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委會機關干部大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14 11:21:00

導語:在管委會機關干部大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管委會機關干部大會上的講話

管委會機關干部大會上講話

當前,我們的中心工作是保持共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干部素質,進一步增強基層干部的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基層干部的執政水平。下面,我結合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就領導干部如何提高素質,領導干部如何處理好上下左右關系,如何加強機關工作作風建設這三方面的問題談幾點意見:

一、領導干部要不斷增加自己的“長、寬、高”

從所周知,要計算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必須先量出他的長、寬、高,然后三要素相乘得出乘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道理是一脈相承的,領導者素質的高低,同樣可以用“長、寬、高”立體三要素來衡量。要當一個好的領導,就要在“長、寬、高”這三個方面增加其度量。

領導者的“長”,是指領導者應學有所長。當官要”當”有水平,升官更要“升”出水平。“長”和“短”是相對而言的,用哲學術語來說是辯證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此一時此一地是“長”,在彼一時彼一地就可能是“短”,在低一個層次為官時可能是“長”,但到高一層次就可能變為“短”。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許多新知識、新技術、新經驗層出不窮,我們不熟悉、不懂得的東西越來越多。面對當今知識浪潮強大的沖擊,如何化短為長?學習是最好的出路,要承認自己的不足,實實在在的學習,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掌握新本領。領導干部除了要熟悉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加強理論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并盡可能地多學一些現代管理的技能、領導科學知識,只有學習并掌握更多的技能,作決策時才能從戰略的高度進行思維,想問題時才能胸有成竹,面對復雜局面才能運籌帷幄,處理突發事件才能從容不迫。

領導的“寬”,是指領導者應有寬廣的胸懷,要有宰相的肚量,要有大將的風度,能容人、容言、容才、容過。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要嚴于律己、寬厚待人,善于團結眾人,善于啟迪民智,尤其要善于團結與自己意見不一致,對自己有成見的人一道工作。要虛懷若谷、豁達大度,不能以個人的好惡定是非,以一己恩怨分親疏,一切應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真正做到“肚量非常寬闊,胸襟非常寬廣”。

領導的“高”,是指領導者的思想境界、價值水準和道德品質要高。要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滿腔熱情地為群眾排憂解難,扎扎實實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要自覺地按照“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要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強化廉潔從政意識,增強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抵制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能力,要以自己的“高風亮節”去教育群眾,要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影響群眾,自覺做到勤不言苦、公而忘私、求真務實、知難而進,做群眾的表率。

領導者的“長、寬、高”立體三要素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缺一不可,“長”是基礎,“寬”是前提,“高”是關鍵,其中任何一項為零,其乘積都為零。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優秀的領導者、杰出的領導者,必須三者兼備,并不斷增加自己的“長、寬、高”。

二、領導干部要正確處理好上下左右的關系

(一)正副職之間要協調互動

領導班子團結協調是班子成員的共同愿望,也是共同的責任,需要各個成員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正副職之間的和諧互動。正副職之間要協調互動,就要做好“四互”。

⒈互信——正副職團結協調的“粘合劑”。

在一個班子里,如果正副職是互相信任的,大家處事處人就都容易,即使相互之間有什么誤解,也可以包涵,一笑泯之;如果正副職之間信任程度不高,班子成員就很容易相互猜忌,難以團結協作。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可見,誠實可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正副職合作共事的基礎。正副職都要培養和堅持以誠待人、以德取信的良好習慣,相互間要開誠布公、精誠合作。不打小算盤,不搞小動作,做到可信、可親。要真正在思想上坦誠相待,消除戒備心理,實現同舟共濟。在感情上充分尊重、相互理解,實現情感認同。在工作上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實現風雨同舟。這樣才會產生巨大的誠信效益,即:“你放心,我安心;你安心,我放心。”

