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農村工作和戰斗力基礎
時間:2022-01-12 09:46:00
導語:夯實農村工作和戰斗力基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南是農業大省,有7000萬農民、5.7萬個農村基層黨組織、171萬名農村黨員。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保證,對于河南來說,意義尤為重大。
突出一個“學”字,堅持以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素質為首要任務。農村黨員干部是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既為農村黨員干部施展才能、發揮作用提供了廣闊舞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站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把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素質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堅持突出培訓重點,引導黨員干部做到“五學、五提高”:學理論,通過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新農村建設實踐的能力;學政策,通過學習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做到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熟悉政策,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學技能,通過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農村實用技術等,提高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學方法,通過學習現代管理知識、基層黨建工作知識等,提高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學先進,通過學習先進典型、組織開展經驗交流等,提高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做到培訓一個人,帶動一批人,影響一方人。
突出一個“強”字,堅持以建好建強村級黨組織為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村級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發展、農村的穩定、農民的福祉,關系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戰略任務的落實。因此,必須把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工程,擺上重要位置。堅持抓關鍵,著力推進以培養選拔政治上強、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村黨支部書記為主要內容的“雙強”工程,突出抓好“四個培養”,即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雙強”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優秀“雙強”黨員干部培養成村黨支部書記;堅持抓整頓,實施村級黨組織動態管理,區別情況、分類施治,在發揮先進村示范帶動作用的同時,建立后進預警機制,著力抓好后進村的整頓;堅持抓源頭,積極實施“大學生村干部培養計劃”,選派縣、鄉機關干部到農村任職,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爭取用5年時間,基本實現每村至少有1名大學生村干部的目標。
突出一個“帶”字,堅持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農村黨員是新農村建設的“排頭兵”,是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村黨員隊伍,為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講文明的新型農民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要嚴把黨員入口,進一步完善發展黨員預審制、公示制、責任追究制,積極探索從青年農民、外出務工人員、專業協會負責人、致富能手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有效方式,逐步改善農村黨員隊伍的結構;要加強黨員管理,進一步規范農村黨員的學習培訓、組織生活、民主評議等工作,特別是要適應農村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切實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就有黨的教育、管理和服務;要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行黨員設崗定責、黨員承諾制、黨員示范戶等做法,廣泛開展黨員奉獻日、黨員先鋒崗等活動,充分激勵和調動廣大農村黨員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突出一個“聯”字,堅持以深化“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實踐證明,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是把農村黨的建設與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緊密結合起來的有效形式,要常抓不懈,不斷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要提升聯創目標,著眼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著眼于鞏固和深化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建立健全農村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創新“三級聯創”理念,提高“三級聯創”標準;要落實聯創責任制,縣、鄉、村三級黨組織科學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各自的職責作用,制定創建規劃、完善推進措施、建立激勵機制,形成三級聯動、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要豐富聯創內涵,把“三級聯創”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之中,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圍繞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圍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新型農民,不斷深化“三級聯創”活動;要拓寬聯創范圍,把縣(市)涉農部門、鄉鎮站所和農村各類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三級聯創”活動結合起來,使“三級聯創”活動覆蓋整個農村基層黨組織。
突出一個“實”字,堅持以解決問題、注重實效為著力點。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為本,履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最終要體現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落實在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必須堅持重實際、求實效,從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入手,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解決好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加大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基層黨組織活動缺少場所和經費不足的問題,確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實現“五有四功能”:有旗子、有牌子、有辦公設施、有電教設備、有黨務村務公開欄,充分發揮辦公功能、教育功能、服務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切實加強外出務工人員中的黨建工作,積極探索流入地黨組織、流出地黨組織“雙向共管”的管理模式,解決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黨組織建設薄弱的問題,確保每一個外出務工黨員都能就近過上組織生活、參加黨的活動,做到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轉崗不轉向;完善落實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政策待遇,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問題,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良好條件。要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注意了解農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積極幫助農民群眾尋找致富門路,主動提供技術、信息、資金等方面的服務;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好水、路、電、氣等突出問題,解決好就醫、住房、子女上學、養老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著力改善民生,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
突出一個“惠”字,堅持以加強作風建設、惠及人民群眾為突破口。農村黨員干部身處農村工作第一線,直接與農民群眾打交道,其作風狀況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農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到農村的和諧穩定。要教育和引導農村黨員干部,努力以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來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大力弘揚新風正氣。要牢記宗旨,進一步強化群眾觀念,端正對群眾的態度,擺正同群眾的關系,堅持“身”入群眾、“心”入群眾,努力做到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中依靠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利益;要真抓實干,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推行“一線工作法”,做到情況在一線了解、感情在一線深化、措施在一線落實,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腳踏實地地做好擔負的各項工作;要改進方法,自覺轉變工作方式,改進工作方法,增強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學會運用說服教育、民主協商、政策引導、示范帶動、法律調解等手段,化解新形勢下的農村矛盾,切實防止和糾正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問題,樹立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
突出一個“建”字,堅持以健全基層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為保證。實踐證明,只有健全制度、完善機制,使基層組織建設有章可循,才能有效保障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要堅持把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創造的好做法、積累的好經驗運用到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日常工作中,形成有效制度,長期堅持下去。要健全相關制度,認真落實《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關于做好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等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不斷鞏固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完善農村黨員經常性的教育培訓制度、培養發展制度、權利保障制度、創業承諾制度、服務群眾制度、激勵約束制度等,健全讓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要抓好制度落實,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把制定的相關制度轉化成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細化到支部、落實到崗位、體現到黨員的思想和行動中,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 上一篇:夯實基層組織打造戰斗堡壘
- 下一篇:夯實工會促進共建共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