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在城市轉型動員大會講話
時間:2022-04-25 09:14:00
導語:區長在城市轉型動員大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剛才大家看的片子是為全市城市轉型破難攻堅動員大會專門拍攝的,主要揭露全市發展的亂象,其中約有60%是在轄區,也就是在我們大家的眼皮底下,在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中,在我們工作的職責范圍內。看了以后,不禁如骨梗喉,如芒刺背。今天我們召開會議,就是為了貫徹落實市里的會議精神,下達全區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大行動的動員令,希望我們大家鐵下決心,鐵腕治亂,借勢順勢,打好破難攻堅七大硬仗,全面掀起我區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熱潮。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搶抓機遇,借勢而上,下定決心破難攻堅
是的中心城區和商服大區,擁有最重要的城市商圈和居住集群,在大都市圈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中心區位和戰略地位。但作為都市圈的核心,支撐中心城市發展的能級還不強,其城市的承載力、輻射力和競爭力遠不如杭州、寧波等地的中心城區,按2010年每平方公里創造的單位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計算,分別僅是杭州下城區的13.0%和3.8%,寧波區的14.0%和6.3%,加快城市轉型顯得任重道遠又刻不容緩,我們再也不能躺在“模式”、“核心”里自吹自擂,固步自封,尤其是在我們城市擴張發展的過程中還滋生了積重難返的大難題和硬骨頭,造成中心城區發展低小散、遺留多、亂點多、包袱重,嚴重制約了城市的轉型發展,嚴重弱化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一)項目的梗阻。近來年,我區的投資率分別比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低10個、20個左右百分點,今年第一季度投資率又位居全市末位,城市能級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建設發展需求。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我們的項目工期嚴重拖后、無法實現滾動投入,目前在建的28個重點建設項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工期延期,像七都大橋工期延長了45個月,1998年開工建設的江濱路段工程改建項目至今仍處拆遷階段。究其原因:一是歷年遺留沒有理清,這次列入清理的19個項目還僅是冰山一角,像濱江商務區涉及的7個城中村有73個地塊(批次)計5101畝地被中心區征用,其中有13個地塊計1900余畝存有遺留問題。二是項目釘子沒有拔除,一些人和企業無視公眾利益,趁征地拆遷之機,漫天要價、要挾政府,嚴重阻撓工程建設和項目落地,如江濱路18、19號地塊是2004年動遷的,至今還有一家企業未完成拆遷;永川路地塊是2006年動遷的,至今還有75戶居民和6家企業未拆遷,導致安置房建設遲遲未能開工。三是部分干部畏縮懼事,不敢碰硬、不敢牽頭、不敢擔當,抓工作不一貫、不具體,善于“打報告”,疲于“就地解決”,還有個別干部為私人辦事膽大妄為,為公家辦事“生怕樹葉掉下來砸破了頭”。這些“釘子”不拔,項目就落實不了,投資率就上不去,的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二)環境的制約。城市應該是綠色、整潔、精致與和諧。