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全市環境保護會發言
時間:2022-08-05 10:49:01
導語:書記在全市環境保護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重要會議,是繼2007年之后召開的第二次全市環境保護大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省環境保護會議和全國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總結"十一五"以來全市環境保護工作,部署"十二五"和今年的環保工作任務。剛才,葛生副秘書長宣讀了表彰通報,會議對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超額完成任務的縣區、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王崧副市長代表市政府與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簽訂了"十二五"減排目標責任書,希望各地各單位按照責任書的要求,抓緊制定計劃,及時分解任務,切實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我市環保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
"十一五"以來,全市上下,尤其是環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生態保護"三者并重",主動作為,積極進取,為加快建設美好,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績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污染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十一五"末,全市化學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下降11.9%和6.4%,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減排目標,受到省政府的通報表彰。2011年,全市四項減排指標中,化學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三項指標均被省政府認可為完成;氮氧化物(N0x)減排比例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環境監管工作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間,全市共立案查處違法排污企業98家次,取締"十五小"、"新五小"企業23家,對16家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企業實施了掛牌督辦。2009年,順利完成了省環保廳對譙城區古井鎮白酒企業群的摘牌驗收工作。2010和2011年,成功處置了兩起危險廢物傾倒我市事件。2011年,對牧羊油脂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實施了掛牌督辦,徹底關停譙城區5家鉛酸蓄電池企業,取締小造紙、小煉油等"十五小"、"新五小"企業13家。
三是項目建設和資金爭取工作成效顯著。"十一五"期間,全市共審批建設項目1150個,竣工驗收大中型環保項目376個,否決不符合環境保護規劃、重污染、工藝落后項目15個;為118個項目爭取省級以上環保專項資金1.2億元,爭取項目數量和資金額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如期建成并通過驗收,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年度目標考核中,連續五年居全省前3位。2011年,全市共審批建設項目518個,否決項目23個,爭取國家和省級環保專項資金4695萬元。
四是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十一五"期間,對全市56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隱患排查,分別劃定了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建設農村供水工程256處,解決107.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45家規模化養殖企業污染治理工作;在5個鄉鎮開展垃圾焚燒爐試點工作;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4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9個,省級生態村23個。2011年,全市新建7座垃圾焚燒爐,爭取2個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資金項目,開展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試點工作。
五是環保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全面加強。"十一五"期間,我市在皖北地區率先實現縣縣均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建成2座垃圾處理廠,渦北和南部新區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市23家國控、省控企業實現了污染源自動監控,投資興建空氣自動監測站3座、水質自動監測站4座。
六是環境質量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十一五"以來,我市境內沒有發生一起因環境監管不力引發的重大污染事故和群體性事件。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空氣環境質量良好以上的天數超過350天,渦河、西淝河等主要河流水質持續改善。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城市社會生活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等環境噪聲擾民問題初步得到有效控制。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環保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地方、個別領導干部仍片面地強調發展,仍存在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重招商引資輕環保設施建設的思想傾向,集中表現為環保技術人才引進不夠、經費投入不足等。二是重大環保項目建設嚴重滯后。作為國債項目的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幾經周折,引起群眾上訪,受到省委領導批評;譙城區古井鎮污水處理廠項目按計劃應在今年6月底建成投運,但至今仍未開工建設;渦陽縣三星化工項目衛生防護距離以內的居民搬遷問題一拖再拖,再次引起國家環保部的高度關注。三是部分減排指標未能實質性完成。