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培訓策劃方案3則
時間:2022-02-25 10:42:00
導語:學校教師培訓策劃方案3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學校教師培訓策劃方案3則(一)——農村政治教師培訓方案
*市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思想品德學科教師的第二期培訓工作已進入第二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該期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我市思想品德教師的整體素質,結合我市學科的實際情況組織該次培訓研討活動。
一、集中培訓活動主題與成因
過去一年中,在*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的領導下以及參加*市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思想品德學科教師的第二期培訓工作各片區負責人、結對指導老師和培訓學員的辛勤努力下,第二期培訓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取得可喜成績。過去的一年,我們都能始終以《*市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為指導,以促進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為重點,以提高個人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政治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政治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目標,結對指導老師和培訓學員都能按照計劃積極學習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理論,提高自身對現階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和認識,轉變傳統的以講授知識為主、忽視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了一系列理論研討活動。例如對于新課標、學業評價標準和中考指導書的解讀、思想政治課課型與教學模式研究、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教學法等;也開展了一系列教學實踐。同時,各片區負責人、結對指導老師和培訓學員普遍組織了一課兩講的活動,城鄉老師之間、學校之間促進了交流,教師的教學觀念在相互撞擊中得到更新,教師的專業水平在相互研討中得到發展,彼此開拓了視野,改變了一些落后的思想觀念,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他們在教學案例成果、論文成果、教師命題比賽、優秀作業設計等方面都獲得了不同的獎項。
但是,我們也看到,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研制實施至今,如何對其有效準確的解讀以及在思想品德課課堂中有效實施,如何有效的組織與實施學科區域(校本)教研活動,仍然是困擾我們結對指導老師和培訓學員的問題。這就有需要教師自身的學科素養的提高,教師良好的學科素養的養成,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堅持不懈地把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應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堅持不懈地引導我們的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決社會實踐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市和各個區為我們搭建的教研交流平臺中大膽地展示自我,通過思維的碰撞促進大家的共同進步,提高我們的學科素養,從而提高學科教學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
因此,我們提出本次學科集中培訓研活動的主題是:思想品德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和學科素養的培養以及學科區域(校本)教研活動如何有效的組織與實施。希望在有領導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們能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廣泛研討,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二、集中培訓活動活動目的
科學有效發揮*市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的教學指導作用,落實“教有依據,學有標準”的教學指導思想,提高課堂教學中運用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的科學性、有效性,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中實現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提高結對指導老師和培訓學員區域(校本)教研活動的組織力和實施力。
三、集中培訓活動活動時間
*年11月24日至25日共兩天。
四、集中培訓活動地點
*市*賓館、*市*中學初中校區。
五、參加集中培訓活動人員
*市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思想品德學科教師的第二期培訓工作的全體培訓學員(全程參與)和結對指導老師(參與*中學初中校區的集中培訓活動),市教研室政治教研員和各區市政治教研員教研員(參與*中學初中校區的集中培訓活動),共約120人。也歡迎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老師參加在*中學初中校區于11月25日舉行的培訓活動。
六、集中培訓活動準備
1、完成學科集中培訓活動方案,落實負責人,分配工作。
2、10月25日前由*中學確定上課課題,然后由各片長通知上課教師進行備課,相對應的指導老師進行相關的指導。
3、關于集中培訓活動資料的收集工作:
①各片長收集本區片的公開課教案、與活動主題有關的論文和“有效教研”活動案例,最遲在11月11日發給*老師匯總;
②鐘少玲老師把收集到的所有資料整理,最遲11月12日發給周成老師,由市教研室政治科進行篩選,確定論文、案例案交流的人員;
③周成老師最后整理活動的課例、論文、案例,裝訂成冊;
④集中培訓活動日發給與會教師。
4、準備標語,營造氣氛(*中學*老師)。
5、發出活動通知,指導教師到會的出行路線。
2011年學校教師培訓策劃方案3則(二)——英語骨干教師培訓方案
一、培訓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新時期對我縣中小學英語教師的要求,以及中小學教師教師在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現實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執教能力、專業引領能力為重點,整體設計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提高培訓質量。
二、培訓對象
政治素質好,熱愛農村教育,有強烈的事業心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能起到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的中小學英語教師。已在省、市各類研修班、培訓班學習過的教師不再安排。
三、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的師德修養和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科研能力、校本培訓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等有顯著提高。具體目標如下:
1、良好的師德修養。通過理論學習、榜樣示范、吸收內化等,進一步提升師德修養和綜合素質。
2、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了解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動態和發展趨勢,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從整體上把握中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系統領會學科教材體系和編寫意圖,了解并掌握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設計;提高骨干教師的學科專業素養;增強解決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3、一定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了解現代中小學英語發展前沿與教育創新,增強教育科研意識,掌握科研理論與方法,學習、掌握教學診斷技術,從實際情況出發承擔實驗課題和專題研究。
4、引領校本培訓能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策劃、組織及活動等途徑,進一步提升引領校本培訓能力。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學習,和課件制作等方面的實踐訓練、進一步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
