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區長在工業區招商引資部署會講話

時間:2022-04-16 03:59:00

導語:副區長在工業區招商引資部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區長在工業區招商引資部署會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2月6日召開的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是我市近年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招商引資工作會議,進一步表明了市委、市政府聚力抓招商、謀求新跨越的態度和決心。項目是加快發展的第一抓手,招商是項目建設的第一要務。招商引資是我們突破常速、跨越發展的戰略選擇和根本出路,工業園區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為了實現跨越發展,早日邁進全省城市強區,區委、區政府決定召開工業園區發展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根據會議安排,我將2012年全區招商引資暨工業園區發展工作予以安排。

一、2011年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2011年全區共落實招商引資項目65個,完成合同引資88.7億元(占計劃任務的177%),到位資金42.22億元(占市級計劃任務的141%),省級項目到位資金24.75億元(占計劃任務的110%),利用外資1061.6萬美元,占計劃任務的212%,市對區考核指標均大幅超額完成任務,我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1年度招商引資先進縣區。其中,引進的重大項目有眾喜金陵河水泥生產線產權轉讓項目、青島啤酒15萬噸純生啤酒項目、長樂鋼鐵35萬噸熱軋鋼生產項目、江蘇興力城南商業綜合開發項目、巴黎之春住宅小區項目、西秦酒廠綜合開發項目、會展賓館項目、延長中立20萬噸甲醇汽油調制項目等。這些項目的簽約落戶,對提升我區城市功能,增強產業配套能力,產業結構調整發揮積極作用。

(二)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扎實推進,科技工業園區實現突破發展。園區是招商引資項目的聚集區,是區委、區政府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融合的重要平臺,是我區發展的希望所在。經過五年多開發建設,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科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承載功能顯著增強,投資環境不斷優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開發取得重大進展,規模效應已經顯現,產業聚集已經形成。目前已開發建設面積超過2平方公里,投入資金2.7億元,配套路網建設8公里,污水處理廠、市東供電分局園區110KV變電站及10KV送出工程、給排水工程、天然氣供汽工程等相繼建成投用。引進項目50多個,入園企業達到59戶,合同引資40多億元。中集置業投資公司創業基地項目、瑞熙鈦業公司航空級鈦合金加工項目、西安森奧生物公司基因工程藥物提純加工項目等13個投資9.3億元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天香食品、秦益濾清器、模棱機制造、華泰交通設備半掛車等一批產業化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東大街派出所、人武部、職教中心、消防隊等城市公用設施相繼建成投用,婦幼保健院、榮軍醫院、自強中專等項目正在建設,園區的城市功能日趨完善。2011年實現經營收入11.6億元,工業產值10.3億元,財稅收入4623萬元,安置勞動力3100人。園區對區域經濟貢獻開始逐步顯現,已成為我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二、招商引資、工業園區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我區招商引資工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重合同簽約輕項目落地,簽約后工作跟進不力,項目遲遲落不了地、投不了產,有的項目長期停滯;二是重年底考核輕平時落實,有的遇到上級檢查和年底考核時才予以關注,不是把工夫下在平時腳踏實地的策劃、包裝、推介和落實上;三是重領導印象輕投資客商,在招商和項目洽談活動中,不是盯著客商談,而是圍著領導轉;四是重數字輕實效,缺少“以一當十”、“以一引十”的旗艦型、帶動型大項目;五是重小我輕大局,一些部門和干部把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言行利益化、正常政策神秘化、分內工作特殊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上級決策協調的事項對自己有利的就落實,不合意的推諉扯皮,還有一些地方和一些人強買強賣、強吃惡要、強攬工程等等。這些現象和問題,冷的是客商的心,損害的是形象,貽誤的是發展大局。

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應當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工業園區開發建設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傮w來說:一是開發建設規模偏小,對區域經濟社會的貢獻率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各園區的開發建設缺乏整體、長遠規劃,管理運行體制機制不暢,園區功能發揮有限;三是園區整體的基礎設施配套還比較滯后,制約園區發展的因素較多;四是鳳翔長青工業園、金河工業園、姜譚工業園等全市其他縣區工業園區發展勢頭猛進,對我區的工業園區發展壓力進一步增大。五是區委、區政府對園區建設工作期望很大、要求很高,列為全區2012年必須抓好的“九件大事”之一。園區開發建設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各項工作到了爬坡過坎的攻堅階段。這次園區開發建設動員會就是進一步統一思想,鼓足干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凝心聚力,上下聯動,推動工業園區率先發展,為加快“六區建設”做出新貢獻。