但我區半城市化問題突出,低小散亂現象嚴重,究其原因是城市管理服務的不到位,造成的后果是違法者有利可乘,社會的公平正義缺失,最根本的是反映出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當前我們的城市“千瘡百孔”:如違章建筑大量存在,現存違章量已達到349萬平方米,黃龍街道、雙嶼鎮、南郊鄉、藤橋鎮等地的違章面積幾乎與合法面積等同,城郊結合部和西片個別村莊甚至到了“戶戶建違章”的驚人地步;2萬多平方米的各類圍墻充斥在各個路段,這些所謂的“文明墻”實質上是衛生死角的“遮羞布”,遮的不是丑,而是體現狹隘與無知;在中心城區和城郊遍布著大量的城中村,規劃建成區內的城中村和核心城區范圍內的城中村分別達47個和24個,分別占全市總量的58.7%和50%,這些城中村似城非城、似村非村,有些甚至成為環境臟亂差、黃賭毒的集中地帶,與城市形象格格不入;對“四小車”的視而不見、見而不管、管而不力,導致“四小車”泛濫,目前無牌人力三輪車達1萬輛左右、電動車2萬輛左右、無牌殘疾人車1000輛左右,特別是無牌人力三輪車超乎有牌車10倍以上,帶來了極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和系列治安問題。這些環境問題不痛下決心加以解決,我們的城市就談不上宜商宜居。
(三)要素的瓶頸。要素資源緊缺特別是土地資源匱乏是的自然稟賦條件,也是推進城市轉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造成土地資源瓶頸制約主要是兩大因素:一方面是人地關系矛盾的日趨緊張。我區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1畝,分別是全市、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的1/4、1/8和1/20,城鎮用地的規模已經逼原地貌極限,未利用土地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17.4%,其中可供開發的山坡地也僅占8%,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銳。另一方面是精貴土地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存量土地盤活不夠,我區還有8200畝左右的土地未清理,還有150畝左右的邊角地未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開發緩慢,已開發的地下空間不足可開發空間的10%;土地利用率和產出低下,幾大園區的產業集中度只有18%,畝產值和畝稅收分別只有253萬元和11.7萬元,個別企業拿到地后遲遲不開工,甚至待價而估,炒買炒賣,牟取暴利。兩大矛盾交織促使我們要借助任務的倒逼,行動的倒逼,去激活一批土地資源,騰出一批可用空間,增強城市轉型發展的空間承載。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十二五”期間每年投資率要達到50%以上,五年固定資產總投資要超過1900億元,今年要達到309億元,農房集聚建設要完成210萬平方米,可以說我們的改革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要求我們必須以“六城聯創”為載體,以“七大破難行動”為抓手,拔除“硬釘子”,粉碎“絆腳石”,打死“攔路虎”,通過大家扎實、艱苦、細致的工作,使難題真正破解,使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重新振奮,體現出應有的氣魄、能力和水平,我們要抓緊六個月,苦干三年,確保城市轉型發展。
二、抓緊碰硬,迎難而上,扎實推進破難攻堅
開展這次破難攻堅大行動,總的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推進轉型發展和改善民生為目的,堅持開展工程建設中的“拔釘清障”先行,力爭“工程無障礙、工程零障礙”,實行違章“六必拆”、“拆違去丑”和“四小車”整治三路并進,帶動建設用地中的土地清理、歷年遺留項目限期建設、城中村改造和農房集聚改造的“村房兩改”等三項工作落實,掃除一切阻礙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障礙,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和今年區委區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具體目標是,集中力量開展“百日行動”,通過拔除43戶拆遷釘子戶、拆除110萬平方米的典型違章建筑、整治四小車,實現治理亂點、弘揚正氣、匡邪扶正的目標;通過清理19個歷年遺留項目、8200畝左右的轉而未供土地,實現攻破難點、破解制約、挖掘潛力的目標;通過開工建設210萬平方米的村房兩改、拆除2萬米的城市圍墻等,實現鞏固重點、更新環境、美化生活的目標,到明年“五一節”前,全面完成列入這次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的各項任務。重點要打好“七大硬仗”:
