入縣域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這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符合我縣比較優勢實際。與此同時,還編制了33平方公里的畢節試驗區(銜接產業轉移工業基地規劃和17平方公里的縣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工業園區。規劃目標是十二五”期末,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40%以上;工業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0%以上;工業產業總投資330億元以上,為“十一五”期間工業投資的4.9倍。規劃的產業重點是電力產業,煤炭產業,化工產業,能源準備制造業,建材產業,食品藥品飲料產業,服裝及旅游商品產業,新興產業。工作中,主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根據工業八大產業總體規劃,盡快梳理、論證、包裝一批重大項目。二是根據基地(園區)總體規劃,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編制基地(園區)修建性祥規,用以指導基地(園區)盡快啟動基礎設施建設。

(三)強化產業重點

實現總產值100億元,1.做大做強能源產業。依照到2015年全縣煤炭產量達1700萬噸以上。電力總裝機達350萬千瓦,總產值達50億元的目標。要進一步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合理規劃布局,鼓勵煤礦整合技改擴能,建設煤炭大集團、大基地;大力發展煤炭深加工、精加工及關聯產業,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和廢棄物利用率。十二五”期間,建設礦井17處,組建2個年產400萬噸、5個以上年產2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積極協調火電廠二期工程、野濟河流域等小水電梯級開發。

優化結構,依照大型化、基地化、規模化、一體化、多聯產的要求。合理布局,積極采用高新和先進適用技術,形成結構相對優化、品種齊全、產業鏈較長和有一定競爭能力的煤化工產業,重點做好永貴集團在縣投資的乙二醇化工項目,力爭到2015年實現總產值20億元。

縣計劃建成3-5個能礦產業裝備制造項目,2.加快發展能礦裝備制造業。2015年前。圍繞實現總產值12億元的目標,打造能礦產業裝備制造、裝置、維修及研發基地。加強與河南永煤集團、山東新汶集團、川煤集團、重慶聯安科技等企業的合作,重點發展能礦產業相關裝備制造。力爭到2015年前建成永貴煤機制修廠、河南永煤光大煤機廠,陽光電器廠、貴州聯創安泰電器廠等能礦產業裝備制造項目,產品覆蓋液壓支架、采煤機、采掘設備、填充設備、礦用電器、物料輸送設備、綜機設備大修等。

大力發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廢棄物為原料生產新型墻體資料,3.大力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加快發展以節能、環保、綜合利用為重點的新型建材。支持開發生產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和綠色裝飾資料,建成一批新型清潔環保墻體資料、裝飾資料項目。重點扶持以消納大宗工業廢渣為主的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力爭到2015年,累計投資完成6億元,總產值實現15億元以上。水泥產量達460萬噸,粉煤灰多孔磚產量達6億塊以上,預拌混凝土產量達50萬立方米,裝飾資料產量達40萬立方米,年利用各種工業固體廢棄物達100萬噸以上。

力爭實現特色食品、民族制藥和旅游商品總產值10億元的目標。一是要結合我縣“十二五”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及10萬畝優質魔芋基地建設,4.努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2015年。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食品、民族制藥和旅游商品。二是要大力發展以特色黃粑、辣椒加工為代表的企業,建設辣椒加工產業聚集區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以名優茶、有機茶等為重點建設茶葉精深加工項目,開發精制茶、茶飲料、茶葉籽油等產品;優化植物油、調味品、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培植環保型、有機型、生態型和原產地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積極開展畜禽產品、肉制品系列加工,加快產品加工、保鮮、儲運、開發等環節的技術創新步伐,提升加工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生產規模,力爭建成3-5家食品飲料企業。三是依托我縣20萬畝藥茶基地的建立,引進先進工藝和技術,大力發展民族制藥業,加快發展以“貴州林酒”為代表的白酒業。