三、2012年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發展工作的目標、思路。

(一)招商引資工作

2012年我區招商引資目標為:合同引資70億元,到位資金38億元(含省際到位資金30億元),利用外資500萬美元。按照“促兩極,壯中間、拉框架、擴總量”的思路,以園區為載體,以項目引進為抓手,以“提速趕超、轉型跨越”為目標,圍繞裝備制造、食品飲料、醫藥化工、商貿物流、新能源化工、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等主導產業,完善招商引資項目服務體系。以科技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為主要承載地,同時兼顧城區和南環路發展大型商貿、城市建設及文化產業,城北及北坡發展城市景觀、商貿住宅和休閑產業,城西發展商貿物流業和機電產品交易等產業為導向。通過開展資源大調查、項目大搜集活動,廣泛動員全區各單位和部門共同參與、聯合論證,深度挖掘我區優勢,包裝一批前景好、內容實、帶動大的項目。

(二)工業園區發展

1、科技工業園區

全年完成合同引資11億元,到位資金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企業經營收入突破13億元,財稅貢獻超過5000萬元。圍繞招大引強,搞好招商引資工作。今年,園區招商引資工作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在項目選擇上重點瞄準大項目,為大項目簽約、落地、發展備足空間,對中小項目要緊盯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做到有所引,有所不引,防止園區成為新的“棚戶區”。二是在項目落地方式上實現轉變。實行大項目獨立選址、獨立建廠,小項目進駐創業基地。園區管委會要抓緊與青島啤酒、徐建集團等大項目洽談,全年引進投資過2億元的項目2-3戶。圍繞創業基地項目,篩選一批符合園區產業規劃、發展前景好的中小項目入駐,全年引進中小項目不少于6個。為工業園區爭取無償扶持資金不少于300萬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打造項目承載的最佳平臺。將西太路繼續向東延伸2公里,完成污水處理廠進廠西路、南環路東延道路等2條支線路綠化任務,年內完成2條南北走向支線道路建設任務;啟動實施創業基地項目,努力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園區管委會要督促中集置業公司盡快完善創業基地項目規劃,4月底前完成一期標準化廠房設計評審及開工前各項手續辦理工作,5月份動工建設,年內確保完成3萬平方米廠房主體工程,完成投資1億元。搞好東擴準備工作,備足園區發展空間。園區管委會要提早做好毛退渠以東片區規劃,盡快確定東擴四址范圍,5月底完成規劃初稿,7月份完成規劃評審,9月底完成東區控制性規劃編制。東關街道要提前做好土地儲備宣傳動員工作,完善征用方案,5月底前完成毛退渠以東1400畝土地儲備及西太路東延道路用地征用工作,力爭年內啟動東區開發。爭取市委市政府出臺支持科技工業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園區管理,不斷提高園區管理水平。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在引導企業自覺接受監督管理的同時,強化服務,為企業生產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園區管委會、國土分局、財政局、工信局、發改局、金融機構等單位要從各自業務出發,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積極做好項目土地手續申報,協助企業申報流動資金貼息、技改等項目和資金。園區管委會要加強對入園企業檢查考核工作。對管理規范、效益突出、合同履約好、講誠信的企業和項目進行表彰獎勵。對消極應付管理、效益低、誠信度低的企業和項目進行通報,督促限期整改。要十分珍惜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創造的發展環境,不能只顧享受政府創造的基礎設施和有關保障服務,不講貢獻,不出效益。

