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作醫療管理辦法
時間:2022-02-13 03:31:00
導語:縣作醫療管理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村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結合本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運行情況,對《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暫行)》有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資金籌集、醫療費用補償、就診等規定進行調整,制定本補充規定。
第二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除省、市財政補助基金外,自20*年起,縣財政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給予每人每年度6元補助,鄉鎮財政不少于1元補助。
第三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實行縣統籌賬戶與家庭賬戶相結合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者個人繳納的資金提取60%作為家庭賬戶資金,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用,年度報銷總額以家庭賬戶資金為限。家庭賬戶資金本年度有余額的,結轉下年度使用,下年度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轉為縣統籌賬戶基金。
第四條經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家委員會鑒定的慢性病患者,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所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由統籌賬戶基金按門診報銷比例給予報銷,其中各種惡性腫瘤的放、化療,慢性腎功能衰竭血透析治療的門診費用按住院比例報銷。
慢性病患者門診醫療費用年報銷最高限額為1000元,住院費用和門診醫療費用合計年報銷最高限額為1萬元。
本規定所稱慢性病包括:各種惡性腫瘤、心臟病并發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肺結核、腦出血和腦梗塞恢復期、
慢性腎功能衰竭、再生障礙性貧血、失代償期肝硬化、高血壓Ⅱ期。
第五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者患慢性疾病,須持《慢性疾病就診證》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按相應標準給予補償。申請辦理《慢性疾病就診證》,應先由戶口所在地定點醫療機構組織會診,出具診斷證明書,經鄉鎮經辦機構初審合格后,填寫《慢性疾病門診醫療補償申請表》,上報縣經辦機構,經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家委員會鑒定后,由縣經辦機構發給《慢性疾病就診證》。《慢性疾病就診證》每年換發一次。慢性疾病患者用藥,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和與該病種相對應的用藥范圍。
第六條肺結核病治療實行定點醫療,凡確診為肺結核病的患者,應到指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進行規范性治療,不按規定辦理轉診,擅自到其他醫療機構治療的醫療費用不予補償。
第七條中醫藥驗方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用藥目錄》中的中藥飲片提高10%的報銷比例,針灸、推拿、拔罐等非藥物療法提高20%的報銷比例。
第八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者住院實行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中自主擇院,自主擇醫,住院后五日內應當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到其就診醫療機構所在地的經辦機構辦理登記。
第九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者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就診,醫療費用在3000元以下的,出院之日由所在定點醫療機構按比例給予報銷;定點醫療機構每月向縣經辦機構上報報銷情況。
第十條縣、鄉鎮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者的醫療資料一個月內支付報銷的費用,特殊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十一條非生產性傷害及意外傷害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按照《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暫行)》第十八條、第十九條規定補償標準的50%給予補償;但是,工傷、違章作業及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等因第三者責任造成意外傷害所發生的醫藥費用不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