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國土工作大會發言

時間:2022-08-06 09:00:00

導語:市長在國土工作大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國土工作大會發言

同志們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國土資源工作是一項戰略性、系統性和基礎性的工作,今天的會議特別重要。因為國土資源是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綜合。事關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改革發展穩定的整體推進。剛才,同志作了一個很全面的發言,總結了去年工作,對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簽訂了耕地維護目標責任書。下面,再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過去一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取得的成果

市勝利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過去一年。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目標,取得了發展速度、質量和水平的新突破,特別是地區生產總值和工業投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一產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降至個位數,社會發展水平進入全省中等地區行列。這些成果的取得,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得益于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過程中的努力工作。回顧去年國土資源工作,有三個方面值得充分肯定:

較好地發揮了土地倒逼機制作用,一是推動了發展方式轉變。靈活運用土地調控政策。促進了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強項目用地保證,共報批建設用地1.8萬畝、供地1.3萬畝,確保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對土地的合理需求。同時,深入開展“365節約集約用地行動計劃,有力地促進了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共盤活存量建設用地3135畝;進一步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水平,工業用地投資強度達175萬元/畝,增長7.3%

目前市級規劃方案已基本成形,二是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積極謀劃、順利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符合衢州今后發展實際;江山市規劃方案基本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順利完成。

法律性、政策性非常強。去年全市國土資源系統深入開展“國土資源信訪積案化解年”活動,三是確保了基層基礎穩定。國土資源工作事關民生。落實一系列舉措,扎實推動土地信訪工作,全市沒有發生一起重大涉土信訪事件,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市委、市政府給予充分肯定。對過去一年國土資源系統取得這些成果。

二、正確掌握新的一年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任務更加艱巨,今年發展形勢更為復雜。加快推進轉型升級,落實新型工業化、新型鄉村化和新農村建設“三大任務”必需強化資源要素保證和支撐。

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會進一步鞏固,一方面。國家適度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會繼續堅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各方面條件會更好;市在轉型升級方面走出了新路(子,發展的基礎會更扎實;今年將開工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發展的后勁會更大。

全球經濟雖然走出困境,另一方面。但今后走勢尚不明朗,特別是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等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具體到國土資源工作,更要看到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一是供需矛盾的壓力。衢州歷來是以土地資源要素豐富而自豪,但現在也面臨土地要素緊缺的情況。特別是市經濟發展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進入發展的加速期,今后五年,市要形成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和特色產業等四大千億產業,要打造以商貿、物流、旅游、職教中心和交通樞紐為標志的四省邊沿中心鄉村,要建設產業集聚大平臺,對土地的需求會急劇增長,今年市本級兩個開發區就面臨著拓展發展空間的緊迫任務。二是責任追究的壓力。今年是實現衛片土地執法檢查全面覆蓋和國務院15號令問責全面啟動的第一年,當前我市的土地違法違規形勢十分嚴峻,一些地方土地違法違規問題還較嚴重,如果不采取切實有效舉措,很可能出現被問責情況。三是創新與規范的壓力。當前群眾的法制意識不時增強,一方面法律法規要求嚴格依法辦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又要求我大膽改革,既要依法又要創新,壓力很大。

促進國土資源工作有新發展,要破解這些難題。必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工作中必需牢牢掌握好三個結合:一是堅持促增長與調結構相結合。既要依照市委市政府決策安排,確保經濟增長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土地調控杠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二是堅持保發展與保紅線相結合。既要服務保證好新平臺建設和重大項目落地,又要認真落實“兩個最嚴格”土地管理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現保證發展與維護資源雙贏。三是堅持抓創新與嚴管理相結合。既要堅持依法行政,用最嚴格的手段抓好土地資源管理,又要深入解放思想,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做好低丘緩坡開發文章,盡可能挖掘我市土地資源要素潛力。

全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認清形勢,總之。明確要求,突破難點,真抓實干,更加積極有效地服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推動國土資源工作再上新臺階

剛才同志已作了具體安排。下面,今年國土資源工作的目標任務非常明確。擇要強調幾個問題。

(一)堅持保證和保護并重。一是加快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定10年。總攬全局,慎重再慎重,積極再積極。特別要將“十二五”期間的產業集聚新平臺、現代服務業發展、重大項目和城鄉建設等方面的空間布局體現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中,為今后的發展預留出足夠的建設用地空間。二是積極爭取用地指標。指標從哪里來?怎么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都要積極謀劃。要緊緊圍繞“三大任務”和“四大建設”繼續加強項目包裝工作的指導,及早摸底,排出計劃,落實責任,實行跟蹤管理,盡最大努力爭取到國家、省計劃用地指標。國土部門要及早介入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提前做好用地保證的前置性工作。三是嚴格落實耕地維護責任制。各地要按耕地維護責任書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確保這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落實過程中,要大力開展以低丘緩坡開發為重點的土地開發、以提升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生產能力為重點的土地整理、以廢棄工礦和宅基地整理為重點的建設用地復墾三大補充耕地工程,確保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和充足的土地儲藏。同時要高度重視土地后備資源開發的質量,切實加大投入,加強項目管理,確保項目質量。

(二)堅持集聚和集約并重。一是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的引導。重點要向工業園區集聚。增加民生用地特別是農民個人建房用地。要完善房地產市場土地供應結構,努力實現供需總量平衡。二是積極盤活存量土地。這方面我潛力還非常大。今年,各地要進一步加大企業閑置土地清理回收力度,加大廢棄水利、交通、工礦用地和農村宅基地的復墾力度,爭取取得更大進展。三是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深入推進“365節約集約用地行動計劃,不時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的約束和評價機制,加快推進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向節約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轉變。

(三)堅持市場與行政手段偏重。一是進一步搞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要加大村莊和宅基地整理、低丘緩坡綜合利用等開發復墾力度。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城鎮集聚。推進農村住房改造工作中,特別強調建新拆舊,舊宅基地必需要復墾。二是推進農村宅基地置換流轉。要探索農戶宅基地權益異地置換的途徑和辦法,鼓勵農民以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探索建立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三是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目前,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具體如何界定,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具體如何運作等,還沒有明確規定,各地要積極開展探索研究,穩妥推進這項工作開展。

(四)堅持查處與整改并重。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加大對違法用地行為的查處力度。定期開展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檢查,通過案件的查辦使群眾受到教育。同時要扎實做好對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的糾正和整改工作。二是嚴格落實土地問責制。為官一任、守土有責。各級政府負責人要明確責任,確保不越紅線,不闖法律禁區。

(五)堅持維權與維穩并重。一是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要落實好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各地要加強對地質災害區域的排查檢查和預警預報,做到早知曉、早防治、早避讓,防止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富損失。三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以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健全土地信(訪制度,進一步加強基層處置矛盾問題的能力建設,努力把土地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六)堅持體制和素質并重。國土資源部門權力大。必需始終高懸反腐利劍,廣泛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筑牢道德防線。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國土部門懲防體系建設的指導,強化對國土資源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監督制約。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多做統籌協調的事情,多支持國土部門開展工作,多幫助他解決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國土資源部門也要自覺接受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指導,切實加強自身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樹立國土資源系統干部隊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