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航道管理制度

時間:2022-01-15 11:22:00

導語:市航道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航道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保證航道暢通和航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境內的內河航道、航道設施以及與通航有關的設施。

第三條市、縣(市)交通局是市、縣(市)轄區內航道管理的主管部門,其所屬的市、縣(市)航道管理處、站,是當地境內航道的管理部門,具體負責航道包括護坡、駁岸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

第四條專用航道及其設施由專用單位管理和養護,業務上接受航道管理部門的指導。

碼頭、裝卸點的前沿水域由其使用單位負責疏浚、維護。

造成航道淤淺的,由排放者負責疏浚。

第五條航道發展規劃應按交通部、省交通廳和我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根據統籌兼顧、綜合利用水資源的原則制定。

航道發展規劃由市交通局編制,但應征求規劃、水利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并按航道等級管理權限報上級批準后實施。規劃、水利等部門在編制與航道有關的規劃時,須征求同級航道管理部門的意見。

第六條在航道上空、水面、水下和岸線修建與通航有關的設施,應事先經所在地航道、水利管理部門審查。

在市區航道兩岸五米之內,京杭大運河兩岸十米之內堆放物料的,需經航道管理部門批準。其余六級以上(含六級)航道兩岸十米內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堆放物料。

第七條在航道內進行測量、挖泥、打撈、鉆探、打樁、測流、爆破等作業,除按規定向有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外,應事先征得航道管理部門的同意,必要時,還需報經港航監督部門航行通告或斷航通告。

第八條為確保航道暢通和航行安全,嚴禁下列侵占航道,影響或破壞通航條件的行為:

(一)嚴禁在航道上設網、設籪和種植水生作物;

(二)嚴禁向航道內傾倒垃圾、沙石、泥土或其他工業廢渣、廢料、廢棄物;

(三)嚴禁建造侵占航道的房屋、碼頭、抽(排)水站及其它臨河建筑物;

(四)嚴禁在船閘上下游引航道各五百米內建造裝卸作業碼頭、設置堆場等礙航設施;

(五)嚴禁損壞、盜竊航道的護坡駁岸、塊石、樹木、助航標志或其它設施;

(六)嚴禁在航道兩岸邊坡上種植農作物或挖土、填土。

第九條穿越航道敷設在水下的管線、纜線,必須埋置在航道規劃橫斷面標示的河床以下(現有河床深于規劃河床的,以現狀為準),其埋置深度從保護物的頂部起算大于1.5米。

不依附橋梁跨越航道架設的管道,其凈空尺度應大于橋梁凈空高度,對傳輸易爆、易燃、有毒等危險品的管道,其凈空高度應比橋梁凈空高1米以上,并應設置醒目標志。

第十條航道上的助航標志,宣傳牌等航道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占、破壞或阻撓設置;助航標志周圍不得種植影響其效能的高桿植物或建造影響助航作用的建筑物。

非航標管理部門在通航河道上設置專用航標必須經航道管理部門同意。標志設置單位應經常維護,使之保持良好技術狀態。

第十一條航道上空、水面和水下的礙航建筑物、設施、沉船、沉沒物、廢棄物等,其所有人或經營人應及時打撈清除,在尚未打撈清除前,必須按航道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負責設置明顯標志,并負責維護。

跨航道的建筑物或航道兩岸的樹木有倒塌危險或已倒塌影響通航的,其所有人或經營人應及時采取清障措施。

航道的清淤和河面清理工作由各級航道管理部門負責。

第十二條船舶排筏經營單位和個人必須主動向市、縣(市)航道管理部門及其委托的代征點,交納航道養護規費(工程船舶還應交納工程管理費),不得拖欠或逃漏。

第十三條嚴禁一切拒絕、阻撓或影響航道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

第十四條航道工作人員應當忠于事實真相,秉公辦事。嚴禁營私舞弊,弄虛作假等一切違法違紀行為。

第十五對維護航道及航道設施作出顯著成績的集體或個人,由交通局或航道管理部門給予表彰或獎勵,對檢舉盜竊、破壞航道設施和制止違章行為有貢獻者,除予表揚外,并按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的,由航道管理部門分別給予以下處罰:

(一)違反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造成航道淤淺而影響通航,責令其限期疏浚,限期內不疏浚的,除負擔疏浚費用外,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責令其立即停止,恢復原狀,并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本辦法第qi規定的,責令其補辦手續,并處一百元以下罰款,造成航道損壞或影響通航的,責令其停止作業,賠償損失,并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四)違反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恢復原狀,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五)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責令其限期恢復糾正,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逾期不糾正的,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六)對損壞助航標志隱瞞不報的,責令其承擔一切修復費用,并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七)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責令其限期設置或采取措施,并處一百元以下罰款,逾期不設置或不采取措施的,除責令其承擔設置的費用外,并處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八)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除責令其補交外,按日加收應交額1%的滯納金,并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九)其他有礙通航尚不夠治安管理處罰或刑事處罰的行為,按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或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十)對損壞船閘與閘室等財產的肇事人,應責令其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違反過閘秩序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扣證、扣照或處以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因違反過閘秩序造成閘門、閘室等損壞的,除責令其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外,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十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凡法律規定行使權力的部門依法論處。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航道管理部門警告、罰款的處罰不服,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交通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接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在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交通主管部門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本市過去頒布的有關航道管理規定,凡與本辦法抵觸的,執行本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