⒉互諒——正副職團結協調的“潤滑劑”。

班子產生內耗的原因,從實踐上看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角色上的差異性。正副職由于分工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常常不一樣。如果只相信自己不理解別人,各執一端、自以為是、甚至互相拆臺,那就容易形成內耗;二是責任上的差異性。正職負重要責任,副職負次要責任。因此,正職很自然地想到要以自己為中心,希望副職積極配合,如果副職配合不積極,就會認為副職不支持自己的工作,而副職往往重視自己的“責任田”,如果認為正職對自己的“責任田”不重視,就難以對正職做到“傾囊相助”;三是方法上的差異性。正副職在實踐中養成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注重理性,有的偏重于感性,有的擅長表揚鼓勵,有的著重于批評鞭策,有的善于客觀指導,有的則重視具體操作等。這些本來可以互補的東西,一旦彼此不愿適應,就會變得互相掣肘;四是作風上的差異性。在正副職中,有的講究實際、不太注重形式,有的要求嚴格、雷厲風行,有的比較寬容、提倡自覺,有的比較坦率、直來直去,有的比較含蓄、只說三分話等。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正副職之間工作作風差異太大,彼此之間就會產生矛盾。因此,正副職都要善于換位思考,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容忍。各先敬一分、互相體諒、互相支持,各先讓一分,共同營造和諧共進的良好氛圍。

⒊互補——正副職團結協調的“營養劑”。

客觀上講,正副職由于學識水平、知識結構、性格情趣,氣質談吐、人生經歷、實踐經驗等方面的差別,討論和處理同一問題時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往往是有的展所長,有的顯所短。個體的差異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如果不能實現年齡互補、知識互補、經驗互補、性格互補、氣質互補,就很難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聚集產生合力。因此,正職不可持權傲物,憑權力控制決定一切,無視副職的地位,而要真正把副職當作“左膀右臂”,不可傲才,藐視副職的能耐,而要善于集思廣益,充分借助副職的智慧和才能干好工作。要有群體意識,“不可落寡”,要重視“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功效,與副職同船共渡。對副職面言,要充分發揮好參謀助手的作用,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體現自身的價值,做到在決策上積極獻策進言,為正職的思考謀劃作有益補充;在工作上積極補位搭臺,為正職分擔任務和責任。副職要敢于、勇于承擔正職不愿干、不便干、不能干的事務,為正職分憂解難,讓正職從“纏人”的事務中脫身而出,把精力放在對大局的把握和控制上,從而實現彼此間的相輔相成。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⒋互贏——正副職團結協調的“助燃劑”。

在一個班子中,正副職既有共同的整體利益,也有個人的局面利益,處理好了往往是一榮俱榮,處理不好則會一損俱損。正副職唯有在共同的事業追求中團結一致,在各自的價值取向中協調一致,才能實現雙贏、全贏。對正職而言,個人的提升和進步要以副職的提升和進步為前提,全力支持副職的工作,充分肯定副職在工作中的貢獻,以甘為人梯的精神為副職的進步捕橋搭路。從實踐上看,副職功高未必就震主,一般來說,一個成功的正職不必擔憂或多慮副職對自身地位的威脅,而是你升我也升,相得益彰。對副職來講,促成正職的成功,是個人成功的基礎。因此,副職要勤于搭臺,勤勤懇懇地為正職服務,樂于捧場,真心誠意地為正職喝彩,樂于奉獻,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總之,正副職的個人價值觀和整體利益觀都必須以推動班子整體利益的取得為基礎。

(二)副職之間要和諧相處

在一個領導班子內部,副職處在一個十分特殊的位置上: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即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既做“主攻手”又當“助攻手”。副職要有所作為,不但要處理好與正職及下級的關系,還要恰如其分地處理好與同級之間的關系,增強彼此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做好“尊重與溝通、競爭與支持、相輔與合作”十五個字是副職之間正確處理同級關系,更好地促進工作的關鍵所在。

