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監測綜合考評制度
時間:2022-03-17 09:12:00
導語:價格監測綜合考評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推動我省價格監測和信息服務工作,調動價格監測工作積極性,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質量監督考核辦法》和省政府《**省價格監測管理規定》等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范圍
**省價格監測(信息)工作綜合考評從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總分為100分。
(一)價格監測工作開展情況;
(二)信息材料報送與采用情況;
(三)監測機構設置及專職監測人員落實情況。
二、考核具體內容及標準
(一)價格監測(占總分值60%)
1.考核對象。各市價格部門,承擔國家發展改革委、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任務的縣(市、區)價格部門。
2.考核內容。
(1)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省物價局各項價格監測報告制度情況,監測數據上報率、準確性和及時性;
(2)價格監測點采報價質量檢查、指導制度執行情況;
(3)價格預警和應急監測工作開展情況。
3.考核方法。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省物價局各項價格監測報告制度數據上報情況分值占80%,價格監測點采報價質量檢查、指導制度執行情況分值占10%,價格預警考核分值占10%。
(1)監測數據上報考核(80分)
報告單位按時上報各項監測數據,數據上報及時、準確,不缺報、不錯報、不遲報的,得80分。
上報數據每錯一處或每缺一條扣減1分。數據報表每遲報1天,扣減2分,遲報3天及以上的該報表數據按缺報處理。報表每缺報一份/期扣減5分。
(2)價格監測點采報價質量檢查、指導制度執行情況考核(10分)
每季度完成對監測點采報價質量現場檢查指導工作、及時追查可疑數據并及時上報價格監測質量檢查指導工作季度報告的得10分。價格監測質量檢查指導情況不按期報告的,扣減5分。監測點臺帳制度未建立的,扣3分。對上級價格監測機構布置的數據查疑工作,不能及時完成報告的,扣2分。上級價格監測機構通過現場或電話抽查,發現不實的,扣減相關監測機構該項季度全部分值,一年內兩個季度以上(含兩個季度)被發現不實的,扣減該監測機構全年全部分值。
(3)價格監測預警工作考核(10分)
按照價格異常波動監測預警制度的規定及時報告預警的,得5分,上報數據、信息及時準確的,得2分,按照工作部署,積極開展應急監測工作、進行跟蹤監測報告的,得3分。
價格監測考核分值以季度為單位計算,全年分值為各季度得分的算術平均值。
(二)信息材料報送與采用(占總分值30%)
1.考核對象。全省各市價格部門。
2.考核內容。
(1)按時完成市場動態分析、綜合調研報告上報情況;
(2)信息采用情況;
(3)信息統計情況。
3.考核方法。完成市場動態分析、綜合調研報告分值占60%,信息采用情況分值占30%,信息統計情況分值占10%。
(1)市場動態分析、綜合調研報告(60分)
全年報送市場動態信息24篇,綜合調研報告2篇,按時上報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價格形勢分析報告,得60分。市場動態信息每少一篇扣2分,綜合調研報告每少一篇扣5分,沒按規定及時報送價格形勢分析報告的每篇扣2分。
(2)信息采用(30分)
各地上報的市場動態分析、綜合調研報告、地方價格政策文件、工作動態等信息被“**物價網”或《**價格監測與信息》采用的,每篇記0.2分;經省價格監測中心上報被省物價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采用的,每篇記1分;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省委、省政府采用的,每篇記2分。被省級領導批示的,每篇記3分;被國務院采用或被國務院領導批示的,每篇記5分。自行上報信息被當地黨委、政府及其以上部門采用的每篇記0.5分。
(3)信息統計(10分)
每季度按時上報信息采用情況統計表,得10分。統計報表內容包括被當地黨委、政府及以上部門采用信息篇數、標題、期(刊)號、時間等。每遲報一次扣3分,未上報的不得分。
信息材料報送與采用考核分值以季度為單位計算,全年分值為各季度得分的算術平均值。
(三)監測機構設置及專職監測人員(占總分值10%)
1.考核對象。全省各市價格部門。
2.考核內容。價格監測機構設置和專職價格監測人員落實情況。
3.考核方法。價格監測機構由當地編委下文批復成立,有正式編制,3名以上專職監測人員,工作職能明確的得100分;沒有編委批復但設立監測機構,有專職價格監測人員2名以上的得80分,只有1名專職價格監測人員的得60分,沒有機構只有兼職監測人員的得40分。
考核分值以年度為單位計算。
三、考核辦法
省物價局每季度對全省價格監測(信息)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評,適時向各地政府通報,年底進行總評,提出考評意見并對價格監測(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給予通報表彰。
本辦法由省價格監測中心負責組織實施。
- 上一篇:價格調研工作通知
- 下一篇:價格職能服務業發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