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在惠民工程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3-24 09:58:00
導語:副縣長在惠民工程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一、肯定成績、正視不足,進一步增強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我縣是農業大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歷屆縣委、縣政府都高度重視,這幾年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會議均對相關工作及時進行部署推進。今年以來,全縣上下繼續圍繞年度工作目標,進一步優化組織推進機制,科學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的階段性成效。
(一)農業灌排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九洋灌區支渠防滲襯砌工程已達到115公里;全縣新建節制閘179座、分水閘1146座、跨渠橋821座、進水涵洞2449座、渡槽9座;新建、拆建改造泵站31座,項目掃尾工作正在加快推進。雙甸、河口、袁莊3個鎮4個村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全面完成,拆建、改造電灌站16座,新建防滲渠道65公里,配套各類小型農田水利建筑物3109座,完成投資1333萬元,項目區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達到80%,增加節水灌溉面積1.94萬畝。
(二)供水防洪保障能力不斷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快推進,全面完成26.64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水利安全設施不斷完善,東安新閘下游拋石沉排、小洋口閘鋼絲繩更換等工程順利實施,投入資金70多萬元;王家潭、野鴨蕩、方凌等處海堤防護林建設面積達到480畝;全縣防災抗災設施得到檢驗、能力得到加強,有效抗擊了干旱、“7.12”暴雨及臺風“梅花”等自然天氣災害。
(三)農村交通條件持續改善。近年來,全縣開工建設通村公路386公里,已建成340公里,完成投資1.36億元,所有村實現“組組通”,通達率達到100%。目前,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360公里。年內開工改造建設危橋263座,已完成170座,投入資金1.2億元。農村基本交通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四)農村環境面貌繼續改觀。各地、各相關部門進一步圍繞“河暢、水清、坡路整潔”的目標,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去冬今春,全縣共疏浚農村河道406條段,整治溝塘1387條(個),完成土方702.96萬方,順利通過南通市驗收。配備農村保潔人員1300多名、設置農村垃圾桶(池)10000多個(處),全縣等級河道及沿農路、公路兩側溝塘保潔得到明顯加強。
總之,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是,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縣農村基礎設施仍然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建設任務仍然繁重,工作壓力仍然較大。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生產的保障水平還有待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與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部分河道堤防標準不高、管理滯后,一些隱患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農村水利設施老損現象較為嚴重,灌排設施效益衰減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存在“靠天吃飯”的問題,嚴重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二是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還有待提高。全縣農路農橋改造建設步伐還不快,鎮與鎮之間的進展不夠平衡;重建輕管問題依然突出,農路養護機構大部分“有名無實”;部分鎮(區)的鎮改橋梁、鎮際交接路、連接路仍未建設到位,導致部分重點交通區域仍然存在路難行、橋不通等問題。三是部分鎮(區)工作積極性還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存在“拖、糊、混”現象,“上級要我做,我才做”,“實在拖不下去,我才做”,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計劃性明顯不足,導致推進措施不夠到位,成效不夠明顯,與現代農村建設的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小的差距。
為此,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善民生、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要進一步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大力實施一批廣大農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最為關心的重點工程,不斷改善農村設施條件,增強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民滿意率,加快農村基本現代化建設進程。
二、著眼長遠、緊抓當前,全力掀起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新熱潮
“十二五”期間,全縣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全面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建設進程。實施這項工程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今年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切實按照省、市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水利現代化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水利工程和農橋農路建設為重點,以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為目的,突出重點、加大投入,創新機制、整合力量,強化組織、統籌推進,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提高全縣農業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今天,會議上印發了縣委、縣政府《關于下發“十二五”期間水利重點工程實施計劃的通知》、《關于加快農村危險橋梁改造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對全縣“十二五”期間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全縣要重點組織推進防汛減災工程、水源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田水利工程以及農村道路橋梁暢通等工程建設,力爭通過4-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綜合惠民保障體系。