(一)全力打好“拔釘清障”硬仗。“拔釘清障”是這次大行動的首要任務,要按照“統一領導、屬地為主、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的要求,形成尖刀推進的態勢。這里明確幾條:一是果敢推進。凡是阻礙民生工程建設,凡是影響重點工作落實,凡是損害公共利益,凡是破壞環境形象的各類“釘子”,各街道鄉鎮、指揮部要在4月底前抓緊梳理,列出計劃表,堅決限期依法拆除。二是抓點促面。對近期已梳理出來的4個重點地塊43戶拆遷遺留戶,大部分集中于永川路地塊,要選準對象,逐個擊破,特別是對嚴重影響道路建設、安置房建設的拆遷“疑難戶”和長期漫天要價、久拖未決的“釘子戶”,要先行予以拆除,通過對極個別無理戶的強制執行來推動大多數戶的自愿拆遷,實現“和諧拆遷”。三是有情操作。具體要求是“三組聯動、兩手齊抓”,“三組”就是成立協商談判組、行政裁決組、協助執行組三個專項工作組,“兩手”就是要堅持協商為主、執行為輔的方法,每戶至少要溝通協商5次以上,其中包案領導,特別是四套班子包案領導帶頭參與溝通協商要達到3次以上,要深入到戶、深入群眾,要做的進去、講的下去、聽的進去,對重點難點對象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靠依法行政做好被拆房屋及屋內物品的證據保全工作,每戶均要建檔建冊,備份影像數據。前段時間,南門街道拆除世貿大廈10號樓的做法就非常好,要在全區作經驗推廣。
(二)全力打好違章“六必拆”硬仗。“六必拆”的主要內容是黨員干部的違章必拆,沿河沿路的違章必拆,妨礙建設的違章必拆,存在安全隱患的違章必拆,頂風新建的違章必拆,大型典型的違章必拆。總的來說,要做到40個字,即“思想要統一、組織要周密、氛圍要鼓濃、方案要翔實、工作要細致、程序要到位、責任要落實、態勢要持續”:一是態度要堅決。“六必拆”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誰頂著不拆,無論影響力多大、社會地位多高、后臺多硬,都要在媒體上公布,并予以強制拆除。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的,還要追究相關法律和紀律責任。二是組織要周密。在組織實施強制拆除前,應擬訂現場強制拆除工作方案和預案,協調相關單位,做好停止水、電、燃氣等供應工作;工商部門應依法變更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公安部門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維持拆除現場秩序,防止發生各種突發事件。拆后及時清理垃圾、廢棄物,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綠化、硬化或其他環境美化措施,防止回潮。三是程序要到位。要依法拆違,靈活操作,做到三個“確保”:確保不因拆違造成困難群眾無房可住,確保不因拆違導致困難群眾生活無著落,確保不因工作不到位釀成惡性事件。
(三)全力打好“拆圍去丑”硬仗。這項工作全區所有街道鄉鎮都有任務在身,43個市直機關將與我們16個街道鄉鎮結對掛鉤,并將納入綠化潔化工作考評和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一方面要“拆圍”,就是要堅決拆除所謂的“文明墻”,城區范圍現有實體圍墻,除城中村、建設工地以外,原則上全部予以拆除。無特殊需要,一律不得新建實體圍墻。確實需要保留的圍墻,要嚴格進行審批,準予建通透圍墻,圍墻的通透率不得低于70%,高度控制在2.2米以內。施工實體圍墻和城中村實體圍墻,在項目建成后或城中村改造完成后要在一個月內及時拆除。沿路沿河閑置1年以上、且3個月內不能開工的待建閑置空地,必須先行“拆圍”。另一方面要“去丑”,拆圍的目的是除丑,圍墻拆了之后,潔化、綠化、美化工作要及時跟進,切實做到拆除一處、綠化一處,建設一處、見效一處,通過“拆圍去丑”實現“拆圍亮美”。
