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專家人才迎春交流會發言范文

時間:2022-01-16 09:44:00

導語:全縣專家人才迎春交流會發言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專家人才迎春交流會發言范文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專家人才迎春座談會,值此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目的大家歡聚一堂,暢所欲言,辭舊迎新,共話發展。今天,座的各位都是縣管拔尖人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和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一年來,大家在各自的專業技術領域和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為我縣“三個文明”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下面,代表縣政府,就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年工作打算作一簡要通報。

一、克難奮進。年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充滿國際金融危機嚴峻考驗的一年,剛剛過去的年。也是收獲改革建設發展豐碩成果的一年。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動力,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堅定信心,團結拼搏,取得了經濟發展企穩回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穩定大局有效維護的可喜成績,完成和超額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財政收入14億元,增長1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億元,增長4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億元,增長23.4%農民人均純收入6240元,增長16%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7.5億元,一)工業經濟逆勢增長預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35億元。增長23.4%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8戶,總數達271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達42戶。完成工業投資88.6億元,增長63.8%新增私營企業541戶,累計達2312戶,其中工業企業1075戶。外貿進出口總額9997萬美元。新創“安徽省名牌產品”2個、市名牌產品”6個。建筑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

其中超千萬元項目153個、超五千萬元項目45個。總投資114億元的中鹽化工基地項目開工建設,二)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全縣新開工50萬元以上項目249個。開創了單體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歷史。搶抓國家新一輪擴大內需的機遇,23個項目納入中央新增投資計劃,爭取中央資金1.37億元。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力度加大,年末各項貸款余額51.5億元,增長39.4%政府融資工作取得新突破,位資金10億元。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引進縣外資金125.6億元,增長30%新引進項目79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2個。縣榮登第二屆“全省投資環境十佳縣”榜首,榮獲“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稱號。循環經濟示范園被評為“全省投資環境十佳開發區”

站北路東段、通濟橋綁寬加固、龍泉路強電入地工程啟動實施。沿河東路北段、改造、合店路一期改建拆遷恢復樓等舊城改造工程強力推進。全力支持南淝河大橋、環巢湖道路、二十埠河及支流綜合治理等市重點工程建設。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撮鎮鎮污水處理廠一期、店埠河北段綜合治理、老城區部分雨污水管網改造等水環境治理工程全面開工。店埠河公園三期工程建成并對外開放。房地產市場供需兩旺,三)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合店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完成投資25億元,增長19%園區建設速度加快。新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4億元,新建道路9.36公里。循環經濟示范園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億元,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19公里的鐵路專用線、480畝的人工濕地開工建設。東城新市鎮起步區及鄉鎮工業聚集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新的進展。新農村建設取得突破。15個鄉鎮實施了36個土地置換、增減掛項目,2580戶農民喜遷新居,特別是白龍鎮長王村整村推進項目引人矚目,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樣板。建成“村村通水泥路”404公里,提前一年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標。

農產品加工企業在新區集聚發展成為獨特的模式”吸引了全國目光。養殖業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加快。新增各類養殖小區230個,四)三農”工作亮點紛呈。農業產業化經營突飛猛進。全縣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7家、省級11家。新區食品工業園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50億元。建成萬頭以上規模養豬場10個、150頭以上規模奶牛場32個,全縣規模養殖比重達75%以上。年屠宰能力達18萬頭的城關生豬機械化屠宰廠投入運營。安徽和威集團2億只肉雞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現代牧業集團項目一期工程完工。連續3年獲得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補資金,被財政部列為現代農業發展肉禽產業項目實施縣。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經驗交流會分別將作為參觀點,全省農業產業化現場會首次在召開,提升了縣的知名度和對外形象。旅游工作再創佳績。岱山湖景區晉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實現了縣4A級景區零的突破。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被命名為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農村五保供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提高到97.37%兌現各項補償9747萬元。對7891名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補助。向483戶住房困難家庭發放廉租住房補貼。6635名被征地農民按月領取了養老保障金。第三批“515敬老工程開工建設。建成了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01個農家書屋。89359名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此外,啟動實施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被列為全國試點縣。認真開展“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共銷售家電2.9萬臺,銷售汽車、摩托車4456輛,發放財政補貼1484萬元。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繼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創建全省教育強縣通過省級復核驗收。公開招錄了198名農村中小學教師。六中建成投入使用。兌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績效工資。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扎實有效。結合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渡江戰役勝利60周年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經常性工作機制,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基礎不斷夯實。財稅工作得到加強。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狠抓財政增收節支,實行稅收分成政策,鄉鎮、開發園區協稅護稅意識明顯增強,12個鄉鎮、開發園區稅收增幅超50%全年完成稅收11億元,增長17.4%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82.7%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迎中博、講文明、樹新風”和“規范交通秩序、推進交通文明”集中整治百日行動扎實開展,未成年人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得到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深入。啟動“法治”創建活動,平安”建設扎實推進。被命名為“全省科技強警示范縣”創建“全省雙擁模范縣”工作通過省級驗收。強化社會治安管理,圓滿完成了中博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等各項安保任務。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工作扎實開展,元疃模式”全市推廣。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化解了各類信訪隱患,較好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五)和諧社會著力構建。精心實施32項民生工程。全年各級財政投入6億多元,其中縣財政配套1.5億元。順利完成農村低保擴面提標任務。