當前,正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黃金時節。各地、各部門要圍繞以上目標任務,緊密結合當前實際,全力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八大惠民工程”建設,奮力開啟農村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一)全力推進農村河道疏浚工程。在前兩輪的農村河道疏浚整治中,我縣以引排為主的等級河道得到全面疏浚整治,大大提高了全縣的引排能力。為進一步鞏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不斷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今冬明春全縣計劃疏浚農村溝塘260條(段),涉及14個鎮92個行政村,總長度為242.2公里,總土方量為216萬方,要求2012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務。各地要對照目標、搶抓機遇,扎實抓好河道疏浚工作。一方面要統籌安排疏浚工程。各地要根據全縣溝塘疏浚實施計劃,結合自身實際,排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使疏浚工作落實到每一個溝塘、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項保障措施、每一個責任主體,并按照能早則早、能快則快的要求迅速組織實施,使一批淤積、呆滯溝塘早日通起來、流起來、清起來、潔起來。另一方面要落實長效管護措施。河道疏浚,規劃是前提,建設是關鍵,管護是根本。如果管理不到位,過不了幾年還是要淤塞。為此,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河道的長效管理,落實分級管護、科學管護和長效管護責任及監管機制。對已經疏浚的河道,要正常進行“回頭看”,及時進行檢查維護,及時組織清理,切實鞏固疏浚整治成果,實現河道管理的常態化、制度化。
(二)全力推進獨立水系改造工程。我縣的獨立水系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標準較低,且年久失修;加之,近幾年城鎮開發、園區建設及重點道路工程的實施,部分水系發生改變,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為此,今冬明春全縣將對8個鎮共25個獨立水系進行改造,確保改造后的獨立水系實現“擋得住、排得出、降得下”的目標,切實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各鎮(區)要按照全縣的統一部署,科學安排,統籌調度,認真做好水系調整的規劃、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獨立水系改造工程確保2013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三)全力推進農田豐產溝整治工程。這項工作大部分鎮欠賬較為嚴重。這幾年,全縣各地農田豐產溝絕大部分沒有進行整治,淤積較為嚴重,直接影響了降排水功能的發揮。今年上半年的暴雨,再一次暴露了這個問題。為切實改變這一狀況,縣委、縣政府決定利用三個時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2012年11月-2013年1月;2013年11月-2014年1月)對全縣農田豐產溝進行一次全面的整治。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籌集經費,科學安排各時段的整治工作量,咬定時序抓好推進,確保2014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務。今冬明春,全縣計劃整治6810條豐產溝,共2878公里。縣里對這項工程十分重視,為充分調動各地的積極性,確保整治工作及時有效到位,縣里決定安排500萬元,在各地全面完成任務的基礎上,以整治達標的農田豐產溝長度為單位,實行以獎代補,獲得驗收達標的,每公里補助1500元。
(四)全力推進農村灌溉建設工程。一是泵站維修、改造工程。按科學合理、統籌規劃、先急后緩的原則,從2011-2015年,對不能列入項目化改造的泵站每年安排40座進行維修改造,五年共計維修改造泵站200座。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泵站維修改造補助。二是九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為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我縣西部農村灌溉能力和條件,縣里計劃投資2400萬元,完成九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該項目已從2010年底開始實施,縣水務部門要繼續加強建設管理,科學安排、加快推進,各相關鎮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2012年4月底前全面竣工。
(五)全力推進高標農田示范縣工程。以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重點縣”為抓手,全面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從根本上扭轉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狀況。今年9月份,我縣“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重點縣”工程建設方案,已經省財政廳、水利廳審查通過。根據這一方案,全縣計劃從2011—2013年投資1.4億元,全面實施完成9個鎮23個村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項目。2011年重點建設掘港、苴鎮和長沙三個鎮9個村,工程投資4682萬元,省補資金占60%,縣級各配套20%。各相關鎮、相關部門要搶抓這一難得機遇,軋緊部署、加強管理、認真實施,確保2012年3月前完成全部工程。
(六)全力推進栟茶運河拓浚工程。栟茶運河拓浚工程是沿海開發的重點工程項目,計劃投資2852萬元,拓浚10.42公里、疏浚土方40.32萬方、拆建電灌車口5座、新建拆建涵洞4座、建機耕橋865平方米,實施栟茶鎮區河道護岸1067米,工期要求確保2011年底前完成50%的工程量,2012年汛期前完成全部建設任務。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矛盾多、要求高。各相關鎮及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項目實施要求,落實責任,掛圖作戰,確保按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七)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按照省里明確的建設任務和批準的實施方案,我縣正在全力推進實施。下一階段,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堅持水量水質并重,切實加大水源和管網改造力度,全力推進26所學校、涉及15600多名學生,以及大豫、掘港、栟茶三鎮惠及2.75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2012年,將繼續實施增補工程,著力解決掘港、栟茶、大豫三鎮部分村2.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2012年底前,完成鄉鎮覆蓋率100%、人口覆蓋率90%以上的目標,基本實現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為此,各相關鎮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化解相關矛盾,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同時,要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后續管理,確保飲水工程建設快、質量高、管理好,發揮長期效益。