⒈尊重與溝通

在領導班子內部,各副職之間雖然在排名上有先后之分,但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因此,對同級要充分相信、尊重對方、休諒對方的感受,維護對方的形象。對其他副職分管的工作,原則上不插手、不干涉,辦事要注意不越位、不越權,不要輕易評價其他副職所分管的工作。當同級之間出現對問題的看法不一致的情況時,要抱著學習的態度,進行換位思考,善于求同存異,不要老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比,相互詆毀,互不服氣。年輕副職要多向年長副職請教,不能認為自己學歷高、能力強、前途廣而不接受年長者的指點;年長者應虛懷若谷,不能動輒以老資歷來“擠”年輕副職,不能動輒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長”之類的言語來“壓”年輕的副職。副職之間要加強溝通,以利于共同事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分管副職對自己分管領域的情況掌握得更準確,但在有些具體工作上,分管副職由于信息超載,或者受思想感情的左右,可能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難以下決心。這時,同級副職應主動向分管副職獻計獻策,使之撥開迷霧、清醒處理。這樣做,即有利于副職之間增進感情、增強團結,也有利于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增強整個班子的領導能力、戰斗能力。

⒉競爭與支持

副職都是班子的重要成員,彼此之間既是自然的合作者,又是潛在的競爭者,大家誰都不甘落后,都希望自己分管的工作更出色,這是正常的,也是整個領導班子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源泉。但副職間的競爭應當是方向一致、目標一致基礎上的競爭,競爭的落腳點應放在“爭邊、爭繁、爭難、爭險”上。所謂“爭邊”,就是一些雖然處于邊緣地帶,但是工作起來很復雜,做好了不顯功,做不好過失卻很大,處在交叉性邊緣地帶的工作,副職對此應該爭抓爭做,不要踢皮求;所謂“爭繁”,就是對那些容易束縛一把手復雜的事務性工作,副職應主動承攬過來,以便一把手集中精力謀全局、抓大事;所謂“爭難”,就是副職要敢于做棘手的工作,敢于挺身而出,在風口浪尖上拼搏;所謂爭險,就是一些偶然的突發事件發生,出現險情時,副職應不講分工,不計個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

副職雖然都有明確分工,但副職之間要相互支持。各位副職具體分管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工作,但是當遇到緊急工作時,即使不在自己分管的范疇內,也要積極協助其他副職工作。對于交叉性工作,要積極主動,善于協調,認真配合;在其他副職出現工作失誤時,要及時幫助糾正,不能隔岸觀火,甚至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副職之間只有真正做到了權力不爭、責任不推、困難不讓、有功不居、有過不諉,彼此之間的關系才會更加密切、融洽,才能真正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共同增進班子團結,共同推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⒊相輔與合作

副職之間應相互輔助。工作中,當其任何副職遇到難題時,決不能袖手旁觀,而要積極幫其分析情況,優化方案,但要注意不越位不攬權,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要把握好時機和方法,避免產生負效應;當其他副職出現失誤或差錯時,應主動,默契配合,在完成與其他副職分管的工作有緊密聯系的工作時,要主動征求對方意見,爭取對方的配合;當自己分管的工作與全局工作存在沖突時,要以全局的利益為重,主動讓步,先共同完成緊急的和有利于提升整體形象的事宜。

副職之間還要加強合作。由于分管工作不同,副職之間在工作上有時會出現矛盾,這時,副職不僅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而且還要努力保持各方面的協調一致、配合默契,主動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的,以保證全局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當交叉性的工作出現失誤時,主動攬過,承擔責任,多做自我批評。副職之間只有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才能不斷加深友誼,增進團結,增強整個班子的凝聚力。

三、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關鍵要抓好“十治”

作風建設問題是黨的三大建設問題之一,事關黨的生死存亡。要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就要抓好“十治”。

⒈治懶。懶是懶惰,身子發懶,消極怠工,進而精神松懈,工作懶散,行動散漫,無精打采,不思進取。在實際工作中,習慣于單憑老方式老辦法想問題,習慣于憑主觀意志去辦事,工作毫無主動性和創造性。所謂解放思想,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就只能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擺設,其結果必然是誤事誤時、誤人誤己。懶是黨的作風建設的大敵,所以必須要治懶。治懶首先要從思想上開刀,切實解決懶于學習、懶于思考、懶于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的問題,樹立學習深鉆細研,工作腳踏實地,解決問題實事求是的作風;其次要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頑疾,樹立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勤于思考、敢于創新的良好風氣,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開展工作。