部門協同,凝心聚力,共同做好園區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跨越發展,單靠一個單位、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區級各職能部門以往支持工業園區發展的優良傳統,再接再厲,群策群力,實現工業園區發展的新跨越。具體來將,2012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區水利局負責,督促、支持區自來水公司6月底前將供水管網東延至西太路盡頭,并做好供水管網東延至太公廟的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區住建局負責9月底前完成園區主干道范圍內路燈點亮和西太路路燈裝設工作;區住建局牽頭,環保分局、鎮配合,在寶豐村附近選址,以服務20萬人口、日處理5萬噸污水標準規劃,6月底前拿出污水廠建設方案;區環保分局負責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建設國家各項扶持政策、配套資金;區住建局牽頭,科技園區管委會配合,積極與市上聯系、銜接,完成園區市政設施移交管理;三是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完成科技工業園區二期東片五一東路等支線路建設及配套設施,保證一條、力爭兩條;四是區林業局負責,從綠色項目資金中配套100萬元,與2011年市政府下達的用于科技工業園區綠化的100萬元專項資金捆綁使用,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西太路2公里綠化工程;五是市東供電分局負責,完成2公里電網東延;六是東關街道辦負責,5月底前完成毛退渠以東1400畝土地收儲任務及西太路東延道路用地征用工作;七是區財政局負責,按預算列支支持科技工業園區各項費用,在核實園區2011年上繳規費總量的基礎上,合理調配資金,分批返還科技園區上年上繳的各類規費,并保證當年上繳規費即交即返,用于園區滾動發展;八是區招商局負責,為科技園區引進5戶以上企業;九是區發改局負責,從基礎設施方面支持園區發展項目1個;十是區工信局負責,積極協調落實省、市、區相關部門支持企業發展、技術改造、政策性貸款等各項優惠政策。希望各單位按照區政府文件要求,抓緊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部門支持園區發展的工作合力持續加強。

2、工業園區

隨著省上對100個重點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和管理的逐步完善,工業園有被摘牌的危險。今年工業園要以育才集團為龍頭,圍繞打造中國西部玻璃產業基地,積極從體制機制上研究探索發揮民營經濟主導作用的新路子,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聚集度。7月底前完成育才熔鑄鍛造擴建,10月底之前完成110KV變電站建設,9月底前完成中燃分公司異地重建項目。年內2-3戶有一定規模企業落戶工業園。

3、縣功工業園區

要結合關中百鎮項目建設,圍繞金陵河水泥,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工業。要高起點、高標準起步,4月底前完成縣功工業園規劃編制,開工建設縣功濱河大道,拉大工業園區發展空間;完成縣功污水處理廠及垃圾填焚燒等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確保8月底前完成規劃設計。5月底前完成1400畝土地儲備,創造項目落地條件。縣功鎮要切實做好長樂公司遷建等重大項目環境保障工作,確保10月底前基本建成長樂鋼鐵年產35萬噸鋼材項目主體工程。年內引進2-3戶有一定規模企業落戶園區發展。

4、工業園區

區工信局牽頭,區住建局、發改局、鎮配合,在城市規劃區以東至鎮范圍內約40平方公里范圍內以虢蔡路為主軸,以大企業、大項目為載體,以打造具有較大影響的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區為定位,對工業園進行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編制。同時要積極爭取、全力支持集鐵路集裝箱、保稅物流、出口加工、外貿企業、生產生活服務為一體的陸港新城建設,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以一五九處、六寨糧庫鐵路專用線為平臺,重點規劃建設石化工業園、鋼材物流工業園,同時引進軌道交通的重大項目落地。鎮要繼續做好延長中立項目建設的環境保障工作,確保10月底前20萬噸甲醇汽油項目建成投產。

四、保障措施

(一)不斷優化投資發展環境,為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建設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1、優化投資環境,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落實“三項制度”,強化“一個保障”。即:堅決落實首問負責制、全程代辦制、限時辦結制,依法保障良好的項目建設環境。注重聽取投資商對投資環境以及有關問題的反映和建議,及時受理各類投訴案件,對投訴問題做到有訴必查、有錯必究。對每一件影響項目引進和落實的問題,我們要切實予以解決,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對影響投資環境的人和事,一經查實,按照相關黨紀、政紀進行處理,讓破壞投資環境的人和單位付出應有的代價。

(二)突出重點,增強招商引資工作針對性。

一是圍繞招大引強,重點引進投資強度高、產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的“四高”項目。特別是要瞄準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重點瞄準符合我區產業發展方向的行業50強及“國”字頭企業,對接項目,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圍繞構筑四大產業集群,加強產業鏈招商,以招引符合我區產業布局和發展方向的龍頭企業為重點,形成產業集群和產業特色,不斷壯大支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重點引進裝備制造、食品飲料、醫藥化工和新能源化工,著力建設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產業鏈長、資源轉化能力強、符合環保要求和行業標準的大項目和與區域特色經濟相匹配的商貿物流旅游業等三產項目。

二是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在引進各類龍頭企業項目的同時,注重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技術,促進農業產業基地做大做優,推進農業的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現代化建設。

