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水利暨防汛抗旱推進會講話

時間:2022-08-01 04:16:19

導語:市長在水利暨防汛抗旱推進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水利暨防汛抗旱推進會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市水利防汛抗旱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水利工作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12年水利和防汛抗旱工作任務。剛才,宋峰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報告,會議表彰了2011年度全市水利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馬市長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了《防汛抗旱工作責任書》和《打擊河道采砂目標管理責任書》,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認真分析我市水利工作面臨的形勢

2011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加快推進水利事業改革發展的1號文件,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若干措施的意見》要求,扎實工作,使全市水利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水利投入進一步加大。2011年,全市落實水利投資和完成投資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投入各類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8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4%,是建市以來投工投勞最多、增幅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

(二)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突出抓好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個,新增除澇面積3.5萬畝;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疏浚大中溝河道274條,新打和修復機井20703眼,新建大中溝橋梁422座,完成土石方2150萬方,完成82個農田小區綜合治理;4個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全面展開,建設總面積12.54萬畝,總投資6418萬元,實現糧食主產區全覆蓋;新解決22.5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在全省評比考核中我市榮獲第一名。

(三)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新建和完善65個鄉鎮、流域(區域)水利站,已全部覆蓋我市所有農業鄉鎮,村級水管員設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各縣區成立了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委員會,在涉農涉水項目資金整合、集中治理、提高規模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市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32萬畝、除澇面積19萬畝、防洪面積2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12萬畝,建設旱澇保收農田22萬畝,有效抵御了去年旱災、局部洪澇災害,為實現糧食生產"八連增"奠定了基礎。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市水利發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農田水利建設滯后。目前,全市50%以上的中小型涵閘屬病險水閘,30%的機井修建于上個世紀70-80年代,30%的橋梁存在安全問題,2818座機電排灌泵站中可以恢復利用的僅有350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比重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還不高。二是水利投入機制不完善。除了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外,市、縣兩級財政對水利工程建設投入不足,農民"一事一議"建設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不高,正常投入機制尚未形成,城市水源建設和保護缺乏投資渠道。三是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健全。中小河流、中小城鎮的防洪標準不高,農村地區疏流設施薄弱,非法采砂屢禁不止,保障防洪安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四是城鄉水務一體化的體制尚未建立。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水利專業隊伍還不能滿足日益繁重的水利建設任務和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對以上問題,我們要認真加以解決。

二、著力抓好水利改革發展的重點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水利"戰略部署,圍繞"治水保安、興水富民"八字要求,堅持人水和諧、標本兼治、統籌兼顧、改革創新的原則,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一)科學制訂水利發展規劃。水利建設,規劃先行。目前,《市"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已初步制訂,要根據全省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和"水利"戰略,進一步修訂完善。各縣區政府要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牢固樹立現代水利理念,科學確定水利發展的長遠目標、建設任務、投資規模,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推進。除做好防洪減災工程、民生水利工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水利改革發展等工作外,還要在水利信息化建設、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養護機制探索、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等方面深入研究,真正走出一條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二)全力推進水利項目建設。要按照"在建一批、規劃一批、儲備一批、滾動發展"的思路,持續實施水利項目帶動戰略。一要超前謀劃水利項目。要準確把握國家水利政策,緊緊圍繞水利項目資金投向,圍繞基礎性水利工程、資源性水利建設、民生性水利發展、公益性水利要求等重點,抓好項目前期工作,搞好待建項目準備,做好后續項目爭取工作。水利、發改、財政、國土、環保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加快工程立項、建設用地、項目環評審批和資金撥付進度,做到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資金安排相協調。要加大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超前安排項目,創新組織模式,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二要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今年,我市將深入實施"農田水利高潮年"活動。各縣區要進一步整合項目、整合資金,重點做好農田水利"三加一"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泵站更新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節水農業示范工程試點、健全基層服務組織等工作,確保取得明顯成效。三要加快推進水利骨干工程。今年,要確保完成西淝河洼地、利闞河、趙王河下段、武家河治理工程任務,爭取啟動北淝河洼地治理、芡河洼地治理工程,全力加快引淮濟亳跨區域骨干調水工程前期工作。四要切實抓好安全飲水工程。"十二五"期間,全市要解決315.69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并列入民生工程考核。目前已累計解決130.3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離完成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水利系統要制訂出年度計劃,加強督查,科學調度,確保完成工作任務。尤其是要重點解決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地區及缺水區的飲水安全問題。五要全面實施城區防洪保安工程。近年來,蒙城縣、利辛縣城區水系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三縣縣城要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制訂專項規劃,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對主城區的宋湯河、龍鳳新河、鳳尾溝、丁家坑、東城海子、亳宋河、陵西湖,要通盤規劃、綜合治理,既要防洪保安又要美化宜居。