(四)全力打好土地清理硬仗。圍繞“年底前消化90%未供未用土地量,未供已用土地全部完成供地,現有供而未用土地全部完成清理”的目標,具體三項要求:一是重點推進。全區70%以上轉而未供土地落在輕工產業園區、鞋都辦、七都建設總指揮部及市工務局、城投公司,各責任單位要倒排時間表,各包案領導要專門督促研究,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做起,主動協調對接。二是分類推進。土地清理的專項方案已經梳理出8類“轉而未供”重點清理對象和7類“供而未用、用而未盡”重點清理對象,其中70%以上屬征地、拆遷等政策處理不到位、前置條件審批未完成、邊角地及周邊綠化、道路建設用地和政府收購儲備導致的未供土地,各有關單位要善于“解剖麻雀”,逐個細化工作方案,逐個明確責任,逐個消化解決。三是借力推進。就是要借投資之風、借征地之機、借拆違之勢,突破難點,特別是目前還有12家責任單位約1107畝土地清理零進度,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有效對策,破解政策、資金等各種難題,確保在5月份實現零突破。
(五)全力打好“四小車”整治硬仗。按照“整體規劃、一車一案、梯次整治、有序推進”的原則和“先易后難、分層明責、分步實施”的辦法,逐步解決“四小車”問題。一是抓機制建設。建立“四小車”整治領導小組,明確整治的組織領導機制;建立交警、運管、城管、工商、質監等部門聯動執法、屬地街道鄉鎮牽頭或配合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日常巡查和集中突擊巡查相結合的整治工作機制。二是抓源頭治理。在管理整治中要密切掌握本轄區內無牌無證“四小車”動態,積極查找源頭,特別注意掌握非法“四小車”制造窩點、銷售窩點等情報信息,堅決端窩點、抓源頭。三是抓嚴管嚴控。對城區主次干道、商業中心、行政中心、交通要道與重要場所周邊要進行嚴管嚴控,屬地單位負起職責,在這方面可以借鑒中心城區流動攤販管理“禁攤”的做法,打運動戰、殲滅戰、持久戰,做到宣傳先行、堵疏結合、導之以軌、長效監管。
(六)全力打好遺留項目建設硬仗。重點解決四類歷史遺留項目:一是前期審批項目。主要是項目前期審批久推不進,久拖不決,審批過程過長,這塊初步梳理出來的有箬笠岙安置房等8個項目,區發改局要指導項目法人深化項目前期研究包括建設方案、規模標準、拆遷安置和資金籌措等,相關職能部門要負責跟蹤催辦需要上報審批的項目,對審批環節中的遺留問題,區審管辦要牽頭提出辦理意見。二是新開工項目。主要是計劃開工的項目不能按時進場施工,或是開工即停工,這塊初步梳理出來的有西延線3號和永川路市政道路2個項目,西延線還有約100平方米土地未征用,6月底前必須進場施工;要依法做好永川路剩余23戶的拆遷工作,7月底前必須進場施工。屬地單位、相關指揮部要落實雙責任、雙考核、雙約束。三是在建續建項目。主要是建設推進緩慢,不能按正常計劃工期建成,這塊初步梳理出來的有江濱路18、19號地塊安置房等4個項目,區發改局要牽頭對這批項目遇到的諸如設計變更、概算調整、資金籌措、歷史遺留等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及時核實情況,提出辦理意見,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四是已建成未驗收移交項目。這塊初步梳理出來的有藤橋安置房等5個項目,相關部門要督促項目法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程結算、組織參加單位對項目進行初步驗收、竣工決算和聯合竣工驗收,確保項目及時驗收移交投入使用。
(七)全力打好“村房兩改”硬仗。城中村改造和農房集聚改造是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突破口和“六城聯創”的重點難點,必須緊抓不放,全力推進。今年的任務是210萬平方米,其中西部農房集聚建設39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農房集聚建設171萬平方米。一是抓緊上馬一批。要按照“能快則快、能早則早、能多則多”的要求,對條件已成熟的幾個集聚點要抓緊上馬,城中村改造4個集聚點和藤橋片第一批4個農房改造集聚建設點6月底前要全部進場施工,德政村等4個城中村改造集聚點和臨江驛頭農房集聚點年底前要確保進場施工。二是做好配套方案研究。包括下山扶貧、困難群眾、生態補償、三分三改等方面支持政策,危舊房改造相關政策與農房集聚改造的關系,農房改造集聚建設置換方案,二三產置換政策等,要抓緊研究,同步跟進。三是定崗定責定人。區舊村辦和統籌辦要做到兩天一溝通、一周一碰頭,區住建局要協調統籌上下關系,區政府分管領導要分片分區塊具體落實。各相關部門要確定專人負責農房改造工作,與有建設任務的街道、鄉鎮形成專門的例會制度,及時溝通,及時協調。涉及到相關審批手續的,區審管辦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做好服務對接,區財政局要專門牽頭指導融資工作。