⒉治空。空的本質是空想、空談,空話連篇,在做人上空口說白話,在工作上空喊口號,在改革上擺空架子,在調查研究上坐而論道,在作風上玩“空手道”,喜歡“空”是一種危險的趨向。空表現在政治生活中,必然是官僚主義;表現在思想方法上,必須是主觀主義;表現在工作實際中,必然是本本主義;表現在處理問題上必然是形式主義。所以,要治空就必須實事求是、實話實說,為人實實在在,工作苦干實干,改革注重實效,調研真情實據,作風實打實硬碰硬。

⒊治浮。浮的本質是“官本位意識濃厚”,工作漂浮圖虛名,瞞上欺下瞎指揮,把群眾的利益拋之于腦后。浮的表現有:成天停留在聽匯報、看材料、要數字、催報表上,滿足于當“收發員、留聲機”,說話辦事豪言壯語一串一串,官話一套一套,當面拍胸脯,事后拍屁股,表面上忙忙碌碌抓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實際上這些工程都是拴在羊角上的鮮嫩青草——政治商標,群眾看得見卻得不到實惠。從而形成了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落實講話的怪圈。下基層不沉到底,不愿多調查,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即使偶爾沉下去,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達不到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的目的。于是出現了經濟條件改善了,農民生活富裕了,干群關系反而緊張了的怪現象。社會上流傳的“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從某一個方面講,這就是群眾對飄浮這種現象不滿的反映。

浮風不止,作風則難正。根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要在治浮上下功夫。當務之急就是要杜絕形式主義的誘惑,鏟除照抄照搬,做表面文章的土壤,想群眾之所想,幫群眾之所需。為此,應下決心,精簡會議和文件,改講會風和文風,減少應酬和接待,把工作重點和主要精力用在抓基層、抓效益、抓落實,促發展上,使黨的優良傳統在群眾中扎根。

⒋治拖。由拖引發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主要表現在:打官腔的人多了,高效廉潔、熱情為群眾辦事的人少了;拖拖拉拉、雁過撥毛、難為群眾的現象多了,關心群眾疾苦和安危冷暖的少了;吃喝玩樂,應酬接待的多了,扎扎實實為民干實事的少了。群眾對官僚主義是深惡痛絕:“人人都會踢皮球,踢來踢去幾時休?問完城隍問土地,此事還得再研究”。治拖的關鍵就是要治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不講效率、不講成本、不負責任的工作作風,樹立時間和工作效率就是生命的思想,營造一種深入實際,獨立思考,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工作氛圍,對工作不推諉、不怠慢、不擺架子,對問題不推、不拒、不壓,唯有如此,才能把官僚主義掃地出門,樹立黨政機關廉潔高效的形象。

⒌治驕。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別人,就會霸氣十足、獨斷專行,不可一世,擺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姿態,這種行為是愚蠢和有害的。治驕就是要反對獨斷專行、驕傲自滿的習氣,在班子內部充分發揚民主,嚴格落實黨內“四個服從”原則,使專橫跋扈、獨斷專行的霸氣、傲氣和強權作風在黨內失去市場,把“三個不允許”落到實處,要著力發揮班子的整體效能,討論問題要廣泛聽取,詳思慮,采眾長,決策問題不搞“一言堂”式的一錘定音和越權越位式的個人說了算,要講究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風民主,多謀善斷,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做到干事不攬權,辦事不爭權,處事不攬權,杜絕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使權力失去約束的現象。

⒍治軟。軟的主要表現是工作軟弱無力、紀律渙散、內耗嚴重,不能形成統一意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削弱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具體表現為:耳朵軟,沒有主見;骨頭軟,沒有氣節;對改革等待觀望,對錯誤不敢批評,大事不做主,難事躲著走,露頭露臉的事爭著干,得罪人的棘手事不出面。班子建設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軟弱無力,往往是工作粗,常刮一陣風;制度松,常刮轉向風;措施松,常刮回頭風。

