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三級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創新理念統籌發展狠抓落實
時間:2022-06-15 06:31:00
導語:在全縣農業農村工作三級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創新理念統籌發展狠抓落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三級干部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和省、市委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剛才,縣委成書記作了題為《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近幾年來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當前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圍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對全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楊副縣長代表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鄉鎮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下面,我就貫徹本次會議和成書記講話精神講三點意見。
一、今年全縣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
今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全縣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月,實現生產總值萬元,同比增長,剔除“兩路”因素,生產總值達到萬元,同比增長。其中,一產增長;二產增長;三產增長。
(一)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萬元,同比增長。第一,春耕備耕工作力度較大,做到了工作早計劃、任務早安排、措施早落實。截至月底,全縣已就位“兩雜”良種萬斤,其中,水稻良種萬斤,到農戶萬斤,玉米良種萬斤,到農戶萬斤;就位化肥噸,到農戶噸;就位農膜噸,到農戶噸;就位農藥噸,到農戶噸。完成水稻育秧萬畝、玉米育秧萬畝、紅苕育秧萬畝,完成玉米點播萬畝、水稻栽插萬畝、大豆點播萬畝、花生點播萬畝。第二,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一是加強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去冬今春完成各類水利工程件,解決了人的飲水困難;二是加大了“兩雜”良種推廣力度,狠抓了配套農業增產技術措施的落實;三是繼續培育發展特色農產業,基本落實了農業綜合開發示范村建設項目,完成了畝良桑嫁接,規劃了畝老茶園改造和畝生態茶園建設,實施了畝連片柑桔嫁接改良,在江邊河谷一帶鄉鎮發展了一批蔬菜示范基地。第三,畜牧生產形勢較好。肥豬出欄萬頭,大牲畜出欄頭,以烏骨雞為主的家禽出欄萬只,肉蛋總產量噸。第四,科技推廣力度加大。一些特色農產業分別成立了專業協會,雜交仔豬繁殖基地、養牛示范基地、烏骨雞種雞群養殖基地相繼建立,政府專門拿出了萬元扶持發展烏骨雞產業。第五,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產業轉移速度加快。今年以來,全縣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人,占年計劃人的,全縣實現務工收入萬元。
(二)工業生產提速增效。完成工業總產值萬元,同比增長倍,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萬元,同比增長倍;其他企業完成萬元,同比增長。主要工業產品生產情況是:原煤萬噸,同比增長;電石萬噸,同比增長倍;發電量萬度,同比增長;供電量萬度,同比增長倍;水泥萬噸,同比下降。
(三)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加。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萬元,同比增長倍。剔除水麻、普檜公路投資部分,本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萬元,同比增長。其中:基建萬元,同比增長倍,私人投資完成萬元,同比增長。主要在建工程項目投資完成情況是:鹽電公路完成年計劃的,黃毛壩大橋完成年計劃的,油坊溝水庫完成年計劃的,白水江梯級電站完成年計劃的,電石廠第四期技改完成年計劃的,撒魚沱電站完成年計劃的。
(四)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萬元,同比增長;實現上劃中央稅收入萬元,同比增長;完成地方財政支出萬元,同比增長。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萬元,較年初增長;各項貸款余額達到萬元,較年初增長。現金表現為投放,凈投放現金萬元。
(五)城鄉消費市場活躍。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萬元,同比增長。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完成萬元,同比下降(主要是國有企業已改制);個體私營經濟完成萬元,同比增長;其他經濟完成萬元,同比增長。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全縣在改革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長期困擾縣域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直以來,全縣經濟主要以糧食、畜牧等農村傳統經濟為主,工業發展滯后,第三產業不發達,支柱產業單一,經濟結構不合理,致使經濟總量難以大幅提升,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在農業農村方面,一是農民增收緩慢,城鄉差距拉大。去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全省元,全市元,而我縣為元,分別比全國全省全市少元、元和元。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為,年是,而全市年為:,全省為,全國為;二是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步伐緩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農產品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市場信息不靈等問題,以至于優勢產業不集中,特色不明顯;三是農業綜合素質差,科技含量比較低,產業龍頭的帶動力不強,產業化發展成效不明顯,產業規模化程度不高,產業服務化水平低,農產品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弱;四是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滯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渠道不寬,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勞動力文化技術素質偏低,人均收入處于較低水平;五是農村貧困面仍然較大,全縣還有近萬人處于人均純收入不足元的貧困狀態;六是由于縣級財力有限,對農業的實際投入嚴重不足;七是各級干部對現代農業農村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在領導方式和工作作風上還有不少問題,與新形勢下農業農村發展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在工業發展方面,全縣工業化程度低,工業經濟規模不大,電礦工業支撐體系還未根本形成;制約水電、原煤、化工、建材、加工業五個工業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較多;項目儲備不足,尤其缺少達到可研深度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以至于立項、推介和落實都比較困難。