穩妥實施了鄉鎮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工商系統市場辦管脫鉤改革。出臺了縣人民政府行政行為規范》組建了縣政府咨詢委員會。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六)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縣政府機構改革有序推進。調整了鄉鎮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根據市委、市政府決定,順利完成了龍崗開發區劃轉任務。擴權強鎮試點工作扎實推進。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獲得省政府同意,城市綜合執法工作得到加強。修訂出臺了縣房屋拆遷管理辦法》深化招投標市場管理體制改革,招投標行為不斷規范。企業改制工作繼續穩妥推進。依法關閉18家礦山開采企業。閑置土地、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清理工作深入開展。有效應對了46有感地震等突發事件,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明顯增強。

縣政府全力以赴為民辦實事。縣人民醫院新區、縣體育中心和縣劇場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縣老年大學和老干部活動中心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縣文化廣電大廈正式開工;新建了西苑路垃圾中轉站,建成2座公廁、3座小型停車場,鄉鎮建設了1011座垃圾池,配置了489輛垃圾車,基本形成了農村垃圾“村收集、鄉轉運、無害化處理”新機制;實施了有線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已轉換數字電視的用戶達1萬戶;清理整頓外派勞務市場,全年外派勞務8100人次;實施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812例,此外。被評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縣”對26座危橋進行了改造,實施了3座渡改橋工程;范欄路、石高路一期砂石路面基本鋪設完畢,古龍路開工建設,范同路即將進行混凝土澆筑。

二、咬定目標。力促年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縣政府繼續圍繞“工業超千億、全國爭百強”奮斗目標,年。全力推進跨越發展、統籌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8%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5%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圍繞這個目標,將突出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嚴格招商項目預審,一是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圍繞產業集聚狠抓招商引資。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和重點鎮集中,力爭引進縣外資金增長30%以上;圍繞扶持企業抓優質服務,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58億元。

突出發展現代養殖業,二是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繼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壯大蔬菜業;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力爭新增6個省級、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改善農村配套設施,新建10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延伸工程,除險加固小型水庫34座、改造危機34座;強力推進土地整治,以八斗鎮大張萬畝整村推進項目為重點,認真實施21個縮村讓地與新農村建設項目。

突破縣城思維,三是精心打造東部新城按照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副中心的要求。創新規劃理念,加大建設投入,集聚各類資源,傾力打造融店埠、撮鎮、橋頭集、新區、循環經濟示范園、東城新市鎮為一體的東部新城。堅持路網先行,完成站北路東段、通濟橋綁寬加固工程,開工建設八斗路東段改建工程,規劃建設橋頭集路,適時啟動桴槎路北段、橫大路東延工程。全力支持和配合合店路二期、合馬路二期、南淝河大橋、環巢湖道路、高鐵南環線和京福高鐵等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加快舊城改造拆遷恢復樓、縣文化廣電大廈、縣中醫院門急診綜合樓建設進度,啟動建設縣老年大學和老干部活動中心,積極推動一中新校區和縣人民醫院新址建設工作。確保日供水量10萬噸的自來水廠及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撮鎮鎮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按期竣工投產。認真實施店埠河北段綜合治理工程。加大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新建1個農貿市場、2座公園、2處停車場、2座公廁和1座垃圾中轉站。適時開通店埠至撮鎮鎮、橋頭集鎮的公交車。

不斷完善華東(國際)建材城、農機大市場、安糧鋼材大市場等大型專業市場功能和配套服務,四是繁榮發展第三產業和建筑業進一步加快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步伐。積極申報省級商貿物流開發區;立足“兩湖四山”積極發展旅游業。

統籌抓好社會事業,五是全面加強社會建設精心實施民生工程。不斷取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成果。扎實推進新農保試點工作,確保將這一最大的惠民工程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全面奪取試點工作勝利。今年春節前,確保60周歲以上的農民領取到每月60元的基礎養老金。

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六是切實抓好財稅金融工作牢固樹立“圍繞財稅抓經濟”理念。深入推進財稅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加強政府融資,保障經濟發展、改善民生需求。

深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農村綜合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各項改革,七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營造創新氛圍。深度激發發展活力。同時,圍繞“合法高效”不斷深化效能建設,強化督查,從嚴問責,樹立依法規范、勤政廉政、開明開放、務實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人才為本。要加快發展,同志們發展大業。人才是關鍵因素。縣委、縣政府將高度重視人才,做好人才的培養、選拔和重用工作,著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良好社會氛圍,努力讓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座的各位來自全縣各條戰線,希望你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當好排頭兵,多出成果,多出業績,為實現“工業超千億、全國爭百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