三是圍繞加快發展服務業,根據我區第三產業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規定,在提升商貿流通業、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借助招商引資,積極發展金融、信息、會展等新型服務業;發展現代物流、旅游、房地產等強勢服務業;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市政公用等社會產業的發展。

四是圍繞推進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趨勢,區別情況,引進企業,融通資金,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進區外企業,通過合資、合作、BT、BOT等形式,投資我區的公路、舊城區改造及城市集中供熱等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將園區作為招商引資工作主戰場。突出科技工業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項目主承載地作用,圍繞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區的目標定位做好做好科技工業園區的東擴的規劃編制和基礎設施建設。

(三)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創新項目管理運作模式。

一是加強經濟管理部門和項目承載地聯動,通過區招商局介紹項目,行業主管部門或區域具體負責項目落地實施,逐步形成招商信息和成果共享、職責與權限明確、利益與責任對等,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主動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確保項目能夠引得進、落得下、長得大。

二是落實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區政府將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集中研究解決招商引資項目在引進和實施當中遇到的急事、難事和大事,并通過聯席會議制度,分解落實各責任單位具體工作任務,確保項目能引得進、落得下、長得大。

三是創新招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進一步加強招商機構內部管理,做到企業服務無盲點。對于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區上將實行一個項目、一個聯系包抓領導、一個專職服務小組。零距離跟蹤,一抓到底。

四是嚴格監督檢查機制。區招商局要會同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和區紀委行政效能監察室,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全年督查工作的重點,采取重點督辦、分段督辦、定期督辦和不定期抽查的辦法,嚴督實查,跟蹤問效。并堅持招商引資月考核、季通報、半年小結、年終評比,及時反映各招商引資成員單位招商引資工作進展情況,督促相關單位第一時間解決存在問題,并將督查情況作為對其年終崗責考核的重要依據。

五是完善考核獎懲機制。根據市上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區招商引資考核獎勵辦法》,使其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激勵性。同時,嚴格落實招商引資年終崗責考核“一票否決制”,充分激發各成員單位招商引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不斷改進招商引資方式,提高工作質量。

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并重,擴大對外影響力。認真組織參加西洽會、西交會等國家、省、市安排的各類經貿洽談活動,精心籌備,全力推介宣傳,廣交朋友,力爭促成一批大項目在重大招商引資活動中簽約。加強與中國產業轉移促進會、投資管理公司、商會、協會等第三方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嘗試推行委托招商,不斷擴大地區影響力,提高招商成功率。

轉變招商工作方式。開展產業招商、專業招商、小分隊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親情招商,精細組織好小型招商推介會,提高招商項目的“對接率”和“成功率”。實現從粗放招商轉變為精細招商、從盲目招商轉變為目標招商、從政策招商轉變為環境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利用好扶持政策。認真研究國家、省市近期出臺的鼓勵性政策及關天經濟區、西部大開發等政策,通過開展資源調查、項目搜集,深度挖掘我區資源優勢,包裝一批前景好、內容實、帶動大的項目,做好項目對接,為大項目落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加強招商隊伍建設。通過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組織全區招商引資單位的招商人員,邀請專家學者、業務資深人士為招商人員解讀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產業發展趨勢,提高招商人員理論素質,開闊招商視野。

(五)排除一切干擾,確保已簽約項目按期建成達效。

招商引資工作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已簽約項目的順利建成、投用。否則,一切都是空話。我們今年重點抓好下列項目的落地實施。一是鎮負責,加快工作進度,保證延長中立20萬噸甲醇汽油調制中心順利建設,確保10月底建成投產;二是東關街道辦負責,保證秦安鍛造項目順利建設,力爭在今年9月建成投產;三是縣功鎮負責,做好長樂鋼鐵改擴建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項目進展順利;四是區招商局負責,做好原職教中心片區綜合開發工作,力爭在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五是虢鎮街道辦負責,做好南環路片區城南商業綜合體開發建設工作;六是加快做好中西聯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的鈦材工業園和國際鋼材交易市場建設項目、臺灣先得科技公司投資800萬美元的鈦材加工項目、鐵騎力士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鐵騎力士飼料生產項目、石羊集團投資1億元的肉雞養殖和冷鏈加工等項目的選址、合作洽談,爭取在2012年簽約實施。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發展工作,事關全局,責任重大。讓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自我加壓,全力推動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跨越發展,為早日邁入全省城市強區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