2011年,我市主要污染減排任務雖被省政府確認完成,但因我市城鎮化率增幅較高(增長2.2%,增幅全省第1),實際未完成工業生活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新增量減排任務,所欠的減排任務仍由我市承擔。四是農村環境污染加劇。全市文明創建"五差鄉鎮"評選揭曉,有的地方環境質量確實不高,直接影響著農民生活質量。所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充分認識當前環保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當前,環境保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較大的篇幅談環保工作,指出"我們要用行動昭告世界,中國絕不靠犧牲生態環境和人民健康來換取經濟增長,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打造經濟、文化、生態"三個強省"目標,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李斌省長在第七次全省環保大會上提出:"各級政府要嚴格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加強目標責任考核管理,建立環保工作倒逼機制"。根據省政府與我市簽訂的"十二五"減排目標責任書要求,今后幾年我市環保工作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任務重。
一是污染減排任務重。"十二五"期間,污染減排指標由"十一五"期間的2項增加為4項,減排領域擴大到農業源中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和機動車尾氣排放。"十二五"末,我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分別削減6.4%、7.9%、9.8%、3.8%。全市每年需要削減化學需氧量3500余噸、氨氮470噸、二氧化硫2300噸、氮氧化物近3000噸。而我市的實際減排能力嚴重不足,已建成的四家污水處理廠全部滿負荷運行也只能削減化學需氧量1500噸,氨氮不足200噸。
二是建設任務重。按照城鎮化率2%和GDP13%的增幅,"十二五"期間,全市必須至少建成投運25座、總處理能力3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其中,市直2家、渦陽5家、蒙城6家、利辛5家、譙城7家;2012年建成投運5座,2013年建成投運15座,2014年建成投運5座),而且必須滿足符合要求的進水量、濃度和安全運營時間,才能完成減排任務。
三是監管任務重。在2011年省環保廳季度巡查中,共抽查我市企業47家次,發現存在環境違法行為企業17家次,環境違法率高達36.2%。今年第一季度,市環保局抽查21家重點企業,有10家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環境違法率高達47.6%。
(二)差距大。
一是與省政府的目標要求差距大:省政府要求2015年底前完成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4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不低于80%,而目前我市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尚不足1%,農作物秸稈利用率不足50%。省政府要求2015年底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0%,而去年我市上報列入減排計劃的40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只有6家得到國家減排認可,若2012年全市畜禽養殖數量按3%的增長率測算,每年將新增化學需氧量1800噸、氨氮200噸,從2013年起,全市每年約300家養殖場必須建設污染物處理、貯存和綜合利用設施,才能實現目標。
二是項目審批差距大。全市5個省級開發園區的擴區規劃尚未得到省環保廳審批,導致園區產業定位不明確,影響入駐項目的環評報批;在建的江淮安馳年產15萬輛微車、渦陽三星化工年產20萬噸乙二醇等重大項目尚未落實環評審批手續;市垃圾填埋場因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尚未搬遷,省環保廳一直未予驗收,并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工程領域突出問題要求整改。
(三)考核嚴。
一是對政府和企業的考核嚴。從今年起,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環境保護綜合工作進行考核,對污染減排達不到進度要求的地區和重點污染減排單位,實施預警和掛牌督辦,約談政府主要負責人和重點污染減排單位主要負責人。
二是對企業的監管嚴。對沒有按期完成重點減排工程或重點減排設施運行不正常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暫停審批除污染治理項目外的其他項目的環評,屬于上市公司的一律不通過環保核查。
三是處罰嚴。對重點減排工程建設進度緩慢,以及城市污水處理管網建設嚴重滯后,導致污水處理廠建成后1年內實際處理水量達不到設計能力60%、3年內達不到75%的,暫緩審批該地區項目環評和建設項目用地,暫緩下達有關項目的國家和省建設資金。
(四)要求高。
一是省政府相繼下發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皖政〔2012〕21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2〕22號)、《省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等三個綱領性的文件,提出了明確而嚴格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要求。
二是省政府將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將減排工作落實和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其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三是群眾的要求高。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不再追求單一的物質享受,對環境質量的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中央、省、市關于環保工作的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這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抓緊抓好。
三、突出抓好2012年度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
(一)突出抓好污染減排。