在基礎設施方面,農業基礎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道路交通路況不好,鄉村公路晴通雨阻的現象比較突出;校舍嚴重不足,加之有不少危房,“普九”的硬件建設任務繁重;同時,衛生、計生、文化以及城鎮等的基礎設施也相當脆弱。
綜上所述,我們用最簡潔的話來概括我們的縣情,那就是農業弱縣、經濟小縣、財政窮縣。根據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有關精神和市委一屆八次全會、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的部署,始終不渝地把經濟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千方百計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千方百計推進新型工業化,竭盡全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促進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千方百計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穩妥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一系列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我縣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大統籌力度,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
年,是實施“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銜接“十一五”計劃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對于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各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精神和市委一屆八次全會、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首要任務,扎實推進今年農業農村的各項工作。
今年全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糧食播種面積萬畝以上,糧食總產萬噸;肉蛋總產量萬噸;畜牧業總產值萬元;林業總產值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
圍繞以上目標任務,各級各部門要著重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要強化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油坊溝水庫、落雁石門關水庫、灘頭二洞水庫建設進度,完成三龍灘、水子沖水庫項目前期勘測工作,抓好牛寨萬和小流域治理,繼續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力爭完成各類水利工程件,解決萬人飲水困難。加快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沼氣、農村水電等“五小工程”建設步伐。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抓緊做好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核定合理水價,制定水資源管理辦法,促進水利良性發展。認真做好“十一五”水利規劃和水利項目的可研、儲備工作,促進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
二是要加快生態屏障縣建設步伐。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要求,在注重生態建設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特色經濟林、林化、非木林、木材加工、森林生態旅游等建設途徑,加快特色資源培育。全面搞好萬畝森林管護和萬畝天保工程建設,加強對萬畝退耕林的撫育管理和林下資源開發利用,力爭全縣森林覆蓋率上升個百分點。加強農村替代能源建設,抓好口沼氣池、眼節能灶建設。強化林政執法,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力度,促進生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三是要努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按照培育特色農產品的需要,積極整合農業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充分調動農科人員的積極性,組織他們深入到生產第一線傳授農業科技,搞好技術服務,帶頭領辦、創辦科技示范點。鼓勵農科人員通過與農戶聯辦、合辦或入股等形式參與產業開發,推廣現代農業技術。繼續抓好良種、農村適用技術以及新技術的推廣。圍繞特色農產品發展和開發,規劃建設一批烏骨雞、仔豬、牛羊良種繁育基地和茶葉、蔬菜、蠶桑、五倍子等示范基地,積極推廣稻田養魚技術。加快新品種引進、選育和示范推廣,著力更新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以發展特色農產品為重點,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按照優化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的原則,依靠科技創新,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做大做強茶葉、烏骨雞、蔬菜、竹子、蠶桑、五倍子、干果、油菜等特色農產業。各鄉鎮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有選擇、有重點地大力發展新興特色產業,開發“高、新、特、優”產品和安全、保健、綠色食品,提高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要加強資金整合,積極協調農業、水利、林業、扶貧、財政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對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給予大力支持,集中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效益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重點要抓好茶葉、蠶桑、五倍子、干果、竹子、蔬菜等特色產業。