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現職領導干部暫行規定
時間:2022-09-28 03:30:00
導語:任現職領導干部暫行規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建立和完善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制度和辦法,形成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定》、《湖南省調整不勝任現職黨政領導干部暫行辦法》和《中共郴州市委關于郴州市黨政領導干部引咎辭職暫行規定》等有關規章,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是指經過實踐證明其德才表現與現任職務不相適應的領導干部。
第三條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堅持以下原則:
(一)公開、公正的原則;
(二)實事求是的原則;
(三)群眾評議、組織認定的原則;
(四)科學、規范的原則;
(五)依法按章辦事的原則。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縣委管理的科級領導干部的調整。
第二章調整方式
第五條降職。降低職務安排適當工作。
第六條改任非領導職務。免去現職后,安排擔任相應級別的非領導職務。
第七條引咎辭職。領導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不宜再擔任現職,由本人主動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辭去領導職務后,重新安排適當職務或分配適當的工作,其待遇按新任職務或新的工作確定。
第八條責令辭職。縣委根據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表現,認定其已不再適合擔任現職,通過一定的程序責令其辭去現任領導職務。
第九條待崗。對不勝任現職,近期又沒有合適崗位安排的,免去其所任領導職務后視情況安排臨時工作,等待重新安排。待崗期一般為半年至一年,待崗結束后按新任職務確定有關待遇。
第三章調整依據
第十條在年度考核中,個人被確定為不稱職等次或者連續兩年被確定為基本稱職等次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領導班子被確定為不合格等次或者連續兩年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等次的,單位黨政正職要引咎辭職。
第十一條在年度考核或屆中、屆末考察中,民主測評不稱職票達到30%,經組織考察不勝任現職,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在人大常委會開展的屆內年度述職評議中,述職人員不稱職票超過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半數的要引咎辭職。
第十二條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不宜再擔任現職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十三條對領導班子嚴重不團結應承擔主要責任者,或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鬧不團結造成不良影響的主要責任人,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同時,調離原單位。
第十四條不服從組織對其工作安排的決定,在規定期限內拒不到崗,給予就地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情節嚴重的,給予待崗處理。
第十五條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不合格,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十六條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和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危時畏縮不前、臨陣脫逃的,給予就地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情節嚴重的,給予待崗處理。
第十七條在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違反《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十不準”,造成不良影響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十八條領導干部任期中有嚴重的經濟責任問題,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待崗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待崗處理。
第十九條違反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年累計達3次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二十條試用干部試用期滿后,經考察不合格的,仍改任原任職務。
第二十一條誡勉期間出現問題或誡勉期滿無明顯改進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二十二條因違反決策程序,盲目決策,給國家和集體利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或者因工作失職,致使管轄范圍內發生重大惡性事件,或者對管轄范圍內發生的重大事件處置嚴重失誤,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嚴重后果,負有主要領導責任或者直接責任的領導干部要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拒不辭職的,免去現職后給予降職、改任非領導職務直至待崗處理。
第二十三條屬于“一票否決”的計生、綜治、財政工作其中一項連續兩年被否決,或連續兩年有一項被否決或警示,或一年中有兩項同時被否決或警示,給予作為第一責任人的正職領導干部降職處理,給予分管的副職領導干部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二十四條工作實績差,在年終分類考核中,一類、二類鄉鎮綜合排名連續兩年列倒數前二位,三類鄉鎮連續兩年列倒數第一位,縣直單位連續兩年被確定為較差單位的,給予單位黨政正職降職處理。
第二十五條嚴重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正職領導干部給予降職處理,副職領導干部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單位在一年內發生兩起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環境案件或對縣委、縣政府有關經濟發展和環境優化的決定頂著、拖著不辦達兩次的,或連續兩年完不成縣招商引資任務的,單位黨政正職要引咎辭職或責令辭職。
第二十六條因身體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工作1年以上,或身體狀況較差,難以擔負現職領導工作的,給予改任非領導職務處理。
第二十七條有其他嚴重失誤、失職行為,造成惡劣影響或者嚴重后果不再適合擔任現職的,給予降職、改任非領導職務等處理或引咎辭職。
第四章程序
第二十八條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根據干部管理權限,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縣委組織部對擬調整對象進行考察和擬定調整方案;
(二)縣委常委會討論決定;
(三)縣委或縣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向有關單位通報情況和找被調整對象談話;
(四)縣委組織部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九條擬調整對象的提出主要通過年度考核,屆中、屆末和平時的考察,民主測評和民主評議,紀檢監察機關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建議等渠道。
第三十條對擬調整對象的考察應堅持走群眾路線,采取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等形式,全面準確地了解被考察對象的情況,并針對有關問題進行專項調查。
第三十一條對擬調整對象進行考察后,必須形成書面考察材料。對被認為不勝任現職領導干部的考察材料應歸入本人檔案。考察材料應準確、全面、清楚地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主要內容包括:
(一)民主測評、民主評議的情況;
(二)主要優點;
(三)存在的問題、結論及原因分析;
(四)考察組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二條凡經有關法律、章程規定任命的干部,需要調整的,應按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對被調整職務的領導干部,要滿腔熱情地關心和愛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之正確對待職務的變動。對不服從組織安排的,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
第三十四條對調整下來的領導干部要跟蹤考察,對做出突出成績、得到群眾擁護的,應予重新任用。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由中共**縣委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法律法規或上級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