今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為5300噸(工業和生活3500噸、農業1800噸)、氨氮470噸、二氧化硫2300噸、氮氧化物3000噸。這個任務已經分解到縣區政府和重點企業,年底前要堅決兌現。為此,必須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快環保項目建設。要加快推進垃圾發電項目,早日開工建設;要抓好已投入運行污水處理廠的監管,確保市、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四個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行;要加大老城區管網改造和排污口的截流,6月底前完成利辛縣老城區15公里生活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和驗收,完成阜蒙新河兩岸、利闞河城區段生活排污口截留工程和管網建設,完成市區老城區渦河南岸、丁家坑、柴家溝及人民東路(東關藥材街)截污工程,做到全收集、全處理;要抓好全市造紙、醫藥等中小企業的提標改造,做到能減則減,穩定達標排放;要加快推進重點環保項目建設,確保渦北、南部新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啟動建設譙城區古井鎮、蒙城縣開發區、利辛縣江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明年投運的15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啟動建設,確保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項目年底前建成投運。
二要加強機動車尾氣減排監管。市本級和利辛縣今年要建成機動車尾氣監管機構,其他縣區要成立臨時機構。要加快機動車環保檢測線建設步伐,出臺《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全面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做好機動車尾氣環保定期檢測和機動車氮氧化物減排核查核算工作。公安部門要做好機動車登記、報廢管理工作,從今年起禁止外地"黃標車"轉入上牌;到2013年實現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全覆蓋;2014年對"黃標車"實行限行制度;2015年全面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的各類黃標車。年底前,強制報廢達到使用年限的10313輛機動車,確保完成全市機動車氮氧化物總量減排任務。
三要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和窯場減排。要制定并實施"十二五"期間全市生產工藝落后生產線的關閉淘汰規劃,加大磚瓦窯廠、小鍋爐、小化工、小造紙的關停淘汰力度。市經委、市國土資源局要做好2011年度全市193家磚瓦窯廠等關閉企業的后續工作,協助環保部門做好相關減排核算臺賬資料,完成相應的減排任務。
四要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減排。今年10月底之前,全市要確保建成125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設施,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2015年底前,解決好1300家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工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0%。
(二)突出抓好環境準入。
一要加強招商引資項目的環境預審,有選擇地引進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好的建設項目,特別是符合資源、環境稟賦的中藥制造項目、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二要加快園區擴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今年6月底前務必完成。要鼓勵鄉鎮工業功能區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明確鄉鎮工業功能區產業定位和污染防治措施,從源頭上預防污染和生態破壞。今后,所有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都應集中在工業園區或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三要加強在建項目的環境監管,按照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建設治污設施。對項目"三同時"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存在威脅飲用水源、噪聲擾民、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未搬遷等問題的,一律不予批準試生產和通過驗收,并限期整改。今年,要重點解決好市垃圾填埋場、渦陽三星化工、利辛縣垃圾填埋場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問題。
(三)突出抓好服務監管。
一要做好對企業的技術引導,積極幫助企業科學論證污染治理方案,設法為企業爭取各項治污資金,支持幫助企業做好環保工作。二要堅持環境監管分級負責制,加大對存在污染隱患企業的督查力度,嚴格落實"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制。三要加大對重點區域、敏感行業、熱點環境問題的檢查深度和監管力度,加強治理超標排放、偷排及擅自停運污染防治設施等突出環境違法行為。四要抓緊建立新建項目環境風險評估制度,落實環境隱患定期排查制度,完善環境預警體系,切實保障全市環境安全。
(四)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
一要落實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圍繞規劃確定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加快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力爭"十二五"末水質明顯改善。特別強調的是,要加大對國家環保資金項目建設的監管力度,確保按期建成并發揮作用,決不允許出任何問題。二要建立境內主要河流枯水期和汛期污染聯防機制,強化重點時段水質監測分析,完善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預案。三要加強自動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做好水質自動站和空氣自動站維護工作,充分發揮自動監測網絡體系污染預警作用。