在茶桑產業上,今年要新建標準茶園畝,生態茶園畝,改造老茶園萬畝;良桑嫁接畝,新植桑園畝。在五倍子產業上,雖說全縣有近萬畝人工倍林和天然倍林,但大部分已被毀或林木老化。這一產業是我縣的傳統特色產業,且有林化廠作依托,不能在我們的手里被丟掉,何況這一產業已納入省級“十五”財源建設扶持發展項目。為恢復發展五倍子產業,今年要努力建設標準倍林基地畝。在干果產業上,通過大力爭取,我縣已列入全省干果基地縣。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品種改良,擴大種植面積,努力做大做強這一產業。今年要推廣夏季修剪畝,病蟲綜合防治畝,品種高位換枝畝。在竹產業上,目前全縣有竹林萬畝,年產竹材萬公斤,竹筍萬公斤。要在管護好現有竹資源的同時,結合實施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新造或更新竹林萬畝。要認真研究竹筍加工業,積極引資搞好竹產品的開發,實現竹產品增值。在畜牧生產上,要大力發展生豬、牛羊和烏骨雞,擴大養殖規模,加強畜禽疫病防治,加快良種體系建設,抓好畜禽產品流通和加工,力爭畜牧業產值再創新高。尤其在烏骨雞的發展上,要大力推廣科學養殖和規模養殖,拓寬銷售渠道。今年全縣烏骨雞飼養量力爭達到萬只,出欄萬只。要加大推介和引資力度,努力開發烏骨雞系列產品,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在蔬菜產業發展上,要抓住“兩路”、“兩站”建設機遇期,立足市場需求,以沿江沿路集鎮為重點,合理規劃,連片種植,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品種質量。今年要在普洱、中和、鹽井、柿子、落雁、興隆、牛寨等鄉鎮集中建設蔬菜示范點,力爭全縣種植時鮮蔬菜萬畝。尤其是在優勢產業發展上,今年一定要邁出實質性步伐,為今年或今后一段時期的農民增收奠定基礎。一是要認真落實目標任務。今年要建設畝標準茶園、畝桑園、畝五倍子,新建無公害蔬菜畝,大面蔬菜萬畝,養殖烏骨雞萬只。二是要合理布局。我不主張遍地開花,主張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在興隆、落雁和串絲三個鄉各布局茶葉畝,在鹽井和興隆布局蠶桑產業,牛寨布局五倍子產業,在興隆的蒿芝布局無公害蔬菜。三是要研究投入機制。力爭通過投入杠桿把企業、基地和農民連結起來。四是要注重市場。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產業發展離開了市場就沒有活力。五是要整合資金,集中傾斜,尤其是要向在三村建設的重點傾斜。
(三)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圍繞增收抓產業,突出產業抓龍頭,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牢固樹立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的思想,積極推進品牌農業戰略,把農副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與新型工業化的最佳結合點,帶動特色農產品發展,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要進一步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農產品的分級包裝、儲藏保鮮、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加工體系。象蔬菜、筍子加工都是應該認真研究積極支持發展的。要堅持不懈地走公司加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通過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實現規模化生產和訂單農業,保證農產品穩固的銷售渠道和市場。對茶葉公司、林化廠、絲廠、肉聯廠、牛寨罐頭廠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各有關部門要從項目資金、基地建設、技術投入、經營信息、市場開發等方面給予支持,并搞好相關服務。要繼續鼓勵、支持、幫助這些企業通過改制改造、盤活資產、招商引資等途徑,進一步理順經營機制,規范內部管理,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要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的申報和論證工作,創造鹽津的特色品牌。對申報論證成功的,縣政府將給予一定的獎勵。與此同時,要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積極鼓勵發展各類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為農副產品的生產流通搞好服務。各鄉鎮要重點扶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使其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農民了解市場、認識市場、走進市場的重要紐帶。
(四)狠抓扶貧攻堅,切實加快扶貧開發進程。要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創新扶貧機制為動力,立足資源優勢,整合資金、集中力量,協同作戰、合力攻堅,堅持開發式扶貧,加速解決極端貧困問題。對列入扶貧開發的個貧困村,要以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為切入點,整合資源、完善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決好貧困群眾最需要而又可能完成的項目,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要切實扶持每個貧困村培育—項持續穩定增收的產業,加快實現穩定解決溫飽的目標。要進一步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扶貧部門要結合我縣實際,抓緊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鄉村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具體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大投入扶持力度,使之真正成為年農民增收的新亮點。要繼續實施好扶貧安居工程,重點解決居住巖洞、窩棚、杈叉房、茅草房的特困戶,完成戶特困農戶的住房改造;實施好個整村推進項目和落雁戶國債易地扶貧項目,解決人的安居溫飽問題;實施萬元產業扶貧和萬元小額信貸扶貧項目,帶動戶人脫貧。與此同時,要加強對扶貧資金和項目的管理,所有扶貧資金的分配和使用都要推行公示、公告制度,嚴格檢查審計,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應有的扶貧效益。要進一步做好社會幫扶工作,繼續強化部門掛村和干部包戶扶貧的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做到不脫貧不脫鉤。掛鉤扶貧一定要落到實處,請扶貧辦、組織、人事按照處級干部聯系到鄉,部門聯系到村,所有干部幫扶到戶的原則,認真研究落實扶貧責任,提出具體目標任務和獎懲辦法。要通過上述努力,爭取年內解決人溫飽和人的脫貧問題。
