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規章文件備案管理制度

時間:2022-03-20 02:40:00

導語:省規章文件備案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規章文件備案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對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保證政令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根據法律、法規和省政府規章,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普遍適用于行政管理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文件的總稱。

本規定所稱規范性文件,是指設區的市和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反復適用并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文件的總稱。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內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決定、對具體事項的行政處理決定等文件,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應當堅持層級監督、各負其責、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原則。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要對的規章、規范性文件負責。

上級行政機關應當監督、指導下級行政機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

第四條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應當通過政府公報、當地報刊、政府網站等媒體向社會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實施。

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在政府公報或其他指定媒體上刊登的文本為標準文本。

第五條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按照《法規規章備案條例》規定,應當在公布之日起30日內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鄉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應當在公布之日起3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送備案。

省以下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報上一級主管部門備案,同時自公布之日起30日內報同級人民政府備案。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政府工作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依照本規定負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履行備案審查監督職責。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的法制工作機構、鄉級人民政府,依照本規定負責本部門、本級政府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依照本規定報送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備案的規章、規范性文件,徑送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

第七條報送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應當提交備案報告、正式文本及起草說明。其中規章正式文本5份、起草說明5份;規范性文件正式文本2份、起草說明2份。

報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具備條件的,應當同時報送規章、規范性文件的電子文本。

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報告格式,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規定。

第八條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的起草說明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制定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必要性、可行性;

(二)制定規章、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依據;

(三)制定規章、規范性文件要解決的問題以及采取的措施;

(四)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九條報送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符合本規定第二條和第七條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予以備案登記;不符合第二條規定的,不予備案登記;符合第二條規定但不符合第八條規定的,暫緩辦理備案登記。

暫緩辦理備案登記的,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通知制定機關在15日內補充報送備案或者重新報送備案;補充或者重新報送備案符合規定的,予以備案登記。

經備案登記的規章、規范性文件,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按季度公布目錄。

第十條備案審查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對報送備案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就下列事項進行審查:

(一)是否超越法定權限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收費等事項;

(二)是否與法律、法規、上級政府規章或上級規范性文件相抵觸;

(三)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規范性文件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是否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或者雙方的規定;

(四)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是否適當;

(五)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六)其他需要審查的事項。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在審查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可采取下列措施,有關機關應當予以協助:

(一)要求制定機關提供與備案文件相關的情況和資料;

(二)征詢有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的意見;

(三)組織論證會或者聽證會。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對報送備案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備案登記之日起60日內審查完畢。

第十三條經審查,規章超越法定權限,或者與法律、法規、省政府規章相違背,或者規定不適當,或者違背法定程序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通知制定機關在50日內作出處理;逾期不處理的,提請省人民政府責令其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經審查,規范性文件超越法定權限,或者與法律、法規、上級政府規章或上級規范性文件相違背,或者規定不適當,或者違背法定程序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通知制定機關在30日內作出處理;逾期不處理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其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

第十四條規章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同上一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規范性文件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進行協調;經協調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由負責協調的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處理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并通知制定機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進行協調;經協調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處理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在工作中發現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問題的,應當及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報告。

第十五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認為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與法律、法規、上級政府規章或上級規范性文件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或其上一級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書面意見,由制定機關或其上一級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按照規定的程序處理。

第十六條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應當于每年1月底前,將上一年度所制定的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目錄,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工作的指導,建立統計報告、通報、檢查、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

上級人民政府可以通過責令審查、指定審查、直接審查等方式監督下級人民政府的備案審查工作。

第十八條違反本規定不報送或不按時報送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年度備案目錄的、不執行備案審查處理決定的、不履行備案審查職責的,由備案審查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通知制定機關,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給予通報,并建議有關部門追究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第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于每年第一季度將下一級人民政府、本級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上一年度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情況,向本級人民政府提交年度報告。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實施。