(三)不斷加大水利建設投入。一要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省對我市水利重點項目建設的傾斜和支持,認真落實既定的各項水利政策,確保水利投入足額到位,尤其是國家安排的水利項目必須及時足額落實地方配套資金。今后,凡是國家安排資金的項目,我們都要承諾落實配套資金,其他項目也要如此。二要嚴格落實好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或從土地出讓收入總額中提取2%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用好用活水利專項資金,構建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三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繼續堅持"開門辦水利",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農村水利、城鄉供水、水利旅游、水利特色種養等領域的開發建設;要搭建水利融資平臺,鼓勵企業及民間資本參與經營性水利項目租賃承包;要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引導農民特別是種養大戶對直接受益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投工投勞。

(四)加快推進水利改革。推進水利科學發展,必須深化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難題,為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今年重點抓好三件事:一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向基層延伸,落實好公益性、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對于市區河道重點堤段,可以積極探索市場化路子,引入競爭和考核機制,選擇有相關資質和管理水平的企業,實行分段承包、專業養護。二要健全水利工程管理良性運行機制。在工程建設前,首先落實管理單位和管理人員,沒有落實管理單位、人員和維護經費的不得開工建設。三要深化管理單位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各縣區水利部門要積極主動地推進直屬單位內部改革,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全力加快水管單位發展步伐。

(五)切實加強對水利工作的領導。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尚未成立水利改革發展推進協調領導小組的縣區,要抓緊成立相應組織,及時研究解決水利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級水利部門要主動匯報,提請黨委、政府切實把水利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合力推進水利改革發展。要細化分解和落實各項水利工作任務,特別要抓好關鍵政策和重點工作的落實。二要充實技術力量。目前,全市水利系統現有中高級職稱人才147名,僅占全市水利專業總人才的7.8%,與我市水利改革發展的速度和要求相比明顯滯后。水利系統要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方式,重點引進和培養高學歷人才、高層次人才以及綜合管理、緊缺專業技術人才;要大力加強基層水利設計隊伍建設,加大基層水利職工在職教育和繼續培訓力度,將市、縣水利人才隊伍建設成效納入水利發展目標考核。三要確保四項安全。各級水利系統要認真學習市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嚴肅招投標工作紀律,加大對工程建設的監督力度,健全水利項目資金全過程監管機制,主動公開項目決策、資金撥付等重要事項,主動接受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堅決杜絕在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紀違法行為,確保水利系統"生產安全、工程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扎實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今年汛期(5~9月)我市降水量正常偏多,部分地區可能有內澇或洪澇發生。5月12日,我省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四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做好防范和應對工作。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思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有備無患,未雨綢繆,扎實開展防汛備汛工作,最大程度地減輕洪澇干旱災害損失。

(一)強化工作責任。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關鍵要強化和落實防汛抗旱工作責任制。去年以來,我市縣區黨委政府先后換屆,各級防汛責任人變動較大。各級防指都要舉辦業務培訓班,熟悉預案和指揮程序,提高防汛指揮能力。各包保責任人要深入一線查看情況,對工程安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市防汛辦、效能辦要加強督查,對工作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堅決嚴肅追究責任。

(二)全面排查隱患。在今年汛前安全大檢查中,繼續對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要檢查水利工程設施,對暴雨可能造成災害和影響的重要設施、部位、區域進行全面徹底地排查;要檢查非工程措施,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做到心中有數,逐一落實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盡快消除隱患,確保安全度汛。有三件具體事項需要落實:一是渦陽縣、蒙城縣要盡快編制完成采煤塌陷區防洪預案,督促煤礦企業編制礦井防汛預案,最大限度減輕水旱災害帶來的損失。二是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依法取締非法采砂行為。三是嚴把項目準入審核關,凡是有污水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準進入鄉鎮工業功能區,嚴格防止水污染。

(三)強化應急保障。重點是基層防汛體制、防汛物資和搶險隊伍應急保障。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基層防汛體制建設,按照上級的有關要求,設立防汛指揮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經費和辦公場所,完善相關設施,確保防災減災機制得到有效落實。要進一步完善防汛物資儲備制度,切實備足各種搶險物資器材,結合汛前安全大檢查,全面檢查各類防汛物資品種是否齊全、數量是否充足、運送是否通暢,確保應急需要時能在最短時間拿得出、用得上。要認真組織好各類搶險隊伍,加強搶險救援的訓練、演練,不斷提高處置險情、災情的能力。

(四)加強預報預警。監測預報是防汛減災的重要前提,及時、準確的監測預報可以將關口前移,為防御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氣象、防汛等部門要加強水情、雨情的監測,及時、準確作出預測預報。氣象部門要努力提高預報精度,特別是要加強小范圍、高強度的暴雨預報,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拓展信息方式,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努力擴大信息覆蓋面。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組織協同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機制,教育群眾掌握避災、救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本領,提高全民的防災避災意識。

(五)完善聯動機制。全市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加強統一領導、統一協調、統一調度,提高指揮決策水平,各成員單位要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根據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各縣區、各成員單位要堅持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與指揮部的信息溝通,及時報送防御工作信息,為防汛決策和部署提供依據。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還應加強條塊行動的協調,分清事權,進一步完善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條塊有機銜接的上下左右聯動機制,形成防汛抗旱的強大合力。

同志們,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進取,開拓創新,全面完成2012年水利和防汛抗旱工作任務,推動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