(五)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努力提升勞務輸出的質量和水平。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與輸出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各鄉鎮要把農村勞務輸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把勞務輸出培育成為加速農村資本積累、促進農村觀念轉變、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要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能人帶動、信息先行、技能培訓”等有效措施,積極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務工或外出經商。要實行“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的辦法,認真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不斷提高務工農民的素質。縣勞務輸出辦要高度重視勞務培訓工作,積極搞好協調,依托職業中學、農廣校、農業技校等教學設施,重點開展初中以下文化青年農民的初級技能培訓和維權法規知識培訓,鄉鎮要開展農民工就業前的引導性培訓,鼓勵用人單位和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及組織勞務輸出。農民工的培訓和輸出要堅持與市場需求接軌,積極推行“訂單輸出”。勞務輸出部門要主動出擊,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幫助尋求勞務“訂單”,根據“訂單”組織培訓和輸出。同時要加強與輸入地的聯系,強化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努力減少其違反計劃生育的行為及其它違法犯罪現象,樹立鹽津人的良好形象。要通過上述措施,力爭全年輸出農村富余勞動力萬人,務工收入達到億元。
(六)努力增加財政投入,嚴格各類支農資金管理。加強農業基礎建設,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給農業、農村、農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財政部門要依法安排并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財政、發計等部門要按資金渠道不變的原則,積極開展調查研究,主動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整合支農資金,推進支農資金向特色產業、優勢區域、重點項目相對集中。進一步完善支農資金使用、管理的相關規定,加大審計監督檢查力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支農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發揮好財政支農資金和國債資金的效益。要放活資源、放寬政策,積極引進各類社會資金進入農副產品加工、鄉鎮企業發展、優勢產業基地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林產業發展、龍頭企業的培植發展等領域,努力構建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和運行機制,千方百計增強農業發展的支撐力。
(七)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提高對農業農村的服務水平。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工作職能,增強對農業農村的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農、林、水、扶貧、產業辦等涉農部門既要著眼于全縣發展的規劃,更要為基層搞好服務。深入基層,指導和幫助基層抓好各項工作,并通過抓好示范和典型,實現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縣農業農村的發展。縣供銷社和各專業協會要進一步加強服務意識,深化改革,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找準位置,在助農增收中求得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農村農資及農產品購銷的主渠道作用;統計部門要根據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及時調整和完善統計內容、統計項目,使統計數字更客觀準確地反映情況;科技部門要進一步做好農業科技攻關、優質農產品開發示范和農村適用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把農業科技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氣象部門要在結合上做文章,在服務上求突破,繼續為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搞好預測預報;政策研究、產業開發部門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及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大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調研,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助手。教育、文化、衛生和計生等部門必須結合自身工作特點,把抓好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農村,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主動地為農民提供優良服務。
三、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扎扎實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
會后,各鄉鎮要及時認真總結近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經驗教訓,客觀、冷靜地分析當前形勢,對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通過貫徹本次會議精神,使基層廣大干部群眾了解當前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了解黨和政府支農、護農、愛農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生產熱情,從而使農民持續增加收入的要求成為廣大基層干部和千家萬戶農民的自覺行動。當前正值春耕大忙季節,農事活動繁忙,全縣經濟發展和各項建設任務較重。各部門和鄉村兩級一定要以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領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抓好各項重點工作,為實現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奠定基礎。
