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發言
時間:2022-11-18 03:11:43
導語:局長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座談會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認真落實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座談會議和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部署今年應急管理工作任務。今天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余建國主任蒞會指導,并親自為我們解讀了《省關于進一步加強高危行業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規定(暫行)》,天河煤礦謝慶梅礦長為我們推介了該礦應急救援工作情況,市吉州氣體公司鎢丁根總經理和天河煤礦工程師李文泰副總分別為我們講解了危化企業和礦山企業應急預案編制的方法。講得很詳細很具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天河煤礦謝慶梅介紹該礦救護隊的經驗和做法。尤其是余主任的解讀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是我們很好的學習機會,深受啟發,對我們進一步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對余主任對我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小功同志還傳達了全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座談會議精神和其它市縣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下面,我再講兩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一)要從黨和政府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將“安全發展”作為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把“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安排部署,國務院安委辦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2011年,國務院又印發了《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再一次提出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和基地建設,完善應急救援機制和基礎條件,加強預案管理和應急演練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接連召開了視頻宣貫會議和工作座談會,宣傳貫徹國務院文件精神。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10]32號),要求建設更加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突出抓好礦山、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救援基地在提升專業應急救援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高危行業生產企業要建立專職或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沒有建立的要與專業隊伍簽訂救援協議。同時把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內容納入《省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
(二)要從社會經濟發展中看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緊迫性。目前,各類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企業急需加快轉型升級,這就勢必給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帶來新問題、新壓力和新挑戰。在生產領域,一是生產安全事故仍然較多,治大隱患、防大事故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二是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薄弱,大部分小礦山、小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還沒有真正落實,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工藝、裝備落后,從業人員素質和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應急能力較差,基礎資料不全,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三是全市上下進位趕超、加速發展的局面既給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力,也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隨著沿海發達地區化工企業不斷向我市進行產業轉移,氟化工、氯堿化工以及農藥中間體、醫藥中間體企業增長迅速,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壓力不斷增大,這些情況都是應急管理和救援工作面臨的新任務。近年來,我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在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走上正軌,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對照目標和任務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更需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二、突出重點,扎實做好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的各項工作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要以機構建設、能力建設、應急平臺建設、應急隊伍建設和預案備案管理為重點,逐步建立和完善體系、健全機制、鞏固基礎,全面提升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行政執行力。一要抓緊抓好各縣(市、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人員、辦公場地、辦公設備、交通工具及經費的落實。要努力爭取增加編制,抓緊人員調整到位。同時,還要推動其它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生產應急機構和鄉鎮安全生產應急機構的建設。二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值守工作,及時處理各類接報信息,對各類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做到準確接報、快速響應、快速處置。市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承擔著全局的安全生產應急值守工作,步入了正常軌道,效果較好。三要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和協調聯動。最近省局印發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聯席會議制度》(贛安辦字[2012]16號),市局和各縣(市、區)要根據實際情況,也要建立相關制度。四要整合各部門管理的應急資源,在體制不變、隸屬關系不變、資金渠道不變的前提下,建立統一調動利用各類應急資源的工作機制,發揮整體功能,提高協調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
(二)努力提高應急預案管理效果。一是要提高應急預案質量。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應急預案,要從車間不安全因素和崗位危險性的調查分析著手,使應急預案制定過程成為安全隱患排查的過程。各縣(市、區)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要增強可操作性,克服過于原則的現象。要根據《省關于進一步加強高危行業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規定(暫行)》(贛安監管應急字[2012]63號)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等作為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應急預案評審、備案,提高應急預案的質量。沒有通過評審、備案的不得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這一條要作為一個鐵的紀律來執行。二是要積極開展預防性應急管理檢查。各應急救援隊伍要按照“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范”的原則,幫助企業搞好應急管理工作,圍繞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重大危險源監測監控、應急物資準備及裝備保障措施、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等方面開展檢查工作。三是要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各縣(市、區)要定期組織高危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應急演練和專項應急演練,尤其要針對本轄區、本部門、本企業單位生產安全事故特點,及時組織應急演練。四是要及時抓好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并按照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三)努力提高處置事故應急救援的能力。重點抓好非煤礦山和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和骨干隊伍建設。一是要推進市級礦山和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兩個基地”和“兩個隊伍體系”建設。“兩個基地”即依托省天河煤礦救護隊組建市非煤礦山救援基地,依托新干縣化工園區公安消防大隊組建市危險化學品救援基地。“兩個隊伍體系”即“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體系。二是要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要指導、督促高危行業企業,尤其是重點企業、大中型企業依法建立專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其它企業要建立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并與市專職救援機構簽訂應急救援協議。
(四)努力提高應急救援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加快市、縣兩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建設。通過應急平臺建設實現各類應急資源、應急預案、應急管理及救援專家、應急隊伍、事故典型案例、重大危險源等數據庫的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的效能。二是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裝備、物資儲備建設。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逐步配備處置重特大復雜事故的專業設備,尤其是大型、特種裝備,提高整體裝備水平。同時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裝備物資儲備,健全調運機制,增強應急裝備物資保障能力。
(五)努力夯實應急管理基礎工作。一是要加強安全生產專職救援隊伍、應急平臺、應急裝備和專職救援隊伍面向社會服務收費管理等。二是要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宣教培訓。要將應急管理培訓納入安全培訓計劃,分層次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培訓。三是要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工作。依法推進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不按法律法規規定編制預案、開展演練、儲備物資的企業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對由此導致事故擴大的要嚴肅追究法律責任。
同志們,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要以對黨、對人民、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做好安全發展的忠誠衛士,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振奮精神、真抓實干,扎實有效地推進我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為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 上一篇:副市長在公路工作會發言
- 下一篇:局長在安全生產暨表彰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