三、全員發動,聚力而上,全面保障破難攻堅
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大行動,是一場與城市難點亂點整肅的硬戰,是一場破舊立新破難標異的硬戰,力量來源在民心所向,來源于公平正義,目標宗旨是為民謀取福祉。我們必須凝聚智慧和力量,鼓足精氣神,確保破難攻堅大行動取得全面勝利。
(一)制訂方案,綜合施策。具體三項要求:一是全面排摸梳理。按照《區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大行動實施意見》的要求,貫穿“固重點、攻難點、治亂點、顯亮點”主線,對各自轄區各自單位各自系統開展一次全面梳理排摸,開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破難攻堅大行動。二是明確責任計劃。每大硬仗均要建立專門的行動領導小組,均要落實工作主體和協同力量,分解細化任務,明確時間節點,按照定時定量定人的要求落實責任。三是進度亮牌上網。對七大硬仗梳理出的目標任務全部實行掛圖作戰,各項工作的責任人、時間要求、進展情況全部亮牌上網,要在干部群眾的監督之下倒逼落實。
(二)互看互學,獎罰分明。破難攻堅,能破就是本領,就是水平,考驗的是干部的能力、事業心和責任心。古人講,“國家大事,唯賞與罰。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咸懼。”我們要在大行動中大力開展互看互學互比活動,做到先進先行,“賽場挑才”,讓有功者居其位,特別是發揮好基層干部的戰斗能力。這里明確兩條:一是我們要“以結果論英雄,以成績論干部”,把干部的拔釘率、供地率、拆違率、綠化率作為今年換屆和考核的重要依據。二是嚴厲查辦干部瀆職失職不作為行為,如對未及時發現未及時報告未及時拆除的現行違章等,嚴肅追究駐片駐村和巡查人員責任。
(三)典型引路,鼓濃氛圍。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實際上是對舊的秩序的破壞和新的秩序的建立過程。我們要大力借助宣教、網絡、媒介的力量,讓城市中最臟、最丑、最亂、百姓最厭惡的行為在輿論的壓力中倒下,讓社會的正義、正氣、道德借助輿論的力量站起來。一方面強化宣傳發動,把氛圍營造起來,把基層力量發動起來,引導兩代表一委員、群眾和媒體參與十大典型違章、十大拆遷釘子戶等篩選與清障活動,形成全社會的強大輿論聲勢與壓力,成為老百姓自覺參與的全城行動;另一方面要強化典型引導,每個單位均要排出一批典型項目,每大硬仗均要樹好一批正反典型,每月排出一批,以正面典型示范,以反面典型示警,把破難攻堅行動引向深入。所有干部要帶頭不違章、帶頭制止違章、帶頭拆除違章以及帶頭勸阻親屬拆除違章。
(四)六督聯查,建章立制。具體三項要求:一是加強對接落實。各街道鄉鎮各有關部門均要主動加強上下溝通協調,加強與區七個專項小組辦公室和區重點建設保障提速服務隊的溝通協調,主動建立“一月一梳理、一事一對接、一項一落實”機制,重大事項還要實行“一周一議”。二是定期排名通報。對七大硬仗主要指標實行每月排名通報,通報不是敘事,不能只講客觀,重點剖析主觀努力和實際措施到位情況。同時,實行督查與考核、問責相結合,對完成進度滯后、落實不力的事項今年必須毫不留情、嚴肅問責。三是實行建章立制。及時總結提煉破難攻堅大行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對違章建筑、四小車整治等,必須跟上后續配套措施,及時建立長效機制,為全市的破難攻堅多出經驗、多出亮點。同時組建群眾志愿者監督隊,全面督查推進。
同志們,群策之為無不成,群力之舉無不勝。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既是市委市政府發出的強大號召,也是我區發展的必解之題、必破之題。希望我們大家真正動起來,借勢而上、破難而上、聚力而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區的“六城聯創”、“七大破難”工作定會走在的前列,必將筑成一個非常堅實的發展基礎。
- 上一篇:市政辦政府門戶網站工作通知
- 下一篇:水利作業企業財務管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