大力發展非煤產業,5.大力推進新興產業。一是加快工業內部結構調整。優化結構,合理布局,積極采用高新和先進適用技術,形成結構相對優化、品種齊全、產業鏈較長和有一定競爭能力的輕工業。二是大力扶持鞋廠技改擴能和森仕集團服裝廠等制造業。三是加快推動生物技術、電子信息、多晶硅、鎂合金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和發展潛力較大的特色新興產業。四是依托我縣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全力打造和推出一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四)強化園區建設

使園區成為招商引資的承載區、工業發展的集中區、財政收入的產出區、剩余勞動力安排區。加快畢節試驗區(銜接產業轉移工業基地、煤電一體化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

將其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配套、生態良好、管理有序的新型工業化基地。一是要加強基地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

進一步加強與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爭取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主動對接央企、省內外企業,營造親商、愛商、安商、扶商、敬商的良好氛圍,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依照謀劃十年、規劃五年、突破三年的要求,三是要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導向。全力推進項目庫建設,建立一批適合外地實際、帶動作用較強的重點項目,認真組織實施永貴煤化工項目,強力推進火電廠二期工程、建成永貴煤機制造廠、永煤光大集團礦山機械制造廠、陽光電器廠、貴州聯創安泰電器廠等重點項目。

進一步加強對基地(園區)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管理服務等工作,四是要加強基地和園區管理。成立基地、園區管委會。建立健全管理服務機制,創新管理模式,為入園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科學調度工業項目用地,統籌協調各方利益,形成共同促進園區發展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制定項目投資優惠政策,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組建縣國有資產投資開發營運公司、杜鵑花都擔保公司和匯財貸款擔保公司,作為基地(園區)建設的投融資平臺,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為投資者提供從咨詢到投產運營過程中全方位、高效、優質的服務。建立重點項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機制,五是要著力改善環境。要建立健全投資審批“一條龍”制度。切實加快工業項目落地和建設進度。積極發明條件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簡化辦事順序,提高辦事效率。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設立2000萬元的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資本金注入、補助、貼息以及獎勵,用于重點產業發展、企業技術改造、企業技術創新等,扶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提升。

三、抓好當前工業生產工作

原煤產量370萬噸,今年全縣工業經濟主要目標是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0億元。發電量100億度,水泥產量40萬噸。截止10月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27.5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9%目標完成率69.0%原煤產量累計330萬噸,增長45.6%目標完成率89.2%發電量累計70.04億度,下降10.5%目標完成率70.0%水泥產量累計37.06萬噸,增長27.9%目標完成率92.6%從7月份以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負增長。

10月底煤炭生產實際完成330萬噸,造成工業生產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煤炭生產沒有完全納入規模工業統計。但納入規模統計的僅有177萬噸。二是煤炭價格普遍偏低,平均單價僅250元∕噸。三是局部企業存在瞞報價格、漏報產量現象。四是上半年水電生產因干旱大幅下滑,干旱導致今年水電開工缺乏,1至10月份,全縣水力發電量3.81億度,只有上年同期水平的25.4%僅水電比去年同期少發電11.76億度,導致工業產值減少2.48億元。

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為確保完成今年工業生產的年度目標任務。加強調度,保證有力,全力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著力抓好電煤供應和運煤公路的保暢工作,保證火電生產穩定運行,確保火電全年發電量達到78億度。二是要著力抓好煤礦建設和生產調度,確保禹花、大溝、紅磚、新益、鴻運、紅河等7對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保證原煤產量達到370萬噸,并力爭超任務完成。三是統計、工業能源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所有企業納入規模工業統計,確保完成工業總產值年度目標任務。四是有關部門要加強煤炭價格市場監管,各企業要依照市場價格如實上報,杜絕瞞報、少報、漏報現象。五是要著力抓好小水電的生產組織和調度,力爭多發電,盡量彌補洪家渡水電站因干旱已經造成的損失。只有緊緊抓住以上新的經濟增長點,完成工業增加值,全年經濟增長的目標才有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