(八)全力推進農路危橋改建工程。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出行條件,提高全縣交通基礎設施的銜接和配套水平,“十二五”期間全縣將進一步加大“農路建設、危橋改建工程”實施力度。一是農路建設。對需要新改建為等級公路的道路,2014年底全面改造結束;對目前存在的連接路、交界路,2013年基本改造結束,2014年進行掃尾。同時,有條件的鎮村要開展實施“組組通道路硬質化”工程。為此,全縣每年將計劃建設改造農路200公里(連接路、交界路100公里,組組通工程100公里)。二是危橋改建。目前,全縣現有農村危險橋梁2300多座。計劃從2012年起,每年改造600座左右,其中公路橋梁100座,小型公益設施橋梁240座,項目橋梁100座,鎮(區)維修加固橋梁160座。到“十二五”末,基本實現路橋配套,解決部分地區“路難行、橋不通”問題,提高城鄉交通網絡化、暢通化、一體化水平。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確保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資金投入大、建設任務重、推進時間緊、工作要求高。各地、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照“早計劃、早布置、早行動、早見效”的目標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組織推進,確保今冬明春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組織領導要堅強有力。縣專門成立了全縣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建設指揮部,詹書記擔任政委,由潘縣長任總指揮,四套班子相關分管負責人任副總指揮,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指揮部下設“一辦五組”,共同抓好各項工程的實施。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在各辦、組的具體牽頭組織下,積極認真開展工作,相關部門要堅決服從指揮部的統一部署,要組織精干力量,投入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去;各鎮(區)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推進機構,明確工作責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的開展。指揮部及其辦公室要定期檢查工作進展、及時協調處理相關問題、定期研究部署階段性工作,定期組織檢查督促,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效推進。
(二)宣傳發動要及早啟動。輿論宣傳是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順利開展的有效措施。當前,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秋收秋播的有利時機,迅速做好宣傳發動和各項準備工作。輿論宣傳部門要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形式,對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報道,大力宣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時報道好經驗、好典型,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工程管理要精細高效。工程建設,百年大計。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加強各項工程實施的組織領導,確保工程建設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群眾的評判。要科學規劃工程建設,各地要把全縣的統一部署與鎮(區)情實際、群眾的迫切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合理確定工程項目、建設重點和實施步驟,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設,努力做到當前與長遠、經濟與社會、可行與必要等關系的相互統一,堅決杜絕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工程,真正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滿意。要切實加強工程建設管理,嚴格按照實施進度和質量要求,抓好各個環節的監督把關,尤其要重視工程質量,規范建設程序,把好事前設計招標關、事中施工監督關、事后工程驗收關,努力把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建成“優質工程”、“陽光工程”、“群眾滿意工程”。縣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指揮部下屬各職能小組要加強對項目工程建設的技術指導、質量監管及各項過程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到位,確保各項工程保質保量、規范高效實施。
(四)資金保障要積極有力。縣財政要科學編制工程建設預算,統籌安排調度資金,保障各項工程順利推進。各鎮(區)要高度重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把農村基礎設施作為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優先領域,進一步增加投入,足額落實配套資金;要認真做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確保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重點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積極探索實施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努力爭取上級資金,引導鼓勵社會投入,進一步拓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籌資空間。縣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指揮部及下屬辦、組要各司其職,切實組織好、落實好、推進好各項工程建設;縣相關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強化建設資金的監管管理,切實規范資金使用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五)長效管理要落實到位。要樹立“建設是發展,管護也是發展”的理念,堅持建管同步,切實加強惠民工程的“常態長效”管理,進一步加大農水、農路、農橋等農村基礎設施的管護力度,加快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做到機構落實、責任落實、人員落實、工作落實,確保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工程,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真正做到民用民管、惠民利民,發揮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惠民度。
- 上一篇:領導在政風直播活動會講話
- 下一篇:副縣長在秸稈綜合利用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