要治軟,首先要建立健全,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堅持講黨性、講原則、講政策、講真話,嚴格依法辦事,維護集中統一。其次要敢于堅持原則,敢于頂風破網,敢于拍板負責,避免不負責任的“點頭”、“搖頭”都沒有風險的現象出現,杜絕干擾政策,盲目贊成,背離精神,違反程序的問題發生,努力營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讓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⒎治散。散的主要表現就是自由主義。在班子內部勾心斗角、相互攻擊、搞無原則糾紛者有之;為達到個人的目的,不擇手段、鋌而走險、謀官害民有之;不敢堅持原則,政治觀念淡薄,當面不說、背后亂說,開會不說、會后亂說者有之;工作中消極懈怠,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不琢磨事專琢磨人者有之;隨意泄露黨和國家機密,為腐敗分子通風報信,說情開脫,袒護包庇者有之;長期不學習,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差者有之;對持反對意見或認為不是自己圈里的人進行打擊報復者有之;對錯誤傾向放任自流、明哲保身者有之;凡事睜只眼閉只眼,該說不說,該管不管者有之;不敢開展批評,怕得罪人丟選票者有之;當面不吭聲,背后亂告狀者有之、、、、、、這些自由行為如果不及時糾正,不僅會影響干部素質的提高,而且還會敗壞黨的形象和聲譽,窒息黨的生機和活力。

治散一方面要強化黨內紀律觀念,法制觀念,健全規章制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在邪氣面前是非分明、仗儀執言,不趨炎附勢,不當糊涂官、太平官。另一方面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言行一致。在個人名利面前寵辱不驚,自強不息,不投機鉆營,不爭功諉過;在失誤過錯面前,襟懷坦蕩,敢作敢當,不文過飾非、不嫁禍他人,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從政、勤勤懇懇為民,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準則,以作風正派、處事公道、群眾滿意為基本要求,以公而忘私,為政清廉的奉獻精神取信于民。

⒏治貪。治腐要從治貪做起,治貪要從倡廉做起。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人關、吃喝關、人情關,解決好參加革命是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的問題,自覺抵制各種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要把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作為鏟除腐敗土壤,清除體內垃圾的先決條件,克服在少數領導干部思想上存在的“年齡過杠,職務到頭;前半生為名,后半生為利;年輕的升官,年老的發財”這種“官本位”的錯誤趨向、“錢本位”的錯誤思想。用典型案例教育人抵制腐敗,用廉政制度管理人不能腐敗,用監督檢查促使人不敢腐敗,使權力運行于有效的監督之下。要克服“老虎好打鼠難捉”的思想,既要著眼于防范,又要致力于治理,對大案、要案決不手軟,堅決查處。對小貪要建立預警機制,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以此推動黨風廉政建設的根本好轉。

⒐治奢。奢的本質是過分的奢念、奢求、奢望、奢華、奢侈,忘掉了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和作風,講排場,比氣派,公款吃喝,巧立名目高消費,花公家的錢如流水。這樣下去,思想上就會被腐蝕,政治上就會蛻變,組織上就會瓦解,戰斗力就會被削弱甚至于喪失殆盡。治奢,寧未雨而先綢繆。最重要的克服貪圖安逸,追求享樂的思想,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經得住考驗、耐得住寂寞、頂得住誘惑、守得往節操,要深刻認識金錢有價,官位無價的道理,增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我約束力,樹立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良好風尚。

⒑治滑。滑的主要表現是:見風使舵,隨風轉向,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拉關系、走后門,樊高技,搞賄選,跑官、要官、買官。治滑就是要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積極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交流輪崗等制度,變物湯止沸為釜底抽薪,用好的制度選作風好的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選什么人、用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關系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問題。只有用好的作風選人,克服當前選拔干部中存在的以文憑代替水平,以工作代替學習,以專業知識代替基本理論,以所謂的能人標準代替德才兼備的錯誤觀念,才能真正選出作風好的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