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人才規章制度
時間:2022-08-29 01:30:00
導語:引進人才規章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大我市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快建立適應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隊伍,構筑新世紀漯河人才高地,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各類企事業單位的人才引進工作。
第三條引進到我市的各類人才來去自由,享有與我市居民平等的工作和生活權利,享受我市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
各級政府、各部門應創造條件為各類人才來課工作提供最大的方便和優質服務。
第二章引進人才的對象
第四條引進人才的重點是高層次人才和我市急缺人才,具體包括:
(一)院士、博士生導師、博士,以及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在國內外處于領先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優秀拔尖人才;
(三)懂技術、善經營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四)高新技術產業、主導產業、新興產業、重點工程等領域急需的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
(五)擁有專利或專有技術并屬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各類人才;
(六)其他經審核認定或本市用人單位急需的具有創新能力、特殊才能的人才。
第三章引進人才的原則與方式
第五條引進人才實行雙向選擇、學用一致、人盡其才和引人與引智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引進人才實行靈活多樣的方式、因人因事制宜:
(一)可以調入,也可以借調、兼職、智力交流、擔任企事業單位技術顧問、聘請咨詢專家等柔性人才流動形式來漯工作;
(二)以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咨詢等形式為我市服務;
(三)采取承包、租賃、領辦、創辦、聯辦各種實業或以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到企業投資人股等方式為我市服務;
(四)雙方愿意接受的其他方式。
第七條人才引進可通過推薦、自薦、招聘或人才中介牽線搭橋等方式進行。
第四章引進人才的優惠措施
第八條調入我市工作的各類人才,經審核批準后,直接到公安部門辦理遷移、落戶手續,其配偶、未婚子女可隨調隨遷。
第九條引進地市級以上政府認定的優秀拔尖人才,其配偶、子女隨調隨遷人數不受限制,原為農業戶口的,可辦理“農轉非”手續。
優秀拔尖人才配偶、子女要求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協助落實單位,或納人人才市場推薦就業。
子女人托或義務教育階段人學,由教育部門按就近人學的原則妥善安置,不得收取政府規定以外的費用。
第十條獲博士、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取得學士學位以上的出國留學人員來漯創業,落實不到工作單位的,可由政府授權的人才交流機構代為接收,實行人事。
第十一條對我市急需的非課河籍普通高校本科以上畢業生,可以采取先接收、再就業的辦法引進,其人事關系、檔案等實行人事。
第十二條非公有制單位引進的人才,可實行人事;其選拔使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晉升、繼續教育、家屬子女農轉非等與國有單位同類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第十三條引進我市急缺的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拔尖人才,不受單位編制、增人計劃、工資總額的限制。
引進我市急需的碩士以上學位的研究生和特殊的高層次科研、經營管理、智囊型人才,在崗位和職級等方面有特別要求的,按管理權限及時研究確定。
第十四條引進人才在外地取得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凡符合國家規定的評審條件和程序的,均予以承認,并可按相應的任職資格直接聘任專業技術職務,不受所在單位崗位數額限制。對其中的優秀人才,可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職務。
引進后做出突出貢獻的各類人才,依據有關條件,經批準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貢獻特別突出的,積極推薦申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十五條引進人才的工資待遇完全放開,由用人單位與本人協商確定,可實行協議工資、年薪制等分配形式。
鼓勵各類人才以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資金等方式參與方式經營、分配,分配方式及比例由受益單位和本人協商確定。
第十六條引進人才進行的科學研究和從事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等項目,屬于國內空白或者我市急需,可按有關規定優先立項并申請科研項目資助經費和課題經費。
第十七條簽訂協議引進到我市工作的兩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博士,根據需要市政府聘為高級顧問的,分別給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工資補貼。
第十八條建立引進人才醫療保健卡制度。對引進人才定期安排健康體檢,并根據貢獻大小,安排療養。
第十九條引進人才因原工作單位不同意調出造成辭職、辭退的,承認其原有身份,重新建立人事檔案、工齡連續計算;社會保險關系轉不來的,經社會保險部門審定,由用人單位補交。
第二十條引進單位應積極為引進人員解決住房,本人需要購房的,享受本市房改有關政策,用人單位給予適當補貼。引進人員的搬遷費用由用人單位實報實銷,或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一定數額的安家補助費。
凡引進到本市工作并簽訂五年(含五年)以上服務合同的需要在本市定居的下列工作人員,碩士生一次性給予安家費2萬元,博士生、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員一次性給予安家費10萬元,博士生導師一次性給予安家費15萬元,院士一次性給予安家費30萬元。安家費由引進單位支付,單位確有困難者,市財政可適當給予補貼。
第二十一條對未轉戶口和人事關系來課工作的人才,實行《引進人才工作證》制度,在工作生活和家屬子女安排上享受優惠待遇。工作期間,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提供交通、通訊、食宿、資金、.場地和人員協助,具體報酬依據互惠互利、有償服務的原則由雙方商定。
第五章其他事項
第二十二條鼓勵留學人員來漂創業。留學人員來課投資興辦的高新技術產業,按外商投資企業予以確認,并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
第二十三條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資助資金短缺的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補貼高層次人才的安家費、科研啟動費。幫助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主要實施者解決特殊困難,獎勵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作出顯著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第二十四條積極創造條件建設人才公寓,供短期來我市服務的各類人才租住,為引進人才提供周轉用房。
第二十五條引進人才帶項目和人員整體轉移到我市發展的,由市、縣區政府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審定后,在土地征用、立項、城市建設配套費用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
第二十六條對引進人才、智力或項目有功人員,由用人單位依據引薦人才或項目所做出的貢獻,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由市人事局負責解釋。各縣、區可參照本規定,結合實際制訂更寬松的政策,并具體實施。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自之日起施行。我市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 上一篇:鼓勵高校畢業基層就業意見
- 下一篇:預防腐敗體系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