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暫行制度
時間:2022-07-24 09:52:00
導語:縣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暫行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切實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皖政〔2005〕63號)文件精神,結合黟縣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對象為:自2007年1月1日起,在縣城(含建制鎮)規劃區內,經縣政府批準征地而失去法定承包土地(以戶為單位、以二輪承包土地面積和人口為準)超過80%(含80%)且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含0.3畝),被征地時未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滿16周歲在冊農業人口(含現役軍人、在校學生、兩勞人員)。
第三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對象確定的程序為: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本著自愿的原則,以戶為單位,由戶主提出書面申請,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討論,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研究公示后,經縣勞動保障部門會同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核,報縣人民政府確定。縣勞動保障部門為確定的對象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卡》。
第二章資金籌集和管理
第四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由縣政府、村(組)集體和個人共同出資籌集。縣政府出資部分從土地出讓收入等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列支,村(組)集體出資部分從所有被征土地村(組)集體留存土地補償費中提取50%,參保個人出資部分自籌解決。
第五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設置3個檔次,由被征地農民根據經濟承受能力自主選擇:一檔3600元、二檔5850元、三檔8190元。繳費標準一經選定不再變動。
第六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由縣勞動保障部門會同財政、國土資源部門和有關鄉鎮統一征繳,實行收支兩條線,由縣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經辦機構不得從社會保險資金中提取任何費用,所需經費全額列入財政預算,由縣財政撥付。
第七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實行分帳管理,個人出資部分建立個人帳戶,并按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計息。
第八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金先從個人帳戶中列支,個人帳戶支完后,由縣級統籌資金支付。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人員死亡,其個人帳戶有余額的,可以繼承,并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同時終止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關系,不再享受其他待遇。已參加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如屬現役士兵退役后安置在外地的、大中專在校生畢業后在外地就業的或戶口遷出的,個人帳戶余額一次性退給其本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隨之終止。
第九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采取一次性繳費的方式,被征地農民應在土地被征后6個月內辦理完畢個人帳戶繳費手續,逾期不再辦理。
第三章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條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并已繳清養老保險資金的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縣勞動保障部門審核批準后,從次月起,根據其繳費標準按月發給相應的養老保險金,被征地農民保險金根據繳費情況月發放標準為一檔100元、二檔130元、三檔150元。
第十一條已享受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兩勞人員”在服刑期間暫停領取養老保險金,服刑期滿后的次月,恢復領取養老保險金,服刑期間的養老保險金不予補發。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二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資金一次性退給參保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關系隨之終止。
第十三條鼓勵被征地農民辦理“農轉非”手續,納入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辦理“農轉非”手續后,不再享受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資金一次性退給參保人。
第十四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資金籌集、使用、管理辦法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縣財政部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另行制定,報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十五條對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資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故意隱瞞個人申報情況冒領養老保險金及其它違規擠占、挪用養老保險金的單位、個人,將依法追繳不當所得,情節嚴重觸犯法律的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申請參保時尚在勞改和勞教期間的人員回歸后可根據其本人意愿,及時按規定辦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手續,回歸后6個月內辦理完畢個人帳戶繳費手續,逾期不再辦理。
第十七條本暫行辦法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暫行辦法從2007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