(一)要繼續抓好“三農”工作。認真抓好農用物資的就位和市場秩序的整治,嚴厲打擊哄抬市場物價和制假販假等各種坑農害農的不法行為。及時組織籌措好農貸資金,確保大春作物滿栽滿插。努力抓實良種補貼的兌現,確保月日前全部兌現到農民手中,為群眾增產奠定基礎。堅決落實取消農業稅的政策。認真搞好動物疫病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力做好小春作物田間管理,確保小春增產增收。加大農業科技和農村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抓好技術指導和服務,擴大科技覆蓋率。抓好節約用水,合理調度庫塘蓄水,確保春耕生產生活用水。抓住農村勞務輸出的有利時機,積極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宣傳、組織、培訓、輸出等工作,確保今年勞務輸出任務圓滿完成。認真解決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組織和引導他們開展生產自救,幫助他們度過春荒。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產生活用煤價格偏高的問題,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務必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研究,加強協調,采取特殊措施,幫助農民減輕因煤炭價格上漲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壓力。
(二)要大力抓好城市經濟發展。要加強調研,積極配合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搞好縣域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好全縣“十一五”發展規劃,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盡快修改完善并出臺全縣工業發展規劃。切實抓好煤炭、電力、電石、水泥等骨干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搞好協調服務,確保全年工業生產目標圓滿完成。繼續關心改制企業的發展,幫助其建立經營管理機制,加強內部管理,使之盡快步入健康發展軌道。加大財稅征管力度,努力開源節流。加強協調服務,切實加強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生產資料的供求調度,使之發揮最大效益。進一步激活和拓展市場,加強市場秩序治理,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三)要著力抓好在建工程項目。繼續全力支持水麻、普檜公路建設,月日前全面完成征地拆遷的掃尾工作,進一步加強路地聯系,促進重點工程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加快鹽電公路、黃毛壩大橋建設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鹽電公路路面工程必須在月底開工建設。積極支持白水江梯級電站、撒魚沱電站建設,做好協調、溝通和服務工作。今年縣政府承諾的九件實事,各承辦單位要加大落實力度,確保政府的承諾按時兌現。要認真抓好其他在建工程項目,努力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此同時,要切實加強對縣域經濟總體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進一步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努力用建設項目保持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良好勢頭。
(四)要積極抓好非公經濟發展。進一步制定完善鼓勵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取消一切限制性、歧視性規定,讓非公經濟進入更寬廣的領域;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辦事環節,切實營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扶持發展民營企業,尤其要在農產品加工業上有所突破;進一步加強對私營經濟業主的教育、引導和管理,使其誠信經營,規范管理,照章納稅。與此同時,要切實搞好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問效和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引資的質量和水平。
(五)要努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按照上次“普九”攻堅工作會議安排的任務,各鄉鎮和教育部門要認真抓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夯實“普九”硬件基礎。認真分析研究當前計生工作面臨的形勢,采取措施,持之以恒抓好各項節育措施落實,切實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繼續搞好疾病防控和衛生執法,加大藥品、食品安全檢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各項救助措施。強化環保意識和科技意識,增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認真做好豆沙關五尺道文化研討會和參加“昆交會”的籌備工作,努力擴大鹽津的知名度。繼續把改變城鄉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縣城“五大秩序”治理、機關環境美化作為重點,抓好各項創建活動,帶動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
(六)要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嚴格行政許可,規范縣鄉政府行為,對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該公開曝光的要曝光,該處理的必須堅決處理。要不斷把打拐、追逃、緝毒等專項斗爭引向深入,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努力為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政治環境。要深入做好信訪工作,切實對各類熱點、難點問題和矛盾糾紛開展排查調處,千方百計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加大對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重點工程安全生產的檢查、督促和整治力度,盡可能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同志們,大家長期工作在農業農村工作第一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我縣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衷心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為推動我縣農業農村的發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