四、培訓內容和方法:
根據骨干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培訓內容分為理論學習、課堂實踐、教學探究、交流考察四塊。集中培訓時間為兩個月,共計320學時。理論學習主要是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及對學科知識全面深入的理解;實踐主要是通過有意識的聽課、評課、說課、上課及觀摩研討等活動進行;研究主要是掌握教科研的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一)理論學習:理論培訓的內容圍繞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能力進行,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師德修養,樹立素質教育新理念,掌握現代教育的理論和方法,開展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研究教材、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的活動,也為自身的發展增加后勁。
(二)教學實踐:主要是根據所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實現從經驗到科學、從無意識到有計劃、從憑直覺到有目的明確的飛躍。實踐活動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開展互相聽、說、評課活動;開展上公開課、分析評價公開課活動;觀摩、討論優秀教師的公開課;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等。
(三)教學研究:教科研是理論學習和開展實踐兩者有機的結合,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要求在掌握教科研一般知識的基礎上確立好自己的研究課題或研究方向,并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收集資料,開展實驗、總結、研究,完成自己的研究課題,并形成書面材料。
五、培訓考核
1、教師發展中心將建立完備的培訓檔案。具體包括:培訓方案、實施計劃、培訓教材資料、培訓通知、學員登記表、培訓管理規章、日課表、學員考勤記錄、實踐活動記錄、學員作業、學習成效鑒定、學員培訓反饋意見表等。
2對學員的學習考核采取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自評、互評、專家評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理論考核以課程作業、讀書心得、結業論文等形式進行;實踐考核以案例分析、交流研討、教學設計、技能操作等方式進行。具體內容:
1.教學設計(診斷課教學設計和提高課教學設計)各1份;
2.同伴課堂教學診斷分析報告1篇;
3.自我課堂教學診斷分析報告1篇;
4.自我或同伴課堂教學實錄及反思報告或課堂教學研究論文各1篇;
5.課堂教學觀察報告1篇;
6.讀書報告1篇;
7.校本培訓活動設計方案1份;
8.制作教學課件1份。
其中診斷課教學設計和提高課教學設計須經答辯通過。
學員修滿規定學時,經考核合格后,由縣教育局發給“領雁工程”培訓結業證書。對成績優秀的學員頒發“領雁工程”培訓優秀學員證書。
六、實施計劃
第一階段(12月10日~12月24日):時間為兩個星期。由*文理學院外語學院負責培訓。培訓主題:教師的人文素養、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素養,開設的課程由文理學院外語學院制訂。
第二階段(12月25日~1月8日):時間為兩個星期。由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培訓。培訓主題:中小學英語教材教法研究、英語課程資源開發、英語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
2011年學校教師培訓策劃方案3則(三)——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方案
為貫徹省教育廳《安徽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二輪崗位培訓實施方案》,保證我市中小學教師第二輪繼續教育的順利實施,現結合我市的具體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實施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師資培訓為核心,全面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變革培訓模式,提高繼續教育培訓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實效性;以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二輪崗位培訓課程指南為指針,以我市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為抓手,全方位對我市教師進行培訓。
(二)實施原則
1、突出課改,分類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二輪培訓,以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為核心,按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分類進行實施。
2、立足校本,強化參與。校本培訓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培訓形式,是培訓與實踐相結合的主要途徑,是促進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舉措。學員的主體參與、積極體驗是校本培訓有效性的保證。
3、整合資源,協調共進。發揮教師培訓基地、教研部門、科研部門、電教部門以及骨干教師的資源優勢,實現培訓資源的優化組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新一輪繼續教育的健康穩步發展。
4、綜合考評,促進發展。以綜合考評為手段,考試與考查相結合,以考查為主;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以過程評價為主;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以實踐考核為主。
二、培訓目標和任務
(一)培訓目標
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準,增強現代教育理論修養;理解并認同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能夠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新課程實施,提高教學設計能力,變革教育教學行為,初步掌握教學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學能力;明確教師專業發展內涵,養成教學反思習慣,樂于合作研修,初步具備教學行動研究能力,實現專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
(二)培訓任務
從*年起,全體在職中小學、幼兒園(含民辦學校、幼兒園)教師必須參加第二輪繼續教育崗位培訓,在第二輪培訓周期內總學時不少于360學時,年平均培訓學時不少于72學時。
三、培訓形式和內容
(一)培訓形式
培訓分為集中培訓、校本培訓和統考三種形式。
集中培訓旨在理解新課程理論與實施的重難點問題,引導教師觀念和行為的變化,提升教師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
校本培訓旨在整合課程理念與課程操作,進行教學實訓,促進教師教育觀念向教學行為、教育理論向教學實踐的轉化。
統考旨在圍繞新課程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理論、專業成長等綜合素養,讓教師明確新時期教師觀念和教學行為。
(二)培訓內容和學時
1、集中培訓,學時為120學時。
(1)以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第二輪崗位培訓課程指南為指針,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與課程標準解讀、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指導、學科知識更新與拓展、校本自學指南等內容的培訓。對幼兒教師進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幼兒教育新論、幼兒教育科研基礎、幼兒教育教學活動案例、幼兒保育與健康等內容的培訓。
(2)以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加強骨干教師的培訓,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新課程改革和骨干教師培訓,加強教師的外語能力、計算機水平的培訓,強化骨干教師的科研能力,選送教師到國內外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學術研究,聘請國內外著名學者到我市講學,組織我市教研、科研和電教等部門對教師進行各類培訓。
- 上一篇:創先爭優工業經濟發展工作講話
- 下一篇:城管開展作風建設工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