(五)突出抓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一要扎實做好飲用水源地保護,嚴格劃定保護區,設立警示標志,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二要加大生態示范創建力度,蒙城、利辛要啟動生態縣建設工作,確保2015年通過驗收。各縣區要在市級生態村鎮的基礎上,每年爭創1個省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村,申報1個國家級生態村鎮。市縣兩級政府均要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生態村鎮獎勵10萬元,專項用于鞏固提高生態創建成果所需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支出。三要積極爭取并認真實施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問題村"項目。要緊盯國家政策動向,把握機遇,努力爭取國家和省資金支持,打造整治的亮點工程。蒙城、利辛要加快連片整治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完成建設任務并申請驗收。同時,要積極做好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處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確保"十二五"末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4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不低于80%。
(六)突出抓好環保專項行動。
今年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的第10個年頭。3月20日,國家環保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召開了2012年全國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梁衛國副省長在分會場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加快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積極開展好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一要全面整治重點行業重金屬排放企業環境污染問題。要嚴格落實環保部"六個一律"、"兩個否決"措施,深入開展重金屬排放企業排查,嚴厲打擊違法上馬的重金屬排放企業;要繼續鞏固鉛蓄電池行業整治成果,加快淘汰鉛蓄電池落后產能。二要認真開展危險廢棄物專項整治。重點排查涉危廢物企業和大中型醫院醫療固廢處置情況,進一步規范危廢的堆放和處置。三要繼續加大市控以上企業和污染減排重點企業監管力度。要結合全市污染減排重點工作,做好中藥飲片和白酒企業污水集中處理處置工作,努力改善全市環境質量。
四、切實加強對環保工作的領導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把環境保護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要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標體系,納入各級政府及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內容;要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將環境保護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逐步增加;要健全環境保護統一監管、協調合作的工作機制,統籌做好環境保護的規劃區劃、資金投入、執法監督和信息等工作;要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員。
二要加強能力建設。要加快環境監察、環境監測機構的標準化建設進度,提高環境監管能力。要加強環保機構隊伍建設,按照國家中部地區二級標準要求,全面推進環境監測、監察、輻射監管等環境保護能力標準化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省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設立環保派出機構;要切實抓好環保執法教育和培訓,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建設一支"思想好、作風正、懂業務、會管理、善工作"的環保執法隊伍,特別要強化責任意識的教育。
三要強化部門協作。環保部門要充分發揮參謀協調職能,切實做好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工作,把減排指標和項目推進計劃分解到各級、各有關部門;財政部門每年要安排污染減排目標管理考核專項資金和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設施建設補助資金,支持環保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業部門要加強對科學施用化肥、農藥和農膜的指導和引導,落實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措施;建設部門要加強城鄉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安部門要牽頭做好機動車輛的強制報廢工作,配合做好黃標車淘汰和機動車尾氣減排工作;統計部門要按照污染減排的工作要求,及時提供相關統計數據;輿論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環境意識,倡導低碳生活和綠色消費方式,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引導和支持公眾及社會組織開展環保活動。發展改革、經委、商務、交通運輸、安全監管等部門要切實抓好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形成環保工作合力,共同推進環境事業發展。
四要嚴格考核問責。市政府將制定《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從今年起,對各縣區政府環境保護綜合工作進行考核。市環保局、市監察局、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強督查調度。對未完成全年污染減排任務、沒有按期完成重點減排工程、重點減排設施運行不正常、重點減排工程建設進度緩慢、轄區內排污單位引發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2起以上較大突發環境事件而被上級掛牌督辦或實施區域限批的,市政府除約談縣區政府和重點污染減排單位主要負責人外,當地政府還要向市政府作出書面檢查,實行"一票否決"。特別強調的是,既要嚴格要求企業,又要嚴格要求環保部門的執法人員,加強對環保執法人員的思想政治建設,確保履行職責、監管到位。今后,凡是重大的環保案件,一律要追究事件背后的失職瀆職責任,下一步這將作為紀檢和檢察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來跟蹤。
同志們,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全面完成環保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上一篇:共青團十八大活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加強和推進縣區科技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