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鄧小平》讀后感

時間:2022-02-25 12:41:00

導語:《我的父親鄧小平》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的父親鄧小平》讀后感

我的父親鄧小平讀后感一口氣讀完毛毛的新著《我的父親鄧小平》,平靜如水的文字,卻讓人濕了眼眶。毛毛即鄧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榕,這本書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對鄧小平同志在“”十年內跌宕起伏的政治命運作了生動的敘述,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中國前途和命運的憂思。我說的這個特殊角度是指毛毛從一個女兒的角度出發去寫作為一個爸爸的鄧小平,這從某一個點來說,它比從一個黨史專家的角度去寫作為政治家的鄧小平更為親切、感人。從女兒的角度也就是從家庭的角度、親情的角度將一代偉人平民化的有血有肉的一面充份展現出來,使讀者不但能感受到政治家鄧小平的思想、品格、氣節、胸懷和膽識,同時還可以觸摸到作為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好爺爺乃至好同事、好朋友的鄧小平同志的人倫情懷,這是《我的父親鄧小平》的感人所在、可讀性所在。盡管毛毛在寫作時盡量保持一種客觀冷靜敘述的語調,但她畢竟是個女兒,寫的又是大悲大慟的“”歲月,在大悲大喜的情節切換時,她不可避免地帶著感情的沖動,她的那種越寫越快的語速,那種特別強烈的傾吐欲望流淌在全書每一頁中,每一個讀者都能強烈感受到。書中有個情節令人難忘:鄧小平夫婦一次被“軟禁”,他們想到明天是孫子的生日,便托人送來一張紙條,上面寫道:“小萌子明天生日,給他一點水果和兩個罐頭,兩個瓶子留給他玩,還有糖一大塊。不要調皮,和眠眠姐姐兩人分。給小胖子一個大蘋果。”看到這張極普通的紙條,極樸素的留言,我一時有些心酸,而書中像這樣感人的細節比比皆是。從讀者角度來說,大家愛看的是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故事,但也有一些讀者,特別是黨史專家、學者認為家庭這部分寫得太細,沖淡了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鄧小平形象。毛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的宗旨是通過我父親及整個家庭在“”十年中的遭遇,來折射國家的歷史和命運,因為父親的個人命運是和國家的命運、黨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寫他,寫他的家庭際遇,能如實反映出當時整個民族所遭受的劫難。毛毛同時也明白父親畢竟是一個政治家,寫父親寫“”歲月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歷史———既要觀點明確,史料詳實,同時又不能夸大歷史事件、掩蓋史實,毛毛很好地完成了這一既定目標。在書中我們還看到,毛毛不僅僅停留在還原歷史這一表面真實上,還時時流露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見解,她把經歷過的那一段歲月變成有價值的歷史作品,而不是簡單的回憶錄。毛毛知道,僅僅從家庭的角度,親情的角度是無法全面、完整、立體地再現鄧小平同志的高大形象,為此,她做了大量準備,并采訪了一百多位人物,有些歷史細節求真實可信,起碼要三個以上當事人證實。一部厚厚的三十萬字的著作,一字一句記錄的是一個女兒對爸爸的無限懷念,也讓千千萬萬的讀者再一次領略了鄧小平同志偉人的品格和平民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